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春燕 《中国民康医学》2022,(10):145-147+151
目的:探讨社区产后访视健康管理计划在产褥期母婴健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0年12月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200例产妇及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按照产后保健护理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后保健护理,观察组给予社区产后访视健康管理计划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产妇产褥期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新生儿患病率和体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产妇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体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褥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患病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产后访视健康管理计划用于产褥期产妇和新生儿不仅能改善产妇不良心理状态,降低产妇产褥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新生儿患病率,还能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在保障母婴健康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后访视对母婴保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62例产妇,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1例产妇。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电话访视,观察组患者接受回院访视干预。访视结束后,比较两组母婴的保健效果。结果:①观察组产妇在贫血、产后抑郁、切口愈合不良、泌乳不良以及乳腺炎的发生率上均优于对照组产妇,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产妇(80.6%vs51.6%),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产妇其新生儿的患病率低于对照组产妇(9.7%vs45.2%),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褥期产妇实施回院访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母婴保健的效果,促进产妇产后的恢复及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社区产后访视对母婴健康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社区产后访视对母亲及婴儿健康的影响。方法于产后4个月对产后访视组(产访组)和非产后访视组(非产访组)进行产褥卫生、母乳喂养、脐部护理、预防接种等知识获知程度、母婴患病情况、母乳喂养率调查,并对出生后4月的婴儿进行身高、体重测量。结果产访组的产妇对相关健康知识的知晓率高于非产访组,产妇及婴儿的患病率低于非产访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非产访组,产访组4个月婴儿的身高、体重均显著超过非产访组。结论开展产后访视能提高产妇保健意识,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社区产后访视对母婴健康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收治的产妇7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产后访视的相关指导工作,对照组不进行产后访视指导,分析两组母婴的保健有效性。结果:产后访视结束后,观察组的产期保健知识掌握情况、产后自我护理能力、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妇进行社区产后访视,可使产妇享受到科学的产后保健指导,同时有效减少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赵改兰 《当代医学》2006,12(11):91-92
产后访视是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针对妇女、儿童生命周期中的特定阶段提供全方位的产后护理和医疗保健服务。高质量的产后访视,可以极大保护和促进产褥期的母婴健康,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产妇的产褥病率。本文通过对625例完整的产后访视记录情况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产后访视在母婴保健中的优越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12月转到本社区接受产后访视的产妇468例,进行产妇恢复情况、母乳喂养及满意度评价.结果:通过社区护士的产后访视,产妇的恢复情况良好、母乳喂养比例及满意度都较高.结论:社区护士产后访视能够解决产妇出院后院外护理问题,为产妇和新生儿提供连续性的健康服务,提高了母、婴保健水平.  相似文献   

7.
谢良琼 《大家健康》2016,(2):191-192
目的:探讨产后访视对产妇健康情况及新生儿发育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正常分娩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一般健康教育,观察组产妇接受系统性产后访视,对两组产妇健康情况及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抑郁症、乳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为8.00%,对照组为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9801,P <0.05);观察组新生儿头围、体重、身高增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后访视可改善产妇健康状况,利于新生儿生长发育,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产妇提供连续的支持与帮助,促进母婴保健。方法:指导组产妇(50例)接受产褥期母婴保健家庭访视服务,与以往常规服务的常规组产妇(50例)做对比分析。如果在反映产妇生理与新生儿健康诸项目中,两组比较,指导组优予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在母乳剐致养成功率,遇到新生儿健康问题及应对能力诸项目上,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家庭访视服务能较好地满足产褥期母婴保健的需求,有效地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9.
