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PDCA管理循环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提高抗肿瘤药物配置质量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抗肿瘤药物配置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3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静配中心药师人员及护理人员30名为研究对象,分为PDCA循环实施前(2016年2月-2017年2月)和PDCA循环实施后(2017年3月-2018年3月)2个时间段。PDCA循环实施前予以常规药物配置质量管理,PDCA循环实施后采用PDCA循环进行药物配置质量管理,对比2组间抗肿瘤药物配置不合理的发生率及配置不合理类型的分布情况。 结果 实施前抗肿瘤药物配置不合理率为0.88%,实施后为0.5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实施前后在溶剂选择、药物剂量、存在配伍禁忌、药物容器选择这4种类型的药物不合理配置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溶剂剂量配置不合理及药物存放条件不合理中,实施后所占比例均明显低于实施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将PDCA循环管理用于静脉配置中心效果理想,能降低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配置不合理的发生几率,减少抗肿瘤药物溶剂剂量配置不合理及药物存放条件不合理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抗肿瘤药物的配置质量,值得应用于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配置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质量及满意情况的影响。方法: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期间共配置药物2 076 405袋;2017年1-5月未实施持续质量管理,期间配置药物683 342袋。比较各时间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临床医师以及护理人员满意情况、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医务人员考核优良率。结果:实施持续质量管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持续降低,其中2018年6-12月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其他三个时间段(P0.05),2018年1-5月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2017年1-5月、2017年6-12月(P0.05),2017年6-12月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2017年1-5月(P0.05);实施持续质量管理后,临床医师以及护理人员总满意率均持续升高,其中2018年6-12月总满意率均高于其他三个时间段(P0.05),2018年1-5月总满意率均高于2017年1-5月、2017年6-12月(P0.05),2017年6-12月满意度高于2017年1-5月(P0.05);实施持续质量管理后,医务人员考核优良率均持续升高,其中2018年6-12月优良率均高于2017年1-5月、2017年6-12月(P0.05),2018年1-5月优良率高于2017年1-5月(P0.05)。结论: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可以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临床医师以及护理人员满意度,提高医务人员专业知识考核优良率,可以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质量控制与管理对提高药物配置过程安全性的积极作用.方法:以2016年1~12月我院配置中心加强质量控制与管理后接手的1126份静脉药物配置医嘱单为实验组,另从我院配置中心未加强质量控制与管理前的静脉药物配置医嘱单中随机抽取1126份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不合理医嘱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签名不规范(2.1%)、联合用药不当(0.8%)、给药浓度不当(1.6%)、剂量不服(0.7%)、包装不规范(2.4%)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药物配置过程中加强对质量的控制和管理能显著减少药物不合理配置或不符医嘱单情况的发生,对提高静脉治疗安全性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质量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应用价值,以为药剂人员的工作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3月以来本院药剂人员统计的静脉配置中心和病区输液中心收治的5326例输液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管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663例.对对照组所有患者行静脉药物配置常规管理,对观察组所有患者行静脉药物配置质量管理,临床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药物配置总正确率为94.93%(2528/2663)明显高于对照组药物配置总正确率73.04%(1945/2663),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剂人员依据医院配置中心工作流程对用药实施质量管理,管理前后有效减少了药物配置环节出现的问题,提供了配置正确率,确保了各项药物的合理配置,实现了对患者的合理救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整理2017年3月-2019年6月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记录的静脉药物配置情况资料。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前静脉药物配置情况资料253 500份作为对照组,2018年4月-2019年6月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后静脉药物配置情况资料260 550份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静脉药物配置质量、出现药物配置问题及各科室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审方、取药、排药、送药时间、配置室空气洁净度、配置速度及药物损耗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配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科室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降低配置问题的发生率,提升各科室对配置工作的满意度,保证了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及安全性,有利于临床工作的有效开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杨翠  唐梦琳 《四川医学》2017,38(9):1093-1096
目的探讨ICU感染质量控制小组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2010年12月前小儿ICU未设立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小组(实施前);于2011年1月,开始成立感染质量控制小组(实施后),明确感染质量控制小组职责,开展中心静脉导管目标性监测,对中心静脉导管通路各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评价指标对比感染质量控制小组成立前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的发生率。结果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后,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从2010年42.50%下降至35.04%,中心静脉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从5.80‰下降至1.28‰。结论感染质量控制小组的成立,在落实感染控制措施,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监控上起到重要作用,对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持续性质量改进对于提高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质量的效果.