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蛋白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7—2008年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行宫颈病变诊治的患者,其中包括慢性宫颈炎,低级别和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浸润性鳞癌(SCC)的患者分别21、33、30、73例,制作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检测宫颈组织中TopoⅡ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结果 TopoⅡα蛋白在慢性宫颈炎上皮组织、CINⅠ、CINⅡ、SCC中的表达率分别是5%,12%,90%,97%,表达率逐渐增加,高级别CIN和浸润性鳞癌的表达显著高于低级别CIN和正常宫颈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高级别CIN与浸润性癌之间、低级别CIN与正常宫颈上皮之间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opoⅡα蛋白表达随着宫颈癌前病变的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增加,因此TopoⅡα蛋白可能参与了宫颈上皮的异常增生和恶性转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PTEN和p53在宫颈鳞癌组织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蛋白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宫颈炎组织、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0例浸润宫颈癌组织中PTEN基因和p53的表达.结果 PTEN在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浸润性宫颈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92%、73.33%、40%、36.67%,表达率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表达与宫颈鳞癌病理分期有关(P<0.05),宫颈癌p53阳性的中PTEN缺失为70.83%,而p53阴性PTEN的缺失为61.5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N和p53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测定宫颈CIN中PTEN可作为宫颈癌的高危人群筛选指标,PTEN 与p53检测还可作为宫颈癌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3.
廖林虹 《江西医药》2014,(12):1408-1410
目的:研究p16和IMP3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CIN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慢性宫颈炎、97例CINⅠ、78例CINⅡ、68例CINⅢ和24例宫颈鳞状细胞癌中p16和IMP3的表达。结果 p16在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鳞状细胞癌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55.7%、97.4%、97.1%和91.7%。p16在慢性宫颈炎与低级别CIN中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高级别CIN和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低级别CIN和慢性宫颈炎,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在高级别CIN和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没有差异(P〉0.05)。IMP3在慢性宫颈炎和CINⅠ中不表达,在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CINⅡ和CINⅢ)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7%和23.5%,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1.7%,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p16的表达强度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到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升高,IMP3表达主要在病变的晚期阶段。 p16和IMP3结合应用有助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状细胞癌的诊断和分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癌及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方法取妇产科门诊及住院患者4 820例,采用HC-Ⅱ方法检测其HPV-DNA含量,阴道镜下定位活检,病理学结果为确诊标准。结果高危型HPV检测阳性1 294例,阳性率25.32%,各种类型的宫颈病变中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宫颈鳞癌91.89%,宫颈腺癌67.67%,CINⅢ92.76%,CINⅡ85.30%,CINⅠ56.58%,慢性宫颈炎19.21%。慢性宫颈炎与其他5个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INⅠ组与CINⅡ组、CINⅢ组、宫颈鳞癌组、宫颈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INⅡ组、CINⅢ组、宫颈鳞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病毒负荷量尤其是持续性高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癌的发生及宫颈病变的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Ki-67蛋白以及p16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5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将其根据CIN等级分成CINⅠ组(n=24例),CINⅡ组(n=20例),CINⅢ组(n=10例)。并且选取5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四组研究对象的宫颈组织中Ki-67蛋白以及p16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CINⅢ组、CINⅡ组以及CINⅠ组的宫颈组织中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CINⅢ组的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CINⅡ组以及CINI组(P<0.05),CINⅡ组的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CINⅠ组(P<0.05);CINⅢ组、CINⅡ组以及CINI组的宫颈组织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CINⅢ组的p16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CINⅡ组以及CINⅠ组(P<0.05),CINⅡ组的p16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CINI组(P<0.05)。结论 Ki-67蛋白以及p16蛋白可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及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商素洁  邱建敏  商华 《河北医药》2012,34(11):1608-1610
