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比较唑来膦酸钠联合碳酸钙D3片、唑来膦酸钠联合骨化三醇胶丸及葡萄糖酸钙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本试验将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成A组(唑来膦酸钠联合碳酸钙D3片)、B组(唑来膦酸钠联合骨化三醇胶丸及葡萄糖酸钙)。 A组静脉滴注唑来膦酸钠注射液(4mg 以100mL生理盐水稀释),静脉滴注时间大于15min,每年1次。同时口服碳酸钙 D3片,1次1片,1日1次,共2年。 B组唑来膦酸钠用法用量同A组,同时口服骨化三醇胶丸,1次0.25μg,1日2次;还服用葡萄糖酸钙补钙,共2年。观察静滴唑来膦酸钠及服药的副反应,分别于治疗后每3个月监测血生化,每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 BMD)值,疼痛的VAS 评分变化。结果入组病例中A组完成28例、B组完成27例。治疗1年、2年后A组、B组疼痛均能改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治疗1年与2年后的A组、B组疼痛VAS评分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种方法改善疼痛相当。 A组、B组患者治疗后1年、治疗后2年的BMD值分别较治疗前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骨密度。 A组治疗后2年 BMD值与治疗后1年相比改善有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2年BMD值与治疗后1年相比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治疗后2年的B组患者BMD值分别较同时期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B组改善骨密度的疗效优于A组。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发热、肌肉疼痛、流感样症状、关节痛、便秘。结论与联合碳酸钙 D3片相比,唑来膦酸钠联合骨化三醇胶丸及葡萄糖酸钙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更佳,两组的毒副反应均较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强骨生血口服液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武汉市中医院诊治的124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治疗组(6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骨化三醇胶丸,0.25 µg/次,2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强骨生血口服液,30 mL/次,3次/d。两组患者连服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好转时间,骨代谢指标骨钙蛋白(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保护素(OPG)和N-端骨钙素(N-MID)水平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CF-1)、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39%,明显高于对照组(83.87%,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好转时间均明显短于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GP、BALP、OPG和ICF-1水平明显升高,而N-MID、IL-6、TNF-α、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这些指标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强骨生血口服液联合骨化三醇治疗效果确切,能显著缓解临床症状,有效提高骨代谢能力,并促进机体炎症反应减弱。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阿仑膦酸钠+阿法骨化醇、钙尔奇+阿法骨化醇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口服阿仑膦酸钠片+阿法骨化醇胶丸;对照组口服钙尔奇D600片+阿法骨化醇胶丸。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2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BMD值均提高(P<0.05);两组BMD值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阿法骨化醇和钙尔奇+阿法骨化醇两种方案均能有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且两者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4.
周迎锋  张超  马超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35(10):2068-2072
目的 探讨骨松宝颗粒联合骨化三醇胶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口服骨化三醇胶丸,0.25μg/次,3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温水冲服骨松宝颗粒,5 g/次,2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骨密度和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骨钙素(OC)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95.12%vs 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显著降低,Harris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腰椎骨密度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的TRACP-5b水平显著降低,IGF-Ⅰ、OC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TRACP-5b水平比对照组低,IGF-Ⅰ、OC水平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松宝颗粒联合骨化三醇胶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减轻疼痛程度,改善骨密度,调节血清骨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骨化三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偏瘫后继发废用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骨化三醇联合阿仑膦酸钠对47例偏瘫后继发废用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骨密度(BMD)、疼痛指数及Barthel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所有患者BMD、疼痛指数及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化三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偏瘫后继发废用性骨质疏松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西那卡塞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的96例尿毒症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骨化三醇胶丸,初始给药剂量为0.25 μg/d,3次/周,每15天调整1次给药剂量,最高剂量为0.5 μg/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整片吞服盐酸西那卡塞片,初始给药剂量为25 mg/d,每15天调整1次给药剂量,最高剂量为75 mg/d。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相关血清学指标和甲状旁腺体积。