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 新生儿败血症目前仍然是新生儿期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市六院儿科1981~1986年共收治新生儿467例,其中经血培养阳性诊断为本病的56例,占同期新生儿总住院人数的12.0%,按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标准初步方案确诊为败血症的45例,临床诊断为败血症的11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30例,女26例,早产儿3例,异常分娩史8例。发病日龄≤3d 6例,>3d 50例。有出生体重记录者40例,其中<2500g 8例(20.0%),2500~4000g 30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病原菌以及败血症的易感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298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的出现症状时间为出生后2~36 d。所有患者均有反应差、喂养不耐受等表现;实验室检查有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异常,血小板下降,超敏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升高。血培养阳性率为36.2%,常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29.6%)、大肠埃希菌(13.9%)、表皮葡萄球菌(13.0%)、铜绿假单胞菌(6.5%)、屎肠球菌(4.6%)。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侵袭性操作、羊水污染、母产前感染性疾病与新生儿败血症发生密切相关。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早期、足疗程抗感染治疗预后效果较好,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的存活率 ,笔者对 1996年 2月至 1998年 3月收治的 30例新生儿硬肿患儿进行了精心护理 ,使死亡率明显下降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30例中男 18例 ,女 12例。日龄 2~ 10d。其中足月新生儿 2 1例 ,胎龄 37~ 41周 ,平均 40 .8周 ,出生体重 2 5 0 0~ 410 0g,平均 32 0 0g ,早产儿 9例 ,胎龄 32~ 36周 ,平均 34.2周 ,出生体重 2 0 0 0~ 2 5 0 0g ,平均 2 10 0g。病情分度 :轻度 18例 ,中度 9例 ,重度 3例。合并新生儿败血症 3例 ,新生儿肺炎 5例。新法接生 5例 ,家庭接生 9例。有窒息史者 10例。2 …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新生儿迟发型败血症的临床表现、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以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7-01~2010-05入住本院的30例新生儿迟发型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药物敏感试验以及治疗预后情况.结果 新生儿迟发型败血症患儿中早产儿占80.0%(24/30),低出生体重儿占66.7%(20/30).病原菌中革兰氏阳性菌占50.0%(15/3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革兰氏阴性菌占46.7%(14/30),以肺炎克雷伯氏菌为主;真菌占3.3%(1/30).结论 新生儿迟发型败血症以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多见,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多见,并且对常见药物的耐药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不同孕龄正常单胎活产新生儿的体重状况,获得最新不同孕龄正常新生儿出生体重标准及不同孕龄男、女新生儿出生体重标准,并绘制新生儿出生体重曲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分娩,母亲无并发症和合并症,且活产无严重畸形、无水肿的新生儿出生体重.采用国际上成熟...  相似文献   

6.
凌丰 《中国厂矿医学》2003,16(3):220-221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比较<7d龄的早产儿、小样儿以及合并脑、泌尿感染者血、尿β_2MG水平。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尿β_2-MG均高于正常,合并脑膜炎或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及泌尿感染者血β_2-MG高于正常参考值,尿β_2-MG显著高于正常参考值。日龄<7d的早产儿、小样儿尿β_2-MG显著高于正常参考值。结论:新生儿败血症可引起肾脏损害,且以日龄<7d的早产儿、小样儿或合并脑、泌尿系感染者肾损害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败血症15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培养情况及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为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159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病原菌情况、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治疗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①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率占同期住院患儿的6.32%,其中院内感染占18.87%。②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真菌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及苯唑青霉素高度耐药;肺炎克雷伯氏菌对亚胺培南敏感。③早产、低出生体重、中心静脉置管、机械通气及广谱抗生素联合使用为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新生儿败血症以条件致病菌为主,应加强护理,注意隔离,严格无菌操作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新生儿败血症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正> 新生儿肺炎是国内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疾病。我院自1994~1996年应用国产丙球配合抗生素静滴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4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对象及方法 对象:新生儿重症肺炎98例随机分成二组,治疗组48例,其中足月儿14例,早产儿34例,平均日龄8.4天,肺部闻及湿罗音43例,胸片点片状阴影40例;合并败血症12例,NEC 5例,化脑4例,硬肿症12例。对照组50例,基本情况与治疗组相同。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重症感染合并呼吸衰竭,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我院自1991~1993年(据不完全统计)共收治新生儿呼吸衰竭120例,其中严重感染合并呼吸衰竭5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股资料男28例,女24例,体重1300~3800g,其中低体重儿30例。发病日龄为出生~7d20例,~28d12例。主要原发病肺炎24例,破伤风8例,败血症18例,脑膜炎2例。1.2临床表现三.2.1早期表现在呼吸衰竭发生前24~48h出现呼吸急促(21例),痰多且粘稠(16例),呼吸暂停(15例),频繁抽搐(11例)。豆.2.2呼吸衰竭时表现发组49例,自主呼吸频率>60次/minl…  相似文献   

10.
