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参白解毒方基于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HCT116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参白解毒方有效部位进行冻干粉制备;体外培养HCT116细胞,用参白解毒方(2、4、8、16 g·L-1)对HCT116细胞进行处理,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参白解毒方对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细胞PTEN、PI3K、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c-核蛋白类基因(c-Myc)、生存素(Survivin)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TEN、磷酸化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p-PTEN)、PI3K、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GSK-3β、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p-GSK-3β)、c-Myc、Survivin、CyclinD1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β-连环蛋白(β-catenin)入核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参白解毒方各质量浓度均可以显著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P<0.01),且具有浓度依赖性。与空白组比较,参白解毒方处理细胞后PTEN、GSK-3β mRNA表达水平均上调,PI3K、Akt、c-Myc、Survivin、CyclinD1 mRNA表达水平均下调(P<0.01);细胞PTEN、p-PTEN和GSK-3β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I3K、Akt、p-Akt、GSK-3β、p-GSK-3β、c-Myc、Survivin、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P<0.05,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参白解毒方可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HCT116中β-catenin的入核。结论 参白解毒方可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HCT116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PTEN/PI3K/Akt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方对复发性流产模型小鼠子宫蜕膜组织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及子宫螺旋动脉重铸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CBA/J×BALB/c小鼠合笼构建正常妊娠小鼠模型,以CBA/J×DBA/2小鼠合笼构建复发性流产小鼠模型,将复发性流产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地屈孕酮组、中药低剂量组及中药高剂量组,以正常妊娠小鼠作为空白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给予药物治疗14 d。疗程结束后观察各组小鼠胚胎吸收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蜕膜组织病理形态、螺旋动脉生理性转变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胚胎吸收率明显升高(P<0.05);子宫螺旋动脉生理性转变率明显降低(P<0.05);子宫蜕膜组织的细胞水肿变性,排列紊乱;螺旋动脉重铸关键因子MMP-2、MMP-9、VEGF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因子Wnt2、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c-Myc的mRNA与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可以明显降低胚胎吸收率(P<0.05);明显提高螺旋动脉生理性转变率(P<0.05);改善子宫蜕膜组织的细胞形态、增加蜕膜血管数量;明显上调MMP-2、MMP-9、VEGF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mRNA与蛋白表达(P<0.05)。结论 复发性流产存在子宫螺旋动脉重铸障碍,补肾活血方可以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增加VEGF、MMP-2及MMP-9的表达,促进子宫螺旋动脉重铸,从而治疗复发性流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考察清毒栓提取物对宫颈癌SiHa细胞活性的影响,并基于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脂质体介导转染方法,建立Foxp3过表达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阳性SiHa细胞株,同时利用pcDNA3.1空载体转染SiHa细胞株作为阴性对照。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经空白血清和15%含药血清分别处理的Foxp3过表达质粒组及空白质粒组SiHa细胞中Foxp3蛋白及其下游信号分子水平,并用CCK8法检测4组SiHa细胞活性。[结果] Foxp3过表达载体转染处理可以显著增加SiHa细胞中Foxp3蛋白、Foxp3下游信号分子β-连环蛋白(β-catenin)、c-Myc、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蛋白含量并增加SiHa细胞活性(P<0.01),而抑制凋亡基因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剪切(P<0.05);清毒栓含药血清可以显著抑制SiHa细胞中Foxp3及其下游信号分子蛋白水平(P<0.05)并抑制SiHa细胞活性(P<0.01),促进Caspase-3剪切(P<0.01)。Foxp3过表达质粒可以抑制含药血清诱导的SiHa细胞中Foxp3下调和活性下降,抑制含药血清诱导的β-catenin、c-Myc、cyclinD1含量下调以及Caspase-3剪切增加。