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槲皮素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人宫颈癌上皮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抑制宫颈癌进展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人宫颈癌上皮细胞系HeLa细胞为研究对象,给予不同浓度槲皮素处理24 h后,通过CCK-8实验检测槲皮素对HeLa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Transwell及细胞划痕实验检测槲皮素对HeLa细胞垂直及水平运动能力的影响。免疫荧光法检测β-catenin表达及TopFlash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槲皮素对HeLa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结果] CCK-8检测表明,槲皮素处理组HeLa细胞增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槲皮素处理组HeLa细胞垂直及水平运动能力均较对照细胞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HeLa细胞中β-catenin蛋白密集分布于胞核和胞质中,而槲皮素处理组中β-catenin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TopFlash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表明槲皮素处理组HeLa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受到抑制。[结论]槲皮素可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化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2.
槲皮素抗白血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矫强  赵劲秋  欧阳仁荣 《中草药》2002,33(9):865-866
槲皮素作为一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 ,广泛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由于具有诸多方面的生理活性 ,如抗炎、抗氧化、抗肿瘤、降血脂等 ,目前正受到医学界的普通关注。实验研究表明 ,槲皮素尚可以预防肿瘤的发生 ,并对多种恶性肿瘤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及促凋亡作用 [1~ 3 ] ,诱导某些白血病细胞的分化 [4,5]。值得注意的一点 ,槲皮素可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 [6~ 9]。本文就近年来有关槲皮素抗白血病细胞作用的研究及其可能机制进行综述。1 槲皮素抗细胞增殖作用  槲皮素可抑制多种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其可能机制 :1.1 抑制蛋白质合成 :最近 …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宫颈癌SiHa细胞,用浓度分别为0,20,40,80μmol/L的槲皮素处理细胞24 h、48 h、72 h后,通过噻唑蓝(MTT)法测定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率;取宫颈癌SiHa细胞,用浓度分别为0,20,40,80μmol/L的槲皮素处理细胞48 h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宫颈癌SiHa细胞凋亡率,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宫颈癌SiHa细胞中TGF-β_1和Smad4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槲皮素可明显抑制宫颈癌SiHa细胞的增殖,且对宫颈癌SiHa细胞的抑制作用随槲皮素浓度增高和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细胞凋亡率随槲皮素浓度的增高而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宫颈癌SiHa细胞中TGF-β_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随槲皮素浓度的增高而降低,Smad4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随槲皮素浓度的增高而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槲皮素可以抑制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其可能是通过激发TGF-β_1/Smads信号转导通路,下调宫颈癌SiHa细胞中TGF-β_1和上调Smad4表达而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相似文献   

4.
HPLC法研究雄、雌虎杖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须学  李海霞  刘延泽 《中草药》2006,37(8):1258-1260
虎杖在我国广泛分布,在美国东北部也有大量分布。临床可用于痹痛,黄疸,经闭,烫伤,跌打损伤,疮毒,咳嗽、痰多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虎杖中的蒽醌类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有抗炎、抑菌、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1];类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有抑制胃酸分泌、保肝、抗血栓、降血脂、预防动脉硬化、对多种癌症发生阶段的抑制[2]、强心扩血管、镇咳平喘[3]、改善微循环、提高烧伤动物存活率和存活时间等作用[4];黄酮醇苷类槲皮素-3-O-葡萄糖苷、槲皮素-3-O-阿拉伯糖苷有利尿作用[5];缩合鞣质有抗肝脂质过氧化物[6]、降血糖[7]等作用。虎杖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药清毒栓对宫颈癌SiHa细胞生长的调节作用,从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清毒栓抑制宫颈癌SiHa细胞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培养液作用于SiHa细胞,并以空白血清及含中、西药阳性对照药血清为对照,通过噻唑蓝(MTT)法检测该药对细胞生长及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进行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检测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半定量检测对抑癌基因P53表达的影响。[结果]经含药血清培养液作用后细胞数量减少,其中以8%浓度含药血清作用72h时对细胞抑制作用最强;细胞周期各时相中,S期细胞所占的比例明显减少;对细胞凋亡有影响但未见明显规律性,RT-PCR结果示细胞中P53表达明显增加。[结论]清毒栓含药血清不仅可直接抑制宫颈癌细胞的生长,并可能通过调控P53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达到抑制肿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槲皮素、放射线单独及联用对体外培养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分子机制。方法槲皮素、放射线单独及联合作用Hela细胞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凋亡,划痕法及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免疫印迹法检测MMP-9蛋白。结果槲皮素、放射线单独或合用均可对Hela细胞产生明显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P0.05),联用效果更好;放射线可刺激Hela细胞迁移及侵袭并上调MMP-9蛋白表达,而槲皮素则可抑制这种作用并下调MMP-9蛋白表达。结论槲皮素可通过诱导凋亡方式增强宫颈癌细胞对放射线敏感性,并可通过下调MMP-9蛋白表达抑制放疗期间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7.