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钙水平和钙磷乘积明显升高,血磷、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明显降低,观察组的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SAP)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甲状旁腺体积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 西那卡塞联合骨化三醇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钙磷代谢异常情况,明显降低血清BSAP和FGF23水平,且不会使不良反应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阿胶强骨口服液联合骨化三醇胶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在安康市人民医院就诊治疗的128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128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分为对照组(n=64)和治疗组(n=64)。对照组口服骨化三醇胶丸,1粒/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阿胶强骨口服液,10 mL/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服用药物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好转时间、骨代谢指标和骨密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是98.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38%(P<0.05)。治疗组患者腰酸背痛好转时间、骨骼疼痛好转时间、下肢无力好转时间、肌肉痉挛好转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Ⅰ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CTX)、血清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均显著降低,但25-羟基维生素D[25(OH) D]、骨钙素(BGP)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骨代谢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股骨颈骨骨密度、腰椎骨骨密度、股骨大转子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骨密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胶强骨口服液联合骨化三醇胶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骨密度,增强骨代谢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唑来膦酸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及其对骨转换、骨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濮阳市中原油田濮东医院进行诊治的95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阿法骨化醇治疗,0.5 μg/次,1次/d。观察组联合静脉滴注唑来膦酸,5 mL唑来膦酸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中以恒定的速度进行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检测两组骨转换指标、骨代谢指标,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1.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92%(P<0.05)。两组治疗后的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1)均显著降低(P<0.05),骨钙素(OC)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以及骨特异碱性磷酸酶等骨代谢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地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8%,与对照组的4.17%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唑来膦酸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阿法骨化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骨转换和骨代谢状态,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骨化三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偏瘫后继发废用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骨化三醇联合阿仑膦酸钠对47例偏瘫后继发废用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骨密度(BMD)、疼痛指数及Barthel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所有患者BMD、疼痛指数及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化三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偏瘫后继发废用性骨质疏松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壮骨止痛胶囊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1年12月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伊班膦酸钠注射液,3 mg/次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滴注时间不少于2 h,每3个月注射1次。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壮骨止痛胶囊,4粒/次,3次/d。两组连续服药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好转时间,骨密度(BMD),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评分,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1.39%,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好转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MD、SF-36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BMD、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炎性因子IGF-1、PINP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这些指标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壮骨止痛胶囊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效果确切,能有效提高机体骨密度含量,改善症状,减弱体内炎性反应,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伊班膦酸钠联合碳酸钙D3片及骨化三醇胶丸治疗类固醇性骨质疏松症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对26例类固醇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前后自身对照研究.患者年龄31~76(平均52±4.6)岁,口服碳酸钙D3片0.6 g/d,骨化三醇胶丸0.25 μg,每隔3个月静脉滴注伊班磷酸钠2 mg,总疗程l2个月,对比治疗前后的骨密度变化.结果 治疗12个月后,患者腰椎、股骨颈、大转子及Ward's三角骨密度显著增加(均P<0.05),增幅分别达6.5%、4.3%、3.8%及3.2%.结论 伊班磷酸钠联合碳酸钙D3片及骨化三醇胶丸治疗类固醇性骨质疏松症安全、有效、方便.  相似文献   

12.