[结论] Foxp3可通过激活β-catenin通路来增加SiHa细胞活性,在SiHa细胞中扮演着原癌基因角色,而清毒栓含药血清通过调节Foxp3影响β-catenin通路从而抑制SiHa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基于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调控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化(EMT)途径益肾化瘀方对糖尿病肾病(DN)肾小球足细胞损伤的干预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Wnt-C59组(Wnt/β-catenin通路抑制剂,0.03 g·kg-1),低、中、高剂量益肾化瘀方组(8,16,32 g·kg-1),12周后,比较各组一般体征变化及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指数,尿蛋白量,血糖,肾脏病理改变,足细胞和肾小球基底膜损伤情况及足细胞损伤相关蛋白[去氧肾上腺素(nephrin),肾小球蛋白(synaptopodin)],Wnt/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Wnt1,β-catenin),足细胞EMT相关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肾组织出现明显病理改变,肾小球系膜基质弥漫性增厚,足突融合较为严重,SCr,BUN,肾指数,尿蛋白量,血糖及Wnt1,β-catenin,α-SM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nephrin,synaptopodin,E-cadherin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SCr,BUN,肾指数,尿蛋白量,血糖及Wnt1,β-catenin,α-SM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nephrin,synaptopodin,E-cadherin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各干预组中,高剂量益肾化瘀方组对于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低、中剂量益肾化瘀方组(P<0.05),与Wnt-C59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益肾化瘀方通过抑制Wnt/β-catenin通路阻止足细胞EMT,从而修复DN大鼠肾小球足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升陷汤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大鼠Wnt3a/β-连环蛋白(β-catenin)途径介导的细胞衰老的作用特点,揭示该方改善IPF大鼠肺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 32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吡非尼酮组和升陷汤组。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0.005 g·kg-1)复制IPF大鼠模型。术后次日灌胃,升陷汤组灌胃升陷汤配方颗粒水溶液(0.78 g·kg-1),吡非尼酮组灌胃吡非尼酮混悬液(0.05 g·kg-1),其余各组灌胃去离子水(10 mL·kg-1),连续28 d。测定大鼠肺功能后取肺组织:苏木素-伊红(HE)和马松(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并行Szapiel和Ashcroft评分;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端粒长度;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标记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蛋白(E-cadherin)]、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衰老相关蛋白(p53、p21)、衰老相关分泌表型[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Wnt信号途径关键蛋白[Wnt3a、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c-Myc]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最大呼吸流量(PEF)和每分钟通气量(MV)显著降低(P<0.01),呼吸频率(f)显著升高(P<0.01),Szapiel和Ashcroft评分及α-SMA、p53、p21、IL-6、MMP-1、Wnt3a、GSK-3ββ-catenin、Cyclin D1、c-Myc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E-cadherin和TERT表达及端粒长度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升陷汤组大鼠PEF和MV显著升高(P<0.01),f显著降低(P<0.01),Szapiel和Ashcroft评分及α-SMA、p53、p21、IL-6、MMP-1、Wnt3a、GSK-3ββ-catenin、Cyclin D1、c-Myc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E-cadherin和TERT表达及端粒长度显著升高(P<0.01)。结论 升陷汤对IPF大鼠肺功能具有显著地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作用于Wnt3a/β-catenin信号途径,调节TERT诱导的细胞衰老以抑制EMT实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红芪多糖(HPS)对糖尿病肾病db/db小鼠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50只db/db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HPS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C57BL/6小鼠作为正常组。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5 mL·kg-1·d-1蒸馏水,厄贝沙坦组给予22.75 mg·kg-1·d-1厄贝沙坦溶液,HPS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200、100、50 mg·kg-1·d-1 HPS溶液。6组小鼠每日灌胃1次,连续给药12周。检测各组小鼠一般状态、血糖(GLU)、24 h尿蛋白(UTP)、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肾脏中Wnt1、β-catenin、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及磷酸化糖原合成激酶-3β(p-GSK-3β)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12周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一般状态较差且肾脏组织病理超微结构病变显著,其GLU、24 h UTP、SCr、BUN水平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HPS高、中剂量组小鼠一般状态及肾脏组织病理超微结构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其GLU、24 h UTP、SCr、BUN水平均降低(P<0.05,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Wnt1、β-catenin、GSK-3β及p-GSK-3β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HPS高、中剂量组Wnt1、β-catenin、GSK-3β及p-GSK-3β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 