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伊马替尼辅助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2012年9月-2016年8月选择在汉中三二〇一医院血液科治疗的CML患者90例,随机分为各45例患者的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伊马替尼辅助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的遗传学疗效、血液学疗效,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变化情况,并随访观察两组的生存状况。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的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率为88.9%,对照组为75.6%,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和51.1%,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清VEGF和bFGF含量与治疗前对比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实验组也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随访至今,实验组的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都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伊马替尼辅助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CML能抑制血清VEGF和bFGF的表达,改善血液学和遗传学疗效,故而达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王慧歌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5):70-70,72
目的 探讨羟基脲(HU)联合高三尖杉酯碱(HHT)、α-干扰素(α-IFN)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患者随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8例采用羟基脲联合高三尖杉酯碱、α-干扰素治疗,对照组12例用羟基脲治疗,6个月后检测其疗效.结果 实验组6个月完全血液学缓解(CHR)和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R)分别为77.8%和44.4%.对照组CHR和CCR分别25.0%和8.33%.结论 CML慢性期患者采用羟基脲联合高三尖杉酯碱、α-干扰素治疗可显著提高CML患者的CHR率及CCR率,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基层医院干扰素α-2b联合高三尖杉酯碱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本院2003年1月至2011年3月已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干扰素α-2b治疗,观察组采用干扰素α-2b联合高三尖杉酯碱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3个月血液学缓解有效率为7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部分细胞遗传学缓解率(80.00%)、12个月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率(71.11%)、18个月主要分子学缓解率(64.44%)与对照组(48.57%、42.86%、0.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较轻,安全性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年总生存率为86.67%,无事件生存率为73.33%,与对照组的60.00%、45.7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 2=4.024,P<0.05).结论 干扰素α-2b联合高三尖杉酯碱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可延长无疾病进展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承婷  孙清 《肿瘤药学》2022,12(6):775-778
目的 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观察组给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鳞癌治疗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4级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4级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且毒副反应较轻,患者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系统评价高三尖杉酯碱巩固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和安全性。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VIP、WanFang Data、CBM和CNKI 数据库, 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4年5月, 收集高三尖杉酯碱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 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研究, 42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 高三尖杉酯碱组的完全血液学反应率、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率和部分细胞遗传学反应率高于羟基脲组, 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率和轻微细胞遗传学反应率均高于羟基脲组。高三尖杉酯碱组急变率低于羟基脲组, 4年预期生存率高于羟基脲组。高三尖杉酯碱的药物不良反应较轻。结果提示, 单用高三尖杉酯碱巩固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具有较好的短期和远期疗效, 可作为部分患者的一个治疗选择。鉴于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存在中度选择性偏倚的可能性, 有待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双盲临床对照试验来验证。  相似文献   

6.
任章霞  张帆 《安徽医药》2018,39(6):706-710
目的 研究手术联合131I、甲状腺激素对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和连接蛋白43(Cx43)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于重庆西南医院治疗的96例甲状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手术联合131I和甲状腺激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术和甲状腺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评价患者生命质量,测量BRMS1、Cx43的阳性表达率,并记录其复发率与生存率。结果 治疗1年后,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56.25%,观察组为77.0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情绪和健康状况优于对照组,而疲倦项目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BRMS1和Cx43蛋白阳性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BRMS1和Cx43蛋白阳性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5年的复发率(8.33%)低于对照组(27.08%),而5年生存率(83.33%)高于对照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联合131I及甲状腺激素治疗甲状腺癌,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病死率和复发率显著下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喜炎平注射液与盐酸小檗碱片联用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以及对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8年9月安康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99例,根据患儿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小檗碱片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4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轮状病毒转阴时间和中性粒细胞功能。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发热、呕吐、腹泻、腹胀腹痛缓解时间和轮状病毒转阴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细胞活化率和刺激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与盐酸小檗碱片联用可显著提高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快速缓解临床症状,缩短轮状病毒转阴时间,并可提高中性粒细胞功能,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尼洛替尼和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CML-CP)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17年1~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随访的初诊为CML-CP且初诊时即服用尼洛替尼超过12个月的患者30例为观察组,同时收集30例初诊为CML-CP且初诊时即服用伊马替尼超过12个月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予尼洛替尼300~400 mg,12小时口服1次,对照组予伊马替尼400 mg,每天口服1次。