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蒋犁  汤云珍  丁艳洁  黄晓明  陈平圣 《江苏医药》2001,27(2):101-102,F003
目的 证实和比较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病过程中皮质、海马神经元凋亡的现象和差异。方法 通过HIE动物模型,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电镜对皮质、海马细胞凋亡出现时间和强度进行了对应比较。结果 电镜下显示核膜皱缩、染色质边集;原位末端标记显现阳性着色细胞。经计量分析发现皮质和海马出现凋亡高峰时间不一致,皮质18h点、海马40h点凋亡最明显。结论 证实了HIE中神经细胞凋亡的存在;皮质、海马对缺氧缺血的反应有时间和程度的差异。提示HIE有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作用机理存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亚硒酸钠对沙土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夹闭双侧颈动脉法制备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双重染色,电镜下观察各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变化。TUNEL染色光镜下观察和计数凋亡神经元,计算凋亡密度。结果硒处理组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超微结构的病理形态损伤减轻,凋亡细胞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亚硒酸钠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及凋亡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脑室内注射致重症肌无力(MG)中枢神经系统(CNS)损害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分别从MG患和健康人血中提取的IgG,注入大鼠脑室系统(MG组和Cl组),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脑细胞凋亡情况及动态变化;另一组在注入AchRab后予NGF(NGF组);一组不予任何处理作为空白对照(C2组)。结果表明,NGF组凋亡细胞数少于MG组。结论:NGF能减轻神经元凋亡的程度,补充NGF可能有助于MG CNS损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氨茶碱诱导体外培养的人气管平滑肌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了研究氨茶碱是否及怎样诱导人气管平滑肌细胞 (TSMCs)凋亡。方法 分离人ASMCs,在含 10 %胎牛血清的DMEM中培养。第 4~ 6代细胞用于作实验。细胞用氨茶碱或 8 Br cAMP培养 2 4或 4 8h。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形态学的改变。用琼脂糖电泳分析DNA片断。SP免疫组化染色检测 p5 3、bcl 2和bax基因表达的改变。凋亡细胞的百分率通过DNA片断的原位末端标记 (TUNEL)来检测。结果 ①氨茶碱或 8 Br cAMP以时间和浓度依赖的方式降低存活的细胞数 ;②电镜检测显示核皱缩、染色质浓聚和凋亡小体形成 ;③破碎DNA的琼脂糖电泳显示了典型的梯状条带 ;④凋亡组 p5 3或bax的基因表达高于对照组 ,但bcl 2的基因表达低于对照组 ;⑤氨茶碱或 8 Br cAMP组TUNEL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①氨茶碱诱导体外培养的人TSMCs凋亡 ;②氨茶碱诱导体外培养的人TSMCs凋亡也许部分通过cAMP PKA通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肝癌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广凋亡细胞比值与肝细胞肝癌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及免疫组化双染色技术,对60例肝细胞肝癌石蜡包埋组织进行检测。结果不同分化程度癌组织中细胞凋亡和PCNA的阳性率不同。分化程度高,细胞凋亡阳性率高、PCNA阳性率偏低;分化程度低,细胞凋亡阳性率偏低、PCNA阳性率高。随分化程度的降低,PCNA广凋亡细胞的比值显著增加,两者有相关性。结论PCNA/凋亡细胞的比值可作为评估肝细胞肝癌分化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黄蜀葵总黄酮对MCAO大鼠脑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黄蜀葵总黄酮(TFA)对MCAO大鼠脑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透射电镜观察TFA对脑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TUNEL法对TFA脑细胞凋亡的影响进行半定量观察。结果 透射电镜观察发现 TFA 50、100mg·kg~(-1)能改善脑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TUNEL法观察发现TFA25、50、100mg·kg~(-1)能剂量依赖性地减少凋亡细胞的数目。结论 TFA能通过抗脑细胞凋亡发挥脑缺血损伤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赛特铂对人卵巢癌细胞A2780的凋亡诱导作用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MTT法观察药物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碘化丙锭染色分析细胞周期变化,电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及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并测定caspase-3的活性变化及caspase抑制剂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赛特铂可抑制A2780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凋亡,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作用与顺铂相当。赛特铂主要导致A2780细胞S期细胞明显增加,G2/M期细胞少许增加。经赛特铂作用后漂浮细胞呈现典型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caspase-3活性随着细胞凋亡率增加而增加,caspase抑制剂不完全抑制细胞死亡。结论:赛特铂影响A2780细胞周期分布,可体外诱导A2780细胞凋亡。caspase依赖性和caspase非依赖性途径参与了其凋亡过程,其中caspase依赖性途径又包括caspase-3依赖性和非easpase-3依赖性途径。  相似文献   

8.