方法 在2016年7月~2016年12月期间对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采用持续性质量改进进行质量管理,对比改进前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物配置差错率,及临床对中心满意度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进行持续性质量改进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内部缺陷与外部缺陷错配率较改进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临床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满意度由改进前的73%提升到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进行持续性质量改进有助于降低药物错配率,提高临床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浅析PDCA管理法在降低住院药房退药率中的应用及评价。方法从2018年6月开始,在我院住院药房管理中实施PDCA管理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间我院住院药房退药率情况,作为管理后情况组;同时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间我院住院药房管理中未实施PDCA管理法期间我院住院药房退药率情况,作为管理前情况组。将管理前和管理后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PDCA管理法实施前我院住院药房的退药率为9.47%,PDCA管理法实施后我院住院药房的退药率为1.95%,实施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住院药房的管理过程中,PDCA管理法的实施有助于显著降低住院药房的退药率,提高管理水平及药房工作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模式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比PIVAS在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模式前(管理前组)与实施六西格玛管理管理模式后(管理后组)的不合理医嘱审出率、摆药差错率、配置差错率、复核包装差错率的情况。结果管理后组的不合理医嘱审出率高于管理前组,摆药差错率、配置差错率、复核包装差错率低于管理前组(P<0.05)。结论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模式对PIVAS进行管理,可有效减少工作流程中各种差错的发生率,提高各环节质量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质量控制小组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的应用效果及包装合格率。方法本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对比管理实施前(2017年1月至12月)、管理实施后的工作质量、消毒质量、工作人员的职业态度变化情况。结果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实施后器械回收及洗涤、包装、消毒灭菌合格率均高于管理实施前,物品发放差错率低于管理实施前,P0.05;管理实施后的生物监测结果、B-D试验结果合格率均高于管理实施前,职业倦怠总分低于管理实施前,P0.05。结论质量控制小组应用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促进工作质量、消毒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工作人员工作态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discusses briefly analytical quality and its determinants design of quality assurance procedures on the basis of quality specifications and quality-cost models test quality and medical costs 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 and harmonization of clinical chemical test results the potential role of computers, database and knowledge-based systems in achieving quality goals in decentralized analytical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从而达到改进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目的。方法以儿科为单位组圈,按品管圈管理的步骤实施各项活动,每月固定为一个品管圈周期,通过开展开题报告,中期评估和结果发表等形式进行过程评价和管理,对实施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儿科在护理人员中共开展10个品管圈项目,护理人员对品管圈管理的知晓率达95%,参与率65%,项目完成7项,品管圈目标达标率70%,成果临床应用率60%。结论品管圈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参与管理意识和护理管理制度执行力,是提高护理人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式,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医用直线加速器为实行放射治疗的主要设备,结构复杂、精密度高、使用频率高,做好医用直线加速器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是放射治疗能够精确安全进行的关键.本文对医用直线加速器常规性能指标的检测、日常保养和维护等内容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如何正确理解骨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Qiu MC  Zhu M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1):723-724
骨是人体内仅次于牙齿的坚硬组织,支撑人体,保护内脏并参与人体的代谢,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学价值。另一方面,骨组织又富有弹性,正常人轻度外伤后一般不会发生骨折,所有这一切都取决骨质量。因此,正确理解骨质量对于疾病的诊断和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磁共振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共振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对保证磁共振设备安全有效的运转,提高诊断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磁共振日常工作的实际出发,探讨了磁共振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内涵以及各个环节的具体内容,阐述了磁共振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不仅需要规范化、制度化,还需要领导重视全员参与,临床工程师在整个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石志杰 《当代医学》2007,(1):108-112
以保证高质量影像图像以及控制受检者和放射从业人员辐射剂量为宗旨的QA、QC工作,将是医学信息界的一个重要课题.自动化、数字化可以减少一些问题,但可能引起新的问题的发生,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查错、纠错及消除错误的方法及措施,是PACS质保/质控工作须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放射治疗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内蒙地区24家放疗单位的调查,结合实际工作指出要做好放射治疗中的QA和QC2工作;首先要建立起完善的QA与QC保证体系,同时要完善设备配置,不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技能.  相似文献   

20.
赵海霞 《罕少疾病杂志》2020,27(1):94-95,106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素质与人文素养的有效结合评价。方法选取180例我院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90例和干预组(90例),常规组给予专业素质教育,干预组给予专业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认识评价与学习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组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认识评分与人文素质认识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人员的平时成绩、实验成绩、理论成绩、综合成绩,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专业中融入护理专业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了护理人员对专业知识与人文素质的认识,并且提高了学习成绩,护理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