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再同步化或双心室起搏(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加心脏复律除颤器(CRT-D)均能有效地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和防止心脏猝死[1],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原因所致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疾病的最终阶段。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美国,≥40岁的人发生慢性心力衰竭的风险是20%;每年新诊断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大于65万例,诊断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年内绝对病死率高达约50%。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内科治疗上的难题之一,特别是合并多种其他疾病的老年患者。随着慢性心力衰竭研究的逐步深入以及机制的进一步诠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伊伐布雷定等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相似文献   

3.
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植入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8例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结果18例患者均顺利植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参数良好;术后自觉症状、心功能较术前改善。结论围手术期的良好护理是取得疗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张宜生  任寅  朱莉 《北方药学》2012,(5):122-123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与经验。方法:对16例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给予相应的观察及护理。结果:16例患者均成功植入三腔起搏器,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良好的护理措施是手术取得成功的保证之一。  相似文献   

5.
骆志玲 《云南医药》2006,27(6):579-583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可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减少住院率和死亡率。筛选CRT患者主要有以下三个标准: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NY—HA)Ⅱ和Ⅳ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35%,QRS间期≥120ms。以QRS间期作为CRT的筛选标准,大约70%的患者临床症状、运动耐受、生活质量获得改善,但选择左室重构逆转为CRT反应的评价指标时,仅50%患者有反应㈣。研究认为部分CRT患者无反应可能与筛选病人的标准不充分有关。如何降低CRT无反应是目前这项昂贵的心衰治疗方法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双室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慢性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6例慢性顽固性心力衰竭进行双心室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观察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NYHA心功能分级、QRS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二尖瓣反流量(MR)和6min步行试验的变化。结果6例患者顺利完成三腔双心室起搏器植入术.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双心室再同步化治疗后的第3个月和第6个月,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由术前(3.7±0.5)改善为(2.6±0.5)、(2.2±0.6),P均〈0.05;QRS时限由术前(150.8±21.5)ms减少到(120.2±21.4)m、(118.6±20.2)ms,P均〈0.05;LVEF由术前(0.28±0.06)增加到(0.46±0.08)、(0.51±0.10),P均〈0.05;LVEDD由术前(70.5±8.3)mm减少到(64.6±8.1)mm、(61.8±10.2)mm,P〈0.05);MR由术前(27.8±13.6)ml减少到(16.7±8.7)ml、(10.9±9.2)ml,P〈0.05;6min步行试验由术前(170.6±123.7)m增加到(326.8±112.4)m、(440.2±172.1)m,P〈0.05。结论双心室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明显改善慢性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和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心内科治疗上的难题,尽管药物治疗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仍是具有较高患病率和死亡率的严重疾病[1]。近年来人们在尝试应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取得了可喜的进展。CRT是在传统的右心房、右心室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以及心脏超卢结合组织多普勒检查对患者筛选和疗效评价的作用.方法 10例CHF患者.接受CRT术前及术后行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检查,以评价心功能及心脏收缩不同步指标,并指导术中左室电极的植入.结果 术后6~12个月随访较术前比,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6.45±0.80)cmvs.(6.89±0.40)cm]明显减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44.80±8.40)%vs.(29.00±2.20)%]明显增加;心脏收缩不同步指标也明显改善.结论 CRT可改善左室功能,逆转左室重构;超声心动图结合组织多普勒技术是筛选患者及评价疗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系统的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应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1例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和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术后患者发生膈肌刺激1例、电极脱位1例、囊袋血肿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68%,经过及时的处理和护理干预,并发症都得到有效的纠正,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6个月随访,患者心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了解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大大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吕留强  唐杨章  朱晴 《安徽医药》2014,18(2):321-322
