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医阴虚体质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治疗应答及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A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探讨中医体质因素在干扰素治疗应答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行Peg-IFNα治疗的120例HBeAg阳性CHB患者资料,通过体质分类判定中医体质类型后分为阴虚质组(59例)和非阴虚质组(61例)。两组均应用Peg-IFNα-2b(1.0μg/kg体重)或Peg-IFNα-2a(180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6个月后获得完全应答(CR)或部分应答(PR)初步判断为治疗有效,有治疗应答者完成1年疗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PCR-SSP)检测HLADQA1基因型。比较不同应答情况患者体质类型分布及组间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不同体质类型CHB患者Peg-IFNα治疗应答存在差异,阴虚质组有效率[61.0%(36/59)]明显低于非阴虚质组[78.7%(4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患者HLA-DQA1*0501等位基因频率为14.8%(8/54),明显低于无应答(NR)患者的30.6%(22/72);HLA-DQA1*0601等位基因频率为18.5%(10/54)则高于NR患者的5.6%(4/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质患者HLA-DQA1*0301等位基因频率[2.5%(3/118)]低于非阴虚质患者[9.8%(12/122)],而HLA-DQA1*0501等位基因频率[33.9%(40/118)]高于非阴虚质组患者[18.9%(23/1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校正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_c0.05)。结论中医体质和HLA-DQA1基因多态性影响HBeAg阳性CHB患者对Peg-IFNα的应答,阴虚体质和HLA-DQA1*0501基因型不利于应答,但其关系尚有待明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阴虚体质与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围绝经期妇女阴虚体质352例、非阴虚体质276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ERα-T/C(rs2234693)、-A/G(rs9340799)多态性。结果:χ2分割显示:阴虚质组rs2234693的TT频率(44.1%)低于与非阴虚质组(53.6%),基于阴虚体质的Logistic回归分析,ERα-rs2234693-CC/TC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调整各种危险因素混杂因素后,相对危险度(OR值)为1.465。阴虚质组C-A单倍体型频率(24.8%)高于与非阴虚质组(19.0%)。结论:ERα-rs2234693-CC/TC是围绝经期妇女阴虚质独立危险因素,而C-A单倍体型是易患因素。ERα基因变异可能是围绝经期妇女中医阴虚质分子遗传学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EXT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对代谢综合征(MS)痰证易感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1月—2020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治未病中心、体检中心,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晋江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MS患者849例,运用证素辨证方法将MS患者分成MS痰证组(641例)和非痰证组(208例),采用SNPscan多重SNP分型技术检测EXT2的rs11037909、rs1113132、rs3740878基因型,对EXT2基因的SNPs、体重指数(BMI)和甘油三酯(TG)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MS痰证组的BMI、TG与痰证素呈正相关(P<0.05)。(2)携带EXT2基因rs11037909、rs1113132、rs3740878基因型(CT/TC或CT+CC)、(CC或CG+CC)、(CC或CT+CC)者患痰证的风险是携带TT、GG、TT基因型者的0.562或0.666倍、0.559或0.645倍、0.561或0.650倍。(3)携带EXT2 rs11037909 CT/TC+CC、rs1113132 CG/GC+CC、rs374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芪珠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将拉米夫定(lamivudin,LAM)治疗CHB患者6个月后发生部分病毒学应答的103例(HBeAg阳性)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均给予LAM100 mg口服,每日1次,加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ADV)10 mg口服,每日1次。治疗组加用中药复方芪珠颗粒,每天1剂。比较两组治疗1年后的HBV DNA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非特异性CTL和NK细胞水平。结果治疗1年后,治疗组HBV DNA转阴率[44例(88.0%)]略高于对照组[41例(77.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16例(32.0%)]高于对照组[8例(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BV特异性CTL水平(0.79%±0.07%)、非特异性CTL水平(19.4%±1.8%)和NK细胞水平(14.1%±1.5%)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58%±0.08%、17.5%±1.7%和11.1%±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LAM治疗CHB发生部分病毒学应答的患者采用ADV加芪珠颗粒治疗,能提高患者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从而提高HBeAg血清学转换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逍遥散联合α干扰素(interferon-alpha,IFN-α)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93例经肝穿刺活检证实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药治疗组(94例)和联合治疗组(99例),单药治疗组给予IFN-α1b,50 μg/次,皮下注射,每周3次;联合治疗组在单药治疗组的基础上,配伍逍遥散口服,两组疗程均为24周。通过评价两组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eAg转换率、HBV DNA阴转率、完全应答率、部分应答率以及症状积分变化等观察逍遥散联合IFN-α疗效;采用慢性肝病问卷(chronic liver disease questionnaire, CLDQ)评分进行生活质量评定;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治疗组在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V DNA阴转率、完全应答率、部分应答率、中医症状积分、中医症状总有效率、CLDQ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单药治疗组(P〈0.05, P〈0.01)。