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研究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 取2013 年1 月-2017 年1 月于该院神经外科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106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 组(53 例)与对照组(53 例)。术后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高压氧综合治疗。两组患者结束治疗 出院时对其进行格拉斯哥结局评分(GO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 于开始综合治疗前、综合治疗15 d 以及综合治疗30 d 测量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并判定两组患者发生脑血管 痉挛的例数。结果 两组治疗后GOS、ADL 以及NFD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GOS 及 ADL 评分高于对照组,NFD 评分低于对照组。进行综合治疗前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及脑血管痉挛 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经过治疗15 ~ 30 d 综合治疗后两组患者象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及脑血 管痉挛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慢于对照组,脑血管痉挛例数少于对照 组。结论 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并能减少脑血管痉 挛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分别予以尼莫地平、马来酸桂哌齐特与尼莫地平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疗程均为14 d.比较三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及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A组、B组、C组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分别为(109.12±14.71)cm/s、(104.78±15.11)cm/s、(96.22±11.52)cm/s,均较治疗前的(165.79±25.82)cm/s、(167.35±24.79)cm/s、(166.28±23.96)cm/s明显降低,GCS评分分别为(11.18±2.01)分、(11.24±2.14)分、(13.93±2.94)分,均较治疗前的(7.24±1.81)分、(7.43±1.75)分、(7.34±1.52)分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A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莫地平、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两者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联合3D打印技术对脑动脉瘤夹闭术后疗效及脑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脑动脉瘤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川芎嗪注射液联合3D打印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均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联合3D打印技术对脑动脉瘤术后疗效较好,能明显地改善神经功能,降低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进而减少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术治疗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舟山分院收治的100例行介入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介入术治疗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4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痉挛组,另择介入术治疗后未发生脑血管痉挛的5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非痉挛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术治疗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脑血管痉挛的logistic回归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合并症、颅内动脉瘤家族史、动脉瘤数量、动脉瘤栓塞程度以及动脉瘤位置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痉挛组患者年龄≥60岁、吸烟史、Fisher分级>Ⅱ级、动脉瘤大小≥1cm、动脉瘤破裂、Hunt-Hess分级>Ⅱ级、手术时机为入院时间≥3d、全血白细胞计数≥15×109/L、血糖≥7mmol/L的比例均显著高于非痉挛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Fishe...  相似文献   

5.
温海涛  兰文胜  黄渊 《浙江医学》2000,22(6):327-328
目的研究阳痿患者的阴茎海绵体动静脉血流状况.方法对28例阳痿患者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象配合罂粟碱试验观察阴茎深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PSV)、舒张末期最小流速(EDV)、阻力指数(RI)及背深静脉的血流状态.结果对罂粟碱反应良好的12例PSV为36.81±7.40cm/s,对罂粟碱反应不良的16例PVS为26.42±5.21cm/s,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罂粟碱反应不良者中海绵体静脉瘘6例,动脉供血不足10例,两者的PVS分别为34.23±6.11cm/s及21.21±5.82cm/s(P<0.01),EDV分别为7.60±2.41cm/s及2.22±1.13cm/s(P<0.01);动脉供血不足者PSV均小于30cm/s.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仅能区别血管性与非血管性阳痿,而且对血管性阳痿中动脉供血不足与静脉机能不全能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颞肌贴敷与颅内外血管搭桥联合治疗烟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治疗的32例烟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脑-硬脑膜-颞浅动脉贴敷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颞肌贴敷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改良mRS评分的变化,并比较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和搏动指数(PI).结果 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改良mRS评分为(1.28±0.4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7±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Vm、PI分别为(72.25±12.14)cm/s、(0.50±0.18),与对照组的(63.47±11.97)cm/s、(0.68±0.2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颞肌贴敷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治疗烟雾病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效,探讨治疗VBI的新方法和有效药物。