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郭跃龙  钱静  狄留庆  康安 《中草药》2016,47(23):4198-4203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_3及其脱糖基代谢物人参皂苷Rh_2在林可霉素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调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建立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人参皂苷Rg_3及人参皂苷Rh_2的LC-MS/MS分析方法,并进行专属性、线性、回收率、准确度、精密度的考察。采用ig林可霉素诱导菌群失调大鼠模型,测定正常大鼠及模型大鼠粪便含水量及β-葡萄糖苷酶活性。正常大鼠及肠道菌群失调大鼠分别ig给予人参皂苷Rg_3(20 mg/kg),于不同时间点眼眶取血测定血药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粪便含水量显著增加(P0.01),β-葡萄糖苷酶活性显著降低(P0.01);大鼠血浆中人参皂苷Rg_3的Cmax、AUC0~∞值均有所升高,但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其活性代谢物人参皂苷Rh_2的Cmax、AUC0~t值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结论肠道菌群失调对人参皂苷Rg_3的药动学行为影响较小,但显著改变了其活性代谢物人参皂苷Rh_2的药动学,可能与菌群失调后导致大鼠肠道菌大幅下降进而影响了人参皂苷Rg_3的肠道脱糖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_3对小鼠非小细胞肺癌Lewis细胞(LLC)中免疫检查点程序性死亡分子1配体(PD-L1)的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MTT法及细胞长时程动态监测法观察人参皂苷Rg_3对LLC增殖的影响;20 ng/mLγ干扰素(IFN-γ)处理LLC制备PD-L1高表达体外模型,采用人参皂苷Rg_3进行干预,流式细胞术及免疫荧光检测人参皂苷Rg_3对PD-L1表达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验证人参皂苷Rg_3对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人参皂苷Rg_3 16、32、64、128μmol/L能够显著抑制LLC增殖(P0.01)及减少IFN-γ诱导的PD-L1表达(P0.05);人参皂苷Rg_3 32、64μmol/L能够降低PI3K、m TOR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人参皂苷Rg_3 16、32、64μmol/L能够抑制Akt蛋白的磷酸化(P0.05)。结论人参皂苷Rg_3能够显著抑制LLC中PD-L1表达,通过抑制PI3K/Akt/m TOR通路,阻断PD-L1介导的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增强T细胞的免疫应答作用,抑制LLC生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IRT1/NF-κB信号轴在人参皂苷Rg_1对抗衰老模型大鼠造血干/祖细胞衰老中的作用。方法 6~8周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人参皂苷Rg_1对照组、人参皂苷Rg_1治疗组和人参皂苷Rg_1预防组,每组10只。以连续42 d sc D-半乳糖(D-gal)制备衰老动物模型,人参皂苷Rg_1各组ip给药不同时间,药物注射完成第2天,免疫磁性分选法分离纯化各组Sca-1+造血干/祖细胞(HSC/HPC),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流式细胞周期分析和造血祖细胞混合集落(CFU-Mix)培养观察人参皂苷Rg_1对Sca-1+HSC/HPC抗衰老的生物学作用。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衰老调控分子SIRT1、NF-κB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Rg_1治疗组和预防组SA-β-Gal染色阳性率、G0/G1期细胞比例下降,生成CFU-Mix数增高,SIRT1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人参皂苷Rg_1预防组各指标变化均较人参皂苷Rg_1治疗组明显。结论 SIRT1/NF-κB信号轴在人参皂苷Rg_1对抗D-gal致衰老模型大鼠HSC/HPC衰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人参皂苷Rg_1具有抗HSC/HPC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铭莹  林霖  王岩  时军  吴传斌  朱春娥 《中草药》2024,55(2):688-696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大挑战之一,开发有效的癌症治疗方法是医药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人参皂苷是从人参属植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体内外实验证明人参皂苷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由于人参皂苷的组成成分复杂,大部分单体为难溶性物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抗肿瘤研究中呈现多方面优势,可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增加敏感药物的稳定性、改善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摄取率、实现缓控释及靶向给药等。