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据美国WebM D医学新闻网(2017-01-17)报道,刊载在2017-01-05《英国临床药物学》的一项新研究指出,服用Prilosec、Nexium等胃灼热药物的人罹患两种严重肠道感染的风险可能会增加。这项针对近565 000名成年人所做的研究发现,那些服用胃灼热药物的人感染困难梭状杆菌(C.difficile)以及曲状杆菌(Campylobacter)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2.
据英国《BBC新闻》(BBC NEWS)2012-03-16报道,美国医疗保健公司美可保健(Medco Health Solutions Inc.)公布的研究成果指出,许多服用各式癌症口服药的患者,同时也在服用其它可能会降低癌症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药物。研究发现,43%正在服用极具疗效白血病药物基利克(Gleevec)的患者,也在服用其它可能会降低癌症疗效的药物,而68%患者同时服用其它恐将提高身体毒素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背景:骨结核患者常规用药,病灶处结核药物的有效浓度低,治疗效果差。目的:制备一种可直接植入骨结核病灶内的,且具有在骨结核周围组织能够长期保持一定的抗结核药物浓度,起到提高骨结核的治愈率有效治疗的新型生物材料。方法:采用乳剂-溶剂挥发法制备利福平-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和异烟肼-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利用生物黏合剂α-氰基丙烯酸烷基酯将2种微球加工成长效缓释双组分药物载体,观察缓释双药物载体体外释药特性;然后将缓释双药物载体置入兔股骨转子间骨缺损部位,观察载药缓释载体植入后不同时间点药物释放浓度、组织相容性及骨缺损的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利福平-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平均粒径(240±13)μm,载药率为(26±1.5)%。异烟肼-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平均粒径(250±10)μm,载药率为(28±1.8)%。利福平、异烟肼,90d体外累积释放率可达到80%和90%。90d体内释放利福平和异烟肼的浓度可达(0.5±0.4)和(0.6±0.3)μg/g。缓释双药物载体置入兔股骨转子间骨缺损部位可见筋膜、肌纤维之间出现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59d后肌肉组织中性粒细胞明显减少,X射线平片显示骨缺损明显缩小。提示该载体能够长时间保持骨结核周围组织中一定的药物浓度,弥补血中药物浓度不足,有望在骨结核手术治疗中提供一种新型的双药物缓释载体。  相似文献   

4.
药物基因组学(Pharmacogenomics)和药物基因组计划(Pharmacogenomics prcoject,PGP)是在人类基因组(HGP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功能基因组内容之一.药物基因组学是研究影响药物吸收,转运、代谢和清除整个过程的个体差异的基因特性.由于基因多态性所致个体对药物的不同反应-药物反应的遗传基础,即有关基因和基因变异与药物效应个体差异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开发新药物 .以达到根据个体化的合理用药.所以,基因的多态性是药物基因组学的基础.药物基因组学是一个新型的交叉学科,使药物治疗的模式由诊断定向转为基因定向治疗.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抗氰药物高铁血红蛋白(MetHb)形成剂对-氨基苯丙酮(P-aminopropiopheaone,PAPP)及其代谢产物对-羟氨苯丙酮(P-hydroxylaminopropiophenone,PHAPP)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根据NIH的一项研究,一种治疗过敏的非处方药物可限制小鼠体内的丙肝病毒活性。研究结果提示,这个叫做盐酸氯环嗪(chlorcyclizine HCl,CCZ)的药物有可能用于治疗人体病毒感染。研究结果发表于2015-04-08《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丙肝病毒可引起肝炎,并常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肝硬化。丙肝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可预防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7.
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BN)作为一种严重的进食障碍,与患者的5-羟色胺系统功能异常有关。药物治疗通过调节5-羟色胺系统功能来减少暴食和清除行为,有部分良好的效果。本文将对BN药物治疗的研究进行系统的回顾,以确定不同药物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相关影响因素,对当前BN药物治疗的研究进行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各种5-2’(取代)-去氧尿核苷类药物,例如5-碘-去氧尿核苷(抗疱净,简写作IDU)、5-三氟甲基-去氧尿核苷(磷乙酸,简写作TFT)和(E)-5-乙溴乙烯基去氧尿核苷(简写作BVDU)都可对单纯性疱疹和带状疱疹进行有效的化学治疗。还有另一些去氧尿核苷的衍生物药物,也显示出明  相似文献   