所有患者服药后3、6、12个月进行BCR-ABLIS转录水平、Ph染色体转录水平及不良反应的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服药后早期分子生物学反应获得率(3、6个月),主要分子生物学反应(MMR)获得率(3、6、12个月),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Ph=0)获得率(3、6、12个月)及不良反应。结果 在早期分子生物学反应(3、6个月)获得率(80.0%比53.3%,86.7%比63.3%)尼洛替尼组高于伊马替尼组(P<0.05);3、6、12个月的MMR获得率分别为16.7%比6.7%、46.7%比20.0%、60.0%比25.9%,尼洛替尼组高于伊马替尼组,6、12个月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细胞遗传学方面,两组患者3、6、12个月的CCyR获得率分别为83.3%比66.7%、90.0%比76.7%、92.0%比85.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有血液毒性反应,但Ⅲ~Ⅳ不良反应少见,大多具有自限性。非血液学方面毒副作用尼洛替尼组主要表现为生化指标的异常,伊马替尼组主要表现为水肿,Ⅲ~Ⅳ不良反应少见,多数可自行恢复。结论 尼洛替尼治疗初诊CML-CP疗效更佳,但其生化方面的毒副作用更突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异山梨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榆阳区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给40例,均予以基础治疗方案,对照组在基础治疗方案上加用异山梨酯治疗,治疗组加用麝香保心丸联合异山梨酯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以及心绞痛疗效、心电图(ECG)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用量均明显减少,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ECG疗效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联合异山梨酯治疗UAP能显著提升疗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刘应彬  朱熙君  陶钟 《安徽医药》2019,40(10):1118-1121
目的 探究艾迪注射液联合PC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血液科确诊的MM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3)和观察组(n=63),对照组采用PCD方案(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采用艾迪注射液联合PCD方案治疗。治疗前统计两组患者的修订版国际分期系统(RISS)分期及病理分型,治疗4个周期(共84天)后,采用客观缓解率(ORR)比较两组患者的短期疗效,并采用第一次无进展生存期(PFS-1)和两年内总生存期(OS)评价患者的远期疗效,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CD4+、CD8+及CD4+/CD8+比值,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4个周期后,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ISS-Ⅲ期患者的PFS-1与对照组RISS-Ⅲ期患者的PFS-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RISS-I期及RISS-Ⅱ期患者的OS与观察组RISS-I期及RISS-Ⅱ期患者的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D4+、CD8+及CD4+/CD8+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迪注射液联合PCD方案可提高MM的短期及长期疗效,提高患者免疫系统功能,减轻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阿糖胞苷联合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1月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老年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片,400~600 mg/d,1次/d,根据病情可适当调整剂量。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盐酸阿糖胞苷,20 mg/m2,6 h滴完,1次/d,每月持续输注10 d,若白细胞(WBC)2.03109/L停止输注。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骨髓细胞遗传学和血液学缓解率、外周血象变化、ABL1激酶突变率和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主要骨髓细胞遗传学缓解率和完全血液学缓解率分别为35.70%、85.7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1.42%、64.2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外周血幼稚细胞完全消失时间和血液学完全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ABL1基因突变率为21.42%,对照组患者突变率为35.7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治疗组患者原发耐药、复发和死亡发生率分别为7.14%、4.76%、0.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1.42%、14.28%、9.5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糖胞苷联合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老年患者能够有效提高骨髓细胞遗传学缓解率和完全血液学缓解率,降低ABL1激酶突变率,降低患者原发耐药、复发和死亡发生率,且不良反应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氨茶碱治疗小儿反复气管支气管炎非急性期的效果。方法 2011年1月-2016年12月选择在西安市中心医院诊治的小儿反复气管支气管炎非急性期患儿2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氨茶碱静滴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的咳嗽、肺部罗音、喘息等症状消失时间,比较两组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与喘息消失时间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FEV1值分别为(87.22±6.39)%和(78.20±7.38)%,都明显好于治疗前的(67.20±7.20)%和(66.98±6.82)%,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FEV1值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36.44±5.14)分和(42.30±5.00)分,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茶碱治疗反复气管支气管炎非急性期能促进临床症状的恢复,改善肺功能,促进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总体生活质量,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对比他克莫司或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在榆林市第二医院就诊的经肾活检诊断为膜性肾病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他克莫司+泼尼松)和对照组(来氟米特+泼尼松)各40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胆固醇、血清三酰甘油及血肌酐变化。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各16例,无效8例,临床缓解率80.00%;对照组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13例,无效19例,临床缓解率52.50%。观察组临床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8周及24周24 h尿蛋白定量、三酰甘油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治疗8周及24周时白蛋白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24周后24 h尿蛋白定量、三酰甘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4周后白蛋白显著高于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4、8、24周后血糖、血清肌酐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效果较好,可延缓肾功能恶化,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李萍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42(11):2230-2233