岳绍中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3):1568-1569
目的:探讨新生儿硬肿症并发肺出血的易患因素,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1999年10月至2007年4月我科收治的86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新生儿硬肿症并发肺出血的发生率与胎龄、日龄、硬肿程度及出生体重等密切相关,本组有24例出现肺出血,其中胎龄<37周者19例(79.17%),日龄<7天者21例(87.5%),出生体重<2500 g者21例(87.5%),重度硬肿者22例(91.67%).及早发现并及时给予机械正压通气等治疗可降低死亡率.结论:新生儿硬肿症并发肺出血的发生率与患儿胎龄、日龄及出生体重成反比,与硬肿程度成正比.及早发现并及时给予机械正压通气等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产儿败血症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对38例早产儿败血症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败血症并发化脓性脑膜炎31例,发生率约81.6%;痊愈31例,好转5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1例。结论只要及时发现和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早产儿败血症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的治愈率能得到有效提高,这对降低早产儿死亡率及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粘质沙雷菌败血症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粘质沙雷菌败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药敏情况。方法对在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的8例粘质沙雷菌感染新生儿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药敏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例患儿胎龄为28~30.3周,出生体重为800~1 552 g,所有对象均有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等侵袭性操作史,主要临床表现有呼吸暂停、腹胀、黄疸、发热等,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显著增高,血小板计数(PLT)下降明显,脑脊液(CSF)检查证实7例合并颅内感染,1例因家属放弃治疗未完善脑脊液检查。粘质沙雷菌对氨基糖甙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均耐药。最终治愈7例,死亡1例。结论粘质沙雷菌作为一种条件致病菌,易发生院内严重新生儿感染,并发颅内感染几率高。对常用抗生素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对氨基糖甙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探讨用微量泵注入药物而止惊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抽搐期的效果。方法 将65例小儿化脓性脑膜炎随机配对,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35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在抽搐期全部用微量泵持续注药止惊;对照组按常规使用药物。结果 对照组治愈率为66.7%,死亡率为16.7%,而治疗组治愈率达85.7%,死亡率为0,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频繁抽搐期及时用微量泵注入镇静剂,不仅能够止惊、镇静,而且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缩短了病程,提高了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1):134-136+141
目的探讨颅脑超声对不同类型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75例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化脓性脑膜炎43例,病毒性脑膜炎22例,结核性脑膜炎10例)患儿为观察对象,均行颅脑超声检查,统计不同感染类型患儿颅脑超声阳性率、脑室扩张检出率、脑积水检出率、硬膜下积液检出率、脑水肿检出率、脑实质改变检出率。结果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患儿性别、胎龄、体质量、日龄差异均不明显(P0.05);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颅脑超声回声异常检出率93.02%、13.64%、100.00%,脑室扩张检出率100.00%、54.55%、100.00%,脑积水检出率53.49%、18.18%、50.00%,硬膜下积液检出率62.79%、4.55%、70.00%,脑水肿检出率34.88%、13.64%、10.00%,脑实质改变检出率30.23%、90.91%、1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颅脑超声表现具有特异性,为临床鉴别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产儿临床管理方面的问题,进一步降低其病死率。方法: 回顾分析98例早产儿临床资料。结果: 98例早产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包括高胆红素血症、寒冷损伤综合征、肺炎、呼吸暂停、低血糖、低血钙、颅内出血、肺出血、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脑室膜炎。痊愈82例,病死16例,病死率16.33%;胎龄≤ 32周病死率明显>32周者(P<0.01);出生体重低于1 500 g者病死率明显高于出生体重大于1 500 g者(P<0.05)。死亡原因主要有肺出血、颅内出血、肺炎、败血症合并化脓性脑膜炎。结论: 早期识别、正确处理早产儿并发症是降低早产儿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李星  林慧卿  叶斌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5):155-156,158