田峰  汪华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12):3720-3723
目的探讨金天格胶囊联合骨化三醇软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治疗的120例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骨化三醇软胶囊,1粒/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金天格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钙(S-Ca)、血磷(S-P)、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和骨密度(BMD)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9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P、B-ALP水平均显著降低,S-Ca水平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S-P、B-ALP、S-Ca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股骨颈BMD、腰椎L2-L4 BMD和BGP水平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股骨颈BMD、腰椎L2-L4 BMD和BG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天格胶囊联合骨化三醇软胶囊治疗骨质疏松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减少疼痛,增加骨密度,改善血清因子水平,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骨疏康胶囊联合骨化三醇和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2015年1月—2015年10月就诊的骨质疏松症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骨化三醇胶丸,0.25μg/次,1次/d,阿仑膦酸钠片70 mg/次,1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骨疏康胶囊,4粒/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骨密度(BMD)、骨钙素、血清钙和碱性磷酸酶。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9.25%和88.6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腰椎2-4(L2~4)、股骨颈、股骨大转子的BMD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L2~4、股骨颈、股骨大转子的BMD均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钙素和血清钙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碱性磷酸酶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变化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疏康胶囊联合骨化三醇和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骨密度等指标,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骨胶囊联合骨化三醇软胶囊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12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7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治疗组(7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骨化三醇软胶囊,0.25μ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护骨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骨密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69.23%,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1.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髋部骨密度、腰椎骨密度均增加(P<0.05),且治疗组髋部骨密度、腰椎骨密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而BAP和IGF-I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AP和IGF-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骨胶囊联合骨化三醇软胶囊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较好,可明显增强骨密度,改善骨代谢指标,缓解疼痛,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强骨胶囊联合骨瓜提取物注射液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上海市浦东新区光明中医院收治的98例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静脉滴注骨瓜提取物注射液,100 mg加入250 m L生理盐水均匀混合,1次/d,连续治疗20 d为1个疗程,停药10 d;再按以上方案连用3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强骨胶囊,1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1、3个月时骨痂骨密度(BMD)水平和骨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股骨颈BMD、HHS评分、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24 h尿标本中羟脯氨酸(HO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59%、93.8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治疗1、3个月时骨痂BMD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同期,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Ca、ALP水平和24 h尿HOP显著降低,股骨颈BMD、HHS评分、P、BGP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Ca、ALP水平和24 h尿HOP低于对照组,股骨颈BMD、HHS评分、P、BGP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骨胶囊联合骨瓜提取物注射液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增加骨密度,促进骨折愈合,调控骨代谢平衡,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3月在潍坊市中医院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0.9 mg/kg,首先1 min内静脉推注总量的10%,然后60 min静脉泵入剩余90%,最大剂量90 mg。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次,2次/d,连续治疗14 d,然后改为口服丁苯酞软胶囊0.2 g/次,3次/d,连续治疗9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9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90 d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同期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后,两组MMP-9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同期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神经功能损伤,降低血清MMP-9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补肾健骨胶囊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和碳酸钙D3片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1月在郫县人民医院骨科接受医治的114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7例。所有患者均口服碳酸钙D3片,1片/次,1次/d。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注射液,5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 L中,1次/月,每次滴注不少于15 min。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补肾健骨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骨代谢指标以及骨密度(BMD)、骨钙素(BGP)、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及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46%、94.7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钙(S-Ca)、血磷(S-P)明显增高,碱性磷酸酶(ALP)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2-L4 BMD、股骨颈BMD、BGP、BMP-2均明显增加,VAS评分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02%、8.7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健骨胶囊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和碳酸钙D3片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增加患者BMD,明显改善骨代谢,减少骨量流失,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贞芪扶正胶囊联合异维A酸胶丸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106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异维A酸胶丸,10 mg/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贞芪扶正胶囊,4粒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清免疫球蛋白Ig G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9.81%和88.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g G、CD3+和CD4+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升高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贞芪扶正胶囊联合异维A酸胶丸治疗扁平疣,临床疗效确切,皮损改善明显,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藤黄健骨胶囊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泸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注射液,5 mg加入到生理盐水500 mL中,滴速30滴/min,静滴时间不低于30min,1次/年。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藤黄健骨胶囊,1 g/次,2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清因子水平、骨密度(BM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33%、9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MMP-13/TIMP-1显著降低,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1)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因子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腰椎、股骨颈、Wards三角区的BMD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BMD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藤黄健骨胶囊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调节骨代谢指标,提高骨密度,减少疼痛,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6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到生理盐水150 mL中,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丁苯酞软胶囊,0.2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清神经营养因子、炎症反应、神经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4.42%、93.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显著降低,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ADL评分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调节血清神经营养因子和炎症反应,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