方法:随机将VBI66例分为治疗组(大黄虫丸组)和对照组(西比灵组),观察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的改善,并通过经颅多普勒仪分析椎基底动脉血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左椎动脉(VA左)血流速度治疗前36.02±7.53cm/s,治疗后45.62±7.82cm/s;右椎动脉(VA右)血流速度治疗前37.36±10.07cm/s,治疗后47.81±7.32cm/s;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治疗前39.65±7.77cm/s,治疗后53.24±8.51cm/s。对照组分别为35.98±7.01cm/s,37.28±6.55cm/s;36.88±9.25cm/s,42.38±6.45cm/s;39.01±7.23cm/s,47.57±7.40cm/s。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大黄虫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具有显著疗效,且安全平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尼莫同、罂粟碱术野灌洗对经侧裂手术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6例患者均分为2组,一组用尼莫同灌洗,一组用罂粟碱灌洗,术中采用多普勒探头分别探测分离侧裂前、经尼莫同或罂粟碱术野灌洗前、经尼莫同或罂粟碱术野灌洗后各10min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变化。结果:尼莫同、罂粟碱两组术中灌洗前后大脑中动脉动脉血流速度均明显下降,但两组之间对于缓解血管痉挛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尼莫同、罂粟碱术中灌洗安全、有效,可以显著缓解大脑中动脉的血管痉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治疗前和治疗期间甲状腺动脉和肝动脉的血流动力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3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治疗前和治疗期间行甲状腺和肝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并与健康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结果甲亢组治疗前甲状腺上动脉收缩峰流速(Vmax)、舒张末流速(Vmin)和平均峰流速(Vm)分别为(59.73±18.16)cm/s、(26.59±12.47)cm/s和(40.47±10.31)cm/s,肝动脉Vmax、Vmin和Vm分别为(65.21±15.50)cm/s、(25.63±8.97)cm/s和(42.37±9.82)cm/s,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甲亢组治疗前甲状腺上动脉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分别为0.55±0.06、0.81±0.18,肝动脉RI和PI分别为0.61±0.07、0.93±0.26,均低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肝动脉血流参数先行恢复正常,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上动脉Vmax、Vmin和Vm分别为(47.52±13.16)cm/s、(21.39±10.17)cm/s和(32.35±6.37)cm/s,虽较治疗前呈下降趋势(P<0.05),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甲亢患者恢复期肝动脉血流速度的下降早于甲状腺上动脉,动态检测甲亢患者肝动脉血流动力参数对预测甲亢治疗的有效性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经颅多普勒 (TCD)在多发性梗死性痴呆 (MID)和阿尔采默病 (DAT)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TCD测量MID患者 (n =30 )、DAT患者 (n =30 )在屏息试验、拇指对掌试验中大脑中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统计学采用t检验。结果 :①MID组屏息指数 (BHI) ((0 70 %± 0 19% ) /s)较DAT组 ((1 35 %± 0 2 9% ) /s)明显降低。②DAT组执行拇指对掌运动的手的对侧大脑中动脉 (MCA)的平均血流速度 (MFV)增加 ((6 30± 1 12 )cm/s)较同侧 ((1 5 1± 0 71)cm/s)大 (P <0 0 1)。而MID组双侧 (对侧 (4 11± 0 98)cm/s,同侧 (3 75± 1 2 1)cm/s)差异无显著性。MID组执行拇指对掌运动的手的同侧MCA的MFV增加 ((3 75± 1 2 1)cm/s)较DAT组 ((1 5 1± 0 71)cm/s)大(P <0 0 5 )。MID组执行拇指对掌运动的手的对侧MCA的MFV增加 ((4 11± 0 98)cm/s)较DAT组 ((6 30± 1 12 )cm/s)小 (P <0 0 1)。结论 :①BHI可以作为MID和DAT鉴别诊断的有效辅助指标。②MID组和DAT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增加在进行试验的肢体的同侧及对侧具有选择性。③TCD可以作为MID和DAT鉴别诊断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分水岭脑梗死(CWI)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阐明丁苯酞对CWI患者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选取78例CW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脑梗死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100 mL,bid静脉滴注,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疗效评价、双侧大脑中动脉(MCA)的峰流速(Vp)、平均流速(Vm)及差值(DVp、DVm)等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为(4.12±1.23)分,对照组NIHSS评分为(6.36±2.0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痊愈率为34.2%,显效率为34.2%,好转率为26.3%,对照组患者治疗痊愈率为30.0%,显效率为27.5%,好转率为2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p为(71.93±6.02)cm/s,Vm为(36.72±2.86)cm/s,DVp为(17.92±2.41)cm/s,DVm为(9.01±1.78)cm/s,对照组患者治疗后Vp为(62.19±5.18)cm/s,Vm为(33.02±2.37)cm/s,DVp为(26.13±2.29)cm/s,DVm为(14.98±1.98)cm/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能够纠正CWI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善CWI患者症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对脑梗死患者血脂和超声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 年2 月— 2016 年2 月在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诊疗的脑梗死患者120 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HBO 治疗(HBO) 组和对照组,每组6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HBO 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HBO 治疗,两组 观察3 个月。结果 HBO 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3% 和88.3%,HBO 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后HBO 组与对照组平均血流速度分别为(21.49±3.19)和(14.20±4.19)cm/s,高于治疗 前的(6.98±2.11)和(6.81±1.99)cm/s(P <0.05),且HBO 组治疗后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 <0.05)。 