金留根  周士福 《江苏医药》2004,30(7):521-522
目的 观察188^Re-抗CEA单抗C50放射免疫治疗(RIT)对结肠癌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探讨RIT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 BALB/c小鼠结肠癌模型瘤内注射18.5Mbp188^Re-C50,6h后以新鲜肿瘤组织块制备肿瘤单细胞悬液并采用流式细胞仪(FCM)行倍体与S期细胞比例检测;取肿瘤组织固定后行透射电镜观察与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结果 RIT治疗后6h C26结肠癌细胞在用PI染色的FCM直方图上出现典型的凋亡峰,C26细胞凋亡百分比为16.64%,而对照组未见凋亡峰。肿瘤S期细胞比例为10.41%,对照组则为33.14%。肿瘤 G0—G1期细胞比例为68.6%,对照组为35.12%,治疗后G1期细胞呈现明显的阻滞现象;TUNEL检测肿瘤细胞出现凋亡改变,凋亡指数(AI)为26.4%,而对照组则无凋亡改变发生;电镜下癌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结论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是188^Re-C50抗肿瘤效应的重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氯胺酮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状态及相关基因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沙土鼠全脑缺血模型,缺血10min,再灌注24h。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氯胺酮组。采用TUNEL法原位标记DNA片段检测凋亡细胞,采用SP法进行bax、bcl—2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及氯胺酮组脑组织中TUNEL及bax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假手术组(P<0.01);氯胺酮组阳性细胞数目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bcl—2阳性细胞数3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氯胺酮减少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的凋亡,bax/bcl—2比值较再灌注组相对降低可能为此作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细胞凋亡及Bcl—2表达情况。方法:利用腔内线栓法制各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采用HE染色、免度组化方法及TUNEL法观察缺血侧大脑半球神经细胞坏死、Bcl—2分布及细度凋亡分布情况。结果:(1)坏死的神经细胞出现在缺血侧大脑半球的基底节区、额顶叶皮质及海马区。(2)凋亡的神经细胞大量出现在坏死灶边缘区,坏死灶内部也有少量凋亡细胞。(3)Bcl—2 阳性神经细度分布于远离坏死灶的周边区域,其细胞形态正常.分布范围超出HE染色异常区。结论:(1)细度凋亡是总性赖缺血损伤细胞死亡的重要形式。(2)Bcl—2阳性表达区域可能是半暗带在光镜下可以定位到的部分区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对东莨菪碱治疗HIE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用超声多普勒仪测定51例HIE和48例非HIE患儿在出生后3和7 d时的双侧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 和大脑后动脉(PCA)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测定51例使用东莨菪碱的HIE患儿(治疗组)及60例未使用东莨菪碱的HIE患儿(非治疗组)的各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跟踪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和智商(IQ).结果:3 d时HIE组脑血流速度较非HIE组普遍降低,以双侧ACA和左侧PCA的降低最为明显,7 d时HIE组双侧ACA流速恢复,仅左侧PCA血流速度仍明显低于非HIE组;7 d时治疗组中双侧ACA、MCA和PCA各血流参数均较非治疗组有明显改善;两组中、重度HIE患儿的NBNA和IQ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HIE患儿的ACA、MCA、PCA血液流速普遍降低,以ACA和PCA最甚;东莨菪碱可明显地改善HIE患儿脑血流动力学,阻断脑细胞缺氧性损伤与脑血流动力异常之间的恶性循环,减轻缺氧性脑损伤,使脑功能在关键年龄段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2.