大量循证医学证实,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能显著降低中至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2]。按照目前指南入选标准开展的大规模临床试验中,大约2/3的患者能从CRT中显著获益[3];在有反应患者中,部分患者在接受CRT治疗后的随访期间心脏结构与功能恢复到接近正常,该部分患者称为超反应者(super-responders,SR)。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脏同步化治疗(CRT)对于难治性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3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分级为Ⅲ~Ⅳ级,采用心电图观察QRS时限、超声心动图计算LVEF,组织多普勒超声彩色心动图了解心室壁同步的情况;6min步行距离测量心脏的负荷能力的变化。结果 (1)双心室起搏[(167±24)ms]和起搏前[(182±39)ms]、右心室起搏[(220±31)ms]、左心室起搏[(210±38)ms]比较QRS时限明显缩短(P〈0.05)。(2)心功能分级(NYHA):术前Ⅲ~Ⅳ级,术后1周Ⅰ~Ⅱ级,术后1个月直至随访时仍旧Ⅰ~Ⅱ级。(3)LVEF:术后1周[(38.80±3.88)%]和术前[(27.30±28.94)%]比较明显提高(P〈0.05),随访时[(39.65±6.75)%]和术前比较明显提高(P〈0.05)。(4)6min步行距离:术后1周[(479±123)m]和术前[(388±165)m]比较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 CRT短期可以减轻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增加其运动能力,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正常心脏不同部位起搏时心室肌复极的变化。方法按文献方法制备带冠状动脉分支的犬左心室楔形心肌块模型,记录心内膜下心肌、中层心肌和心外膜下心肌的跨膜动作电位,同时记录心肌块的整体电活动(容积心电图)。分析不同部位起搏时T波峰末(Tp-e)间期。临床上10例接受射频消融术后的患者,经冠状静脉窦将1根标测电极送至左心室表面静脉分支,另1根电极送达右室心尖部,分别起搏左心室心外膜、右心室心内膜及上述两部位同时起搏,记录心电图并测量Tp-e间期。结果反映心肌跨室壁复极离散的心电图指标Tp-e间期在心外膜刺激( Epi)时最大:(86.56±16.34)ms,其次为内外膜同时刺激(Bi):(76.68±14.89)ms,最小为心内膜刺激(Endo):(55.21±13.86)ms(两两比较,均P〈0.01)。而在人体,体表心电图上Tp-e间期在左室心外膜起搏(LV-Epi)(106.48±18.37)ms、双心室起搏(BiV)(99.58±22.53)ms明显较右心室心内膜起搏(RV-Endo)(95.48±13.65)ms延长(P〈0.05)。结论左室心外膜参与起搏后会增大心室肌的跨室壁复极差异,可能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衰中具有致心律失常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治疗(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对不同病因心力衰竭患者的短期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2例,按心力衰竭病因分为缺血性心肌病( 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组11例和非缺血性心肌病( non-ischemic cardiomyopathy,NICM)组21例。两组均给予CRT,观察术前及术后6个月临床、超声心动图指标及超声应答率。结果两组 CRT 术后6个月 NYHA 心功能分级及6 min步行距离均较术前改善(P 〈0.05)。NICM 组术后6个月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房容积(LA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均明显改善,ICM 组 LVESD、LVESV、LAV及 LVEF较术前也明显改善( P 〈0.05),NICM 组术后6个月 LVEF、LVESV改善情况优于 ICM 组(P〈0.05)。两组 CRT术后6个月超声应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T术后6个月 NICM 组ΔLVEF高于 ICM 组,ΔLVESV低于 ICM 组(P〈0.05)。结论不同病因心力衰竭患者对 CRT临床获益相似。CRT术后6个月 NICM 患者获益更佳,表现为更加显著的左心室逆重构以及心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4.
李琪  曹阳  王琳  何淑英 《安徽医药》2024,28(4):782-785
目的 探讨2例不同临床结局Brugada综合征的围术期麻醉要点。方法 对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2022年3—5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集到的2例不同临床结局Brugada综合征的麻醉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例72岁的Brugada病人,有多次晕厥病史,于2013年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ICD后晕厥症状消失,其后,因“下肢静脉曲张”与“腹股沟疝气”在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2次围手术期均未出现恶性心律失常不良事件。而另1例Brugada病人,则是因“躯干、下肢烧伤”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了清创植皮术,但在手术之前,并没有植入ICD。与前1例病人不同,该病人在2次围手术期均发生了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并且在随访的1年内死亡。结论 许多围手术期的药理学因素及非药理因素均可能诱发Brugada综合征病人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而术前植入起搏器也许可以降低这种风险,ICD是保证围手术期安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Objective: Clinical evidence supports the use of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CRT) in advanced heart failure, but its cost-effectiveness is still unclear. This analysis assessed the economic and health consequences in the UK of implanting a CRT in patients with NYHA class III-IV heart failure.

