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吕建平  周红辉  肖建宁 《中国药房》2011,(26):2456-2458
目的:了解我院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现状和变迁,探讨其发展与抗菌药物用量之间的关系,为抗菌药物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计算13种抗菌药物平均每日每百张床位所消耗的用药频度(DDDs)及同期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抗菌药物用量与耐药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高档次的抗菌药物用量逐年增长,低档次的抗菌药物用量逐年缩减。大肠埃希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呈广泛耐药,且逐年增长。庆大霉素、氨苄西林、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西丁、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用量与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西丁、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呈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论:大肠埃希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高,抗菌药物使用量与大肠埃希菌耐药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院内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形成与抗菌药物消耗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以每半年为时间单位,对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同时对同一时间段内常用抗菌药物的消耗量进行统计,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对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消耗量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研究各时间段内,大肠埃希菌对氨苄青霉素、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耐药性无明显改变,呈高耐药性;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西丁、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阿米卡星耐药性稳定,呈低耐药性;对氨曲南耐药性有逐年增加趋势。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唑肟、氨曲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性有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P<0.05),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阿米卡星的耐药性有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形成与某些抗菌药物的消耗量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在遵循轮换,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的同时,应尽可能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产生。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了解我院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与多种抗菌药物使用量之间的相关性,为有效控制感染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统计我院2014~2016年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和我院2014~2016年抗菌药的用药频度(DDDs),对抗菌药的用药频度和两种细菌的耐药性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年间,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发生一定变化。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等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但对部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有缓慢下降趋势,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曲松等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对头孢他定、头孢吡肟、氨曲南等耐药率波动幅度较小。观察期间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耐药率与DDDs相关性分析显示: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耐药率与美罗培南DDDs呈明显正相关(P<0.05);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与头孢硫脒DDDs呈明显负相关(P<0.05);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DDDs呈明显正相关(P<0.05);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与头孢唑肟DDDs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与抗菌药物使用量之间不同程度上存在相关性,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控制和延缓耐药菌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陈震  吕雄文  徐元宏 《中国药事》2018,32(3):378-383
目的:观察临床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SBL-EC)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情况及药物治疗效果。方法:监测ESBL-EC的耐药趋势并分析临床药物的治疗结果。结果:ESBL-EC对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的平均耐药率分别为64.4%、62.5%、8.7%、9.6%、1.9%、0%、0%;对头孢曲松几乎全部耐药。亚胺培南西司他汀、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ESBL-EC感染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依替米星治疗效果不佳。结论:临床及时监控ESBL-EC的发生率及其耐药趋势以指导临床用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了解某医院普外科伤口分泌物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5年医院普外科患者伤口分泌物大肠埃希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和同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结果:2013~2015年每年全院患者伤口分泌物中检出大肠埃希菌均大于1 000株,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阳性菌株均占40.0%以上,而普外科伤口分泌物中大肠埃希菌每年均大于63.0%,占全院大肠埃希菌总菌株的40.0%以上,产ESBLs菌株阳性率年均为30.0%左右;该院检出的大肠埃希菌标本主要来源于普外科伤口分泌物、尿液、血液和痰液,其中普外科伤口分泌物中的占比最大;每年普外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排序前三位药物均为头孢噻肟、头孢西丁、甲硝唑;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复方磺胺甲噁唑等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大于40.0%,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小于2.0%,对头孢西丁、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在1.5%~8.5%。 结论:该院普外科患者伤口分泌物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占比最大;临床经验性用药可选上述敏感性药物并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005~2007年血液病区抗菌药物使用量与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计算7种抗菌药物平均每日每百张床位所消耗的DDDs及同期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率,并对抗菌药物用量与耐药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使用量与大肠埃希氏菌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呈显著负相关性;头孢曲松的使用量与大肠埃希氏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呈显著相关性;而左氧氟沙星的使用量又与大肠埃希氏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呈显著相关性。结论血液病区适当增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使用,可以减少大肠埃希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和优化某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SBLs-EC)血流感染抗菌药物给药方案。方法: 收集该院2019年产ESBLs-EC血流感染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耐药监测报告,确定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治疗方案,根据各抗菌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PK/PD)模型,运用蒙特卡洛模拟(MCS)计算5种抗菌药物不同给药方案的达标概率(PTA)和累积反应分数(CFR),评价疗效和优化出最佳初始给药方案。结果: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 g q12h、1 g q8h和1 g q6h,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4.5 g q8h和4.5 g q6h共5种给药方案的CFR ≥ 90%,而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所有给药方案CFR均小于90%。结论: 该院产ESBLs-EC血流感染时,经验选择可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 g q12h,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4.5 g q8h,不推荐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经验性治疗,临床经验性治疗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个体化治疗则应根据MIC值调整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8.
