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栓心脉宁片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四川省大竹县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3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和研究组(给予血栓心脉宁片+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各160例。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3%(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犤血清内皮素1、血栓前体蛋白、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犦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指标犤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33、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犦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0.63%比16.25%,P=0.113>0.05)。结论血栓心脉宁片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较好,可调节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七通舒胶囊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接收的118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肌肉注射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30μg溶于氯化钠注射液2mL中,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三七通舒胶囊,1粒/次,3次/d。两组患者接受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BI)指数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CP)、血细胞比容(HCT)和全血高切黏度(HS)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48%、96.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降低,BI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NIHSS评分和B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P、HCT和HS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CP、HCT和H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通舒胶囊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血液流变学,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栓心脉宁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内蒙古林业总医院进行治疗的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2例)和治疗组(98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尼莫地平注射液,12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血栓心脉宁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5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中国卒中量表评分(CSS)、Barthel指数评估量表评分(BI)、血液流变学指标、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血栓前体蛋白(Tp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反应蛋白(CRP)和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43%、96.9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CSS评分均显著降低,BI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相关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100β、VE-cadherin和TpP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NO水平均显著升高,CRP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VEGF、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RP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心脉宁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炎性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乐脉颗粒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成都市天府新区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肌肉注射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30μg溶于注射用水2 mL,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乐脉颗粒,2袋/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学指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1.25%,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7.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明显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上述血清学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下降,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乐脉颗粒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注射用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清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2015年1月~2020年1月治疗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联合丁苯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NIHSS)评分、肢体运动功能(ADL)评分、血清超敏CRP(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hs-CRP、TNF-α及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丁苯酞可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栓心脉宁胶囊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49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6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 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血栓心脉宁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神经功能指标差异。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9.59%,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评分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红素氧合酶-1(HO1)、S100β水平均明显降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心脉宁胶囊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脑梗死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与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15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63例,接受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对照组患者52例,接受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1治疗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NIHS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疗效评价,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优于胞二磷胆碱,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血栓心脉宁片治疗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针刺治疗基础上配以血栓心脉宁片,两组疗程为3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治疗组在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血栓心脉宁片能够明显提高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血栓心脉宁片治疗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针刺治疗基础上配以血栓心脉宁片,两组疗程为3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治疗组在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血栓心脉宁片能够明显提高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血栓心脉宁片治疗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针刺治疗基础上配以血栓心脉宁片,两组疗程为3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治疗组在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血栓心脉宁片能够明显提高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银杏叶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先后顺序编号并按照奇偶数的形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银杏叶胶囊,1~2粒/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肌肉注射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1瓶/d,加入2 m L注射水溶解,1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神经评分、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8.1%、96.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症状评分、神经体征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MNCV和SNCV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MNCV、SNCV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银杏叶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血液流变学等指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周敏  彭丹亚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11):2836-2839
目的探讨龙生蛭胶囊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于丹凤县医院就诊的1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双盲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96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尼莫地平片,2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龙生蛭胶囊,5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评分、血清学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4.38%、94.7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SS评分和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人内皮素1(ET-1)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学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6%,显著高于治疗组的3.1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生蛭胶囊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炎性指标,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湖北省中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第1天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阿托伐他汀钙片40 mg、硫酸氢氯吡格雷片300 mg;从第2天起剂量调整为: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1次/d,阿托伐他汀钙片40 mg,1次/晚,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在发病后48 h内开始给药,25 mg/次,2次/d,滴注时间不少于50 min,两次用药间隔时间控制在6 h左右。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梗死灶体积。对出院患者进行病情跟踪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00%、9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14 d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14 d后,两组梗死灶体积均显著减小,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梗死灶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00%、6.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NIHSS评分,减小梗死灶体积,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安婷  冶生寿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11):2844-2847
目的分析注射用丹参(冻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伴出血的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收治的64例伴出血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丹参(冻干),0.4 g注射用丹参(冻干)加入到100 mL生理盐水中,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NIHSS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水平和再出血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1%,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6.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hs-CRP和血脂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再出血率为15.6%,治疗组再出血率为3.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冻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伴出血的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出血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赵妍  田冲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11):2840-2843
目的探讨芪血通络片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十二师分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2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芪血通络片,4片/次,3次/d。所有患者均治疗90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分、BI指数评分、卒中专门生存质量量表(SS-QOL)评分、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1%、91.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降低,FMA评分、BI指数和SS-QOL评分明显增加,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上述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TC水平、血浆比黏度、高切黏度、红细胞压积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芪血通络片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改善血脂和血液流变指标,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苦蝶子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90例,根据用药的不同分为对照组(95例)和治疗组(95例)。对照组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5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苦蝶子注射液,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m RS和SF-36评分及血清学指标和脑血流动力学。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2.11%和97.8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和m RS评分显著降低(P0.05),SF-36评分升高(P0.05),且治疗组NIHSS、m RS和SF-36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 TRAIL)、嗜环蛋白/亲环素A(CyP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小板激活因子(PAF)、血红素氧合酶1(HO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血清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相对平均血流量(Qmean)和平均血流速度(Vmean)水平明显升高(P0.05),动态阻力(DR)、特性阻抗(ZCV)和脑血管周围阻力(R)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蝶子注射液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及改善日常活动能力,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安颗粒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2月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包括34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脑安颗粒,1.2 g/次,2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和血清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47%,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NIHSS评分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性、血浆比黏度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性、血浆比黏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正五聚体蛋白-3(PTX-3)、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的PTX-3、PAF、IM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安颗粒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确切,可改善血液流变学和神经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陈博  杜岩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35(10):1954-1957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17年8月-2019年5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和治疗组(90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d,治疗14 d后100 mg序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300 mg/d,次日改为75 mg/d,治疗14 d后,改为阿司匹林100 mg序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出院6个月后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8.89%,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1.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6个月后,两组患者MR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通塞脉片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3月阜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对照组(54例)和治疗组(54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次,1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通塞脉片,5片/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好转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表(FMA)评分,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8.15%)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好转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而FMA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IL-6、Hcy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56%)明显低于对照组(12.96%,P<0.05)。结论 通塞脉片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纠正脑神经损伤状态,并减弱机体炎性反应,增强患者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