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勇  余润泽  陶学顺  郑军 《安徽医药》2017,38(8):1031-1034
目的 对比分析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及经皮椎体成形术(PVP)+骨水泥强化固定方案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严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KP组(50例)和PVP组(50例),分别采用PKP和PVP+骨水泥强化固定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骨水泥用量、下地活动时间、总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Cobb角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PKP组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水平均优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3个月及12个月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术后1周VAS评分低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ODI评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和Cobb角均低于PKP组、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方案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治疗具有微创、操作简便及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而PVP+骨水泥强化固定方案则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伤椎恢复程度,缓解早期疼痛,且未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上升。  相似文献   

2.
常丽鹏  申军  赵敏  袁太珍  龚国龄 《安徽医药》2019,40(12):1327-1331
目的 探究3D打印数字技术辅助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重度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术前进行骨折椎体的三维重建,并3D打印椎体模型进行预操作;对照组行常规PVP术。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获得最佳穿刺位置时穿刺定位时间、透视次数;于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12个月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检查,测定椎体高度、骨折椎体前缘压缩比及Cobb角,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双凹型、扁平型骨折类型及总体穿刺时间、透视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第1天及术后12个月时,两组患者骨折椎体前缘压缩比、Cobb角、VAS评分、ODI较术前均下降,椎体高度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时VAS评分低于术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3D打印辅助PVP术治疗重度OVCF疗效确切,可提高PVP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和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 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分为经皮椎体成形术组(PVP组)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组(PKP组),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SF-36量表行疼痛评分及健康状况评分,并观察患者椎体后凸角度、椎体压缩率及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结果 与术前相比,两组VAS评分显著降低,SF-36评分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后凸角度、椎体压缩率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6个月VAS评分、SF-36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及PKP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对于椎体复位,PKP较PVP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
周鹰飞  方志辉  杨艳敏 《河北医药》2016,(15):2267-2269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治疗椎体骨质疏松致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91例椎体骨质疏松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分为PKP组(45例)和PVP组(46例),PKP组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PVP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Cobb角、椎体高度、ODI评分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PKP组患者的评价2手术时间(38\.4±8.2)min、骨水泥注入量(6.1±1.8)ml均显著大于PVP组,但骨水泥渗漏椎体数显著的低于PVP组( P <0.05)。术前PKP组和PVP组的VAS评分、Cobb角、椎体高度、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1周、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的降低( P <0.05),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6个月,PKP组的Cobb角(17.1±1.6)度、椎体高度(78.9±7.2) mm、ODI评分(14.2±2.5)分均显著的优于同期PVP组患者( P <0.05)。结论对于椎体骨质疏松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PVP与PKP均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但PKP对于术后椎体高度恢复、Cobb角恢复、功能恢复等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5.
吕晓  卫大宁  刘斐  韩少锋 《贵州医药》2022,46(1):106-107
目的 对照研究PKP与PVP对OVCF患者再塌陷情况和椎体高度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OVCF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PKP组和PVP组各70例.术后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前后VAS评分和ODI评分、手术后椎体高度、后凸角、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随访3年伤椎高度矫正比、伤椎高度丢失比.结果 PK...  相似文献   

6.