结论逍遥散可提高IFN-α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症状疗效、抗病毒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减少IFN-α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联合自拟中药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替比夫定联合中药组和单用替比夫定组。治疗第12周、24周、48周时,比较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HBeAg阴转率及HBeAg/HBeAb转换率。结果:替比夫定联合中药组在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HBeAg阴转率及HBeAg/HBeAb转换率方面均显著高于替比夫定组(P〈0.05)。结论:替比夫定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提高肝功能改善率及抗病毒的应答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的早期病毒学应答。方法: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3例,HBeAg阳性(HBVDNA〈9log10copies/mL)患者30例设为A组,HBeAg阴性(HBVDNA〈7log10copies/mL)患者23例设为B组,两组都给予替比夫定600mg口服抗病毒治疗,每日1次。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检查肝功能(ALT)、HBVDNA、乙肝两对半检测。以治疗前测得数值作为基线,观察患者在3个月、6个月时ALT复常率、HBVDNA检测不到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eAg阳性患者),并对其临床疗效及临床有效率进行比较分析,从而预测其2年时的治疗应答和耐药发生。结果:A组:在治疗3个月时,HBVDNA检测不到率为46.7%,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20.0%,ALT复常率为66.7%;在治疗6个月时,HBVDNA检测不到率为80.0%,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26.7%,ALT复常率为76.7%。B组:在治疗3个月时,HBVDNA检测不到率为52.2%,ALT复常率为69.6%;在治疗6个月时,HBVDNA检测不到率为82.6%,ALT复常率为78.3%。两组间在治疗3个月、6个月时比较HBVDNA检测不到率、ALT复常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A组在治疗3个月、6个月时HBVDNA检测不到率、ALT复常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与基线水平(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在治疗3个月、6个月时HBVDNA检测不到率、ALT复常率与基线水平(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替比夫定治疗CHB,在治疗24周时即取得了较高的HBVDNA检测不到率、ALT复常率及较好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eAg阳性患者),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治疗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患者的疗效及各种病毒学因素与HBeAg血清学转换的关系。方法:216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皮下注射PEGIFNα,每周1次,治疗48周,随访24周。治疗前所有患者检测基线HBsAg、HBeAg、HBV-DNA定量,部分患者分析HBV基因型及P区位点变异情况。治疗结束后统计HBeAg的血清学转换情况,并分析各种病毒学因素与e抗原血清学转换的关系。结果:216例患者治疗48周时68例(31.48%)发生e抗原血清学转换。基线HBsAg定量<250 ng/mL患者的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显著高于HBsAg定量≥250 ng/mL(χ2=4.293,P=0.038)。e抗原血清学转换组基线HBeAg和HBV-DNA定量显著低于非血清学转换组(t=4.455,P=0.000;t=1.974,P=0.046)。B、C型的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差异不大(χ2=0.497,P=0.481)。野生型、非204位点变异患者的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虽高于204位点变异者,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病毒学各因素中,基线HBsAg、HBeAg、和HBV-DNA定量是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较重要影响因素,HBV基因型(B、C型)及P区位点变异对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恩替卡韦(entecavir,ETV)联合参仙乙肝灵和单纯ETV治疗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virus e antigen,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CHB)患者48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64例患者按队列研究方法分为ETV联合参仙乙肝灵治疗组及单纯ETV治疗的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ALT复常率、HBV DNA低于检测值下限率、HBeAg阴转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结果治疗48周时,ETV联合参仙乙肝灵组和ETV组ALT复常率分别为67.61%和70.00%(P>0.05),HBV DNA低于检测值下限患者比例分别为73.24%和72.50%(P>0.05);HBeAg阴转率分别为39.44%和23.75%(P<0.05);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32.39%和15.00%(P<0.05)。结论 ETV联合参仙乙肝灵可能通过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从而促进HBeAg血清转换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补肾方和苦参素抗病毒治疗有无基因型依赖.方法: 采用基因测序技术对补肾方治疗组和苦参素对照组各30例病人治疗前血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检测,比较不同基因型对于抗病毒治疗的应答有无不同.结果: B型血清ALT、HBVDNA基础水平低于C型(P<0.05);两组HBVDNA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B型高于C型,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基因型对补肾方和苦参素抗病毒治疗存在潜在的影响,B型有较高的应答.  相似文献   

11.