血液病区抗菌药物用量与大肠埃希氏菌耐药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005—2007年血液病区抗菌药物使用量与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计算7种抗菌药物平均每日每百张床位所消耗的DDDs及同期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率,并对抗菌药物用量与耐药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使用量与大肠埃希氏菌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呈显著负相关性:头孢曲松的使用量与大肠埃希氏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呈显著相关性;而左氧氟沙星的使用量又与大肠埃希氏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呈显著相关性。结论血液病区适当增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使用,可以减少大肠埃希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东莞市横沥医院常见大肠埃希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相关性。方法 以某院2018年6月~2021年12月收治的300例存在大肠埃希菌感染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观察其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致病菌的耐药率以及耐药率与用药频度的相关性。结果 环丙沙星、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以及左氧氟沙星的用药频度随着年份处于上升的状态,而庆大霉素、头孢曲松以及头孢呋辛随着年份处于下降的状态,阿米卡星在2018~2020年处于上升的状态,但在2021年大幅度下降;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对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几乎为0,而环丙沙星耐药率逐年下降,头孢呋辛耐药率逐年上升;环丙沙星、头孢呋辛的用药频度与耐药率呈负相关,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用药频度与耐药率呈正相关。结论 细菌耐药性的变化与抗生素应用频度具有相关性,为此临床用药时,应积极监测细菌耐药性,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院内感染,禁止泛用广谱抗生素,以此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加强抗菌药物的分析和监控。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分析我院耐左氧氟沙星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特点,为临床预防、控制、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1日~2015年2月1日临床分离的140株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0株大肠埃希菌中共检出耐左氧氟沙星75株,检出率为53.57%,主要从尿液(46.47%)中检出,其次为痰(14.67%)。除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林、头孢替坦、厄他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呋喃妥因、复方磺腹甲噁外,耐左氧氟沙星菌株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匹美、氨曲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耐左氧氟沙星的菌株(P<0.05或P<0.01)。结论:大肠埃希菌对部分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性较高,应加强临床的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张芫 《中国药房》2012,(6):546-549
目的:调查我院铜绿假单胞菌(PA)的现状和耐药性变迁,探讨耐药性和用药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6-2010年8种抗菌药物的年用量进行汇总,计算抗菌药物的年用药频度(DDDs),并用SPSS14.0版统计软件对PA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年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A对我院常用的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5年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吡肟用药量呈上升趋势,头孢他啶、环丙沙星用量呈下降趋势。PA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与DDDs呈强相关,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r=0.933,P<0.01)和庆大霉素(r=0.971,P<0.01)DDDs呈显著正相关,与环丙沙星DDDs呈负相关(r=-0.840,P>0.05)。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与DDDs呈中等相关,PA与头孢他啶无相关性。结论:5年来PA对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呈波动性下降趋势,部分抗菌药物使用量与PA耐药水平变化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2019—2021年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检出及耐药分析,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的MDRO,排除同一患者同一部位分离的重复菌株。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 Compact型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与药敏分析仪进行病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临床使用的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定义为MDRO并进行耐药分析。结果 检出多重耐药菌1 083株,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645株(59.56%)、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144株(13.3%)、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140株(12.9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79株(7.29%)、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54株(4.99%)、耐碳青霉烯的肠杆菌(CRE)21株(1.94%)。2019—2021年,MDRAB、MDRPA和CRE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MDRAB的检出率2021年高于2020年(P<0.05),MDRPA和CRE的检出率2021年高于2019年(P<0.05)。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尿液、分泌物,占比分别为37.12%,23.45%,18.01%。3年间检出MDRO最高的科室为ICU,共167株(15.42%)。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呋辛钠、哌拉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均在90%以上,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替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敏感率在90%以上;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钠、头孢曲松、哌拉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均在90%以上,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替坦和阿米卡星敏感,敏感率在90%以上;MDRAB仅对阿米卡星较敏感,敏感率在90%以上,对大部分抗菌药耐药率均较高;MDRPA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为50%,对大部分抗菌药耐药率均较高。MRSA对利福平、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在10%~20%,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耐药的菌株。结论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分离的MDRO对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加强病原学检查及耐药监测有助于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的种类和剂量,减少多重耐药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2009-2015年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用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统计2009-2015年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用量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2 719株,主要来源为痰液(75.62%),分离株数逐年增加。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的上升程度最大。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替卡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均接近50%。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与左氧氟沙星的使用强度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结论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于降低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具有重要意义,应根据药物半衰期和药敏试验制定恰当的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2017—2020年住院患者常见分离菌分布及耐药率的变迁情况,为指导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7—2020年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分离菌,分析主要分离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化趋势。结果 2017—2019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呈下降趋势,4年共有分离菌12 13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 567株,占21.15%;革兰阴性菌6 310株,占52.00%;真菌3 258株,占26.85%。居前5位的分离菌分别是白色假丝酵母菌(19.59%)、大肠埃希菌(16.84%)、肺炎克雷伯菌(13.33%)、鲍曼不动杆菌(8.71%)和铜绿假单胞菌(7.94%)。主要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肠杆菌科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下降最明显。结论 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分离菌逐年增加,耐药率有下降趋势,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需完善真菌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17-201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规范化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7-201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数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使用强度(AUD)、日均费用(DDC)及药品排序比(B/A)等指标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 2017-2019年,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总销售金额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进口)连续3年排名第1位。DDDs值基本呈增长趋势,其中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进口)和伏立康唑的DDDs值排序连续3年变化明显。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国产)和伏立康唑的AUD连续3年不断上升。2018年之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进口)的AUD明显下降,其他药物的AUD基本保持不变。各药物的DDC基本保持不变。进口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的B/A连续3年变化明显且偏离1.00较大,其他药物的B/A均接近1.00。结论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个别药物使用存在问题。医院应继续加强管理,采取必要措施,促进药物合理使用,有效遏制和减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傅芬蕊  陈韡  钟文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3,38(11):2877-2882