赵龙  朱本藩  陈家骅  王立奎  张荣宜 《安徽医药》2020,41(12):1402-1405
目的 探讨CT引导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后缘破损型骨质疏松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行CT引导经皮椎体成形术的60例后缘破损型骨质疏松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差异。结果 60例患者术前与术后的VAS、ODI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患者术后第1天、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VAS、ODI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经皮椎体成形术适用于后缘破损型骨质疏松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该手术方法安全,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活动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田利军 《河北医药》2012,34(14):2130-2131
目的对比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多节段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47例多节段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分为PKP组(n=23)和PVP组(n=24),分别行PKP和PVP,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疼痛视觉评分(VAS)、椎体高度变化、上端椎椎体上缘及下端椎椎体下缘夹角(Cobb角)改变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I)。结果 2组术后的VAS、BI评分均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高度和Cobb角变化PVP组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有2例、3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PVP组有9例、共17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2组均未引发神经损伤或心血管反应。结论 PVP和PKP治疗椎体压缩骨折均有显著疗效,但PKP显著改善患者脊柱畸形、有效防止骨水泥渗漏,在安全性上优于PVP。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中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97例,26例采取传统经皮椎体成形术为PVP组;39例采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为PKP组;32例采取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为改良PVP组,记录三组患者的VAS评分、后凸cobb角改善情况及渗漏率。结果三组患者手术后1周时间、手术后6个月时的VAS评分均较手术前有显著的改善(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和改良PVP组的cobb角改善情况显著优于PVP组(P0.05);改良PVP组的渗漏率显著低于PVP组和PKP组(P0.05);PVP组和PKP组渗漏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PVP能缓减疼痛,同时可降低渗漏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胸腰段单一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03例,PVP组48例,PKP组55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及骨水泥渗透率的不同。随访并比较2组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前缘高度及椎体后凸畸形Cobb角的变化。结果103例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PVP组的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明显低于PKP组(P<0.05);PVP组骨水泥泄露率明显高于PKP组(P<0.05)。2组术后2 d,6个月,12个月VAS、ODI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各时间点椎体前缘高度PVP组明显低于PKP组(P<0.05),术后1年伤椎后凸畸形Cobb角平均纠正角度PVP组明显低于PKP组(P<0.01)。结论 PVP及PKP在治疗OVCFs中均取得满意临床疗效,均可明显缓解骨折引起的疼痛,PKP在恢复椎体高度及纠正后凸畸形方面具有优势,但PVP费用相对较低,且术中操作简单,值得进一步研究并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位+手法复位结合PVP术治疗OVCF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 2007年2月~2012年5月采用微创介入治疗OVCF患者132例,其中68例89个椎体行体位+手法复位结合PVP,64例81个椎体行PKP,所有患者随访3年以上。手术前后采用VAS评分、ODI指数、病椎前缘、中部高度的变化及后凸畸形Cobb's角等指标来评估疗效,并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骨水泥渗漏、骨水泥注入量及住院费用、天数情况。结果两组术后VAS评分及ODI指数有明显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术后同一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椎体高度及后凸畸形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两组在矫形效果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8个椎体(9.0%)、PKP组7个椎体(8.6%)出现骨水泥渗漏,但均无神经症状。结论体位+手法复位结合PVP术治疗OVCF能达到与PKP相同的中期临床效果,并能有效恢复病椎高度,矫正脊椎后凸畸形,且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系统评价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术后联用仙灵骨葆胶囊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VIP、Wangfang、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间限定为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收集PVP/PKP术后联用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随机对照研究。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1.0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9项随机对照研究,共计1 71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临床疗效较高,能够更好地降低VAS评分(治疗3月后、治疗6月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椎体后凸Cobb角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效提高腰椎BMD(治疗3月后、治疗6月后)、腰椎JOA评分、椎体后凸Cobb角恢复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周后及1月后VAS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VP/PKP术后联用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显著降低术后疼痛,提高腰椎骨密度,改善腰椎功能,恢复脊柱生理曲度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获得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老年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35例,采用PVP,对照组35例,采用PKP。观察两组术后12周及1年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17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及1年,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两组B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VAS评分及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及术后患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及术后患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及1年,两组患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VP和PKP治疗老年压缩性骨折患者均可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明显减轻疼痛,且PKP在纠正椎体后凸畸形及患椎前缘高度的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对比椎体成形术(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运用PKP方法治疗,对照组运用PVP方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后凸畸形Cobb角、骨水泥渗漏率及椎体压缩率等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凸畸形Cobb角、骨水泥渗漏率及椎体压缩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和PKP均能有效缓解老年脊柱骨折患者的疼痛,减轻患者痛苦;PKP能更好使伤椎复位,恢复伤椎高度,减少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万永杰  娄茜华  郭永传 《安徽医药》2020,41(12):1458-1460