为了实现癌症的精准治疗,通过制剂学完成人参皂苷纳米递送系统(如聚合物胶束、纳米粒、脂质体等)在抗肿瘤应用中的研究与日俱增。通过对人参皂苷的抗肿瘤机制、临床应用、纳米递送系统等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人参皂苷的剂型设计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渊  周玥  王亚平  何颖红  丁继超  韩艳军  王翠丽 《中草药》2017,48(21):4497-4501
目的探讨去乙酰化酶SIRT6/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在人参皂苷Rg_1抗辐射致造血干/祖细胞(Sca-1+HSC/HPC)衰老中的作用。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人参皂苷Rg_1组。给予模型组和人参皂苷Rg_1组小鼠全身一次性6.5 Gy ~(60)Coγ线照射,人参皂苷Rg_1组于照射前ip人参皂苷Rg_1 20 mg/kg,每天1次,连续给药7 d,照射后继续ip等剂量人参皂苷Rg_1 7 d。给药结束后第2天,外周血血象指标检测确定人参皂苷Rg_1促进造血恢复情况;免疫磁性分选法分离纯化各组Sca-1+HSC/HPC,造血祖细胞混合性集落(CFU-Mix)培养、细胞周期分析和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分析人参皂苷Rg_1抗辐射损伤致Sca-1+HSC/HPC衰老的生物学作用;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衰老调控分子SIRT6、NF-κB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辐射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外周血象恢复缓慢,Sca-1+HSC/HPC出现细胞衰老特征,G0/G1期细胞比例及SA-β-Gal染色阳性率增高,CFU-Mix数量下降,SIRT6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Rg_1组小鼠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数量增高,Sca-1+HSC/HPC G_0/G_1期细胞比例及SA-β-Gal染色阳性率下降,CFU-Mix数量升高,SIRT6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结论人参皂苷Rg_1可通过调控SIRT6/NF-κB信号通路发挥抗辐射致Sca-1+HSC/HPC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红曲霉对人参的固态发酵工艺,将人参中部分主要人参皂苷转化为生物活性更强的稀有人参皂苷Rg_3(Rg_3)。方法采用静止暗培养方法进行微生物发酵;香草醛-冰醋酸法测定发酵前后人参总皂苷含量;HPLC法测定发酵前后Rg_3含量。结果红曲霉发酵人参的最优工艺参数为发酵时间6 d、发酵温度32℃、发酵pH 7.0、基质含水量50%。发酵6 d时,发酵产物人参总皂苷质量分数增加40%,Rg_3质量分数为6.047 mg/g,是未发酵人参的2.3倍。最终根据单体皂苷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变化趋势,推断稀有皂苷Rg_3的转化路径为人参皂苷Rb_1或Rb_2→Rd→Rg_3。结论建立的红曲霉固态发酵工艺合理,为稀有皂苷Rg_3定向化生产奠定了基础,更为日后体外制备稀有人参皂苷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闫彤  石国慧  吴韶  肖婷  沈光海  赵余庆 《中草药》2018,49(17):4148-4151
目的分析林下山参制浆后人参皂苷Re、Rg_1、Rb_1、Rg_3、Rh_1、Rh_2含量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HPLC-UV法,Innoval ODS-2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0℃;体积流量1.0 mL/min;进样体积20μL;检测波长203 nm。结果林下山参中6种人参皂苷Re、Rg_1、Rb_1、Rg_3、Rh_1、Rh_2质量分数分别由制浆前的0.651、0.506、0.363、0.014、0.023、0.031 mg/g变化为制浆后的0.517、0.413、0.105、0.122、0.214、0.098 mg/g。人参皂苷Re、Rg_1、Rb_1、Rg_3、Rh_1、Rh_2分别在2.5~100 mg/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均大于0.999 5;精密度、稳定性及重复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105%,RSD为1.25%~3.05%。结论林下山参中6种人参皂苷Re、Rg_1、Rb_1、Rg_3、Rh_1、Rh_2的含量在制浆前、后发生变化。林下山参制浆后人参皂苷Re、Rg_1、Rb_1的含量降低,稀有人参皂苷Rg_3、Rh_1、Rh_2的含量分别增高8.7、9.3、3.2倍。基于HPLC最佳分离参数建立的6种人参皂苷成分同时分析的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为林下山参浆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人参皂苷的药动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冬  张铁军  唐铖  田成旺 《中草药》2009,40(2):附1-附3