Methods: A discrete event simulation of heart failure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course over 5 years of 1000 identical pairs of patients – one receiving both CRT and optimum pharmacologic treatment (OPT), the other OPT alone. All input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data collected in the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in Heart Failure (CARE-HF) trial and a hospital in the UK. Direct medical costs (in 2004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were considered. Both costs and benefits were discounted at 3.5%. Sensitivity analyses addressed all model inputs and multivariate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by varying key parameters simultaneously.

Results: The model predicted 471 deaths and 2263 hospitalizations over 5 years with OPT alone and 348 deaths and 1764 hospitalizations with CRT, equivalent to a 26% reduction in mortality and 22% in hospitalizations, at a discounted cost of £11?423 per patient with CRT vs. £4900 with OPT alone. CRT was predicted to increase quality-adjusted survival by 0.43 QALYs per patient, resulting in an 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 of £15?247 per QALY gained (range: £12?531–£23?184). Sensitivity analyses revealed that this outcome was most sensitive to time horizon and cost of implantation.

Conclusion: Based on these 5‐year analyses, CRT is expected to yield substantial health benefits at a reasonable cost.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影响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后无应答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西安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80例行CRT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80岁50例、<80岁30例,心功能分级Ⅲ级53例、Ⅳ级27例。观察CRT应答情况,分为应答组和无应答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老年心力衰竭患者CRT后无应答的影响因素。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 在80例行CRT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治疗3个月后,应答患者59例,无应答患者21例,应答率73.75%。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左心房内径(LAD)、右心室内径(RVD)、三酰甘油(TG)水平及心功能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病程、二尖瓣反流量、QRS波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总胆固醇(TC)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3年、二尖瓣反流量的增加、QRS波时限的降低、LVEF≤30%、TC值的升高均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CRT无应答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对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应进行深入的风险评估和电生理评估,同时加强心功能支持并接受血脂管理和生活方式的干预,有助于提升CRT的有效性,降无应答率,最终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双心室再同步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内阻滞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9例,年龄32~76(65.4±12.3)岁,行双心室再同步起搏治疗(CRT),全部患者均经冠状静脉窦植入左心室导线1根至心脏静脉。术后平均随访5~42(21.6±8.3)个月,观察心功能,QRS波宽度,左心室收缩、舒张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二尖瓣反流面积,6min步行距离。结果28例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有效率80%,心功能从Ⅲ-Ⅳ级(NYHA分级)改善为Ⅱ-Ⅲ级,QRS波从(165±48)ms缩短至(135±50)ms,(P〈0.01),6min步行距离从(389±175)m提高至(512±145)m,(P〈0.01),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收缩末内径分别从(75.4±9.5)mm,(65.5±9.2)mm缩小至(66.4±8.5)mm和(58.2±10.5)mm,(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从0.24±0.08提高至0.33±0.10,(P〈0.01),二尖瓣反流面积从(9.12±3.25)cm^2减少至(5.12±1.82)cm^2,(P〈0.01)。随访中6例死亡(2例心性猝死、2例非心源性死亡、1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心力衰竭恶化)。结论CRT是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有效方法,可以减轻药物难治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增加其运动能力,改善心脏功能,可以使患者长期获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希浦系统起搏(HPCSP)对心力衰竭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40例)和HPCSP组(40例)。参考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55.31±5.62)岁,给予双心室起搏;HPCSP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54.78±5.57)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HPCSP。比较两组心功能[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压[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起搏参数(阻抗、阈值、感知),QRS时限,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两组术后LVEDD[(59.45±6.01)mm、(64.37±6.52)mm]、HR[(75.42±7.61)次/min、(80.64±8.15)次/min]均明显低于术前[(70.23±7.26)mm、(69.58±7.21)mm、(90.45±9.31)次/min、(89.38±9.14)次/min](均P<0.05);HPCSP组术后阻抗[(510.79±51.26)Ω]明显低于术前[(541.37±55.23)Ω](P<0.05),且与参考组比较,HPCSP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LVEF、LVESD、DBP、SBP及SF-36评分均明显升高(均P<0.05),且与参考组比较,HPCSP组明显升高(均P<0.05);两组手术前后阈值、感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QRS时限明显缩短(均P<0.05),且与参考组比较,HPCSP组明显缩短(P<0.05)。HPCS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0%(3/40),明显低于参考组27.50%(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2,P=0.039)。结论 HPCSP用于心力衰竭患者可有效保证心室同步收缩,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六安市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7年7月22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CRT的临床资料:CRT术前及术后3个月心功能[NYHA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脑钠肽(BNP)]、心电图(HR,QRS波宽度)、心脏超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房内径(LA),二尖瓣返流(MR),肺动脉收缩压(PAS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检验指标(Cr,K+,Na+)的数据,对上述指标的术前基线值及术后3个月随访值行配对t检验。对病人CRT术前及术后3个月MR评分与LVEDD、LVEF、PASP、LA、6 min步行距离、QRS波宽度的变化趋势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 结果 (1)术前基线值及术后3个月随访值行配对t检验: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YHA心功能分级,t=7.172,P<0.001;6 min步行距离,t=-22.448,P<0.001;BNP,t=3.819,P=0.001);治疗前后QRS波宽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90,P<0.001);治疗前后大部分心脏超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VEDD,t=8.219,P<0.001;LVESD,t=7.611,P<0.001;LA,t=4.780,P<0.001;MR,t=6.394,P<0.001;LVEF,t=-6.759,P<0.001);两组HR、PASP、Cr、K+、Na+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CRT术后MR的改善与LVEDD的减小(r=0.496,P=0.019)和LVEF的增加(r=-0.486,P=0.022)呈中等程度相关;与QRS波宽度缩短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0.021,P=0.927)。(3)所有病人CRT反应率达81.81%(18/22),超反应率达36.36%(8/22)。 结论 CRT临床疗效显著;通过更为严格的适应证把握,可以提高CRT反应率;CRT术后,MR的改善与LVEDD的减小和LVEF的增加相关,与QRS波宽度的缩短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32例常规治疗无效的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加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通气前后HR、R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H、PaO2、SaO2、PaCO2)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机械通气治疗后,32例患者中28例病情好转,4例死亡.通气1 h后RR由(33.6±7.8)次/min 降至(21.3±3.2)次/min(P<0.05),HR由(117.8±17.5)次/min降至(86.7±10.5)次/min(P<0.05),MAP由(96.4±5.2)mm Hg降至(83.9±7.8)mm Hg(P<0.05).通气前及通气后1 h查血气,SaO2由(75.8±8.6)%升高至(95.6±3.7)%(P<0.01),PaO2由(49.8±8.7)mm Hg升高至(85.3±6.1)mm Hg(P<0.01),pH、PaCO2无显著变化.结论 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