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金匮要略》来谈阴阳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说:“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此段文字论述了阴阳毒的典型症状与治疗方药,但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等则论述不详。为此,本文拟从《金匮要略》来谈谈阴阳毒的病名、病因病机、症状、治法等,以供研究和治疗阴阳毒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浅谈阴阳毒     
贾晓林  胡正刚 《新中医》2007,39(7):95-96
阴阳毒出自于《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诸医家多认为,阴阳毒为感受疫毒,侵入血分的病证。其中阳毒因热壅于上,以面赤斑斑如锦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育龄期女性,除皮肤受损外,还可侵犯多个器官,导致相应损害,临床表现复杂,诊治困难,是目前国内外医学研究的热点。中医古典医籍中并无SLE的病名,但与此病证候相似者甚多,如“阴阳毒”、“蝴蝶丹”、“鬼脸疮”、“马缨丹”、“日晒疮”、“温毒发斑”等。《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指出:“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诸病源候论·时气阴阳毒候》载:“此谓阴阳二气偏虚,则受于毒。  相似文献   

4.
路志正教授运用经方治疗红斑狼疮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斑狼疮在中医学中多属于“阴阳毒”、“赤丹”、“蝴蝶斑”、“周痹”等范畴。《金匮要略》载“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诸病源候论》:“赤丹者,初发疹起,大者如连钱小者如麻豆,肉上粟如鸡冠,肌里由风毒之重,故使赤也”。周痹之名,源于《灵枢·周痹》:“周痹者,在于血脉之中,随脉以上,随脉以下,不能左右,各当其所”。《医宗金鉴》谓:“周痹或痛、或肿、或手、或足,虽有定处,痛无歇止,或从上及下或从下及于上,左右相移流走”等描述。路老认为:其病本虚标实、寒热错杂,病程长,多…  相似文献   

5.
阴阳毒病始见于《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篇,原文谓:“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本条叙证简略,后世对其证治方药的理解多有歧议。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金匮要略·百合狐(或虫)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记载:“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简要地论述了阴阳毒的典型症状、预后及治疗方药,但对其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等论述欠详。为此,笔者结合临床实际,从病名、病因病机、治则方药等方面作一探讨,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7.
阴阳毒证治更易升麻鳖甲汤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篇所曰“阳毒之为病……升麻鳌甲汤主之……阴毒之为病……升麻鳌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在遗方用药时为什么用雄黄、蜀椒使人存疑,而“阳毒之为病”用之、“阴毒之为病”反去之更令人费解。笔者通过反复研读其文理、医理认为,更易使用升麻鳌甲汤是适宜的,其原因如下。 其一,应从概念上认识阴阳毒证。隋《巢氏诸病源候论》曰:“此谓阴阳二气偏虚则受于毒,若病身重腰脊痛、烦闷、面赤斑出、咽喉痛或下利狂走,此为阳  相似文献   

8.
二十三、皮肌炎表现不一 施方药随证治之皮肌炎属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之一 ,主要累及横纹肌 ,也可伴发各种内脏损害。多发性肌炎则是指患本组疾患无皮肤损害者。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女性多见。陈老认为 ,皮肌炎与《金匮要略》中之阴阳毒十分相似。原文曰 :“阳毒之为病 ,面赤斑斑如锦纹 ,咽喉痛 ,唾脓血。五日可治 ,七日不可治。”“阴毒之为病 ,面目青 ,身痛如被杖 ,咽喉痛 ,五日可治 ,七日不可治。”阴阳毒究属何病 ,古今医家尚无定论 ,多以感染疫毒 ,侵入血分所致释之 ,此与皮肌炎的症状特点较为吻合。一般而言 ,皮肤症状通常是先…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可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古代文献无此病名,从临床特点看似为"痹证"、"阴阳毒"、"鬼脸疮"、"蝴蝶斑"等范畴.<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篇>谓:"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吐脓血";"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  相似文献   

10.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累及皮肤黏膜、肌肉、关节、肾脏等多系统~([1]),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肾脏所引起的肾炎,是继发性肾炎之一~([2])。目前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对应的中医病名为"阴阳毒"。《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脓血……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症状如面部红斑、关节痛、口腔溃疡等类似,系统性红斑狼疮表现为多系统损伤,故当出现狼疮性肾炎,以乏力、肢肿为常见症状,中医可命名为"肾痹""水肿""虚劳"。  相似文献   

11.
过敏性紫癜病因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中西医对该病的病因有不同的认识,现综述如下。1中医学对过敏性紫癜的认识过敏性紫癜属祖国医学“血证(紫斑、血尿、便血)”的范畴。其病机为风、湿、热毒之邪夹杂,络伤血溢,血溢脉外,而“瘀”是“溢"的病理产物,“瘀”、“溢”互为因果,这使本病具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瘀”自始至终贯穿本病全过程。1·1古代医家对过敏性紫癜的认识巢氏《诸病源候论》认为发斑的病因病机有二点:一是为各种原因引起的“热毒蕴积于胃,熏发肌肉所致”,有云:“斑毒之病,是热气入胃,而胃主肌肉,其热挟…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见于中医的紫斑(肌衄)、鼻衄、齿衄、崩漏等血症之病。由于血溢于肌肤之间,皮肤现紫斑瘀点的血证,称为紫斑,亦称为肌衄。《医宗金鉴·失血总括》況“皮肤出血曰肌衄”,指出内科杂病肌衄发斑不包括温病出疹发斑。一、临床资料本组24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均经西医各项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排除过敏性紫  相似文献   