HPS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糖尿病肾病的肾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氧化苦参碱(OM)联合贝伐珠单抗(BV)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作用,并基于分泌型糖蛋白(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对OM调控BV引起的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实验观察OM(0,0.5,1.0,2.0,4.0,8.0,16.0 mmol·L-1)及BV(0,0.25×10-4,0.50×10-4,1.00×10-4,2.00×10-4,4.00×10-4,8.00×10-4 mmol·L-1)联合后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侵袭小室法(transwell)和划痕损伤修复实验观察OM(4.0 mmol·L-1)与BV(2.00×10-4 mmol·L-1)联合后对MCF-7细胞侵袭与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OM(4.0 mmol·L-1)与BV(2.00×10-4 mmol·L-1)联合后对MCF-7细胞增殖相关蛋白的影响,并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EMT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OM(2.0,4.0,8.0,16.0 mmol·L-1)可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P<0.05,P<0.01),而BV未表现出抑制MCF-7细胞增殖的作用,两药联合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与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空白组比较,OM可显著减少MCF-7细胞的迁移距离和侵袭细胞数目(P<0.01),BV可明显增加MCF-7细胞的迁移距离和侵袭细胞数目(P<0.05,P<0.01)。与BV比较,联合后OM可显著抑制BV引起的MCF-7细胞的侵袭和迁移(P<0.01)。与空白组比较,OM及两药联用可明显抑制MCF-7细胞中与细胞增殖相关蛋白激酶B(Akt)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蛋白的磷酸化(P<0.01);OM及两药联用后显著降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β-catenin,原癌基因(c-Myc),CD44,G1/S-特异性周期蛋白-D1(cyclin D1)蛋白表达(P<0.05,P<0.01);OM及两药联用可显著降低EMT中钙离子依赖的细胞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蛋白表达,增加钙离子依赖的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水平(P<0.01),BV组上述相关蛋白的表达相反(P<0.05,P<0.01)。结论 OM与BV联合后OM可通过有效抑制BV引起的Wnt/β-catenin通路激活逆转EMT机制发挥抗乳腺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用侧脑室β-连环蛋白(β-catenin)RNA干扰(RNAi)黄精丸治疗D-半乳糖联合东莨菪碱模拟的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以探讨黄精丸防治AD的神经保护信号分子机制。方法 81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AD模型组,多奈哌齐组,黄精丸+scrambled组(即β-catenin RNA干扰组),黄精丸+RNAi组,黄精丸组,多奈哌齐组和黄精丸组每组小鼠8只,其余各组每组13只。连续5周采用D-半乳糖联合东莨菪碱注射法给后5组的各小鼠制作AD模型。造模后第4周第1天,给黄精丸+RNAi组各小鼠右侧脑室一次性注射聚乙烯亚胺(PEI-LMW)/β-catenin siRNAs纳米络合物0.75 μL以脑内β-catenin RNA干扰处理,黄精丸+scrambled组各小鼠右侧脑室一次性注射络合复合物0.75 μL以作β-catenin干扰对照,假手术组各小鼠侧脑室内注射生理盐水0.75 μL。侧脑室注射2周后,经确认小鼠β-catenin RNAi成功,再给多奈哌齐组小鼠灌胃多奈哌齐(6.5×10-4 g·kg-1),给黄精丸+scrambled组,黄精丸+RNAi组,黄精丸组各小鼠灌胃黄精丸(2.5 g·kg-1),持续4周。灌胃结束后,采用跳台实验评价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差异;尼氏染色计数各组小鼠大脑皮层S1Tr区及海马CA1,CA3区神经元数量差异;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小鼠大脑Wnt1,蓬松蛋白极性片段2(DVL2),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 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大脑Wnt1,DVL2,GSK-3β,β-catenin,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AD小鼠侧脑室内β-catenin RNAi可明显抑制其脑内β-catenin表达,可成功实现目的基因沉默。与正常组比较,AD模型组小鼠学习与记忆成绩显著下降,跳台的错误次数增多(P<0.01),大脑皮层S1Tr区及海马CA1,CA3区神经元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P<0.01),大脑Wnt1,DVL2,β-catenin,CyclinD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GSK-3β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AD模型组比较,黄精丸组小鼠的学习与记忆成绩均显著升高,跳台错误次数均显著降低,大脑皮层S1Tr区及海马CA1,CA3区神经元数量显著升高,大脑Wnt1,DVL2,β-catenin,CyclinD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GSK-3β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黄精丸组比较,黄精丸+RNAi组小鼠的学习与记忆成绩均下降,跳台错误次数显著升高(P<0.01),大脑皮层S1Tr区及海马CA1,CA3区神经元数量显著降低(P<0.01),大脑Wnt1,DVL2,GSK-3β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β-catenin,CyclinD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 黄精丸可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转导发挥治疗AD作用。  相似文献   

9.
黄建峰  魏小栋  翟东升 《天津中医药》2019,36(12):1222-1226
