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定时监测并维持人工气道气囊压力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根据是否定时监测气囊压力将2007年7月至2009年12月入住笔者所在医院ICU行有创通气患者分为测压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和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225例有创通气患者中,测压组109例,对照组116例。两组患者VAP发生率分别为15.6%和27.6%(P0.05),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12.61±45.98)h和(132.82±52.11)h(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定时监测并维持合适气囊压力可降低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2.
程超  刘龙 《吉林医学》2013,(27):5583-5583
目的:探讨在危重病患者机械通气中应用人工鼻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对108例行人工鼻持续气道湿化过滤的观察组和100例行呼吸机本身具有的加温湿化和雾化装置的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呼吸道和吸痰次数、呼吸道阻塞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VAP)。结果:两组在湿化、雾化和吸痰等日常护理次数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气道阻塞发生率和VAP发生率上对比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痰培养阳性(例)率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人工鼻可对人工气道及呼吸机内外管路中细菌进行截留,从而降低呼吸道阻塞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气道优化护理对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8月于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ICU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气道护理,观察组给予气道优化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指标、血气指标、炎性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氧指数、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采取气道优化护理干预,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改善血气指标,降低身体炎性反应,预防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工鼻在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8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人工鼻组和常规呼吸机湿化罐组。观察两组患者痰液的黏稠度,比较两组湿化效果。结果:Ⅰ度(稀痰)痰液病例在人工鼻组为66.67%,在湿化灌组为27.78%,人工鼻组湿化效果明显优于湿化灌组(P<0.01)。结论:人工鼻能有效地保证呼吸道湿度、温度。  相似文献   

5.
张盛  蔡旗旗  卢中秋 《浙江医学》2017,39(3):225-227,231
分析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作用机制,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能减轻机械通气所致的肺损伤(VILI),降低机械通气期间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等,提高脱机成功率,在临床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鼻 /口插入气管或气管切开所建立的气体通道。是抢救呼吸衰竭的一种应急措施。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是机械通气治疗极其重要的环节之一 ,其护理质量是决定机械通气治疗成败的关键。1 临床资料本组 2 6例均为 2 0 0 1年 1~ 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 (简称 RICU)病例。其中男性 15例、女性 11例 ,年龄 4 7~ 87岁 ,平均 6 9岁。上机时间 4小时~ 6 7天 ,最短 4小时、最长 6 7天。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6例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2例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4例 ,重症哮喘 4例。好转 2 0例 ,自动退院 1…  相似文献   

7.
ICU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的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本组94例,入院后均经皮气管切开后使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全部使用一次性气管套管。结果:57例5d~1个月自主呼吸恢复,拔除气管切开管,2例痰液较多且不能自行排痰,带管超过1年,37例死亡(35例死于原发病,2例死于并发症)。结论:严格、有效、细致的气道管理,是防治机械通气气道并发症的重要环节,也是争取早日撤除呼吸机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嘉  曲冬梅 《吉林医学》2007,28(8):978-979
机械通气是通过呼吸机设定的压力或容量给患者通气的一种呼吸支持疗法,是危重病监护领域的重要治疗手段.临床上应用机械通气的目的在于改善患者的通气、换气功能,纠正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治疗呼吸衰竭,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  相似文献   

