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阿司匹林致不良反应136例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致不良反应( 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筛选某院2012年4月至2013年9月间患者病例136例,并按患者性别、年龄、用药情况、ADR类型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并统计分析。结果发生ADR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老人及儿童更易发作;主要ADR症状以消化系统症状较为多见;合并用药引发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高;使用肠溶型阿司匹林更为安全;多种原因导致患者用药不当进而引发不良反应。结论阿司匹林致ADR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最严重的可能引起死亡,其ADR的危害性值得重视。大众对阿司匹林的使用存在误区,临床医师、药师应注意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时性别差异所呈现的某些基本特点,为实施药品安全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7690例ADR报告。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7690例ADR报告中性别因素分别与报告年份、患者年龄、药品类别、前位药品、药物剂型、给药途径、累及系统/器官等指标相关联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7690例报告中,男性4052例,占52.69%,女性3638例,占47.31%,男女之比为1.11∶1;2007至2010年男性比例均高于女性,而2005至2006年男性低于女性;0~21岁及51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而21~51岁女性多于男性;影响血液及造血系统药、中成药、维生素类药等引起ADR男性多于女性,而影响变态反应和免疫功能药、心血管系统药、呼吸系统药等女性多于男性;注射用奥沙利铂、氟尿嘧啶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7种药品引起ADR男性多于女性,而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引起ADR女性多于男性;应用混悬剂、口服溶液剂、粉针剂等6种剂型出现ADR男性多于女性,而应用丸剂、分散片、胶囊剂等4种剂型则女性多于男性;腹腔用药、鞘内用药、静脉注射等给药途径出现ADR男性多于女性,而局部外用、眼内用药、肌内注射等女性多于男性;ADR所致代谢营养障碍、视觉损害、血液系统等例数男性多于女性,而听觉和前庭功能损害、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女性多于男性;在一般的、新的一般的、严重的、新的严重的4种ADR严重程度中,男性ADR例数均多于女性。结论在加强ADR监测时,应了解ADR性别差异,其对实施药品安全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且通过对ADR性别差异的深入分析,可以采取相应对策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肽所致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检索1999~2008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甘露聚糖肽所致ADR病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甘露聚糖肽所致ADR,男性略高于女性,19~40年龄段患者发生率较高(35.29%);多在用药过程中30分钟内发生;ADR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或过敏性休克。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甘露聚糖肽的ADR,坚持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氟哇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临床特点及其分布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2年5月我院53例应用氟哇诺酮类药品引起不良反应的报告,将患者发生ADR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氟哇诺酮类药品致ADR多发生于31~60岁,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多样,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肌肉注射与静脉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静脉推注与口服。结论临床应用氟哇诺酮类药品时应严格掌握其适应症,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及时判断和处理ADR的发生,坚持合理用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出现了药物副作用的101例患者,根据患者的抗感染药物类别、种类、途径、年龄、性别、引发ADR前10位的药品、涉及的器官系统等方面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1例ADR中,男性多于女性,多为中青年患者;以静脉注射方式给药引起的ADR居多,占71.29%;抗菌药物和中药制剂的例数分别居第1,2位;ADR发生频率最高的3种药品是注射用头孢西丁钠、罗红霉素缓释片、红花注射液;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为常见。结论应加强药物的合理使用及不良反应监测,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充分、实际的参考资料,以减少和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 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的特点和规律,分析诱发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7-2012年自发上报的醒脑静注射液不良反应35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醒脑静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的年龄集中在10岁以下儿童,男性多于女性;系统损害主要为皮肤及呼吸系统损害;有既往过敏史的患者应用该药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大,不良反应主要在用药30 min内出现。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在年龄、ADR发生时间、临床表现上具有一定特点和规律,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加强儿童用药过程中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苯海索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系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万方数据库报道的226例苯海索不良反应病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原患疾病、既往史、药物过敏史、药物剂量、用药时间、ADR表现、处理及预后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苯海索所致226例ADR病例中男性147例(65%),女性79例(359/6),原患疾病以精神分裂症(67.70%)、怕金森病(19.03%)多见。在98例有具体发生时间报道的患者中,ADR发生于7d以内者57例,占58.16%,发生于1个月以内者67例,占68.37%。苯海索所致ADR涉及人体多个器官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出现撤药症状、精神障碍、神经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泌尿系统损害、心率及心律紊乱、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等。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苯海索所致ADR的规律和特点,加强用药监测,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儿童注射用炎琥宁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分析诱发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儿童使用注射用炎琥宁不良反应42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注射用炎琥宁不良反应发生的年龄全部为11岁以下儿童,男性多于女性;系统损害主要为皮肤、全身性损害及呼吸系统损害;有既往过敏史的患者应用该药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大,不良反应主要在用药60 min内出现.结论 注射用炎琥宁所致不良反应在年龄、ADR发生时间、临床表现上具有一定特点和规律,应规范儿童应用,加强用药过程中监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头孢曲松钠致不良反应18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幸建华 《现代医学》2007,35(5):413-414