综述了人参皂苷的药动学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人参皂苷Rb_1、人参皂苷Rb_2、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g_2、人参皂苷Rg_3、人参皂苷Rh_2 的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和人参皂苷Rb_1、人参皂苷Rb_2、人参皂苷Rc、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g_2、人参皂苷Rg_3的代谢研究,并对人参的药动学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通过检索人参皂苷Rg_2和Rh_1神经系统药理研究文献,综述人参皂苷Rg_2和Rh_1在此方面的药理作用及其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人参皂苷Rg2和Rh1在神经系统方面具有很强的药理活性,具有保护神经细胞、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及血管性痴呆、抗抑郁等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晓瑞  张坤峰  李鑫  王向涛 《中草药》2023,54(22):7577-7587
人参皂苷Rg3(ginsenoside Rg3,Rg3)是人参中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尤其在抗肿瘤研究方面备受关注。然而,Rg3在水中溶解度差和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Rg3的临床应用。纳米给药系统在改善Rg3水溶性差、延缓Rg3体内代谢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已开发出具有不同诊疗功能的Rg3纳米药物,显著提高了Rg3的抗癌效果。通过对近年来Rg3纳米药物及其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Rg3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50年前“癌灵一号”成功应用于白血病治疗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三氧化二砷(As2O3)进一步应用于实体瘤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然而,由于砷本身毒性大,且在到达肿瘤组织前会被免疫系统快速清除,其在实体瘤治疗中的应用仍处于开发研究阶段。靶向递送系统具有毒性小、靶向性好的优点,与新技术新材料结合后,在实体瘤的治疗中显现出优势,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鉴于此,研究者们开发了一系列具有被动靶向性、主动靶向性和响应性释放的新型As2O3靶向递送系统,以实现As2O3的定时定位靶向递送。总结和梳理了近年来有关As2O3靶向递送系统应用于实体瘤治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As2O3靶向递送系统应用于实体瘤的治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该实验为研究人参皂苷Rh_2对人白血病细胞体内抑制作用,并从自噬凋亡角度来探讨其机制。采用人白血病K562细胞异体移植瘤模型,灌胃人参皂苷Rh_2后,测取肿瘤直径、体积、抑瘤率,观察人参皂苷Rh_2的抗肿瘤活性;化学发光法检测瘤组织HDAC和HAT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DAC1,HDAC2,HDAC3,HDAC4,HDAC5,HDAC6的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自噬重要基因和HDAC6,Hsp90的mRNA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HDAC6,Hsp90和激活型的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人参皂苷Rh_2能抑制K562细胞异体移植瘤的生长,抑制率达53.10%;人参皂苷Rh_2能明显降低HDAC活性和降低HDAC1,HDAC2,HDAC6表达;人参皂苷Rh_2能抑制HDAC6和Hsp90表达,并增加自噬重要基因beclin-1,LC3A和LC3B表达;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人参皂苷Rh_2可明显增加肿瘤细胞凋亡。人参皂苷Rh_2具有较好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可能通过HDAC6,Hsp90通路调节自噬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在体内增殖。  相似文献   

13.