9.
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闭夏静 《华夏医学》2005,18(4):666-668
随着急救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及新一代多功能呼吸机的引进,机械通气治疗已广泛应用于急救麻醉、ICU及呼吸治疗领域.机械通气的护理备受广大护理人员的关注.近几年来,对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有了新的研究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人工气道是将一导管经口/鼻或气管切开插入气管内建立的气体通道,可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有效地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与多功能呼吸机连接可监测通气量、呼吸力学等参数,了解患者的呼吸功能.建立人工气道后,护理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我院ICU自2010年3月-2011年3月共收治经人工气道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120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治疗中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应用。方法:对1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病人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接美国BIRD-6400ST型呼吸机辅助通气。结果:抢救成功13例,死亡2例,持续昏迷放弃治疗2例,植物人1例,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病人,应及时建立人工气道并做好气道管理,正确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周燕飞  黄丽丽 《浙江医学》2011,33(12):1845-1846
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是指经人工气道机械通气(ET—MV)的患者,在未满足拔管和撤机的条件下,提前拔管,改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然后逐渐撤机的通气方式。由于于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延长,人工气道建立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ICU长期机械通气患者的最佳气道湿化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入ICU行机械通气大于48 h、既往无肺部疾病、年龄大于18岁的脑卒中患者,分为A、B两组各10例患者.A组为试验组,采用新型MR850湿化器;B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MR410湿化器.室温控制在20℃~24℃.通气模式均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吸入氧浓度(FiO2)≤45%,呼气末正压(PEEP)≤7 cmH2O.观察两组患者的湿化效果、气管导管不同点吸入气体的温度、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气道峰压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体温、分钟通气量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痰液黏稠度、气道阻力、肺部感染情况等方面均比对照组发生率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机械通气48 h后,吸入气道内的气体温度接近人体的体温,湿化效果满意,并发症少.结论 采用MR850湿化器使吸人气体的温湿度接近人体的生理水平,接近最佳湿化效果.  相似文献   

14.
重症患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常需紧急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而有创机械通气时建立人工气道是关键,常用的有经口气管插管、经鼻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后期达到一定标准时可脱机或拔管序贯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但部分患者插管机械通气治疗一段时间后仍未达到脱机或序贯机械通气标准,而气管导管又不宜长时间留置(长期留置气管导管易引起二重感染及生物被膜形成,进而出现严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  相似文献   

15.
机械通气是指利用机械装置来代替、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的一种通气方法。机械通气病人的气道包括呼吸机本身的通气管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置管。但需特别护理的是插管或置管及气管支气管部分。恰当的护理是提高通气病人抢救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现将对机械通气病人的人工气道的护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夏宇  闵照勤 《黑龙江医学》2022,46(3):374-375,378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改良口腔护理的效果,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0年8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临床资料,将2019年8月—2020年2月采用常规口腔护理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0年3月—2020年8月采用改良口腔护理的5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比较护...  相似文献   

17.
维持适宜气囊压预防机械通气患者相关性肺炎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er-associatied pneumonia,VAP)是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治疗48 h或原有肺部感染使用呼吸机48 h以上发生新的病情变化,临床高度提示为一次新的感染并经病原学证实或拔管后48 h内发生新的肺部感染[1].近年来随着机械通气技术的迅速发展,呼吸衰竭患者行机械通气增多,VAP也逐渐增多,病死率呈上升趋势.VAP发病率为7%~70%,病死率高达50%[2].我科2008年3月~2010年7月对机械通气患者维持适宜气囊压(28 mmHg左右)以预防相关性肺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朱慧  闫淑琴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6):1144-1145
机械通气中,人工气道建立后上呼吸道失去了呼吸道黏膜的屏障作用,丧失了对吸人气体的加温与湿化作用,因此,人工气道湿化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近年来,临床上用于人工气道湿化的方法各异,持续气道湿化护理应用较为广泛,2006年10月-2008年3月,对我院呼吸内科、神经内科行机械通气患者50例,采用输液器持续滴注法湿化人工气道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机械通气是当前救治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 ,而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 (VAP)则是应用机械通气过程中 ,患者易于发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我科总结近 2 .5年内在ICU发生的 43例VAP患者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3例VAP患者 ,男性 3 8例 ,女性 15例 ,年龄 2 3~80岁 ,平均 5 6.3岁。原发性疾病 ,脑外伤 5例 ,脑血管意外 5例 ,复合性外伤 5例 ,慢阻肺 10例 ,胸部手术后 2例 ,心肺复苏后 6例 ,外伤高位截瘫 4例 ,ARDS6例 ,机械通气时间 8~ 60d ,平均 3 5 .6d。1.2 VAP诊断标准 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 [1 ] …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