[目的] 探讨萝卜硫素与索拉菲尼联合对肝癌HepG2细胞生长抑制及凋亡的作用,并观察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分析了萝卜硫素、索拉菲尼及两者联合给药对HepG2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影响,计算每种药物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联合时的联合指数(CI);流式细胞仪检测了HepG2细胞凋亡情况;免疫蛋白印记(Western Blot)检测了细胞周期蛋白D1(ClinD1)、C-myc、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磷酸化核因子-κB(p-NF-κB)及磷酸化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萝卜硫素与索拉菲尼联合对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和凋亡诱导作用显著高于各单独给药(P<0.05),还表现出浓度依赖性,呈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CI值<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及单独给药组,联合给药能显著抑制原癌基因[细胞周期蛋白D1(ClinD1)和C-myc]、抗凋亡蛋白Bcl-2、p-NF-κB及磷酸化IκBα蛋白的表达,诱导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P<0.05)。[结论] 萝卜硫素与索拉菲尼联合对HepG2细胞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及抑制NF-κB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槲皮素调控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对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的影响机制。方法 运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对槲皮素与EAU的调控作用关系进行初步判定;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与临床分级评分对模型进行鉴定,再通过ELISA对信号通路中重要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进行检测,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对通路中重要靶点因子进行结合验证,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信号通路下相关靶点蛋白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信号通路下相关靶点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通过ELISA与临床分级评分模型制作成功,ELISA检测信号通路中重要炎性因子IL-6、TNF-α,显示模型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二者表达最高,槲皮素低剂量和槲皮素高剂量组干预后均降低,趋势相同;分子对接显示槲皮素与β-catenin;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6(LRP6)对接结合能十分理想;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LRP6,模型组表达最高,随着不同剂量的槲皮素使用表达降低,二者趋势相同,槲皮素低剂量与槲皮素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eal-time PCR结果显示β-catenin、MYC、AXIN2和TCF均为模型组表达最高,槲皮素高剂量组最低,槲皮素低剂量组降低表达,槲皮素高剂量组和槲皮素低剂量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槲皮素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降低EAU疾病的炎性表达,减轻患者的病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三黄糖肾康对糖尿病大鼠骨组织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糖高脂饮食4周联合左下腹腔内注射新鲜配制的2%链脲佐菌素(pH 4.5)30 mg·kg-1体质量制备糖尿病模型,成模大鼠按血糖水平随机分为模型组、三黄糖肾康低、高剂量组(12.8、38.4 g·kg-1)、骨疏康组(1.8 g·kg-1),另设同周龄喂食普通饲料大鼠为空白组。各组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灌胃12周后,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计算机微断层扫描(Micro-CT)扫描大鼠股骨,观察骨组织微结构,检测骨密度(BMD);苏木素-伊红(HE)染色、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大鼠股骨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IHC)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Wnt3a、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RP-5)及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FINS、TRAP显著升高(P<0.01),BALP显著降低(P<0.01),BMD显著降低(P<0.01),骨小梁结构松散不规则,细长疏稀,出现断裂,脂滴增多,Wnt3a、LRP-5和β-catenin蛋白表达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三黄糖肾康低、高剂量组FBG降低、BALP升高(P<0.05),三黄糖肾康低剂量组FINS降低(P<0.05),各给药组TRAP均显著降低(P<0.01);各给药组BMD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P<0.01);各给药组大鼠股骨骨小梁增多、增粗,排列较紧密、整齐,脂滴数量减少,骨微结构形态得到一定的改善;各给药组Wnt3a、LRP-5和β-catenin蛋白平均光密度值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P<0.01);Wnt3a、LRP-5和β-catenin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 三黄糖肾康可能通过提高骨组织Wnt3a、LRP-5及β-catenin蛋白的表达,调节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通路的失调状态,促进骨形成,减少骨吸收,降低血糖,从而达到防治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白花丹素(PLB)对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D大鼠(每组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模型+30 mg·kg-1地塞米松)、PLB-L组(2 mg·kg-1 PLB)、PLB-M组(4 mg·kg-1 PLB)和PLB-H组(6 mg·kg-1 