目的探讨小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38例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38例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92.1%)、呕吐(47.4%)、惊厥(42.1%)、脑膜刺激征阳性(44.7%)、前囟紧张(34.2%),治愈27例(71.0%),好转8例(21.1%),转外科治疗3例(7.9%)。治疗前脑脊液检查外观混浊、球蛋白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3.7%和92.1%,高于治疗后的7.9%和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白细胞数、蛋白定量、葡萄糖定量均降低(P〈0.05)。结论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不典型,确诊依赖于脑脊液检查,应用敏感有效的抗生素、辅以地塞米松治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17例化脓性脑膜炎(化脑)和22例对照患儿脑脊液(CSF)中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化脑患儿CSF中Glu,GABA含量及Glu/GABA值均增高,且化脑重组Glu/GABA值高于化脑轻型组。提示化脑时CSF中Clu和Glu/GABA值的增高程度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26例新生儿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特点. 方法 整群选取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26例罕见性新生儿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资料,分析患儿发病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等. 结果 新生儿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发病初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实验室检查一般难以作出正确的诊断,脑脊液检查结果和典型的化脓性脑膜炎有较大的差异,临床诊断该病难度较大;患儿经抗感染、降颅压、肾上腺素、抗惊厥等对症治疗以后,患儿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治疗后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3例,其中合并硬膜下积液1例,癫痫1例. 结论 新生儿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研究清楚新生儿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特点,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以提升治疗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头孢他定椎管内持续给药治疗化脓性脑膜炎的可行性.方法 临床确诊1例无色杆菌属感染的化脓性脑膜炎,给予静脉注射头孢他定4edd,并进行腰大池置管外引流.3 d后在静脉注射头孢他定的同时经腰大池置管给予头孢他定椎管内持续给药0.2 g/d,3 d后症状明显缓解,拔除腰大池管,继续静脉注射头孢他定1周.结果 头孢他定椎管内持续给药同时静脉注射疗效明显好于单纯静脉注射,曾经尝试鞘内注射头孢他定患者无法耐受.结论 头孢他定椎管内持续给药治疗化脓性脑膜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疱疹病毒与肺炎支原体 (MP)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病中的作用及基因荧光定量PCR测定 (简称基因荧光定量 )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利用基因荧光定量检测了小儿非化脓性脑膜炎 (非化脑 )脑脊液中EBV ,HSV ,CMV和MP的核酸含量 ,并与脑脊液中其特异性抗体结果对比。结果  192例非化脑患儿中 84例病原DNA阳性率 4 3.8% ,且年龄越小 ,阳性率越高 ,以 0~ 3岁组最高 (5 0 .0 % ) ;在阳性者中 ,EBV DNA阳性率最高 (4 6 .4 % ) ,其次是HSV DNA和MP DNA(2 8.6 %和 14 .3% ) ,CMV DNA阳性率最低 (10 .7% ) ;重型患儿脑脊液 4种病原DNA的拷贝量明显高于轻型患儿 (P <0 .0 5 ,0 .0 1) ;脑脊液病原DNA阳性率与特异性IgM阳性率分别为 4 3.8%和 2 4 .5 % (P <0 .0 1)。结论 MP的直接损伤是MP脑膜炎的发病机制之一 ,基因荧光定量特异性强、敏感性高 ,需标本量少 ,是早期快速诊断小儿非化脑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