金荞麦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陈晓锋  顾振纶 《中草药》2000,31(9):715-718
金荞麦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人个旧肺腺癌细胞、宫颈鳞癌细胞、胃腺癌细胞、鼻咽癌细胞具有杀伤作用,在体内对小鼠移植性S180肉瘤、Lewis肺癌、U14宫颈癌均有抑制作用,对B16-BL6黑色瘤细胞具有体外抗浸袭活性和体内抗转移作用。金荞麦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为:(1)抑制癌细胞内的核酸代谢;(2)抑制癌细胞信号转导变异通道中的蛋白激酶。  相似文献   

8.
芪贞汤对人大肠癌纤维粘连蛋白黏附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扶正解毒活血法中药芪贞汤对人大肠癌高转移细胞株L-10细胞纤维粘连蛋白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法,观察该方对L-10细胞纤粘连蛋白黏附能力的阻碍作用。[结果]芪贞汤对L-10细胞纤维粘连蛋白黏附能力明显抑制,并且显示了芪贞汤高浓度优于低浓度,有明显的浓度依存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抑制作用在变化,当作用120min时,阻碍作用达到高峰,随后其阻碍作用逐渐减低。[结论]扶正解毒活血法中药芪贞汤对人大肠癌高转移细胞株L-10细胞具有明显的抗纤维粘连蛋白黏附能力的作用,从而提示芪贞汤有可能通过抑制纤维粘连蛋白黏附能力,实现抑制癌的浸润和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槲皮素联合X射线对人骨肉瘤U-2OS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的影响,了解槲皮素对人骨肉瘤U-2OS细胞是否具有放射增敏作用。方法:选取人骨肉瘤U-2OS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单独槲皮素处理组、单独放射处理组、槲皮素与放射联合处理组。CCK-8法检测了不同浓度槲皮素处理细胞不同时间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并检测了槲皮素结合不同放射剂量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每组细胞的形态变化;应用hoechst33258染色技术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槲皮素结合射线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槲皮素能显著抑制人骨肉瘤细胞的活性,且浓度越大、作用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强;细胞形态观察发现单独放射处理组细胞形态与空白对照组相似,单独14u M槲皮素处理组和14u M槲皮素与4Gy放射线联合处理组均引起细胞皱缩变圆,但14u M槲皮素与4Gy放射线联合处理组更加明显;细胞核染色结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14u M槲皮素与4Gy放射线联合作用引起细胞凋亡。结论:槲皮素联合射线对人骨肉瘤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具有浓度依赖性。槲皮素能够作为一种有效的放射增敏药物提高人骨肉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其杀伤细胞的方式为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槲皮素通过G3BP1调控Wnt/β-Catenin通路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SiHa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设置模型对照组、槲皮素25 mg/kg、50 mg/kg、100 mg/kg组,检测给药第7 d、14 d、21 d瘤体积变化,给药结束后取肿瘤组织称重,Western blot检测瘤组织中GTP酶激活蛋白-Src同源结构域3-结合蛋白1(G3BP1)、β-连环蛋白(β-Catenin)水平。采用CCK-8法分析5μmol/L~320μmol/L槲皮素作用48 h对SiH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_(50));将25、50及100μmol/L槲皮素作用于SiHa细胞,绘制7 d生长曲线;观察细胞集落形成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G3BP1、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Myc原癌基因(c-Myc)蛋白表达水平;敲低或上调G3BP1的表达,观察其对抑制率以及G3BP1、β-Catenin、cyclinD1、c-Myc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槲皮素25 mg/kg、50 mg/kg、100 mg/kg组给药第14 d、21 d瘤体积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槲皮素50、100 mg/kg组能明显降低瘤体质量(P0.05)。25、50、100 mg/kg的槲皮素能明显下调瘤体G3BP1、β-Catenin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CCK-8结果显示,槲皮素对宫颈癌SiHa细胞的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并伴随槲皮素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明显增加,IC_(50)为(84.19±5.12)μmol/L;生长曲线提示槲皮素25、50、100μmol/L对SiHa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显著抑制SiHa细胞的集落形成;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槲皮素25、50、100μmol/L可下调G3BP1、β-Catenin、cyclinD1、c-Myc蛋白表达;敲低G3BP1的表达,槲皮素50μmol/L显著增加抑制率,下调β-Catenin、cyclinD1、c-Myc蛋白表达,上调G3BP1的表达,槲皮素50μmol/L显著降低抑制率,上调β-Catenin、cyclinD1、c-Myc蛋白表达(P0.05或P0.01)。