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运用CRUSADE评分系统,探讨质子泵抑制剂在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消化道出血中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华北医疗健康集团峰峰总医院心内科2018年3月-2021年12月收治的接受支架植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00例,依据CRUSADE评分系统的危险分层,把极低危、低危的归为低危分层组,中危、高危、很高危的归为中高危组,各危险分层按1∶1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组患者在PCI术前、术后均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口服,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联合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肠溶片每天20 mg或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每天40 mg)自PCI术前至术后连续服药3个月。随访12个月,观察各组患者消化道出血事件以及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根据CRUSADE评分的不同,中高危分层对照组较低危分层对照组的消化道出血事件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低危分层对照组相比,低危分层试验组消化道出血事件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中高危分层试验组消化道出血事件发生率较中高危分层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一类CRUSADE评分系统危险分层中,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应用CRUSADE评分系统进行危险分层,干预出血高危风险患者,PCI术后加用质子泵抑制剂可有效预防消化道出血,且未增加心脑血管不良事件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服用替格瑞洛和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8年3月—2018年6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PCI术后服用替格瑞洛和阿司匹林的ACS患者100例,采用VerifyNow-P2Y12系统检测患者血小板反应性并随访6个月,根据是否发生相关不良反应分为对照组和不良反应组,收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出血和呼吸困难的危险因素。结果 纳入研究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的40例纳入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60例纳入不良反应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60.0%,84例(84.0%)患者存在低血小板反应性。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合并疾病、血小板反应性等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组吸烟患者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51.7%vs27.5%,P=0.016)。不良反应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和轻中度呼吸困难,用药后1个月内出血和呼吸困难发生率显著高于用药后2~6个月(出血发生率:38.0%vs1.0%,P<0.001;呼吸困难发生率:32.0%vs8.0%,P<0.001)。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女性和贫血是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相关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吸烟和出血事件是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相关呼吸困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CS患者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早期出血和呼吸困难发生率高但程度较轻,对于合并危险因素的患者应提前评估、加强监测,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陈李红  杜媛  高渊 《安徽医药》2017,38(2):189-193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围术期出血与术后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榆林市中医院及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并行PCI手术的患者570例,根据患者围术期有无出血将患者分为围术期出血组(82例)及未出血组(488例),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CI指标及术后1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PCI围术期出血与术后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 与未出血组相比,围术期出血组患者年龄较大,体质量指数(BMI)≤20kg/m2、20~25kg/m2比例较高,术前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比例较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比例较高,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左室射血分数(LVEF)、肌酐清除率较低,PCI途径经桡动脉比例较低,应用血管内超声、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比例较高,出院带药阿司匹林比例较低,西洛他唑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围术期出血组患者术后1年心脏源性死亡、死亡总数、心肌梗死与死亡发生率较未出血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发现,围术期2级及以上出血是术后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HR=2.394,95% CI=1.259~4.553,P=0.008)。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PCI围手术期出血与术后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相关,PCI围术期2级及以上出血是术后1年不良主要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王晓琳  吴彦 《安徽医药》2018,39(7):881-884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抗血小板聚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年龄≥65岁且通过临床表现、冠脉造影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患者80例,根据PCI围术期治疗药物选择不同分为两组,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的为替格瑞洛组(40例),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为氯吡格雷组(40例),PCI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及术后随访期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出血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替格瑞洛组PCI术后TIMI血流改善程度较氯吡格雷组好(替格瑞洛组术后TIMI血流3级增加22例,氯吡格雷组术后TIMI血流3级仅增加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术后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4例,少于氯吡格雷组的12例,肌酐值升高发生1例少于氯吡格雷组的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风险和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在老年ACS患者PCI围手术期中抗血小板聚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刘淼  管文娟  李琚平 《安徽医药》2019,40(6):670-672
目的 探究西洛他唑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耐受阿司匹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安全性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行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阿司匹林耐受情况分为观察组(阿司匹林不耐受)88例和对照组(阿司匹林耐受)32例。观察组患者PCI术后予以西洛他唑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患者PCI术后予以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磷酸二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和胶原(COL)三种诱导剂作用下血小板聚集程度;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衰、心源性死亡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在ADP诱导剂诱导下的血小板聚集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AA和COL诱导剂诱导下的血小板聚集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2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心率失常的发生率为1.14%,低于对照组的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出血率为2.27%,低于对照组的2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洛他唑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耐受阿司匹林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安全性好,且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CYP2C19基因指导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抗血小板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利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2 836例,从中选取符合标准的CYP2C19 IM和PM基因型患者480例,根据患者是否根据基因型改变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常规剂量氯吡格雷组(常规治疗组)、氯吡格雷剂量加倍组和替格瑞洛组,观察各组患者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和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MACE)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最终入选468例患者,替格瑞洛组和剂量加倍组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且替格瑞洛组又明显高于剂量加倍组(P<0.05)。