CT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评价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培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3):3496-3497
目的:通过CT临床评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颅内特征与临床相关性。方法:收集来我院临床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80例,于产后5小时~28天CT扫描,观察其不同时期CT表现的变化。结果:早期(发病0~6天)主要表现为脑内低密度灶、脑实质水肿以及颅内不同部位出血;中期(发病7~14天)前述病灶表现为部分低密度灶好转、出血吸收;15天后为后遗症表现,局部脑萎缩、软化灶形成,部分轻度病例可表现正常。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表现随时间变化有其演变过程,正确认识影像表现对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和短期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视频脑电图对HIE新生儿进行监测,应用NBNA评分、Gesell发育商测定对HIE患儿进行预后评估。结果(1)出生后48h内VEEG异常率为85.7%(36/42),治疗后死亡4例,日龄2周时VEEG异常率为68.4%(26/38)。生后48h内及日龄2周内VEEG与临床分度相关。(2)不同分度HIE患儿早期NBN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HIE患儿NBNA评分明显低于轻中度HIE。不同临床分度与NBNA评分存在相关性。(3)VEEG重度异常HIE患儿6个月龄随访发育商明显低,HIE患儿早期NBNA评分与6个月龄Gesell总发育商高度相关。结论 VEEG是判断HIE损害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早期VEEG与NBNA评分对HIE短期预后的评估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外周血T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 (IL) 6、IL 8水平变化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 5 0例HIE患儿和 30名正常新生儿外周血 ,采用双色免疫荧光标记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CD3+ 、CD4 + 、CD8+ T细胞免疫表型 ,采用酶标免疫吸附法检测IL 6、IL 8。记录HIE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HIE组外周血CD3+ 、CD4 + 、CD8+ 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 ,IL 6、IL 8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不同病情、不同转归HIE组CD3+ 、CD4 + 、CD8+ 、IL 6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即CD3+ 、CD4 + 、CD8+ 降低 ,IL 6升高越显著者 ,病情越重 ,预后越差。结论 新生儿HIE免疫功能受损 ,CD3+ 、CD4 + 、CD8+ 细胞和IL 6、IL 8水平对临床早期判断病情严重性、估计预后、指导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东茛菪碱干预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东莨菪碱干预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预后。方法:跟踪观察使用东莨菪碱的114例HIE患儿(干预组)和未使用东莨菪碱的85例惠儿(对照组)的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智商(IQ)和发育商数(DQ)。结果:NBNA测定4-6d龄后干预组明显高于非干预组。这种差距一直保持至3个月;IQ测定中、重度HIE惠儿分别在6个月、12个月仍有显著差异;DQ测定两组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在4周有显著性差异。两组适应能力及语言的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社交能力在16周开始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东莨菪碱干预疗法可以使HIE惠儿脑组织及脑功能在前6个月得到充分改善,减少了HIE后遗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的心排血量(CO)变化,探讨其与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对25例轻、中度和19例重度HIE患儿及14例正常新生儿进行CO测定,并分析其与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急性期与正常新生儿及轻、中度HIE组比较,重度HIE组心率(HR)增块(P<0.05),每搏排出量(SV)、CO及心脏指数(CI)降低(P<0.05);轻、中度HIE组HR较正常组增快(P<0.05),SV、CO及CI与正常组比较无差异(P>0.05)。恢复期上述指标无差异(P>0.05)。以CI低于正常组95%正常值范围的下限2.57为准,急性期轻、中度和重度HIE组分别有3和15例,二者比较差异显著(χ2=20.016,P<0.0001);CI降低的18例中死亡5例,CI正常的26例中死亡1例,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34)。结论重度HIE患儿CO明显下降,可考虑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IL-8、脑血流变化水平与HIE脑损伤程度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SIA法检测41例不同程度HIE患儿、14例正常新生儿血清IL-8水平,同时采用经颅多谱勒超声(TCD)技术观察双侧大脑中动收缩峰流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脉动指数(RI)。结果 HIE患儿血清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度组增高尤其明显;中、重度组Vd、Vs低于对照组,RI指数重度组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发现,急性期患儿血清IL-8水平与脑血流速度呈负相关,与脉动指数(RI)呈正相关。结论 检测血清IL-8和脑血流变化对判断HIE病情严重程度、指导治疗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浆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水平及其盐酸氨溴索应用前后变化,探讨HIE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机制及盐酸氨溴索的抗氧化效果。方法 HIE(中度)足月儿51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6例)和氨溴索治疗组(25例)。另选正常足月儿2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常规组采用一般常规治疗方案;氨溴索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溴索30mg/(kg.d)。治疗于生后第1天开始,3d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后(生后第1、3、7天)收集外周血,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8-iso-PGF2α浓度。结果 (1)治疗前,常规治疗组和氨溴索治疗组患儿血浆8-iso-PGF2α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水平,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后第7天,常规治疗组患儿血浆8-iso-PGF2α水平仍高于同期正常新生儿水平,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氨溴索治疗组患儿血浆8-iso-PGF2α水平下降,接近于同期正常新生儿水平。结论 HIE患儿存在脂质过氧化作用,盐酸氨溴索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使HIE患儿体内8-iso-PG2α水平下降,有必要加用。  相似文献   

19.
孙伟  俞君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5):30-31
目的 测定缺氧缺血性脑病(简称HIE)新生儿的肾功能,评价肾功能指标在早期诊断及预测HIE脑损伤中的意义,为早期预测脑损伤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足月HIE新生儿89例,其中轻度41例(A组),中度32例(B组),重度16例(C组),正常新生儿30例为对照(D组).生后24 h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132微球蛋白(β2-MG).结果 轻度HIE患儿血清Cr、BUN水平与正常新生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HIE患儿血清Cr、BUN水平较正常新生儿明显升高(P〈0.05);而HIE各组新生儿血β2-MG水平均较正常新生儿升高,且HIE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窒息可引起新生儿脑及肾功能损害,血β2-MG在HIE合并肾脏功能损害的早期评价及预测HIE脑损伤分度及预后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