治疗后HBO 组低密度脂蛋白(LDL-C) 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 分别为(1.98±0.82) 和(1.18± 0.24)mmol/L,而对照组分别为(2.68±0.56)和(1.19±0.24)mmol/L,HBO 组治疗后LDL-C 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在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的应用HBO 能促进患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加快,调节血脂水平, 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缺血缺氧脑病(HIE)患儿脑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分析患儿脐血脑钠肽(BNP)、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和神经评定(NBNA)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45例HIE新生儿(观察组)和33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测脑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脐血BNP、NGF、NSE水平,分析HIE新生儿脐血BNP、NGF、NSE水平与NBN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儿脑动脉中央支平均峰流速(Vm)为(9.28±2.57)cm/s,阻力指数(RI)为(0.62±0.11),对照组脑动脉中央支Vm为(13.74±2.38)cm/s,RI为(0.48±0.09),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脐血BNP、NGF及NSE水平分别为(268.51±67.11)ng/L、(174.72±18.34)ng/L和(87.78±23.56)μmol/L,观察组患儿NBNA评分为(34.81±5.86)分;对照组患儿脐血BNP、NGF及NSE水平分别为(139.73±44.86)ng/L、(218.48±19.89)ng/L和(20.03±5.43)μmol/L,NBNA评分为(38.43±2.6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脐血BNP、NSE水平与NBNA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416,-0.381,P<0.05),而NGF水平与NBNA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321,P<0.05);对照组新生儿脐血BNP、NSE及NGF水平与NBNA评分均无明显相关性(r=-0.336、0.236、-0.162,P>0.05).结论 脑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和脐血BNP、NGF、NSE水平对HIE的诊断和病情判断具有重要价值,临床上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监测随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连续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术脑血管痉挛预防及对血浆褪黑素(MT)、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连续SGB。比较2组的大脑前动脉平均血流速度(ACA-Vm)、大脑前动脉搏动指数(ACA-PI)、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CA-Vm)、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MCA-PI)、大脑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PCA-Vm)、大脑后动脉搏动指数(PCA-PI),MT、ET-1水平,术后24 h并发症。结果:对照组治疗后的ACA-Vm、ACA-PI、MCA-Vm、MCA-PI、PCA-Vm、PCA-PI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P<0.01)。对照组治疗后的MT显著低于观察组,ET-1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术后24 h,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50%,显著高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50%(P<0.05)。结论:连续SGB可有效稳定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的脑血流,促进MT的分泌与合成,抑制ET-1增长,从而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弥漫性轴索损伤后脑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94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GCS≤8分)随机分为亚低温组(53例)和常规治疗组(41例)。经颅多普勒(TCD)检测伤后0,1,3,7,14,21天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MCA)。常规治疗组维持正常体温,亚低温组4—8h将肛温降至33℃左右,维持3~5天。分析比较两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纽患者24h内vmMcA均开始升高,亚低温组患者脑血管痉挛(CVS)发生率低于常规治疗组,亚低温组患者预后好于常规治疗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通过稳定弥漫性轴索损伤后脑循环功能减少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从而改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运动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下肢血管功能、周围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月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科收治的首次诊断为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0例,按照完全随机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患者均行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运动干预治疗。抽取2组患者治疗前后静脉血,计算BMI,观察2组患者血糖、血脂、下肢血管功能、周围神经传导功能、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下肢运动功能、生活质量。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内膜中层厚度(IMT)、收缩期血管峰值血流速度(PSV)、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sVEGF-2)分别为(0.21±0.06)mm、(36.74±1.70)cm/s、(85.01±5.97)pg/mL、(5.51±0.19)ng/mL,低于观察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56.68±3.48)m/s、(67.66±5.42)m/s、(37.72±3.75)m/s、(54.77±3.86)m/s、(64.69±4.45)m/s,高于观察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P<0.05)。 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运动干预,可改善患者周围神经传导功能与下肢运动能力,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