结论:槲皮素能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靶向G3BP1调控Wnt/β-Catenin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姜黄素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最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姜黄素(curcumin)是从姜黄中提取的一种植物多酚,广泛用于食品上色和佐味。其药理作用广泛,主要有抗炎、抗氧化、抗凝、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肿瘤、抗突变等。1985年印度Kuttan等[1]首次提出姜黄和姜黄素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可能性,自此以后,众多学者对于姜黄素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做了大量的研究,证实了姜黄素可以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系的生长,体外实验结果显示对前列腺PC-3M[2]LNCap[3]LNCaP和PC3[4]、人鼻咽癌NCE细胞[5]、胃腺癌SGC7901细胞[6]、CNE-2Z-H5细胞[7]、鼻咽癌细胞[8]、人结肠癌细胞株SW 480[9]、HepG2细胞[10]及…  相似文献   

12.
掌叶大黄多糖对K562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掌叶大黄属蓼科植物 ,主要成分为游离蒽醌类衍生物和糖类。大量研究已证实蒽醌类衍生物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呼吸和物质代谢 ,抑制 DNA、 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达到抗癌作用 [1] ;姚文兵等 [2 ] 报道波叶大黄多糖可通过刺激小鼠免疫功能对 S180 细胞生长有间接抑制作用。金槿实等 [3]证实 RPP对 SGC-790 1、QGY- 770 3、SPC- A- 1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 ,本文报道了掌叶大黄多糖 ( Rheum Palmatum Polysa-cchride.RPP)对体外培养 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1 材料与方法1.1 细胞株及主要试剂  RPP由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天然药物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探讨其抗前列腺癌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PC-3细胞,以不同终浓度槲皮素进行处理,设空白组。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观察槲皮素对PC-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槲皮素对PC-3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逆转录-PCR(RT-PCR)分析检测槲皮素对β-catenin和下游靶基因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原癌基因(c-Myc)蛋白表达和转录水平;采用免疫荧光分析检测槲皮素对β-catenin表达的影响;利用荧光酶报告基因分析检测槲皮素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槲皮素对PC-3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并诱导PC-3细胞凋亡(P0.05)。与空白组比较,槲皮素可显著抑制PC-3细胞β-catenin的蛋白表达和转录活性,从而阻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传导,抑制下游靶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P0.01)。结论:槲皮素可显著抑制PC-3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桂枝茯苓胶囊对体外培养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方法:MTT比色法观察桂枝茯苓胶囊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免疫组化检测Fas、Fas –L、Bcl-2基因的表达;western-blot和RT-PCR检测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Caspase-3蛋白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影响;DNA-Ladder检测凋亡条带。结果:桂枝茯苓胶囊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桂枝茯苓胶囊能促进Fas、Fas –L表达,抑制Bcl-2的表达;能增加Hela细胞Capase-3的蛋白表达;琼脂糖凝胶电泳中呈现典型的“阶梯状”图谱。结论:桂枝茯苓胶囊有体外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Fas、Fas –L表达、抑制bcl-2的表达;增加Capase-3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天花粉蛋白抑制HeLa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天花粉蛋白(TCS)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探讨TCS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TCS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形态学观察、DNA电泳及流式细胞仪检测TCS对HeLa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结果TCS对HeLa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圆缩,胞浆凝聚等凋亡细胞的形态学改变,DNA凝胶电泳呈梯级格局,流式检测出现凋亡峰,凋亡比例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天花粉蛋白通过诱导细胞发生凋亡而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6.