在社区开展产后访视保障母婴安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姜蕾 《中国全科医学》2002,5(6):477-478
目的 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方法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泥岗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社康中心 )在辖区开展了 1年的产后访视工作 ,在访视过程中使用访视套卡 (A、B卡 ) ,并在辖区内对有 1岁以下儿童的母亲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泥岗社区 2 0 0 0年的产后访视率为 97 2 2 % ,辖区内有 1岁以下儿童的母亲对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在访视前与访视后差别有显著性的意义 (P <0 0 0 1)。结论 社康中心开展产后访视工作 ,提高了访视率和有 1岁以下儿童的母亲对保健知识的知晓率 ,及时处理了产妇及新生儿出现的异常情况 ,保障了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社区产后访视干预对产妇及新生儿保健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3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分娩产妇8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社区产后访视干预,观察2组产妇产褥期保健知识掌握率、自我护理能力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褥期保健知识掌握率、自我护理能力、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产后访视干预对产妇及新生儿保健的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覃美术 《吉林医学》2012,33(8):1691-1692
目的:探讨产后访视在地段母婴保健中的作用。方法:对接受地段保健产后访视的216例产妇,217例新生儿(含1对双胎)的资料进行统计与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产后访视,产褥期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得到及时干预。结论:产后访视干预解决了产妇出院后护理支持不足,为产妇提供连续性的服务,大大减少了产褥期母婴常见病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流动产妇与本地产妇在产后访视时母婴异常情况的差异及其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以进一步做好产后访视工作.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对2015年10月1日—2016年9月30日在兰江街道社区(城区片)内分娩居住的产妇及其新生儿进行产后访视,并对母婴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流动产妇组纯母乳喂养率显著低于本地产妇组(P<0.05);流动新生儿组口腔黏膜感染、红臀、湿疹发生例数显著多于本地新生儿组(P<0.05);流动产妇组恶露异常、切口感染、子宫复旧不佳发生情况显著高于本地产妇组(P<0.05).结论 流动孕产妇在母乳喂养、新生儿保健、产褥期保健等知识的需求方面比本地孕产妇更为迫切.在以后的社区保健工作中,要把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孕产期的始终,加强流动产妇的产后访视工作,及时发现产妇和新生儿的异常,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产后访视在促进母婴保健中的作用。方法:随访产妇496例,将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6例产妇中有163例产妇存在乳汁不足、乳头皲裂、伤口愈合不良或感染、痔疮、产后出血等疾病,发病率32.86%;499例新生儿中有126例新生儿出现尿布炎、脐部感染、病理性黄疸、结膜炎、血管瘤等疾病,发病率25.25%。结论:产后访视能及早发现围产期母婴疾病并及时治疗和干预,降低围产期母婴病死率,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4.
15.
陈晓瑜 《当代医学》2013,(25):152-152
目的对妇女对产后访视服务的体验与需求进行分析。方法在2012年5月份在陕西的安康市城区对3个街道的56名经过2010年至2011年产后访视的妇女,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访问,调查和访问、交流的主要内容有:分娩的时间、医院、住院时间以及接受产后访视的体验和次数,对现有的服务方式和内容的需求以及看法。结果接受调查的56名妇女中,78.6%(44名)妇女表示对医生的回答和服务很满意。82.1%(46名)对社区提供的保健服务项目表示满意;8.9%(5名)接受过1次产后访视,32.1%(18名)接受过2次产后访视,59.0%(33名)接受过3次产后访视;产妇遇到的问题中小儿护理问题占60.7%,妇女情绪问题占26.8%。结论产后访视服务具有较高的覆盖率,妇女对医生和社区的服务较为满意;产妇对与婴儿健康的服务内容需求较大,在社区服务中应该采用多种合作方式的探索、多种咨询活动的开展等,更好地提高和完善产后访视工作,为产后妇女提供服务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产后访视模式对产妇院外产褥期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于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230例初产妇及婴儿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5例。对照组母婴院外访视采用专业医师上门访视产褥期哺乳及喂养信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添加电话访视,对比两组研究对象产褥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恢复及新生儿发育均较好,产妇产后疾病及新生儿疾病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母乳喂养率为99.13%(114/115),对照组为91.30%(105/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41,P〈0.05)。对照组母乳不足、产妇心理障碍、产妇患病、婴儿因素较观察组多发。结论:电话访视结合上门访视能够全面而客观地观察产妇及新生儿情况,纠正产褥期产妇自我护理误区,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7.
杨雁 《苏州医学》2007,30(2):120-120
本文对2006年1月~12月在沧浪区润达社区出生的105例新生儿作了产后母婴访视情况调查,用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开发的(2006)生育健康监测系统软件进行登记分析,并由社区医务人员上门进行产后访视,对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指导。结果:访视的105例中,本地藉54例(51.4%),外来流动人口51例(48.6%)。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产后访视,提高母婴保健水平及母乳喂养率。方法 由各防保站产后访视人员对产后0-42d的产妇及新生儿进行认真细致的产后访视,对产后访视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出院后的母亲母乳喂养率低及新生儿的脐部及皮肤的护理不发而造成的感染率高。结论 在产后访视人员的正确保健下,提高母乳喂养率,降低新生儿常见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齐彩霞 《大家健康》2016,(1):176-177
目的:探讨产后访视对产妇及新生儿保健作用评价.方法:随机抽取本地区6个社区235名产妇进行产后访视 ,比较访视前后产妇自身及新生儿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访视后产妇合理饮食、生活习惯、护理知识及乳房疾病知识知晓掌握率高于访视前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访视后产妇对自我及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度(91.07% )高于访视前(60.43% )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产后访视可提高产妇对自我及新生儿保健知识知晓率和掌握度 ,对产妇产后身心康复及新生儿保健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产后访视的机会,指导产妇做好产后个人保健和婴儿保健.通过产后访视发现产褥期存在着一些健康问题,有针对性地对产妇进行产褥期保健常识的宣传和教育,促进产妇的身心恢复.产后访视有利于提高产妇的依从性和满意度,提高产妇及其家庭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