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董军  姜华  陈树涛 《天津医药》2014,42(11):1112-1113
【摘要】 目的 研究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0 等与冠心病(CHD)发病的关系。 方法 选取冠心病患者 628 例, 同期经冠脉造影证实冠脉无狭窄的非冠心病患者 540 例为对照组, 记录患者的资料, 包括年龄、体质指数(BMI)、血糖(Glu)、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 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 IL-6、IL-10、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 结果 CHD 组 BMI、LDL-C、TG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而 HDL-C 水平低于对照组(均 P<0.05)。 CHD 组血清 IL-6、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而 IL-10 低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 血清 IL-6、TNF-α参与了 CHD 的发生。血清 IL-10有抑制炎症作用, 可能对血管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精准肝切除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炎性因子及远期疗效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原发性肝癌于贵州省医行肝叶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精准肝切除术组和Pringle 法阻断快速肝切除的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用电刀在距肿瘤边缘1~2 cm 作一预切除线,行Pringle 法阻断快速肝切除。精准肝切除术组采用术中超声定位肿瘤附近的主要肝静脉支,用电刀在肝表面标记其主要走向。采用超声刀、水刀等逐步由浅及深、由前向后逐步将肝组织离断。比较两组免疫功能、炎性因子、并发症等指标。 结果 术后3 d,观察组CD3+、CD4+/CD8+、NK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0.46±5.82 比 55.28±5.13)%,1.12±0.11 比 1.03±0.09,(8.69±1.24 比 7.33±1.15) pg·mL-1](t=4.275,4.055,4.149,P<0.05);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15.46±2.27 比 20.38±3.56) ng·mL-1,(20.36±3.18比25.78±4.26) mg·L-1,(117.52±12.38 比131.67±13.49) pg·mL-1](t=7.461,6.528,4.948,P<0.05);随访1年,观察组胸腔积液胸腔感染、腹腔感染、肺部感染、肝功能衰竭、胆漏、术后出血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2.44% 比 19.51%,2.44% 比 26.83%,2.44% 比 21.95%,0.00% 比26.83%,2.44% 比 19.51%,2.44% 比 14.63%)(χ2=6.117,9.762,7.289,2.704,6.117,3.904,P<0.05,P<0.001)。 结论精准肝切除术有助于保护原发性肝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缓解术后炎性反应,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围术期头部亚低温干预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均分为亚低温组(32~35℃)和对照组(常温)。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1、3及7天对两组患者行认知功能评分,并检测血清IL-6及TNF-α水平。结果 亚低温组术后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4.0%vs.34.0%)(P<0.05)。两组POCD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高于非POCD患者(P<0.05)。亚低温组观察不同时间点出现POCD例数与IL-6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998和0.952,P<0.05)。结论 胃肠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头部亚低温干预可能通过下调血液中炎症因子IL-6及TNF-α水平改善术后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4.
修玉芳  万献尧 《中国医药》2008,3(5):286-287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变化,为判断危重症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提供新的客观指标。方法41例危重症患者中好转或治愈30例为存活组,死亡11例为死亡组,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患者入住ICU后第1、7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ml,对照组抽空腹静脉血3ml,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6和IL-10的浓度。同时按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系统(APACHEⅢ评分)方法进行危重症评分。结果危重症患者早期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IL-6及抗炎因子IL-10的浓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存活组和死亡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TNF-α、IL-6、IL-10及APACHEⅢ评分四项指标两两之间呈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促炎因子TNF-α、IL-6和抗炎因子IL-10在危重症患者中起重要作用,决定患者的预后。TNF-α、IL-6和IL-10浓度同APACHEⅢ评分一样可作为危重症预警的价值参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测定39例HFMD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IL-10的含量。结果治疗3d 后,HFMD患儿血清IL-6、TNF-α、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观察HFMD患儿的血清IL-6、TNF-α、IL-10水平有助于判定病情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吕东  郑健 《江苏医药》1999,25(1):69-69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对老年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IL-6、IL-8)的影响。方法 60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组)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开腹组),术前1 d和术后2 h、1、3、5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6、IL-8浓度。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肠动力恢复等情况。结果术前1 d两组血清IL-6和IL-8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023,P=0.4910.05;t=0.104,P=0.4590.05)。术后2 h、术后1、3、5 d开腹组血清IL-6、IL-8水平显著高于腹腔镜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9.734、8.932、8.827、9.395,P0.01;t=7.317、10.358、2.881、15.05,P0.01)。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开腹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644、7.305、7.809,P0.01)。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机体干扰小,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4至6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40例,根据病情分为普通病例组(20例)和重症病例组(20例),单纯隐睾或斜疝儿童20例为对照组.20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组出现神经系统受累,但无心肺功能损害.重症病例组入院第1天及第2天分别予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1g/(kg·d),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含量.结果 普通病例组、重症病例组治疗前,重症病例组治疗后及对照组TNF-α含量分别为(71.70±12.35)、(152.20±59.99)、(150.95±61.77)、(36.65±10.46)ng/L,IL-6含量分别为(14.50±3.83)、(59.35±13.27)、(25.30±7.58)、(16.40±6.63) ng/L,IL-10 含量分别为(9.82±2.20)、(38.19±8.54)、(23.30±5.21)、(9.32±2.08)ng/L.重症病例组血清TNF-α、IL-6和IL-10含量均高于普通病例组和对照组(P<0.01),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治疗后重症病例组血清IL-6和IL-10明显降低(P<0.01),但血清TNF-α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病例组血清TNF-α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普通病例组血清IL-6和IL-10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可明显降低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IL-6和IL-10水平.  相似文献   

9.