目的 探讨头孢曲松钠致药物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近10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头孢曲松钠所致不良反应189例进行分类归纳、分析.结果 189例ADR病例涉及多个器官和(或)系统,前3位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胃肠系统损害及泌尿系统损害.结论 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类型较多,临床应重视头孢曲松钠的合理使用,依据患者具体情况正确使用此药,警惕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司维拉姆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国内外公开报道的司维拉姆所致ADR文献资料,提取相关信息后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司维拉姆所致ADR27例,男13例,女14例,主要发生在老年患者,60岁以上患者共16例,占全部病例的59.2%;多合并有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用药剂量为2.25~6.40g/d,其中大部分为2.4g/d;ADR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用药1年内,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系统表现,如恶心、呕吐、腹痛、便血等,18例患者及时停用司维拉姆,3例患者停药后改用醋酸钙或碳酸钙,1例患者停药后改用碳酸镧,多数患者经停药和相应的对症治疗后情况好转,1例患者因支气管阻塞死亡。结论 司维拉姆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胃肠系统不良反应,加强患者用药教育及监测,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输液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中国药学文摘(CPA)报道的148例输液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输液所致ADR在高年龄组发生率较高,多在用药半小时内发生。ADR累及机体多个器官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结论:应加强输液的应用监测,以减少严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通过检索2003~2011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医学期刊报道应用痰热清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案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痰热清注射液所致29例不良反应病例中男性16例(占55.17%),女性13例(占44.83%),≤10a和>40a年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多在用药过程中半小时内发生.不良反应累及机体多个器官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结论 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痰热清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坚持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刺五加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其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228例刺五加注射液致ADR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刺五加注射液所致ADR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累及皮肤及附属器、心脑血管、神经、呼吸、消化、血液、免疫等多个器官系统,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结论在刺五加注射液应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I临床反应,尽量避免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李蓓 《中国医药导刊》2013,(6):1059-1060
目的:探讨细辛脑注射剂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有关细辛脑注射剂的50例ADR报告进行归类分析。结果:用药患者以儿童居多,平均年龄18.56岁;在静脉点滴过程中发生ADR的占总例数的68.00%;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占12.00%;单独用药发生ADR的报告占80.00%;既往药物过敏史不详的占72.00%;家族药物过敏史不详的占74.00%。结论:细辛脑注射剂所致的临床ADR应引起高度重视,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严密监测用药过程,预防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了解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对患者的危害,分析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促进临床用药合理、安全、有效。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我院587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587例ADR中,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0.98∶1;且超过50岁的老年患者有213例,占36.29%;单一用药581例,合并用药6例;以静脉给药方式为主;抗生素类药物引起的ADR占30.49%,其次为抗肿瘤药占11.41%;中药制剂占11.07%;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占46.17%;ADR程度一般575例;因果关系评定为肯定21例,很可能502例,可能44例,可疑20例;治愈373例,好转214例。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和ADR知识的宣传,避免或减少其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6.
赖金华  周学琴 《当代医学》2012,18(17):128-130
目的分析注射用门冬氨酸洛美沙星药物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的类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1月1日~2011年7月30日收集到的46例注射用门冬氨酸洛美沙星ADR/ADE报告,从患者情况、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原患疾病及因果关系的评价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46例注射用门冬氨酸洛美沙星ADR/ADE报告中,女性多于男性;累及的系统-器官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光敏反应、呼吸系统等;主要发生在用药后5~40min内,多数患者在停药后1d内康复或明显好转。结论应重视注射用门冬氨酸洛美沙星用药后的监护,减少或者避免严重ADR/ADE的发生,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2013年至2017年发生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SADR)特点,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我院133例SADR,对患者的一般情况、药品种类、剂型、给药途径、发生ADR科室、ADR的临床表现和累及系统/器官、处理措施及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3例SADR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80:53。大于60岁的老年患者为41例,占30.83%。发生SADR最多的科室为神经内科36例,占27.07%。不良反应的药物共有172例次,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SADR更常见112例,占65.12%。涉及的药品种类中,抗菌药物50例,占29.07%。共损害器官161例次,累及系统/器官以消化系统最多43例次,占26.71%。新的SADR有23例,占17.29%。大多数SADR经停药和对症处理后可痊愈好转,无致死病例。结论高度重视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危害,加强ADR监测,深化临床药师制度和建立药物警戒系统,可有效避免或减少ADR和药源性疾病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了解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对患者的危害,分析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促进临床用药合理、安全、有效.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我院587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587例ADR中,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0.98:1;且超过50岁的老年患者有213例,占36.29%;单一用药581例,合并用药6例;以静脉给药方式为主;抗生素类药物引起的ADR占30.49%,其次为抗肿瘤药占11.41%;中药制剂占11.07%;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占46.17%;ADR程度一般575例;因果关系评定为肯定21例,很可能502例,可能44例,可疑20例;治愈373例,好转214例.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和ADR知识的宣传,避免或减少其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2015年某季度收集到的23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例ADR中,男性多于女性,多为中老年患者;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起的ADR居多,占86.95%;以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居多,占34%,其次为肿瘤及镇痛药物和其他类药物,均占22%。结论:开展ADR监测工作是医疗机构的重要职责,加强ADR监测是患者用药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常用药物阿托伐他汀钙所致的药品不良反应(ADR)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样本分析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心血管内科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的1 000份病历,统计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合并用药对ADR的影响.结果 阿托伐他汀所致的ADR主要为肝转氨酶异常,占样本量的1.6%,50 ~ 70岁之间患者发生率高,男性多于女性,合并用药是导致ADR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在应用过程中安全性高,ADR可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