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观察疏经通督推拿治疗联合背屈踝足矫形器对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121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Bobath技术为主的治疗,佩戴踝足矫形器;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疏经通督推拿治疗,佩戴踝足矫形器,2组患者均进行8周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躯干下肢运动功能评分、10m最大步行速度(MWS)、步态时间-空间参数及时相参数,以及步行过程中膝关节屈伸角度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后2组患者观察指标的变化,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结论 疏经通督推拿联合背屈踝足矫形器可以纠正膝过伸,改善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早期使用动态式踝足矫形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进行上述治疗的站立和行走训练中使用动态式踝足矫形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对两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经6周治疗后,其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01),且治疗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使用动态式踝足矫形器对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触发式功能性电刺激训练结合肌内效贴对脑卒中偏瘫足下垂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人民医院康复科收治的82例脑卒中偏瘫足下垂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对照组予以常规步态训练;观察组予以触发式功能性电刺激训练结合肌内效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测量踝背伸功能(AROM)、Berg平衡量表(BBS)、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量表及6 min步行距离法(6MWT)结果。结果两组治疗前AROM及B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ROM及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FAC、6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AC、6MWT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步行速度及左右步长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步行速度较治疗前下降,而左右步长差较治疗前提升;且观察组步行速度下降幅度及左右步长差提升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触发式功能性电刺激训练结合肌内效贴对脑卒中偏瘫足下垂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董晓琼  吴月峰  张芳  范虹  朱童  许夏彬 《浙江医学》2020,42(14):1515-1519
目的观察步行支持带联合常规康复治疗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57例患者随机分为步行支持带组(20例)、踝足矫形器(AFO)组(19例)和常规治疗组(18例)。3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后偏瘫的常规康复治疗,步行支持带组患者联用步行支持带治疗,AFO组患者加用踝足矫形器治疗,常规治疗组患者只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前、4周后采用表面肌电测试和下肢简化FMA-LE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定3组患者的足背伸时胫骨前肌平均肌电值(AEMG)值和下肢运动功能。结果(1)治疗后3组患者的患侧足背伸时胫骨前肌AEMG及健、患侧足背伸时胫骨前肌AEMG比值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患侧足背伸时胫骨前肌AEMG值及健、患侧足背伸时胫骨前肌AEMG比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步行支持带组患者的患侧足背伸时胫骨前肌AEMG值与常规治疗组、AFO组相比均明显增加(均P<0.05),健、患侧足背伸时胫骨前肌AEMG比值与常规治疗组、AFO组相比均明显降低(均P<0.05)。(2)治疗后3组患者的FMA-LE评分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FMA-LE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步行支持带组、AFO组患者的FMA-LE评分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均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步行支持带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同时较AFO可更好地促进胫骨前肌的激活。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本体感觉结合肌内效贴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陕西康复医院康复科83例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给予肌内效贴治疗,5贴为一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本体感觉训练,时间为3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平衡、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61±0.39)分vs(3.08±0.46)分],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85.42±17.29)分vs(63.18±14.6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踝关节左右平衡指数、前后平衡指数和总平衡指数分别为(0.25±0.07)、(0.31±0.08)、(0.56±0.15),均低于对照组的(0.44±0.09)、(0.54±0.13)、(0.98±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体感觉结合肌内效贴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康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小平 《河北医学》2014,(7):1108-1110
目的:探讨中药活血止痛熏洗剂结合功能康复训练对踝关节骨折术后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病历资料完整的踝关节骨折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依据术后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于术后15 d开始采用活血止痛熏洗剂结合功能康复训练以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对照组术后单纯采用功能康复训练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康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5、30、45 d VAS疼痛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肿胀消退率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VAS疼痛评分、AOFAS 踝-后足评分改善均较对照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5d AO-FAS 踝-后足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第30、45天AOFAS踝-后足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活血止痛熏洗剂结合功能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疼痛、肿胀及关节活动度,促进患者康复,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起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踝足矫形器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组在训练基础上加用踝足矫形器,康复训练3个月后进行评定。步行能力用步行功能评定方法,用足印分析法测定时间距离参数:左右步幅、步频、自由步行速度,Fugl-Meyer下肢运动评定量表评估下肢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平衡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量表评估日常生活能力。比较2组患者的步行能力、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前2组步行能力、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踝足矫形器能促进患者步行能力、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理筋整复结合郑氏1号新伤药外敷治疗老年性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190例门诊病人按就诊次序分为2组。治疗组95例,以理筋整复为主,配合郑氏1号新伤药外敷治疗;对照组95例,单纯使用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总有效率为97.8%,优于对照组的94.7%(P < 0.05)。2组病人治疗前AOFAS踝-后足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 0.01),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理筋整复结合郑氏1号新伤药外敷治疗老年性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手术复位固定联合中药内服、中药熏洗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6例Pilon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手术复位固定,术后对照组行早期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药内服和中药熏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为89.2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总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Pilon骨折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且能减轻骨折疼痛,促进患肢功能恢复,促进骨折对线整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艾灸阿是穴时长对急性踝关节扭伤(AAS)患者韧带形态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80例AA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短时间(20~30 min)艾灸阿是穴,治疗组采用长时间(1 h)艾灸阿是穴。治疗3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踝关节周径,距前韧带厚度,跟腓韧带厚度,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疼痛、肿胀消失时间,踝关节活动度。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踝关节周径、距前韧带厚度、跟腓韧带厚度均小于治疗前,治疗组踝关节周径、距前韧带厚度、跟腓韧带厚度小于对照组( P<0.05);两组NRS评分低于治疗前,AOFAS踝-后足评分高于治疗前;NRS评分低于对照组,AOFAS踝-后足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疼痛、肿胀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两组踝关节活动度大于治疗前,治疗组踝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 AAS患者采用长时间艾灸阿是穴治疗疗效优于短时间艾灸阿是穴,能显著缓解踝关节疼痛,促进功能恢复,恢复韧带结构,增加踝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