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青海省2012-2018年学校等集体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学校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2012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青海省网络直报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8年青海省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2起,报告病例3 319例,分别占总报告事件的84.40%和报告病例总数的92.81%,其他传染病(水痘)的事件数和发病数均高于丙类传染病的事件数和发病数,丙类高于乙类传染病的事件数和发病数。发病居前三位的事件有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手足口病,季节上呈现了春秋(5月和10月)双高峰现象。学校传染病疫情高发地区为农村中小学校、高发人群为县中学生和城市幼儿园。首发病例发病与疫情报告的时间间隔中位数为10 d,疫情持续时间中位数为30 d。结论建议加强疫情监测,提高识别疫情的敏感性,提升各级医疗机构思想报告意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同时积极开展多形式培训,是防控传染病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2005-2006年北京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2005-2006年北京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06年通过网络直报的学校突发事件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6年学校突发事件共50起,以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为主,分别占82%和10%,发生数量居前3位的疾病分别是水痘(22起)、食物中毒(5起)和风疹(4起),事件主要发生在中小学,4~6月份是高发季节。结论学校突发事件呈现高发势头,主要累及县乡级中小学生,以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为主。  相似文献   

3.
李杰 《职业与健康》2020,(10):1411-1414
目的探讨2006—2018年无锡市锡山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为杜绝危机及防控处置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6—2018年锡山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8年无锡市锡山区共报告66起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占全部事件总数的86.84%;共报告病例数2 115例,罹患率为2.12%。报告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水痘(34起,占51.52%)、手足口病(13起,占19.70%)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10起,占15.15%)。按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染病43起,占65.15%,肠道传染病23起,占34.85%。发病高峰是11月~次年1月和3—6月。报告事件数前3位地区是锡北镇(14起,占21.21%)、东港镇(13起,占19.70%)和东亭街道(12起,占18.18%)。托幼机构突发事件的主要原因为手足口病,中、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原因为水痘。66起学校突发公共事件监测敏感值M(P25,P75)为9.07(4.98,18.96)天,事件持续时间为27.88(12.82,43.24)天。监测敏感值与事件控制效果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分析洛阳市2008 - 2017年学校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洛阳市2008 - 2017年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 - 2017年洛阳市共报告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6起,报告级别主要为一般事件(75.00%),共波及人口58 460人,报告病例数1 024例,未发生死亡病例;传播途径主要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报告位居前3位的病种分别是:流行性腮腺炎(15起)、甲型H1N1流感(8起)、水痘(6起),占总报告数80.56%;事件分布在全市12个县区,集中发生在3 - 6月和9 - 12月。事件发生场所农村小学最多(14起);事件持续时间的中位数为9.63 d(1.24~70.31 d),首例病例发生时间到接报时间的中位数是2.75 d(0.69~51.68 d)。结论 呼吸道传染病是洛阳市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类型,农村小学是防控重点,及早报告并开展处置有利于控制事件扩散范围和减少危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南通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南通市2010-2014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1起,占全市总报告起数的83.56%,涉及病例1 221例,占81.67%。4月(10起)、11月(16起)多发,集中在小学(36起)和初中(19起),农村学校(40起)多于城市(11起)。61起均为传染病暴发疫情。主要病种是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事件发生至报告平均时间为10d,事件持续时间平均为14d,报告及时性与事件持续时间密切相关(r=0.843,P<0.01)。结论应大力推广水痘等疫苗的接种,加强对学校卫生防病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减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同时,应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及时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信阳市学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和流行特点。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信阳市2005年-2006年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上报的学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2006年我市共报告学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3起,发病676人,无死亡病例报告,分别占同期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起数的65.00%,总发病人数的67.20%。以传染病疫情为主,其发病人数占学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发病数的91.27%;传染病疫情中多为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例主要集中发生在上学期;村级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率和发病率明显高于乡镇和县区,县乡村两级多为传染病发病,而县区则是食物中毒常见;90%以上的事件及病例发生在各类小学学校。结论加强学校内的卫生管理,建立严密的疫情监测制度,加强学校和卫生部门的交流合作,减少学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武汉市2008 - 2017年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收集整理2008 - 2017年武汉市网络直报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8 - 2017年,武汉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3起,以传染病疫情事件为主,占97.26%(71/73),排在前5位的传染病事件分别为水痘24起,流行性感冒12起,风疹11起,流行性腮腺炎8起,其他感染性腹泻7起。高峰呈双峰分布,主要发生在3 - 6月(43.84%,32/73)和9 - 12月(45.21%,33/73)。发生场所以小学为主,占47.95%(35/73)。首发病例发病与疫情报告的时间间隔中位数为8 d,疫情持续时间中位数为32 d,首发病例发病时间到采取措施的时间间隔与疫情的持续时间呈正相关,疫情报告的时间越晚,疫情的持续时间越长。结论 小学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以传染病疫情为主。