杨健  张立喜  史博 《天津中医药》2022,39(7):940-944
[目的] 探讨石见穿多糖(PSSC)通过第10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通路对骨肉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60只BALB/C雌性裸鼠,取12只作为对照组,剩余48只采用MG-63人骨肉瘤细胞注射法建立骨肉瘤小鼠模型,成功建模42只,随机分为模型组(11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 mL/kg)、PSSC低剂量组(11只,腹腔注射PSSC 10 mg/kg)、PSSC高剂量组(10只,腹腔注射PSSC 100 mg/kg)、顺铂组(10只,腹腔注射顺铂2 mg/kg),干预2周,绘制小鼠肿瘤生长曲线观察移植瘤体积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小鼠外周血CD4+、CD3+T细胞比例,测定小鼠移植瘤质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肿瘤病理组织变化,统计肿瘤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移植瘤组织PTEN、磷酸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结果] PSSC能降低骨肉瘤小鼠移植瘤体积及质量,提高外周血CD4+、CD3+T细胞比例,减轻肿瘤病理组织变化,提高肿瘤细胞凋亡率,促进PTEN蛋白表达,抑制PI3K、p-Akt蛋白表达,且具有剂量依赖性,高剂量PSSC抑瘤作用更为明显,肿瘤抑制效用与顺铂化疗效用相当。[结论] 采用PSSC治疗骨肉瘤小鼠,能提高小鼠免疫能力,减轻肿瘤病理变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移植瘤体积及质量,可能与PSSC可激活抑癌基因PTEN有关。  相似文献   

14.
黄剑宇  梁启凡  李俊松  王若宁  狄留庆 《中草药》2020,51(23):6102-6111
传统中药矿物药三氧化二砷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近年来还发现其具有良好的治疗实体瘤的效果。其抗肿瘤机制主要包括促进细胞凋亡、抑制Hedgehog信号通路、逆转耐药性以及抑制血管生成等。然而三氧化二砷的体内靶向性较差、肾脏清除速率快、以及高剂量对正常组织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对实体瘤的治疗应用与临床转化。新型药物递送系统在传统纳米制剂的基础上,提高了药物在肿瘤部位的聚集、控制释放以及诊断等能力,在精准治疗、提高生物利用度和降低毒副作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三氧化二砷的抗肿瘤机制及抗肿瘤新型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三氧化二砷抗肿瘤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杨岩涛  肖佳妹  杨岩  赵佳柱  陈乃宏 《中草药》2021,52(16):5052-5061
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胚胎发育、细胞纤维化及肿瘤转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因可促进肿瘤细胞侵袭和扩散而成为肿瘤转移的关键促进剂,也是许多肿瘤的最终病理变化过程。在EMT过程中,上皮细胞失去极化结构并获得迁移和侵袭能力,导致肿瘤转移,是造成恶性肿瘤临床治疗失败且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人参活性成分在不同类型肿瘤的EMT过程中均可发挥抑制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因此,总结人参活性成分通过抑制EMT过程的抗肿瘤作用,以期为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以及为新型抗肿瘤中药的开发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6.
马瑞  汤红霞  陆燕平  陈晓劼  李范珠 《中草药》2020,51(6):1508-1516
目的以介孔二氧化硅(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为载体材料,通过具有氧化还原敏感的二硫键修饰,酰化反应连接无毒无免疫原性的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静电吸附作用负载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构建一种载As2O3的氧化还原响应性二氧化硅(MSN-SS-PEG@As2O3)纳米递药系统,并进行体外评价。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二氧化硅,以二氧化硅、(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2-吡啶基二硫基)乙胺盐酸盐以及甲氧基封端的PEG为基础,合成氧化还原响应性载体(MSN-SS-PEG)。通过马尔文粒度测定仪测定其粒径、Zeta电位;红外光谱法验证载体结构;采用透射电镜、小角粉末衍射仪等方法考察载体的形态及理化性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emission spectrum,ICP)考察了载As2O3的二硫键修饰二氧化硅(MSN-SS-NH2@As2O3)和MSN-SS-PEG@As2O3的载药量,利用热重分析仪进一步验证其载药量。透析袋法考察了不同p H条件下递药系统的体外释药特性。MTT法考察载体以及递药系统对人正常肝细胞(L02)或人肝癌Hep G2细胞的毒性。