目的 探讨Wiltse入路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开封市第二中医院骨二科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67例,按照掷硬币法随机分为两组,A组32例,采用常规后入路椎旁肌剥离跨节段骨折复位钉棒内固定术;B组35例,采用Wiltse入路伤椎经椎弓根植骨并置钉行骨折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术。术后随访24个月,对比术后24个月两组患者伤椎节段后凸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AVHR)、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等变化情况,并应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术后24个月生活质量,对比评价远期效果。结果 术后24个月,B组Cobb角、ODI、VAS评分降低水平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VHR升高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B组患者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活力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评分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iltse入路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联合伤椎置钉能够获得较好的影像学结果和临床效果,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李道选  王伟  李俊明  马广辉 《安徽医药》2020,41(10):1168-1173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髂骨块与自体髂骨块移植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比较预后差异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112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和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根据术中采用植骨材料不同分为同种异体髂骨块组(A组,n=75)与自体髂骨块组(B组,n=37),两组患者均随访12~3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植骨融合时间等指标,观察手术前后影像学指标[节段后凸Cobb角、椎体高度]、实验室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比较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植骨融合满意率、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分级改善率等指标,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胸膜破裂、脑脊液漏、胃肠功能障碍、肺部感染)和随访期间(结核性后凸畸形、结核复发、窦道形成)并发症发生及处理情况。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B组,植骨融合时间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后凸Cobb角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凸Cobb角在不同测量时间点和组别具有交互作用(P<0.05);两组患者术后椎间高度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高度在时间和组别不具有交互作用(P>0.05);两组间Cobb矫正度、Cobb角丢失、椎间高度矫正、椎间高度丢失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ESR、CRP水平均得到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R、CRP在时间和组别不具有交互作用(P>0.05);两组患者JOA评分、ODI评分、VAS评分、植骨融合满意率、ASIA分级有效改善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种异体髂骨块与自体髂骨块移植治疗胸腰椎结核具有基本相同的临床效果及预后,且安全性较高,同种异体髂骨块可成为自体髂骨块的理想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不同损伤时期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并研究最佳的手术时机。方法90例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 PKP 进行治疗。按受伤至手术的时间及 MRI 表现分为 A 组(急性期骨折)、B 组(修复期骨折)及 C 组(陈旧期骨折),每组30例。通过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视觉模拟(VAS)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伤椎伤椎椎体高度及 Cobb’s 角等,对三组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三组患者间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及骨水泥渗漏情况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术后1周及6个月时 ODI 评分及 VAS 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术后两个随访时间点患者组间及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患者术后1w 及6个月时伤椎椎体高度及 Cobb’s 角较术前均明显好转(P <0.05),各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及 B 组在上述两个随访时间点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 C 组(P <0.05)。结论 PKP 手术对不同损伤时期椎体压缩骨折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术后早期行 PKP 能更好地恢复椎体高度及进行椎体后凸畸形的矫正。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多节段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47例多节段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分为PKP组(n=23)和PVP组(n=24),分别行PKP和PVP,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疼痛视觉评分(VAS)、椎体高度变化、上端椎椎体上缘及下端椎椎体下缘夹角(Cobb角)改变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I).结果 2组术后的VAS、BI评分均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高度和Cobb角变化PVP组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有2例、3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PVP组有9例、共17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2组均未引发神经损伤或心血管反应.结论 PVP和PKP治疗椎体压缩骨折均有显著疗效,但PKP显著改善患者脊柱畸形、有效防止骨水泥渗漏,在安全性上优于PVP.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不伴神经症状的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PVP组(经皮椎体成形术)和PKP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住院时间、住院花费及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对比两组术前、术后及随访结束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高度(前缘、中央)、后凸Cobb角、椎管占位程度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VAS、ODI、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椎管占位程度及SF-36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KP在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椎管占位程度改善方面明显优于PK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VP和PKP治疗椎管占位<20%且无神经症状的不伴神经症状的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安全可行,二者各有优势,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PKP)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2年10月该院收治的57例接受PVP或PKP治疗的患者,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评估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同时通过X线片测量、计算伤椎高度恢复率及后凸角度变化,并结合X线片判断有无骨水泥渗漏发生。结果 PKP组患者骨水泥渗漏率显著低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及随访时椎体前柱体高度、椎体中柱高度、前柱高度恢复率、后凸角度变化、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PKP组患者术后及随访时椎体前柱体高度、椎体后柱高度、前柱高度恢复率及后凸角度变化均优于PV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和PKP治疗OVCF的疼痛缓解率相似,但PKP对椎体高度及后凸畸形的恢复优于PVP,且骨水泥渗漏率要少于PVP。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VP和PK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40例,随机分为PKP组和PVP组各70例。PVP组患者给予常规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PKP组患者给予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随访12个月,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的变化;VAS法评估治疗前、治疗后2、4、6个月的疼痛情况;记录发生的并发症。结果:PKP组患者治疗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均明显优于PVP组(P<0.05);PKP组患者治疗后2、4、6个月的VAS得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PVP组(P<0.05)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可更有效地改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缓解患者的疼痛,且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