槲皮素是一种多羟基黄酮类化合物,化学名为3.3’,4’,5,7 -五羟基黄酮.槲皮素对多种恶性肿瘤如胃癌、乳腺癌、肝癌、宫颈癌、结肠癌、卵巢癌、胆囊癌等均有抑制其生长的作用,并对恶性细胞的凋亡产生影响[1].槲皮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如泽漆、车前子、桑寄生、丹皮、田基黄、仙鹤草、绞股蓝、菟丝子、白花蛇舌草、紫花地丁等.现就近年来槲皮素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李臣宇  李新  刘丽军  邹洁  胡芬  李俊英 《中草药》2008,39(8):1192-1196
目的研究芦荟大黄素对植物血凝素(PHA)引起的大鼠T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内Ca2 浓度([Ca2 ]i)变化的影响,探讨芦荟大黄素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用单细胞钙成像系统记录细胞胞浆[Ca2 ]i。结果芦荟大黄素对PHA引起的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其抑制作用与剂量有关;加入PHA引起细胞[Ca2 ]i迅速升高,并持续维持高[Ca2 ]i水平,芦荟大黄素对PHA引起的[Ca2 ]i升高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作用途径包括阻断胞内Ca2 释放和抑制胞外Ca2 内流。结论芦荟大黄素可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淋巴细胞内[Ca2 ]i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二去水卫矛醇(1,2:5,6-dianhydroga-lactitol,DAG)对人卵巢癌细胞A2780和SKOV3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和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不同浓度DAG对人卵巢癌细胞A2780和SKOV3的体外抑制作用,观察DAG的半数抑制浓度。[结果]MTT法检测结果显示,DAG对人卵巢癌细胞A2780、SKOV3作用72 h后半数抑制浓度(72 h-IC50)分别为19.97μg/ml、22.57μg/ml;而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DAG对人卵巢癌细胞A2780、SKOV3作用72 h后72 h-IC50分别为15.15μg/ml、16.15μg/ml。显微镜下可见DAG 72 h作用后细胞圆缩、胞质浓缩、胞浆内颗粒集中边缘化甚至细胞溶解等损伤现象。[结论]DAG在体外对人卵巢癌细胞A2780和SKOV3均有抑制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自噬在槲皮素(quercetin,Que)诱导的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死亡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测定槲皮素对SMMC-7721细胞的抑制作用;单丹磺酰戊二胺、免疫荧光法观察给药后自噬的发生; 乳酸脱氢酶 (LDH)漏出率、蛋白印迹法观察槲皮素诱导的SMMC-7721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结果 槲皮素对SMMC-7721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呈明显的时间、剂量依赖性; 槲皮素可激活SMMC-7721 细胞的LC3的表达、诱导自噬的发生;乳酸脱氢酶漏出率实验结果表明,在槲皮素给药前用3-甲基腺嘌呤(3-MA)阻断自噬或者氯喹碱化溶酶体,可增强槲皮素对SMMC-7721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蛋白印迹结果显示,槲皮素可使SMMC-7721细胞溶酶体组织蛋白酶B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槲皮素能明显抑制SMMC-7721 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其发生自噬;自噬激活能降低槲皮素对SMMC-7721细胞的毒性;自噬的发生与溶酶体酶组织蛋白酶B表达增强相关。  相似文献   

20.
滇藏五味子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滇藏五味子 Schisandra neglecta A.C.Smith系五味子科五味子属植物 ,是一种传统中药 ,用于补虚益气、治疗无名肿痛、蛇咬伤等症 [1]。 2 0世纪 70年代发现五味子粉制成的蜜丸治疗肝炎有较好的疗效 ,对减低肝炎病人的谷丙转氨酶有显著作用 ,总有效率为 84%~ 97%。后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发现五味子的乙醇提取物还有抗 HIV活性 ,并发现具有抗癌活性的三萜成分 ,许多三萜成分在体外或体内具有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的活性 [2 ]。刘嘉森等 [3]报道了五内脂 E和长南酸在体外都对白血病 P- 388细胞有抑制作用。孙汉董等[4 ] 对 nigranoic acid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