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比较正畸治疗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安氏Ⅲ类错合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发病率的差异,并评估咬合因素对TMD的影响程度。方法60例分为两组(正畸治疗组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组),通过询问既往史并结合临床检查(TMJ和肌肉的触诊,下颌的运动范围,关节弹响及咬合情况)对TMD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评估。结果对既往史的调查表明51.7%的患者没有TMD,36.7%的患者有轻微的TMD,11.7%的患者有中度的TMD;TMD及其程度与对Ⅲ类错合矫治的方法无显著性相关(P>0.05);TMD的发生和非工作侧的咬合干扰相关(P<0.05)。结论对Ⅲ类错合不同治疗方法(正畸治疗组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组)的TMD发病率没有明显差异;非工作侧的咬合干扰可能是TMD的危险诱因。  相似文献   

2.
吴有华  李楠 《安徽医药》2020,24(12):2449-2452
目的探讨环肺静脉隔离(CPVI)联合左心房顶部线性消融(LARA)手术治疗阵发性房颤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 2016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收治的 130例阵发性房颤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 CPVI组和联合组(CPVI联合 LARA术治疗)各 65例,对比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 X线下曝光时间、射频消融成功率、手术前后两组病人的左房内径、心尖四腔切面勾画的左,房最大面积(LAA)、二尖瓣开放时心房收缩时左房最大容积(LAV)、二尖瓣血流频谱 A峰峰值流速(VA)、舒张晚期心肌组织运动峰速(Va)、左房射血力(LAF)。结果联合组病人的手术时间、 X线下曝光时间和 CPV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射频消融成功率(89.23%)高于 CPVI组(75.38%)(P<0.05);术前, CPVI组和联合组的左房内径、 LAA、LAV、VA、Va、LAF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个月,两组病人的左房内径、 LAA、LAV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病人的 VA、Va、LAF较术前均显著升高(P<0.05);术后 3个月,联合组病人的左房内径(32.18±1.89)mm、LAA(14.20±1.15)cm2、LAV(30.75±2.01)mL低于 CPVI组(33.71±1.90)mm、(15.41±1.32)cm2、(31.84±2.21)mL(P<0.05),联合组的 VA(61.81±2.98)cm/s、Va(9.31±0.32)cm/s、LAF(11.41±1.88)kdaynes高于 CPVI组(59.73±3.02)cm/s、Va(8.95±0.38)cm/s、LAF(10.53±1.92)kdaynes(P<0.05);联合组的手术并发症率 3.08%与 CPVI组的 6.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阵发性房颤病人射频消融治疗采用 CPVI联合 LARA术较单纯 CPVI治疗具有更高的成功率,术后病人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黎敏  王永  徐卫华  贾莹  张忠平 《贵州医药》2012,36(7):609-610
在安氏Ⅱ类错(牙合)中,很常见的(一组错(牙合)表现)症状组合是这样的;磨牙呈远中关系,前牙深覆盖伴深覆(牙合),上下牙弓不同程度表现拥挤.安氏Ⅱ类错(牙合)由于下颌后缩,下牙弓后置,前牙由于失去接触(抑止)而过长,这是深覆(牙合)易于形成的原因,所以安氏Ⅱ类错(牙合)中深覆(牙合)比例较高[1].深覆(牙合)是安氏Ⅱ类错(牙合)中很常见的伴随症状、也是其重要的矫治目标之一.随着矫治经验的积累会发现咬合的打开不仅仅是安氏Ⅱ类错(牙合)矫治的从属目标,而是已经上升到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固定正畸矫治病人唾液基质金属蛋白酶 8(MMP-8)、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9)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 2019年 6月至 2021年 12月于保定市第二医院接受固定正畸矫治成年病人 80例及健康受试者 40例为研究对象。对病人固定矫治前( T1)、固定矫治 1周( T2)、固定矫治 1个月( T3)及健康受试者探诊出血( BOP)、菌斑指数( PLI)进行检测;收集健康受试者及病人 T1、T2、T3时期唾液,采用 ELISA检测唾液中 MMP-8、MMP-9水平;流式细胞术对唾液白细胞含量进行检测;分别对 MMP-8、MMP-9与牙龈 BOP相关性进行分析;分离唾液白细胞,检测白细胞 MMP-8、MMP-9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T2、T3时病人 BOP[( 21.36±8.79)%、(13.06±5.80)%]、 PLI[( 2.53±0.43)分、(1.89±0.39)分]及唾液中 MMP-8[( 0.43±0.11)μg/L、(0.32±0.10)μg/L]、 MMP-9[( 3.64±0.76)μg/L、(2.02±0.50)μg/L]、白细胞水平[( 17 893.71±505.49)个、(8 532.18±421.89)个],显著高于 T1水平[(5.05±2.11)%、(0.71±0.25)分、(0.16±0.08)μg/L、(0.25±0.13)μg/L、(2 308.66±178.04)个, P<0.05];唾液 MMP-8、 MMP-9水平与牙龈 BOP、PLI呈正相关;进一步发现 T2、T3时白细胞 MMP-8、MMP-9表达水平显著高于 T1水平( 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 ROC)曲线显示唾液 MMP-8及 MMP-9水平能较好预测牙龈炎程度。结论正畸病人唾液 MMP-8、MMP-9水平与牙龈炎病情呈正相关,唾液 MMP-8、MMP-9可作为评估正畸病人牙龈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与分析正畸联合烤瓷美容辅助牙齿矫正对患者美观及咬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进行美容修复的前牙残根患者76例,随机分为烤瓷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桩核正畸修复治疗,烤瓷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烤瓷美容修复治疗,观察患者近期与远期的美观及咬合功能。