应加强预防接种、症状监测和健康教育等措施以预防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南陵县网络直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陵县2008-2012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6起,级别以一般事件为主,占84.62%;类别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占84.61%;3-6月为报告高峰期,占65.38%;学校是高发场所,占73.08%。结论学校是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的重要场所,应进一步完善应急体系,有效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了解湖南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7--2012年湖南省各市县网络直报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2年期间湖南省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别为84、112、208、65、56、55起,共580起,发病27628例,平均罹患率为3.57%(27628/773397);死亡10例,病死率0.04%。事件起数以2009年最多(208起,占35.86%),时间分布以30月和9~11月为2个高峰,分别占事件总起数的41.38%(240起)、39.66%(230起),事件类型以传染病暴发为主(513起,占88.45%);事件主要分布在县乡中小学(421起,占72.59%)。结论2007—2012年湖南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县乡级学校及低龄组学生是目前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萍乡市2005—2012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有效预防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2年发萍乡市发生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2年共报告14起学校突发事件,以小学为主,占全市学校突发事件的71.43%,主要以水痘(4起,107例)、流感(2起,161例)、流行性腮腺炎(2起,147例)疫情为主。一般级别事件10起,占71.43%,主要集中在3—6月、9—10月。结论根据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完善卫生应急机制,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武汉市2008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武汉市2008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年通过网络直报的学校突发事件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学校突发事件共17起,均为传染病疫情,发生数量居首位的疾病是风疹(10起),事件主要发生在中小学,3—5月份是高发季节。结论学校突发事件呈现高发势头,应加强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防控工作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14-2018年上海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该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下载2014-2018年上海市所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特征.结果 2014-2018年上海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65起,无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2006-2020年山东省烟台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2020年山东省烟台市通过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6-2020年山东省烟台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62起,未分级事件和传染病类分别占88.71%(55/62)、91.94%(57/62),报告起数居前3位的传染病是水痘(17起)、手足口病(15起)、流行性感冒(12起)。事件发生场所以小学、幼儿园为主,报告起数分别占38.71%(24/62)和24.19%(15/62)。结论 2006-2020年山东省烟台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发生于小学和托幼机构,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是主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黔东南州2003-2005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黔东南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黔东南州疾控中心2003-2005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接报、处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黔东南州2003-2005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66起,发病7203例,死亡48例,罹患率4.19%,病死率0.67%,以传染病暴发疫情(占68.67%)和食物中毒(占22.89%)为主,90%以上的突发事件发生在农村和学校,3-4月(占30.13%)和9-10月(占21.08%)为高发月份,学生和农民为高发人群,5~15岁为高发年龄。结论黔东南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繁发生,必须落实各项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珠海市2005~2007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珠海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规律,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置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珠海市2005~2007年通过网络直报发生在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珠海市2005~2007年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逐年增加趋势.小学是爽发公共卫生事件多发场所,传染病暴发疫情是事件的主要类型,发病较多的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和流行性感冒.[结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嘉峪关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和及时、有效地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嘉峪关市2008年8月-2012年8月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嘉峪关市2008年-2012年学校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2起,均为传染病事件,累计报告发病277例,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总罹患率为2.47%,以呼吸道、肠道传染病为主,5~6月为高峰,11~12月为次高峰,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多于农村。结论学校和托幼机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重点,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应高度重视,必须加强疫情报告管理和监督,切实做好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柳城县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相关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4年柳城县报告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6起,报告发病831例,死亡1例,罹患率为5.66%。事件发生高峰时间为每年的4—7月和9—12月,发生场所主要在农村中小学校,发病人群以学生为主(占86.52%),13~19岁年龄段病例数最多(占57.40%),其次是7~12岁(占31.53%)。传染病分类以呼吸道传播传染病为主,其次是肠道传染病。报告病例数较多的病种为流行性感冒(含甲型 H1N1)、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其它感染性腹泻。结论应重点加强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呼吸道、肠道传染病的综合防控,针对性主动免疫是有效预防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