余琴  肖会泉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8):1083-1084
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慢肝饮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70例HBsAg+、HBeAg+、HBV DNA≥105拷贝/mL的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联合组28例,肌注干扰素α,同时联合慢肝饮治疗。万复因组20例,肌注万复因。慢肝饮组22例,单用慢肝饮辨证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3组患者均不用其它护肝药,免疫调节剂。结果:联合组和万复因组患者的HBV DNA抑制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慢肝饮组(P<0.05);联合组和万复因组患者的HBV DNA抑制率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明显高于慢肝饮组(P<0.05);联合组与万复因组相比HBeAg血清学转换率相似(P>0.05),但联合组HBV DNA抑制率和血清ALT、AST改善率优于万复因组。结论:万复因联合慢肝饮辨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仅可以提高抗病毒效果,而且显著降低血清转氨酶,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肖倩 《中医杂志》2006,47(6):454-45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阴性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变异状况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将8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HBeAg阴性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5种证型,采用迈科锐HBV突变检测基因芯片,进行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BCP)和前C基因终止变异检测.结果:与HBeAg阳性组患者相比,HBeAg阴性患者HBV变异的发生与中医各证型无明显相关性;分为偏实证组和偏虚证组后,BCP区和/或前C区变异率偏实证组为34.5%,偏虚证组为65.5%,偏虚证组明显高于偏实证组.结论:BCP区和/或前C区变异与中医辨证分型存在相关性,实证变异率低于虚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癌患者舌苔形成的分子遗传学机制。方法以原发性胃癌为基础病种,基于387例原发性胃癌患者和392例正常对照人群进行临床对照研究,记录受试者苔色和苔质,苔色包括白苔、黄苔和其他,苔质包括薄苔、厚苔、剥苔。利用连接酶检测反应检测受试者外周静脉血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基因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分布情况,分析苔色、苔质与TGF-α基因SNP位点的相关性。结果仅携带SNP rs11466285 TC/TT基因型的原发性胃癌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苔色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2),其他各基因型苔色和苔质在两组受试者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NP rs503314 GG基因型、rs3732253 TC/TT基因型和rs538118、rs2166975显著影响苔色变化(P0.05),SNP rs503314 GC/CC基因型和rs538118显著影响苔质变化(P0.05)。结论原发性胃癌患者舌苔形成可能与TGF-α基因多态性相关。  相似文献   

14.