目的探讨PTEN和p53在宫颈鳞癌组织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蛋白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宫颈炎组织、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0例浸润宫颈癌组织中PTEN基因和p53的表达。结果 PTEN在慢性宫颈炎、CIN Ⅰ、CIN Ⅱ、CIN Ⅲ、浸润性宫颈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92%、73.33%、40%、36.67%,表达率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表达与宫颈鳞癌病理分期有关(P<0.05),宫颈癌p53阳性的中PTEN缺失为70.83%,而p53阴性PTEN的缺失为61.5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N和p53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测定宫颈CIN中PTEN可作为宫颈癌的高危人群筛选指标,PTEN与p53检测还可作为宫颈癌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层粘连蛋白(laminin,L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Galectin-1,LN蛋白在慢性宫颈炎(20例)、CINⅠ(20例)、CINⅡ-Ⅲ(20例),宫颈鳞癌(40例)中的表达。结果 Galectin-1在宫颈慢性炎症组,CINⅠ组、CINⅡ-Ⅲ组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呈上升趋势(P〈0.05),LN在各组中的表达呈下降趋势(P〈0.05);并且Galectin-1与LN呈负相关(P〈0.05)。结论 Galectin-1表达上调可能是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发生的分子事件;Galectin-1和LN在维族妇女宫颈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癌变过程中C-myc基因与其相关蛋白E2F-1、P15INK4b的表达以及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份宫颈鳞癌、61份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其中CINⅠ~Ⅱ级31份,CINⅢ级30份)和21份正常宫颈组织。所有病例制成组织芯片,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各组宫颈病变中C-mycmRNA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Elivison二步法)检测各组中E2F-1、P15INK4b蛋白的表达。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随着宫颈从正常组织到发生CINⅠ~Ⅱ、CINⅢ直至发展为鳞状细胞癌,C-mycmRNA、E2F-1和P15INK4b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ycmRNA在2组间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2F-1蛋白的阳性表达在CINⅢ与宫颈鳞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5INK4b蛋白的阳性表达在CINⅠ~Ⅱ与CINⅢ、CINⅢ与鳞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ycmRNA与E2F-1、P15INK4b的阳性表达均呈正相关(P<0.01)。E2F-1与P15INK4b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C-myc癌基因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高表达预示子宫颈鳞状细胞的不良转化。C-myc癌基因与E2F-1、P15INK4b蛋白共同作用于CINⅢ向浸润性鳞癌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宫颈鳞癌组织中ki-67和P53蛋白的表达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22例宫颈鳞癌患者设为A组;将同期住院治疗的8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患者设为B组;将40例宫颈炎患者设为C组。利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3组ki-67和P53蛋白的表达含量,并进一步分析ki-67和P53的表达量与宫颈鳞癌的临床分期关联性。结果 3组宫颈上皮组织的ki-67和P53含量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A组、B组、C组的ki-67和P53蛋白含量依次递减。对于宫颈鳞癌患者而言,Ⅱ期鳞癌的ki-67和P53表达含量均高于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妇科疾病患者ki-67和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有助于宫颈鳞癌的临床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HPV-18病毒E2与E6基因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宫颈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HPV-18阳性的宫颈炎15例、CINⅠ 19例、CIN Ⅱ 17例、CIN Ⅲ 20例、宫颈浸润癌24例的标本中E2及E6基因的表达,比较两者在各组中的表达差异.结果HPV-18 E2在宫颈炎、CIN Ⅰ、CINⅡ、CIN Ⅲ和宫颈浸润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3%、94.7%、58.8%、20.0%及0%; E6在上述各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5.3%、41.2%、85.0%及100%; E2和E6在宫颈炎和CIN Ⅰ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E2和E6的表达在CIN Ⅰ、CINⅡ、CIN Ⅲ和宫颈浸润癌组间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E6和E2的表达呈负相关(r=- 0.728,P<0.01).结论 HPV-18 E2的表达缺失和E6的过度表达,可能是H PV诱导宫颈细胞恶性转化的关键环节,在宫颈癌的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HPV- 18 E2与E6的表达对早期评估CIN的预后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Survivin、Bax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宫颈癌发生、发展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urvivin和Bax蛋白在8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及71例宫颈癌中的表达,另取12例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Survivin蛋白的阳性率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正常宫颈组织中分别为76.1%、45.8%和0%,Bax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9.8%和75.0%(P<0.05)。