MACE事件发生率方面,各组患者均是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最高,且替格瑞洛组及剂量加倍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7),其余MACE各事件及出血发生率各组之间无差异性(P>0.017)。结论 CYP2C19基因指导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临床应根据患者基因特点进行个体化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考察替罗非班联合比伐卢定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 以110例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55例,对照组于术前给予比伐卢定静脉注射,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治疗。观察TIMI血流分级、ST段回降百分比、30 d不良心脏事件。结果 联合组患者TIMI血流分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ST段回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0 d不良心脏事件主要为心绞痛、Q波性心肌梗死及出血,总发生率为15.36%,联合组30 d不良心脏事件主要为心绞痛和出血,总发生率为5.45%,联合组30 d不良心脏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联合比伐卢定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心肌灌注情况,减少患者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用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后对YKL-40、NF-κB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8月-2016年12月在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手术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氯吡格雷治疗,服用3~5 d后进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持续治疗1个月后评价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7 d后的血小板聚集情况;治疗1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分别检测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几丁质酶-3样蛋白-1(YKL-40)以及转录因子-κB(NF-κB)含量水平,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7 d后,观察组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YKL-40以及NF-κB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消化道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发生心肌梗死、心绞痛、死亡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虽然低于对照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用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抗血小板治疗,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控制患者体内炎症反应,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替格瑞洛对氯吡格雷抵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1日—2016年12月1日廊坊市广阳区管道局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急诊科收治的PCI术后冠心病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50例)加用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术后血小板聚集率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术前,两组血小板聚集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术后2 h、1 d、1周,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均有所下降(P<0.05);且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00%(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0%(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格瑞洛用于氯吡格雷抵抗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疗效确切,可明显降低术后血小板的聚集率,降低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再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并行PCI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实施延续性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1年内发生心血管死亡、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支架内再狭窄等不良心血管事件情况,以及因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再入院率,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PCI术后1年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共5例,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4例、心血管死亡1例,这5例患者因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入院4例(8%),无恶性心律失常、支架内再狭窄、急性心肌梗死等发生。对照组术后1年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共17例,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13例、支架内再狭窄2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心血管死亡1例,这17例患者中因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入院16例(34.04%)。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后1年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降低不稳定性心绞痛、支架内再狭窄等不良心血事件发生率及再入院率,还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0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片,2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2 k U加入到0.9%氯化钠溶液100 m L中,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5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止血时间、再出血率、输血量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8%、9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止血时间、再出血率和输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缩短患者止血时间,降低输血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钰  罗璨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12):3354-3360