PLB);除对照组外均构建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大鼠模型,药物组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对照组与模型组以生理盐水代替;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记录大鼠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PWTL)、机械性痛阈(PWT)及关节炎症积分;HE染色观察大鼠足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大鼠关节滑膜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免疫应迹法检测各组关节滑膜组织中Wnt/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皮毛无光泽、关节肿胀、跛行、活动量与进食量减少、精神倦怠;地塞米松组、PLB-L组、PLB-M组和PLB-H组大鼠皮毛光泽度、脱毛情况、饮食、精神及行动得到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PWT、PWTL显著降低,而关节炎症积分、足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学程度、TNF-α、IL-6、Wnt3a、β-catenin、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地塞米松组、PLB-L组、PLB-M组和PLB-H组PWT、PWTL显著增加,而关节炎症积分、足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学程度、TNF-α、IL-6、Wnt3a、β-catenin、GSK-3β和MMP-1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存在PLB剂量依赖性(P<0.05);与地塞米松组相比,PLB-H组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LB对CIA大鼠关节滑膜增生及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黑逍遥散是否可以通过调控激活Wnt 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海马区炎症反应,改善AD大鼠认知和记忆功能障碍。方法 90只雄性Wistar大鼠先随机分别选择12只作为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剩余大鼠在左右两侧海马区注射β淀粉样蛋白42(Aβ42)制造AD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黑逍遥散低、中、高剂量组和多奈哌齐组,每组12只,并连续42 d给予相应剂量黑逍遥散和多奈哌齐灌胃。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病理形态学变化;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1~5 d大鼠逃避潜伏期的变化,第6天的空间探索能力。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海马组织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检测海马中海马区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β-catenin、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大鼠GSK-3ββ-catenin、PPARγ mRNA的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排布不均,细胞体损坏比较明显,尼式小体不清;模型组大鼠第3~5天的逃避潜伏期均相比治疗组显著延长(P<0.01),跨台次数显著减少(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和海马组织中IL-10水平显著降低,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GSK-3β蛋白和mRNA显著升高,β-catenin、PPARγ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差异较为明显;与模型组比较,黑逍遥散中、高剂量组和盐酸多奈哌齐组大鼠神经元细胞数量分布较多,排列整齐,结构完整,尼式小体清晰明确;黑逍遥散中、高剂量组和多奈哌齐组的第3~5天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跨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多(P<0.01);大鼠海马组织和血清中IL-10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IL-6和TNF-α显著降低(P<0.01);大鼠海马中GSK-3β蛋白和GSK-3β mRNA表达明显降低,β-catenin、PPARγ蛋白和β-catenin、PPARγ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盐酸多奈哌齐组与黑逍遥散高剂量组之间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黑逍遥散可以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AD大鼠海马区炎症反应,改善AD模型大鼠认知和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转化生长因子-β/Smad(TGF-β/Smad)信号通路,体外研究三物白散含药血清对TGF-β1诱导的人胃癌SGC-7901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SPF级3月龄雄性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及三物白散低、中、高剂量组,每组7只,三物白散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0.031 25、0.062 5、0.125 g·kg-1·d-1的剂量灌胃,空白组以等体积超纯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后45 min经腹主动脉取含药血清;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法检测三物白散高剂量组含药血清对SGC-7901细胞活性的影响;镜下观察经TGF-β1和三物白散含药血清处理后的细胞形态变化;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经TGF-β1诱导和三物白散低、中、高剂量组含药血清处理后SGC-7901细胞的迁移率和侵袭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Snail、TGF-β1、Smad3、磷酸化(p)-Smad3、Smad7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10%、15%、20%三物白散高剂量组含药血清可呈浓度-时间依赖性抑制SGC-7901细胞活性;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失去梭形形态,多数细胞变圆、变长;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细胞伪足减少,细胞变小且形态恢复正常;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三物白散中、高剂量组处理SGC-7901细胞24 h后能显著抑制其迁移能力(P<0.01);三物白散低、中、高剂量组处理SGC-7901细胞48 h后均能显著抑制其迁移能力(P<0.01);与模型组比较,三物白散低、中、高组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其侵袭能力(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E-cadherin及Smad7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Snail、p-Smad3、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Smad3总蛋白水平不变;与模型组比较,三物白散高剂量组E-cadherin蛋白显著增加(P<0.01)、三物白散中剂量组有明显上升(P<0.05);Smad7蛋白三物白散中、高剂量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三物白散中、高剂量组Snail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三物白散低、中、高组TGF-β1、p-Smad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三物白散含药血清可以有效地逆转TGF-β1诱导的人胃癌SGC-7901细胞EMT,并可能通过TGF-β/Smad信号通路发挥作用。