目的 分析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指导ICU病原菌的防控及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以2018年1月—2022年12月宁德市医院ICU患者血培养分离病原菌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培养出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对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 共培养出44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03株(45.52%),革兰阳性菌196株(43.95%),真菌45株(10.09%)。检出率最高病原菌依次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耐药率最高,为78.46%,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为分别为18.46%、20.00%;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及环丙沙星耐药率最高,为81.36%、50.85%,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全部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42.86%、50.0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21.43%、28.5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耐药率最高,为94.12%,对阿奇霉素、红霉素及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达50.00%以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为100.00%,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屎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为28.00%;粪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为56.25%。结论 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ICU患者血流感染感染病菌种类繁多,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病原菌对药物耐药率较高,应引起临床重视并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同时加强院内感染的防控工作,减少或延缓耐药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iveness of meropenem with cefepime and piperacillin/tazobactam in the absence of direct comparisons in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Data sources: Two previously conducted systematic reviews, one comparing the carbapenems (ertapenem and imipenem/cilastatin) versus 4th-generation cephalosporins (cefepime) or antipseudomonal penicillins (piperacillin/tazobactam), and the other comparing the carbapenems (imipenem/cilastatin versus meropenem), were updated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is mixed treatment comparison. Searching was completed in April 2007. No restriction was placed on language of publication.

Study selection and data extraction: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of adult patients hospitalised with infection and treated with a carbapenem or cefepime or piperacillin/tazobactam. Two reviewers independently assessed the papers against the inclusion/exclusion criteria and for methodological quality with any differences in opinion adjudicated by a third party. Two reviewers independently extracted data on clinical response, bacteriological response, mortality, and adverse events.

Data synthesis: A mixed treatment comparison meta-analysis using Bayesian Markov Chain Monte Carlo simulation was used to perform the indirect comparison. The dataset comprised 34 trials: four comparing ertapenem versus piperacillin/tazobactam, one imipenem/cilastatin versus cefepime, 26 imipenem/cilastatin versus meropenem, three imipenem/cilastatin versus piperacillin/tazobactam. We calculated odds ratios (OR) using imipenem/cilastatin as the common comparator. Meropenem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highest probability of being the most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clinical response (OR?1.52, 95% credible interval [CrI] 1.23–1.87) and bacteriological response (OR?1.45, 95%?CrI?1.15–1.80) with a reduced risk of serious adverse events (overall: OR?0.88, 95%?CrI?0.76–1.02; serious adverse events leading to withdrawal: OR?0.73, 95%?CrI?0.42–1.20; and GI-related: OR?0.76, 95%?CrI?0.55–1.02). There was littl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hree carbapenems and cefepime on all-cause mortality.

Conclusions: This mixed treatment comparison suggests meropenem has substantial advantages over cefepime, ertapenem, imipenem/cilastatin and piperacillin/tazobactam in the treatment of hospitalised patients with infection.  相似文献   

18.
蒋媛  孙秀颖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12):2045-2051
目的 分析天津市人民医院2013—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病原菌耐药性,分析抗菌药物用量与细菌耐药性的相关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统计天津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病原菌的分布、耐药性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采用Pearson法对病原菌的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用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5年分离出病原菌25134株,以革兰阴性杆菌居多,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前5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葡菌属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偏高;粪肠球菌对绝大多数所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大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上升,对碳氢霉烯的耐药率增长迅速.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较好.应用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排名前5位集中在头霉素、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头孢菌素类,其中头霉素类药物头孢西丁、头孢米诺连续3年均居前5位.特殊级抗菌药物比阿培南、亚胺培南DDDs增长迅速.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与其DDDs显著相关(P<0.05);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率与其DDDs显著相关(P<0.05);其余病原菌耐药率与DDDs的相关性较小,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天津市人民医院2013—2015年住院抗菌药物监控指标均达标,部分病原菌耐药性呈持续下降趋势,但随着头霉素类和碳氢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细菌耐药形势依然严峻,需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和细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12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1 245株肺炎克雷伯菌,科室分布主要为肺病科,占65.14%,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及咽拭子.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达98.96%,耐药率较高的是哌拉西林、头孢唑啉和头孢曲松,耐药率较低的是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除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吡肟和氨苄西林外,ESBLs 阳性肺炎克雷伯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 ESBLs 阴性菌株.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的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建议临床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