结果 烤瓷组修复后3个月的咬合接触时间多于对照组(P<0.05),左右侧力百分比、力中心距离少于对照组(P<0.05)。烤瓷组修复后3个月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烤瓷组修复后12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正畸联合烤瓷美容辅助牙齿矫正能改善患者的咬合功能,提高美容修复效果,减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是临床上很常见的错(牙合)畸形,由于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严重影响患者的颜面美观,近年来,有大量成人患者要求正畸治疗.有关矫治前后面部硬组织变化的研究很多[1,2],本研究探讨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病例矫治前后硬组织变化,希望对临床矫治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矫治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1例安氏Ⅲ类错牙合儿童,采用上颌扩弓式黏结夹板与前方牵引进行矫治,治疗前后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11例患儿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SNA平均增加2.51°±0.39°,ANB平均增加4.05°±0.31°,MP- SN平均增加1.13°±0.63°。结论扩弓式黏结夹板伴前方牵引早期矫治Ⅲ类错牙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种植支抗钉前方牵引矫治功能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种植支抗钉前方牵引的方式进行治疗,采用X线头影测量,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SNA角、ANB角、Wits值、N-ans及N-Me均有所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软组织面角减小,上唇突点尧凹点前移,与治疗前相比向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种植支抗钉前方牵引能够促进上颌骨生长,抑制下颌骨向前生长,改善上下颌骨咬合关系,改善侧貌,对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有良好的效果,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不典型症状急性心肌梗死和典型胸痛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和预后进行观察。方法回顾性选择 2016年 6月至 2018年 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共 202例,其中不典型症状心肌梗死 52例,有典型胸痛心肌梗死 150例,对两组病人进行临床特征观察比较。结果与典型胸痛急性心肌梗死组比较,不典型症状急性心肌梗死组发病年龄较大[(75.6±13.2)岁比( 65.2±12.1)岁, P<0.05]女性( 28.8%比 18.7%,P<0.05)及伴有糖尿病( 48.1%比 24.7%,P<0.05)病人比例更高。其中非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比,例较典型胸痛组高( 46.2%比 20.7%,P< 0.05)。不典型症状心肌梗死病人组院前延误时间较长[(380±46)min比( 240±21)min,P<0.05]在到达医院后确诊时间延长[(125±23)min比( 20±5)min,P<0.05],接受急诊再灌注治疗者比率低( 38.5%比 70.6%,P<0.05)。,不典型症状心肌梗死病人住院期间 B型钠尿肽水平更高[(501±102)pg/mL比( 305±83)pg/mL,P<0.05]心超测得射血分数较低[(43.6±7.2)%比( 48.2± 6.8)%,P<0.05]发生心力衰竭( 30.8%比 15.3%,P<0.05)及心源性休克( 9.65.3%,P<0.05)比例高。同时住院期间死亡%比,率( 15.4%比 6.7%,P,<0.05)较典型胸痛组高。结论不典型症状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较典型胸痛心肌梗死病人年龄大,并发症多,就诊延迟,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安氏二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者治疗中应用二类牵引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68例安氏二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口腔正畸治疗,治疗组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应用二类牵引技术。比较两组口腔正畸治疗效果、牙齿外观恢复正常时间、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总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X线检查结果各项指标、牙齿整齐度、咬合能力评分。结果治疗组口腔正畸治疗总有效率为91.2%,高于对照组的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6,P<0.05)。治疗组牙齿外观恢复正常时间、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总时间分别为(3.06±0.81)、(5.39±1.50)、(9.13±1.75)个月,均短于对照组的(6.85±1.20)、(8.61±1.75)、(13.51±2.62)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1/34),低于对照组的17.6%(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牙齿整齐度评分、咬合能力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SNB角大于本组治疗前,SNA角、ANB角小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牙齿整齐度评分、咬合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NB角大于对照组,SNA角、ANB角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氏二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者在治疗中应用二类牵引技术,可以大幅度改善X线检查结果,使牙齿整齐度和咬合能力得以提升,减少相关不良反应,缩短疾病治疗及恢复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