结论 三物白散能抑制TGF-β1诱导的SGC-7901细胞EMT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Smad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电针(EA)对慢性炎性疼痛大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和ERK/MAPK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 通过完全弗氏佐剂建立慢性炎性疼痛大鼠(CFA)模型。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NS组)、模型组(CFA组)、模型组+电针组(CFA+EA组)和模型组+假电针组(CFA+Sham EA组),每组6只大鼠。模型建立8天后进行EA治疗,每天1次,每次30 min。用Up-down法评价机械痛阈值,用丙酮刺激大鼠致炎足底观察冷刺激诱发痛的反应评分,用ELISA检测血清和左后足组织中前列腺素E2(Urinary prostaglandin E2,PGE2)、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检测左后足组织中Wnt家族成员1蛋白(Wnt family member 1,Wnt-1)、β连环蛋白(catenin beta 1,β-catenin)和糖原合酶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 beta,GSK-3β)的表达水平以及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CFA模型组相比,治疗后第5天及第7天,EA显著提高了CFA大鼠的机械痛阈值(P < 0.05),并显著降低了CFA大鼠的冷刺激评分(P < 0.05)。此外,EA显著降低了CFA大鼠血清和左后足组织中PGE2、IL-6、TNF-α、IL-1β和BDNF的表达水平和左后足组织中Wnt-1和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CREB和ER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P < 0.05),并显著升高了左后足组织中GSK-3β的蛋白表达水平(P < 0.05)。结论 EA显著改善了大鼠慢性炎性疼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和ERK/MAP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6.
心脏瓣膜钙化是与多种病因有关、由心脏瓣膜细胞主动调节的病理生理过程。该研究以体外培养的猪主动脉瓣成肌纤维细胞作为研究对象,用与心脏瓣膜钙化有关的病理因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50 μg·L-1处理细胞,将50 mg·L-1丹参酮ⅡA磺酸钠 (TSN) 与TNF-α共同孵育细胞72 h(3 d),120 h(5 d)。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和Real-time PCR技术分别检测细胞中的平滑肌α肌动蛋白(α-SMA)、骨样表型相关的骨形成蛋白2(BMP2)、碱性磷酸酶(ALP)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上的关键效应蛋白GSK-3β,β-catenin基因表达的变化。研究发现,TNF-α能使成肌纤维细胞α-SMA的表达明显增加而成为有转化活性的细胞;骨相关蛋白BMP2,ALP的蛋白和mRNA在对照组和 TSN 组几乎没有表达,而在TNF-α组表达显著增加(P<0.01),呈现出成骨细胞样表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的上游调节蛋白GSK-3β的蛋白及mRNA表达在TNF-α组显著下调(P<0.01),关键效应蛋白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但mRNA与对照组、TSN 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TSN 对TNF-α的这种病理性影响可以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P<0.05),并且存在时间依赖性效应(P<0.05)。炎性因子TNF-α可能通过激活心脏瓣膜成肌纤维细胞中的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促使心脏瓣膜成肌纤维细胞向成骨细胞样表型转化,进而导致心脏瓣膜的钙化。丹参酮ⅡA能够通过影响GSK-3β蛋白的活性,调控Wnt/β-catenin通路的信号传导,对由炎症所致的瓣膜钙化性疾病起到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基于长链非编码RNA SNHG5 (lncRNA SNHG5) /微小RNA-26a-5p (miRNA-26a-5p)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GSK-3β) 信号轴探究鳖甲煎丸干预原发性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HepG2细胞内lncRNA SNHG5与miRNA-26a-5p,miRNA-26a-5p与GSK-3β的靶向互作关系。建立人肝癌HepG2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鳖甲煎丸低、中、高剂量组(0.5、1.0、2.0 g·kg-1),索拉非尼组(100 mg·kg-1),每组10只。分别予以生理盐水或药物灌胃28 d,并于不同时间测量裸鼠瘤体积。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学改变;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肿瘤组织中lncRNA SNHG5、miRNA-26a-5p、GSK-3ββ-连环蛋白(β-catenin) mRNA的核酸水平差异;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GSK-3β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SNHG5-野生型(WT)+miRNA内参(NC)组比较,SNHG5-WT+miRNA-26a-5p mimic(模拟物)组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GSK-3β-WT+miRNA NC组比较,GSK-3β-WT+miRNA-26a-5p mimic组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低、中、高剂量组裸鼠肿瘤体积明显减小(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各剂量组裸鼠瘤体组织内细胞排列明显稀疏,部分细胞坏死,且呈浓度依赖性变化。