9.
韩玉 《医学信息》2005,18(9):1197-1198
抗菌药物是指由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所产生的化学物质-抗生素及人工半合成、合成的一类药物的总称。应用一种以上抗菌药物治疗感染性疾病一直是个争论的问题。本人结合临床的经验,认为抗菌药物的合理联合应用应注意以下问题。1掌握抗菌药物的合理联合应用目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类细胞膜仿生药物缓释涂层冠脉支架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单体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2-(三甲基氨基)乙基磷酸酯(MPC)、甲基丙烯酸十八酯(SMA)、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和甲基丙烯酸(三甲氧)硅基丙酯(TSMA)合成了一种新型类细胞膜涂层材料。接触角显示聚合物/水界面向更加亲水方向转化。这种类细胞膜能防止血小板黏附,显著延长复钙化时间。将雷帕霉素作为模型药物植被药物涂层支架,动物实验表明,这种涂层支架能有效预防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1 历史回顾1.1 早期的药物研究 在有效的化疗药物出现之前,曾用于结核病治疗的药物:(1)木馏油(2)脂肪及脂肪酸(3)桂皮酸(4)染料(5)重金属(6)碘(7)钙和矽(8)磺胺类(9)砜类。 1.2 现代抗结核药物的发现史 1935年磺胺药物的问世开始了结核病现代的化学治疗研究,1944年发现链霉素为结核病的化疗奠定了基础。 (1)链霉素(1944,美国);(2)对氨水杨酸钠(1946,瑞典);(3)氨硫脲(1946,德国);(4)紫霉素(1951,美国);(5)异烟肼(1950,美国);(6)吡嗪酰胺(1952,美国);(7)环丝氨酸(1955,美国);(8)乙硫异烟胺(1956,法国);(9)卡那霉素(1957,日本);(10)乙胺丁醇(1959,美国);(11)卷曲霉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认知行为疗法用于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重增加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2012年12月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收集关于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重增加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0软件对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篇随机对照研究,包括295名受试者。结果显示,治疗结束时研究组体重低于对照组[WMD=-1.83 Kg,95%CI(-2.79,-0.88)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结束时研究组体重指数低于对照组[WMD=-0.69 Kg/m2,95%CI(-1.04,-0.34)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现有的研究显示,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改善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重增加。  相似文献   

13.
抗体类药物近20年来蓬勃发展,目前全球上市的抗体药物已经有40多个品种,其治疗领域也从传统的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逐步扩展到抗感染和代谢性疾病等。2013年全球10大畅销药物中有6个是抗体类药物,包括3个自身免疫病治疗性药物和3个抗肿瘤抗体。单克隆抗体发展的同时也开启了对新结构、新功能抗体药物的探索,以期进一步优化抗体药物功能活性。抗体糖基化改造(afucosylation)、抗体-药物偶联(antibody drug conjugate,ADC)、双功能抗体(bispecific antibodies,BsAb)等都是当前抗体药物研发的热点领域。单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结合  相似文献   