13.
阴阳毒病始见于<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篇,原文谓:"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本条叙证简略,后世对其证治方药的理解多有歧议.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阴阳毒究竟是何种病症,历来论述颇多分歧,本文试从下面三个方面谈谈看法.一、对《金匮要略》所述阴阳毒的理解《金匮要略》中有关阴阳毒的条文象其它许多病种一样,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典范.它首先指明了阳毒与阴毒的不同:"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从"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及方后说"老小再服"等则,知其病势急暴,预后严重,可推测为严重的急性传染病.同时也清楚地阐明,邪毒壅结,病势险恶,出现发斑、咽痛等症是这类疾病的共性,但又因体质各异、病位深浅、病机不同而当辨证区分:一为面赤、唾脓血:一为面目青,身痛如被杖.两者迥异.《金匮要略》从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提出了具体的治疗方法:阳毒用升麻鳖甲汤:阴毒用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  相似文献   

15.
梁贻俊 《新中医》1991,23(6):43-44
“紫斑”是指血溢于肌肤之间,皮肤呈现青紫斑点或斑块为临床特征,常伴有鼻衄、齿衄、舌衄的一种疾病。它属于祖国医学“血证”、“肌衄”“发斑”、“葡萄疫”、“阴阳毒”等范畴。常见于西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临床虽均为  相似文献   

16.
中医认为,过敏性紫癜属于“紫斑”、“痧”及“斑疹”的范围,多因外感风热、湿、毒等外邪,或食鱼、虾等腥腻之品,酿成湿热,或被毒虫叮咬,虫毒浸淫,以致风热相搏或热毒炽盛,灼伤血络,迫血妄行,亦可因寒邪外侵,内滞于血脉,脉络损伤而致。中医认为,“紫斑”病定位于肌肤、血脉及胃  相似文献   

17.
过敏性紫癜多发于小儿,是以小血管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分单纯皮肤型、关节型、腹痛型、肾型、混合型。西医以激素治疗为主,但易复发,又不能控制肾脏损害。本病属“血证”、“肌衄”、“葡萄疫”范畴。笔者通过辨证施治,总结出一些特点。 1 病机特点 陈实功《外科正宗》云:“葡萄疫,其患生小儿,感受四时不正之气,郁于皮肤不散,结成大小青紫斑点,色若葡萄,发在遍体头面。”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云:“斑毒之病,乃热气入胃,而胃主肌肉,其热挟毒,蕴积于胃、毒气熏发肌肉,状如蚊虫所螫,而赤斑起,周匝遍体。”可见,本病与外感…  相似文献   

18.
《金匮要略》阴阳毒之因机治法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证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旭 《国医论坛》2003,18(6):4-6
阴阳毒始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后世医家多将它归入温疫、疫斑 ,与现代医学中全身系统性红斑狼疮、斑疹伤寒、猩红热、急性坏死性咽炎、咽喉化脓性感染继发败血症及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相关。由于医家对阴阳毒的病因病理认识不清 ,误以寒证、热证理解阴毒、阳毒证候 ,且对阳毒用雄黄、蜀椒而阴毒反去之之理疑惑不解 ,故笔者研读文献 ,对此略陈管见 ,并结合临床浅谈红斑狼疮的证治。1 阴阳毒为邪毒之患《金匮要略》中记载阴阳毒证治的条文极为精简 :“阳毒之为病 ,面赤斑斑如锦纹 ,咽喉痛 ,唾脓血。五日可治 ,七日不可治 ,升麻鳖甲汤主之…  相似文献   

19.
过敏性紫癜属于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特点为皮肤紫癜和粘膜出血及浮肿,常常伴有腹痛便血,关节肿痛及肾脏病变等。在祖国医学文献中虽无“紫癜”这一病名,但类似本症的描述则散见于有关文献中,如《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决》说“九窃一齐出血名曰大衄,鼻出血曰:鼻衄……皮肤出血曰肌衄,又如葡萄疫节下注曰:状若葡萄,发于遍体惟腿胫居多。”《诸病源侯论》对本病更有较详细之阐述……因此“过敏性紫癜”属于祖国医学“肌衄”“发斑”“血症”范畴。  相似文献   

20.
升麻鳖甲汤出自《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篇,由升麻、鳖甲、当归、蜀椒、甘草、雄黄组成,有清热解毒散瘀之功能,为治疗感受疫毒所致的“阴阳毒”而设,临床表现为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之“阳毒”症状,或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之“阴毒”症状。吾师沈继泽教授以本方加味,用于治疗现代医学之疑难杂病,如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疾病,取效颇佳。现举例介绍如下。1 皮肌炎李某,女,49岁。1997年8月诊。患者1年前鼻部发现一小皮疹,经某院诊断为皮肌炎,曾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症状时好时作,故求治于沈师。诊见面部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