与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各剂量组lncRNA SNHG5、GSK-3ββ-catenin的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P<0.01),miRNA-26a-5p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各剂量组的关键蛋白GSK-3ββ-catenin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 鳖甲煎丸可能通过lncRNA SNHG5/miRNA-26a-5p/GSK-3β信号轴,影响肝癌细胞坏死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该研究为鳖甲煎丸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黄芪提取液对糖尿病溃疡的治疗效果,探讨其促进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黄芪提取液低、中、高剂量组(1.35、2.7、5.4 g·kg-1),采用大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和外科方法制备糖尿病溃疡模型。于溃疡造模后第2天各组分别经口灌胃给药及常规换药,观察给药第3天、7天、14天、21天各组大鼠创面愈合情况;分别于给药后第7、14、21天,应用Real Time-PCR检测大鼠创面组织Wnt1、Wnt3a、β-Catenin、GSK-3β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GSK-3β、C-myc、CyclinD1及β-Catenin核内表达水平,以免疫组化法观察创面组织β1整合素、K19、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各用药组创面造模后第3天、7天、14天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低剂量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延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给药后第14、21天创面愈合率显著提高(P<0.01),创面愈合时间缩短(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给药后第7天、14天、21天创面组织Wnt1、Wnt3a、β-catenin mRNA表达加强(P<0.05),β-Catenin、C-myc及CyclinD1蛋白表达增加(P<0.05),GSK3β 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β1整合素、K19、PCNA的表达增加(P<0.05)。结论 黄芪提取液能促进糖尿病溃疡愈合,其机制可能与通过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节,促进表皮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加快创面上皮化的进程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下瘀血汤对腺嘌呤致肾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对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5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氯沙坦组(9 mg·kg-1),下瘀血汤低、高剂量组(2.43,4.86 g·kg-1),采用腺嘌呤灌胃(250 mg·kg-1)诱导肾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连续24 d,随后给予相应药物,给药连续30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理改变情况;马松(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脏胶原沉积情况;免疫组化法(IHC)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大鼠肾脏Wnt5a,Wnt5b,β-catenin,TGF-β1,Smad4,Smad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Cr和BUN水平显著升高(P<0.01),给予下瘀血汤干预后SCr和BUN水平显著降低(P<0.01);HE和Masson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间质损伤严重且肾间质胶原大量沉积,给予下瘀血汤干预后肾间质损伤减轻,胶原物质沉积减少;IHC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Wnt5a,β-catenin,TGF-β1表达上调(P<0.01),Wnt5b,Smad7表达下调(P<0.01),给予下瘀血汤干预后Wnt5a,β-catenin,TGF-β1表达下调(P<0.01),Wnt5b,Smad7表达上调(P<0.01),且下瘀血汤低、高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下瘀血汤对腺嘌呤致肾纤维化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Wnt/β-catenin和TGF-β1/Smad信号通路串联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活血接骨方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中Wnt信号通路及Sclerostin基因的影响。方法 使用“续骨活血汤”含药血清和(或)BMP-4干预BMSCs并分为4组:对照组、中药组、BMP-4组和中药+BMP-4组。通过检测线粒体脱氢酶活性(CCK-8)及细胞DNA含量反应BMSCs细胞活性。采用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检测成骨诱导28天后各组细胞ALP活性和矿化情况;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成骨相关基因(Col1A2、OC、OPN)和Sclerostin基因表达情况。使用(低浓度、中浓度、高浓度)活血接骨方含药血清体外干预BMSCs 7天后检测Sclerostin基因及Wnt信号通路相关分子(Wnt5a、GSK-3β)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其他3组BMSCs出现明显矿化,且BMP-4组矿化程度高于中药组,而中药+BMP-4组矿化程度最高(P < 0.05);成骨相关因子Col1A2、OC、OPN也呈现相同趋势的表达上调(P < 0.05),但Sclerostin基因呈现明显表达下调(P < 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浓度含药血清组BMSCs中Wnt5a的表达呈现浓度依赖性上调(P < 0.05),而Sclerostin、GSK-3β和P-GSK-3β的表达则呈现浓度依赖性下调(P < 0.05)。结论 活血接骨方具有促进BMSCs体外成骨分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clerostin基因表达,激活Wnt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