柴芍六君子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柴芍六君子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柴芍六君子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60例单用拉米夫定治疗,疗程结束时(1a)观察HBV-YMDD变异率、HBV—DNA定量、HBeAg血清转换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25%和10oA,HBV—YMDD变异率分别为10.0%和20.0%,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柴芍六君子汤联合拉米夫定能够提高HBeAg血清转换率,降低HBV—YMDD变异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邓星  费新应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2):3186-3187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片联合逍遥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口服阿德福韦酯10 mg/次,每天1次,加服逍遥丸8粒/次,每日早晚各1次;对照组单独口服阿德福韦酯10 mg/次,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48周。结果经过4,12,24周的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都无显著差异。在48周后,治疗组在HBV DNA阴转率、HBeAg转阴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48周两组ALT复常率、HBeAg血清转换率比较,ALT复常率和血清转换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联合阿德福韦酯联合逍遥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有效地提高HBV DNA阴转率、HBeAg转阴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苦参素联合干扰素α-1b(interferon α-1b,IFN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6例CHB患者随机分为A、B、C、D4组。在常规保肝治疗(D组)基础上,A组加用苦参素联合IFNα-1b治疗;B组加用干扰素α-1b;C组加用苦参素,疗程均为6个月,随访6个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放射免疫法检测及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治疗前后肝组织学、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及血清TGF—β、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指标变化及HBeAg、HBV DNA转阴率及ALT复常率等进行了观察。结果治疗后A组组织学肝纤维化程度计分、肝组织TGF—β的表达及血清TGF-β、HA、LN、Ⅳ—C、PCⅢ及HBeAg、HBV DNA转阴率等指标值均显著下降,与B、C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肝组织TGF—β转阴率的表达与肝脏纤维化的动态变化一致,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苦参素联合IFN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基因型与慢性乙型肝炎(CHB)中医辨证的相关性。方法采取开放平行对照法对177例CHB患者在中医辨证基础上,测定外周血HBVDNA基因型,观察其与辨证分型、肝炎诊断分度等指标的关联性。结果 (1)HBVDNA基因型分布特点:B型31例(17.51%),C型131例(74.01%),B/C型11例(6.21%),D型1例(0.56%),未测出3例(1.69%);C基因型明显高于其他基因型(P0.01)。(2)中医证型分布特点:肝郁脾虚型98例(55.37%),肝肾阴虚型6例(3.39%),脾肾阳虚型2例(1.13%),湿热中阻型12例(6.78%),瘀血阻络型59例(33.33%)。诊断为重度的32例CHB患者中,瘀血阻络型16例(50.00%),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瘀血阻络型患者HBeAg阴性率为62.71%(37/59)明显高于其他证型(P=0.00),提示有血瘀表现的患者肝脏炎症损害较重,炎症反应同时清除了部分病毒。(3)瘀血阻络型有CHB家族史者42.37%(25/59),与肝郁脾虚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基因C型明显高于其他型;瘀血阻络型的CHB患者肝脏损伤较重;HBV基因型与CHB中医证型无明显相关性,但瘀血阻络型有CHB家族史者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冲剂联合苦参素治疗中医辨证为肝肾亏虚兼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抗病毒疗效。方法:在6所医院进行多中心、分层随机平行对照研究,选取乙肝病毒主要复制指标HBV DNA和/或HBeAg阳性且中医辨证为肝肾亏虚兼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247例,补肾冲剂+苦参素治疗组126例,拉米夫定对照组121例,疗程1年;观察两组患者血清HBeAg、HBV DNA的阴转率和HBV DNA滴度变化及肝功能、症状体征变化情况。结果:在1年疗程结束时,治疗组HBVDNA阴转率达43.7%(55/126)较对照组(64.5%)低(P<0.05);但HBeAg阴转率(40.9%)和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30%)明显高于对照组(23.4%和13.5%)(P<0.05);ALT复常率(86.4%)较对照组(62.7%)高(P<0.05);肝功能指标改善(P<0.01或P<0.05),其中ALB、GLB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1或P<0.05);症状改善以头晕、腰酸、胁肋胀痛、尿黄、纳呆最为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部分应答率(34.1%)明显高于对照组(21.5%)(P<0.05)。结论:补肾冲剂联合苦参素对中医辨证为肝肾亏虚兼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有较理想的近期抗病毒疗效;能有效抑制HBV复制,改善肝功能及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19.
拉米夫定广泛用于慢性乙肝(CHB)的治疗,是一种核苷类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患者HBV—DNA、HBeAg用拉米夫定治疗1年后阴转停药,其停药后HBV—DNA、HBeAg复阳率居高不下,从而导致抗病毒失败,已经成为肝病医生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依据中医理论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胸腺肽α1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44例予阿德福韦酯10mg口服,1次/d;B组予胸腺肽α1 1.6mg皮下注射,2次/周,同时口服阿德福韦酯10mg 1次/d,在治疗24周、48周时观察2组患者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和血清学变化,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24周、48周B组患者的HBV DNA下降程度都要好于A组,但是只有在治疗48周时2组的HBV DNA转阴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患者治疗后HBeAg阴转率和血清学转换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B组ALT复常率均优于A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患者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胸腺肽α1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可以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