Survivin蛋白表达在CINⅢ高于CINⅡ,CINⅡ高于CINⅠ,在宫颈癌Ⅲ期高于Ⅱb期,Ⅱb期高于Ⅰ~Ⅱa期,在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在宫颈癌与CIN中Survivin与Bax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Survivin和Bax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在抗凋亡作用增强、促凋亡作用下降两方面协同发挥作用,二者的表达程度与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yclinD1、CDK4和P16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宫颈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cervix uteri.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CyclinD1、CDK4蛋白和P16蛋白在60例宫颈鳞癌组织(SCC组),2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II组)的表达,26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作对照组,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在对照组CyclinD1、CDK4蛋白几乎未见表达,在CIN组和SCC组中表达强度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和SCC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SCC组中随着临床分期增加,Cy—clinD1、CDK4蛋白的表达强度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16蛋白在对照组,CIN组和SCC组中表达强度逐渐降低,但是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CyclinD1、CDK4蛋白可能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2)CyclinD1、CDK4蛋白在SCC组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其过度表达提示宫颈鳞癌预后不良。(3)P16蛋白的失活可能参与部分宫颈鳞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某院妇科门诊在2016年2月~2019年2月期间行宫颈癌筛选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以病理结果为主要的参考标准,其中宫颈炎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期20例、CINⅡ~Ⅲ期20例,宫颈癌Ⅰ期8例,宫颈癌Ⅱ期2例。对患者分别进行阴道镜下多点活组织检查、高危HPV-DNA检测,分析宫颈病变与病毒载量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炎、CINⅠ期、CINⅡ期、CINⅢ期、宫颈癌患者病毒感染率分别为36.00%、55.00%、80.00%、70.00%、90.00%,宫颈癌HPV-DNA载量高于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期、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期、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载量分布范围(1.0~99.9),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期、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期、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期、宫颈癌患者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载量分布范围(100.0~1000.0),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期、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期发生率高于CINⅠ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布范围为1000.0及以上,CINⅠ期发生率高于CINⅡ期、CINⅢ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载量可反映宫颈病变情况,在宫颈癌筛选中具有重要价值,可提高宫颈癌预防。  相似文献   

14.
饶云霞  陈新生 《安徽医药》2022,26(5):908-913
目的探究宫颈鳞癌组织中泛素偶联酶E2(UBE2C)、食管癌相关基因4(ECRG4)表达水平及其与病人预后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宫颈鳞癌病人73例、宫颈上皮瘤变病人62例、因子宫肌瘤需行全子宫切除术病人54例为研究对象。术中分别收集宫颈鳞癌病人宫颈鳞癌组织、宫颈上皮瘤变病人瘤变组织和子宫肌瘤病人正常宫颈组织。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UBE2C、ECRG4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析二者表达水平与病人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结果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宫颈鳞癌组织中UBE2C mRNA[(1.01±0.29)、(1.97±0.63)、(3.64±1.21)]表达水平、UBE2C 蛋白高表达率(20.37%、51.61%、68.49%)依次显著升高(P<0.05),ECRG4 mRNA[(1.02±0.31)、(0.75±0.26)、(0.51±0.19)]表达水平、ECRG4 蛋白高表达率(66.67%、43.55%、26.03%)依次显著降低(P<0.05)。UBE2C、ECRG4蛋白在低、中、高分化宫颈鳞癌病人癌组织中高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BE2C、ECRG4蛋白在Ⅰ~Ⅱ、Ⅲ期FIGO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病人癌组织中高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组织中UBE2C mRNA与ECRG4 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UBE2C蛋白高表达组病人5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UBE2C蛋白低表达组,ECRG4蛋白高表达组病人5年总生存率明显高于ECRG4蛋白低表达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00%比65.22%,73.68%比33.33%,P<0.05)。