结果 MSN、MSN-SS-NH2、MSN-SS-PEG的电位分别为(-13.40±0.87)、(31.63±0.90)、(27.70±5.60)m V,经修饰后的载体最终电位为正。MSN-SS-PEG的粒径为(159.60±3.10)nm。透射电镜结果表明MSN、MSN-SS-NH2、MSN-SS-PEG均呈圆形或类圆形;通过ICP测定MSN-SS-PEG@As2O3的载药量4.38%;体外释放实验结果表明MSN-SS-PEG@As2O3具有氧化还原的敏感响应。相比于L02细胞,Hep G2细胞对载体的毒性更敏感,且随着载体质量浓度的增加MSN-SS-PEG组的细胞存活率大于MSN-SS-NH2组,表明PEG修饰可进一步降低载体的细胞毒性,提高载体的生物相容性。另外MTT结果表明MSN-SS-PEG@As2O3组抑制Hep G2细胞生长的效果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载体MSN-SS-PEG外观圆整,带正电,粒径均一,经修饰后的二氧化硅系统能在肿瘤特殊微环境下响应下释放药物,增加药物在肿瘤部位的积累。该纳米递药系统作为肿瘤微环境响应性载体在肿瘤治疗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桑黄类真菌有效成分及功效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黄类真菌是国际公认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大型药用真菌类群,研究表明其有效成分有多糖类、甾类、三萜类、黄酮类、吡喃酮类、多酚类、香豆素类、生物碱、氨基酸等,其功效包括抗肿瘤、保肝、降血糖、增强免疫力、抗血管生成、抗氧化、抗菌、抗炎、抗诱变、抗突变、治疗关节炎等,主要用于预防或治疗癌症、糖尿病、关节炎;胃肠道功能紊乱、腹泻和过敏,在东亚地区尤其是中国、日本和韩国具有广泛的应用。桑黄多糖类成分是其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存在于子实体、菌丝体和发酵液中,分为子实体多糖、菌丝体胞内多糖和胞外多糖(EPS,发酵液提取物),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提高免疫力、降血糖等功效。桑黄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是其抗氧化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药理研究表明桑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肝纤维化、增强免疫的作用。桑黄对多种恶性肿瘤具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抗肿瘤作用主要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激活巨噬细胞、活化淋巴细胞、提高机体的抗肿瘤作用,影响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抑制肿瘤细胞的诱导分化、抗癌细胞血管生成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途径实现。其开发的药品用于预防和治疗肿瘤、脂肪肝、肝纤维化、顽固性高血糖效果十分显著,成为继灵芝后又一大焦点。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关于桑黄有效成分及功效研究的一些相关研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制备聚多巴胺的砒霜纳米递药系统(polydopamine-arsenic trioxide nano-drug delivery system,PDA-ATO@NDDS)来提高砒霜治疗肿瘤的疗效。方法 在碱性条件下制备搭载砒霜的聚多巴胺纳米粒(PDA-ATO@NDDS),利用单因素考察法优化合成条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激光粒度仪表征纳米粒大小;采用透析袋法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nductive coupled plasma emission spectrometer,ICP)测定其包封率与载药量;并对其体内外抗肿瘤效果进行考察。结果 PDA-ATO@NDDS的最佳合成条件为PVP用量0.5 g,MnCl2与ATO用量比为1∶5,孵育时间4 h;制备的PDA-ATO@NDDS在TEM下外观呈圆形或类圆形,平均粒径为(243.5±3.5)nm,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为0.229±0.011;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8.74±0.03)%和...  相似文献   

19.
姜黄素对肿瘤的抑制和放射增敏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归纳整理近年来各期刊报道的中药提取物姜黄素抗肿瘤和放射增敏作用机制方面的文献.姜黄素在体内外均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通过抑制肿瘤细胞血管形成,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肿瘤侵袭、诱导肿瘤细胞自噬等多种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近年来学者专家们对姜黄素的放射增敏作用进行了研究,初步证实姜黄素通过调节细胞周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影响信号转导通路等发挥放射增敏作用,对多种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有巨大的潜力.但在不同细胞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