14.
背景:生物可吸收涂层药物支架和永久涂层药物支架均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由于支架架构、支架药物、药物载体上的差异,多个研究对两种支架疗效和安全性的比较结果不完全一致。目的:比较生物可吸收涂层药物支架和永久涂层药物支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临床结果,评价两类支架在疗效和安全性上的差异。方法:检索Medline(1966-01/2010-07)、Embase(1980-01/2010-07)、Cochrane library(2010-07)、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90-01/2010-07)及相关参考文献,收集比较生物可吸收涂层药物支架与永久涂层药物支架的对照研究,采用Cochrane的随机方法学评价文献质量,应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纳入10个对照研究,共纳入4391例患者,其中生物可吸收涂层药物支架组2429例,永久涂层药物支架组196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生物可吸收涂层药物支架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支架置入后6~12个月内心脏主要不良事件、靶血管血运重建、心脏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和支架内再狭窄与永久涂层药物支架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生物可吸收涂层药物支架内晚期管腔丢失明显小于永久涂层药物支架组(P0.05)。提示生物可吸收涂层药物支架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安全、有效,并不劣于永久涂层药物支架,且可能在减轻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后内膜过度增生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单药耐药(SDR-TB)、多药耐药(MDR-TB)和广泛耐药(XDR-TB)菌株的不断出现和蔓延,使得传统抗结核药物的临床有效率不断下降,结核病也因此再次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公共安全的传染性疾病[1-5].研发新型抗结核药物,解...  相似文献   

16.
正据美国WebMD医学新闻网(2018-02-07)报道,一项新的加拿大研究表明,正在服用降低胆固醇或血压的药物可能不会导致勃起功能障碍。该研究涉及约2 000名正在服用降胆固醇、降血压药物或两者同时服用的男性。男性服用的他汀类药物是Crestor(瑞舒伐他汀),血压药物是坎地沙坦和氢氯噻嗪的组合。近6年的研究发现药物与勃起功能障碍发展之间没有联系。  相似文献   

17.
用4-乙烯基苄基胺与葡萄糖内酯反应合成了4-乙烯苄基葡萄糖酰胺单体(VBG)。以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A)为交联剂,用过硫酸钾(KPS)引发丙烯酰胺(AM)、衣康酸(IA)及4-乙烯苄基葡萄糖酰胺使之共聚,得到pH敏感含糖结构的三元共聚水凝胶。用核磁共振及红外光谱对单体和水凝胶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水凝胶中药物的释放性能,以及pH值及盐的浓度对水凝胶中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凝胶中药物在低pH值时或盐中药物释放显著下降,表明水凝胶对酸或盐有强烈的响应性。  相似文献   

18.
人们认为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ER)水平,预测病人对内分泌治疗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但是乳腺癌仅ER( )的50-60%和ER(-)的10%的病人对内分泌治疗有效。为了进一步提高选择内分泌治疗有效的病人,我们们根据三苯氧胺药物(TAM)做为乳腺癌病人首选药物之一,并且它能够竞争雌激素受体的原理,实验设计了体  相似文献   

19.
心力衰竭(HF)患者逐年增多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医疗难题,临床诊疗中,经典治疗方案暴露出越来越多的不足与缺陷,需要更多新方法、新药物去改变目前的窘境。托伐普坦(血管加压素受体拮抗剂)、左西孟旦(钙离子增敏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脑啡肽酶抑制剂沙库必曲缬沙坦(LCZ696)等新药的出现,弥补了很多临床治疗缺憾,尤其对于合并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等HF患者的针对性更强,副作用相对较少,但由于这些药物的大型临床试验并不完善,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尚需时日。本文综述这些药物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心理干预结合药物治疗对青少年抑郁患者心理防御机制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72例青少年抑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6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抗抑郁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理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90项症状量表(SCL-90)对患者抑郁症状进行评价,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试(MMPI)、防御方式问卷(DSQ)对患者人格及防御机制进行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SAS、SCL-90评分降低,治疗后观察组HAMD、SAS、SCL-90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t=-9.785,-5.460,-9.511;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MPI分中疑病、抑郁、癔症、精神衰弱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t=-8.600,-9.134,-4.530,-7.784;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成熟防御机制评分降低,成熟防御机制评分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不成熟、成熟及中间型防御机制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t=-2.884,2.300,2.488;P 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不成熟心理防御方式,改变偏激、癔症等不良人格特征,改善抑郁症状,较单一药物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