FIGO分期Ⅲ期、淋巴结转移、UBE2C高表达、ECRG4低表达均是影响宫颈鳞癌病人发生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宫颈鳞癌组织中UBE2C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ECRG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病人5年总生存率低有关,可能是影响宫颈鳞癌病人发生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LEEP在诊治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利用LEEP诊治宫颈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CT、阴道镜、宫颈活检术前诊断为宫颈病156例(慢性宫颈炎117例、宫颈息肉9例、宫颈湿疣6例、CINⅠ~Ⅱ19例、CINⅢ4例、原位癌1例)患者行LEEP活检术或锥切术,切除组织标记后全部送病理检查。结果术后2个月宫颈糜烂99%完全愈合,宫颈肥大89.3%恢复正常大小。CINⅠ~Ⅱ术后3个月随访100%愈合。CINⅢ66.67%愈合。1例原位癌术后随访1年正常。结论LEEP术是目前治疗宫颈病变的最佳方法,也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潘维君  程正兰 《安徽医药》2009,13(8):904-906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瘤样变及鳞癌组织中CD34与MVD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新生的关系,为宫颈鳞癌的抗血管新生治疗及宫颈上皮瘤样变的临床预后判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宫颈鳞癌Ⅰ期13例,Ⅱ期9例,Ⅲ期1例;宫颈上皮瘤样变组织60例(其中CINⅠ级30例,CINⅡ级30例,CINⅢ级(原位癌)30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30例的CD34与MVD的表达。结果宫颈鳞癌不同临床分期及宫颈上皮瘤样变不同分级中CD34的阳性率、MVD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CD34和MVD可以更好地为宫颈上皮瘤样变及宫颈癌临床判断预后及抗新生血管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具有较重要的临床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类铜转运蛋白(hCTR1)在子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23例、CIN组织94例及子宫颈鳞癌组织52例中hCTR1蛋白的表达。结果 (1)自制组织芯片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成功。(2)子宫颈鳞癌组(69.2%)、CINⅡ~Ⅲ组(73.1%)的hCTR1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宫颈组(17.4%)及CINⅠ组(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hCTR1表达在不同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病理分级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子宫颈鳞癌患者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减少了实验误差,hCTR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可辅助宫颈病变诊断,术后检测hCTR1蛋白对指导子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DNA聚合酶β(DNA polymerase beta,polβ)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癌(cervical carcinoma,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方法检测正常宫颈、CIN、CC组织中polβ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这些组织中polβ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正常宫颈、CIN Ⅰ、CINⅡ、CINⅢ、CC组织polβ mRNA分别为(0.23±0.08)、(0.25 ±0.11)、(0.36±0.18)、(0.62±0.22)、(0.85±0.28);正常宫颈、CINⅡ、CINⅢ、CC组间polβ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宫颈、CIN Ⅰ、CINⅡ、CINⅢ、CC组织polβ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9±8)%、(18±6)%、(43±17)%、(72±26)%、(93±31)%;正常宫颈、CINⅡ、CINⅢ、CC组间pol β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 Ⅰ组织polβ mRNA和蛋白表达与正常宫颈组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CINⅡ至CCpolβ表达逐步递增,pol β在CC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olβ可能成为预测CC进展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D1和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中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慢性宫颈炎组织11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不同分级组织53例和宫颈鳞癌15例组织中细胞周期素D1和Ki67表达。结果宫颈鳞癌和CIN组织中细胞周期素D1表达明显高于子宫颈慢性炎症组织;细胞周期素D1表达与CIN分级程度成正相关。Ki67阳性表达与CIN分级程度成正相关,在宫颈鳞癌中有显著性(P<0.01);Ki67在细胞周期D1阳性表达组的标记指数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细胞周期素D1蛋白过度表达可能在宫颈CIN及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Ki67与CIN及宫颈鳞癌发生有关,细胞周期素D1及Ki67与CIN分级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临床医药实践》2017,(2):121-123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负荷量对宫颈病变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疑诊宫颈病变患者841例,其中慢性宫颈炎40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100例,CINⅡ114例,CINⅢ124例,宫颈癌101例,采用杂交捕获Ⅱ(HC-Ⅱ)检测高危型HPV负荷量。结果:高危型HPV负荷量由高到低为宫颈癌>CINⅢ>CINⅡ>CINⅠ>慢性宫颈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INⅡ+CINⅢ+宫颈癌HPV负荷量>1 000,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CINⅠ(P<0.05)。结论:宫颈病变患者高危型HPV负荷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宫颈癌患者高危型HPV负荷量最高,其水平检测对评估宫颈病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