目的 探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应用小剂量氟康唑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COPD继发肺部感染患者共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及解痉平喘、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小剂量氟康唑胶囊,100 mg/次,1次/d。两组治疗时间为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真菌清除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真菌清除率分别为96.55%和62.07%,观察组真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出现1例胃肠道反应,而对照组中出现1例肝功能损害,1例皮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结论 小剂量氟康唑对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卡马西平联合盐酸洛美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6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进行诊治的偏头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于早晚饭后口服盐酸洛美利嗪胶囊5 mg,每天2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餐后联合口服卡马西平,初始剂量为每次0.1 g,每天2次,第2天后每隔1天增加0.1~0.2 g,待疼痛缓解后,采用维持剂量0.4~0.8 g/d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24 h内头痛缓解维持时间和头痛发作频率,采用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随访1个月观察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4.29%(33/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2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24 h内头痛缓解维持时间均明显增加(P<0.05),VAS评分以及头痛发作频率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上述观察指标改善程度较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个月的随访发现,对照组复发4例,观察组复发1例,观察组的复发率为2.86%(1/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43%(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4%(6/35),与对照组的11.43%(4/35)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卡马西平联合盐酸洛美利嗪胶囊对偏头痛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降低头痛发作频率,缓解头痛程度,缩短发作时间,且复发率较低,安全性高,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姬利华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42(10):2045-2048
目的 探讨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胺在感染中毒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8年1月在榆林市星元医院ICU诊治的144例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74例与对照组70例。两组都给予充分液体复苏,对照组给予多巴胺辅助治疗,观察组给予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胺辅助治疗,记录两组6 h复苏率与28 d死亡率,记录两组治疗前与治疗3 d后的心率(HR)、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尿量、内生肌酐清除率及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结果 观察组的6 h复苏率与28 d死亡率分别为70.3%和24.3%,对照组分别为47.1%和47.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SvO2都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HR低于治疗前,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尿量与内生肌酐清除率都显著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4和IL-10水平都显著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胺在感染中毒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应用能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与血气指标,从而提高复苏率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盐酸氨溴索联合止咳平喘糖浆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进行诊治的咳嗽患儿2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止咳平喘糖浆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患儿治疗完成后的临床症状和临床表现,记录咳嗽好转时间及咳嗽消失时间,并进行治疗效果的判定,检测两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呼气流量峰值、用力肺活量、一秒钟用力呼气量、50%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与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并在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儿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的复发率,并记录转变为哮喘的患儿例数。结果 观察组的咳嗽好转时间及咳嗽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的呼气流量峰值、用力肺活量、一秒钟用力呼气量、50%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与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均明显升高,统计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升高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个月的随访发现,对照组有22例患儿复发,复发率为22.00%;观察组有6例复发,复发率为6.00%,观察组患儿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14例患儿转变为哮喘,转变率为14.00%;观察组有2例患儿转变为哮喘,转变率为2.00%,观察组患儿的转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联合止咳平喘糖浆对小儿咳嗽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降低复发率和哮喘转变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顺铂与奥沙利铂联用与单独使用培美曲塞对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 接受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其化疗药物使用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2组患者毒副作用发生率、肿瘤标志物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肿瘤标志物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观察组血液系统毒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消化道毒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2组患者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顺铂与奥沙利铂联用对晚期NSCLC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虽血液系统毒性发生率高,但消化道毒性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桂枝茯苓丸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和枸橼酸氯米芬胶囊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后妊娠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以2012年2月-2016年2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9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和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桂枝茯苓丸。两组均为21 d为1周期,6个周期为1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性激素、心理状态和治疗后1年内的妊娠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黄体生成素(LH)和睾酮(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SAS和SD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后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妊娠率和足月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流产率和早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桂枝茯苓丸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和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利于调节血清性激素水平,提高妊娠率和足月分娩率,并可改善患者不良心理,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郭莉  林彤  冯颖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40(9):1294-1296
目的 比较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甲硝唑或替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于西安市第九医院进行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联合替硝唑治疗,疗程均为4周。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牙周各项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牙周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46%,对照组为14.62%,两组差异不显著。观察组复发率为1.54%,对照组为6.92%,两组差异不显著。结论 盐酸米诺环素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高于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甲硝唑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