杨德本  张涛  张国元 《重庆医药》2009,38(16):2016-2017
目的探讨原发性癫痫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其与局部脑血流量(rCBF)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2例原发性癫痫患者治疗前、抗癫痫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血清IL-2、IL-6、TNF-α、rCBF。结果癫痫患者治疗前血清IL-2、IL-6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rCBF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未发现rCBF下降);治疗后血清IL-2、IL6及TNF-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而rCBF明显高于治疗前。结论癫痫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临床药物治疗对细胞因子水平有影响。rCBF检查是一种检测癫痫的敏感技术,发作间期rCBF检查可有效预测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TNF-α、IL-6、IL一10的含量。结果心功能Ⅳ级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10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心功能Ⅱ、III级组(P〈0.05),心功能Ⅲ级患者的TNF-α、IL-6、IL.10水平显著高于心功能Ⅱ级患者和对照组(P〈0.05)。CHF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755,-0.751)。CHF组血清IL-10水平与LVEF呈正相关(r=0.476)。结论TNF-α、IL-6、IL-10水平与CHF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09年8月—2012年5月期间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170~280 min,平均(200±15)min。术中出血60~200 mL,平均约(120±15)mL,无输尿管损伤,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大小便失禁等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12±1)d。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具有术野广,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手术38例和开腹手术42例治疗的临床Ⅰa~Ⅱa期宫颈癌患者资料,比较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除数目、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住院时间等.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术中无邻近脏器损伤发生,切除的淋巴结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应用抗生素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剖腹手术组(P<0.01).结论 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治疗早期宫颈癌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陈翔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3):268-269
目的:分析和探讨进展期胰腺癌的病理学特点、生物学特性、临床表现与病理联系的综合性治疗。方法:对我院1980年一2000年的30例进展期胰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本组病人均给予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切片证实;病史平均4个月,生存期平均3—6个月;外科手术治疗方式主要施行胆总管空肠Rouxe—en—y吻合术,胃—空肠吻合术等。结论:早期诊断及外科手术根治性切除是延长病人生存期的根本途径,综合性治疗可以提高进展期胰腺癌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6月~2008年10月,10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男9例,女1例,平均年龄为65.8岁;回肠新膀胱术9例,Bricker术1例。结果手术全部成功,平均手术时间6.5h(5.5~11h),术中平均出血量210ml(150~400ml)。术后3~4d恢复肠蠕动。1例出现术后尿漏,引流6d后停止。未出现感染、肠粘连和出血等并发症。平均随访4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术后排尿基本正常。结论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晚期肝癌(HCC)肝移植术前介入治疗的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5 年12 月22例中晚期肝癌肝移植术前行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患者术后1年和2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8.2%和54.5%,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77.3%和58.9%.结论 移植前辅以介入治疗可以作为肝移植术前的一种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直肠中下段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手术治疗直肠中下段癌患者127例分为腹腔镜组(55例)和开腹组(72例),比较手术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成功.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长,但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切口感染率显著降低(40.3% vs.21.8%和13.9% vs.1.8%)(P<0.05).腹腔镜组术后通气时间和拔除尿管时间均明显早于开腹组,术后镇痛药应用减少(P<0.01).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发生率以及1年和3年生存率相当.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可以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肿瘤根治效果和近远期疗效,在术中出血、术后恢复和并发症发生方面优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7.
手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玉根  杨清水 《中国医药》2006,1(8):476-477
目的总结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选择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肝癌破裂出血肝切除术的肿瘤分布、手术方式及手术疗效。结果急诊肝癌切除26例,肝动脉结扎术后二期切除6例;左肝癌切除11例,右肝癌切除21例。术后均无再出血,2例术后死于肝功能衰竭,13例术后生存6~12月,17例术后生存12月以上。结论肝切除术既能达到止血目的,又能切除病灶,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男性患者采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腹腔镜经肛拖出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预后和性功能变化情况,评价该手术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分别进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腹腔镜经肛拖出直肠癌根治术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以问卷形式调查患者的排尿及性功能情况。结果:开腹组术后性能力障碍者9例(30.0%),腹腔镜组术后性能力障碍者3例(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F领域得分在术后3个月开腹组为13.3±6.6,腹腔镜组为18.2±6.6,有明显差异,术后6个月,开腹组为15.5±5.5,腹腔镜组为20.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膀胱排尿功能,局部复发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经肛拖出直肠癌根治术较开腹直肠癌根治术能更好地保护盆腔自主神经,保留患者的性功能,具有可靠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由于其更微创,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肝细胞癌切除术后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影响肝细胞癌切除术后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切除的120例肝细胞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各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各项因素引入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0.3个月,1年、3年、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6.5%、60.3%、49.3%;1年、3年、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7.2%、41.7%、39.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肿瘤数目、血管侵犯、TNM分期及病理分级影响术后总体生存率(P〈0.05);肿瘤大小、肿瘤数目、肿瘤包膜、血管侵犯、TNM分期及病理分级影响无瘤生存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血管侵犯是影响肝细胞癌切除术后总体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管侵犯、病理分级是影响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肝细胞癌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血管侵犯、病理分级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有血管侵犯、病理分级越高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收集2005年8月至2008年8月在我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96例为腹腔镜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96例为开腹组,对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腔镜手术术中出血、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但腹腔镜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子宫肌瘤剔除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保留子宫的理想手术,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