目的 对2014—2016年南京地区34家医院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其临床使用趋势和是否合理。方法 对2014—2016年南京地区34家医院质子泵抑制剂的规格、数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以及药品排序比(B/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6南京地区34家医院质子泵抑制剂的销售金额逐年增长,以注射剂型为主,品种固定。注射用兰索拉唑(30 mg)、注射用泮托拉唑钠(40 mg)和奥美拉唑注射液(40 mg)的销售金额连续3年排名前3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 mg),兰索拉唑片(15 mg)和雷贝拉唑钠肠溶片(10 mg)的DDDs连续3年均排名前3位;注射剂型的DDC普遍高于口服剂型。B/A接近1.0的药物有泮托拉唑钠肠溶片(40 mg)、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10 mg)、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20 mg)。结论 南京地区34家医院2014—2016年第1代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仍在临床占主要地位,但其他新型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方消化酶胶囊联合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周口市中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61例,所有患者在随机分组的原则下分成对照组(80例)和治疗组(81例)。对照组早餐前口服泮托拉唑钠肠溶片,4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餐前口服复方消化酶胶囊,1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8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消化系统症状、胃排空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75%、97.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部烧灼感、上腹部疼痛、早饱和餐后饱胀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排空时间明显缩短,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胃排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25%、8.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消化酶联合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缩短胃排空时间,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陈敏  陈波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12):2511-2517
目的 对2012-2016年西安市第一医院质子泵抑制剂(PPIs)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12-2016年西安市第一医院PPIs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和排序比(B/A)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6年,PPIs的销售金额呈逐年增长的趋势;门诊和住院患者PPIs的销售金额、DDDs整体呈增加趋势;口服PPIs的销售金额和DDDs分别占24.4%、71.3%;注射用PPIs的销售金额和DDDs占比分别为75.6%、28.7%;5年来销售金额排名前3位的是注射用泮托拉唑(40 mg)、注射用兰索拉唑和雷贝拉唑钠肠溶片;DDDs排名前3位的是兰索拉唑肠溶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和注射用泮托拉唑(40 mg)。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兰索拉唑肠溶片和泮托拉唑肠溶胶囊的DDC在5年中均小于10元。注射用兰索拉唑和注射用泮托拉唑(40 mg)5年的B/A均小于1.00。消化科PPIs的用药金额始终为第1位。结论 西安市第一医院注射用泮托拉唑的用量相对较大,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度用药和不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甘珀酸钠片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4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饭后口服甘珀酸钠片,第1周80 mg/次,3次/d,之后50 m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溃疡愈合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31%、96.0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复合溃疡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溃疡痛、烧心、反酸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珀酸钠片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显著,能加快溃疡面愈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013-2018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抑酸药的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对2013-2018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抑酸药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和药品排序比(B/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质子泵抑制剂的用药金额远高于H2受体拮抗剂,注射用兰索拉唑、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和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一直稳居用药金额的前5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和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的DDDs稳居前2位,2013-2018年除了西咪替丁注射液的DDC值上升外,其他药品的DDC值都下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B/A很高。结论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抑酸药的使用基本合理,质子泵抑制剂是抑酸药使用的主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西洛他唑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及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对颈动脉狭窄患者神经介入后血栓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杨凌示范区医院收治的60例行神经介入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采用远端保护装置,根据病变血管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支架种类进行前后扩张。对照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次,1次/d,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西洛他唑片200 mg/d,2次/d。两组疗程均为术前1周至术后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血流动力学及血脂指标,观察两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缺血事件及缺血病灶例数。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上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缺血事件及缺血病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洛他唑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及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三联疗法对颈动脉狭窄患者神经介入术后抗血栓作用较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枳术宽中胶囊联合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月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清晨空腹口服泮托拉唑钠肠溶片,4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枳术宽中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症状积分和胃食管反流病诊断问卷(Gerd Q)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3%、9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Gerd Q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Gerd Q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枳术宽中胶囊联合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联合四联疗法治疗不同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 2C19(CYP2C19)基因代谢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10月在西安市第一医院消化科住院的240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基因检测确定了CYP2C19基因型,其中快代谢型(EM)、中等代谢型(IM)、慢代谢型(PM)各80例。每种代谢型患者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均行四联疗法,静脉泵入注射用泮托拉唑钠,40 mg溶于生理盐水50 mL,2次/d;静脉泵入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1.2 g溶于生理盐水50 mL,2次/d;口服胶体酒石酸铋胶囊220mg,2次/d;口服克拉霉素片,500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片,1片/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完全停药1月后行呼气试验检测。观察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EM型治疗组与对照组根除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M型、PM型治疗组与对照组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治疗组中,PM型根除率(95.0%)最高,IM型根除率(77.5%)次之,EM型根除率(57.5%)最低,组间根除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对照组中,PM型根除率(97.5%)最高,IM型根除率(92.5%)次之,EM型根除率(82.5%)最低,组间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泮托拉唑静点为基础的四联疗法受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影响小。但对于快代谢型加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可提高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效果较中等代谢型、慢代谢型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