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2.
抗人肝癌单克隆抗体的人体放射免疫定位及治疗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研究单抗Hepama-Ⅰ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导向定位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包括30个失去手术指征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18例行放射免疫显像(RI)研究,12例行放射免疫治疗(RIT)研究,分别从肝动脉投与131I-HepamaI9.25GBq(RI)及18.5GBq(RIT)。结果接受该制剂后未见明显毒性反应,显像率为14/18,最佳显像时间在注射后96小时,AFP下降率为75.0%,肿瘤部分缩小率66.6%,与对照组比较,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结论单抗HepamaI能在人体内认识原发性肝癌细胞,并能与之特异结合。核素碘标记的HepamaI可作为治疗晚期肝癌的综合疗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4.
肝血管内皮细胞肉瘤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血管内皮细胞肉瘤1例王洪波1朱昌栋2吕琳1王丛笑11病例介绍患者,男,40岁,农民,因上腹胀痛7个月,加重3个月于1997年1月6日入院。7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呈胀痛、钝痛,无规律性间断发作,可自行缓解,与活动体位无关,出汗较多,尤以夜间为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一株抗胰腺癌干细胞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进行初步鉴定和体外功能研究,为靶向胰腺癌干细胞治疗胰腺癌提供候选单抗药物.方法 应用无血清悬浮培养及PKH26染色确定胰腺癌细胞系PANC-1中肿瘤干细胞的存在.流式细胞术检测PANC-1细胞中有干细胞标志物CD44+CD24+的细胞比例.双色细胞免疫荧光检测CD24和单抗15D2识别的抗原蛋白在PANC-1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无血清悬浮培养法观察单抗15D2对PANC-1成球细胞自我更新的影响.CCK-8法检测单抗15D2对PANC-1细胞增殖和耐药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单抗15D2识别的靶抗原在人胰腺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ANC-1细胞能在无血清培养液中存活、增殖并形成细胞球,成球率为(2.5±0.5)%.PANC-1球体细胞中CD44+ CD24+细胞的比例较亲本细胞提高了11.4倍,其中CD44+ CD24+细胞占CD24+细胞的97%,在此体系中用CD24作为PANC-1细胞干细胞标志物.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单抗15D2识别的抗原分子在细胞膜上表达,并能与CD24在PANC-1细胞共定位.抗体体外功能研究发现,单抗15D2能显著抑制PANC-1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液中成球,抑制率达到22%.同时,单抗15D2联合吉西他滨能显著抑制PANC-1球体细胞的增殖,联合组和对照组IC50分别为0.10、0.39 μmol/L.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单抗15D2所识别的抗原蛋白在76.9%(11/13)的人胰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而在癌旁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仅为10.0%(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胰腺癌干细胞单抗15D2体外能够显著抑制胰腺癌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耐药能力,为胰腺癌干细胞的靶向治疗提供有应用价值的候选抗体药物. 相似文献
6.
抗人小细胞肺癌独特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抗人小细胞肺癌独特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杨瑶琴胡晶莹莫忠根张中华李斯德作者单位: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免疫及细胞生物学研究室(上海200032)关键词抗体,单克隆肺肿瘤癌,小细胞抗独特型抗体的应用是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的一种新方法[1],抗肿瘤特异性抗体(Ab1... 相似文献
7.
肿瘤抗血管新生治疗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新生(angiogenesis)受一系列促血管新生因子和抗血管新生因子的调节,在生理情况下,这些因子的代谢维持平衡的状态,控制着体内的血管新生.血管新生增加是创伤愈合、炎症、月经和胚胎发育时的正常生理反应,但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实体肿瘤等病理情况下也会有血管新生的增加.在实体肿瘤中,血管新生对其生长和转移起关键作用.一般超过2~3mm~3的肿瘤就需要微血管网以促进营养物质的输送并清除代谢产物.在许多肿瘤中微血管密度被认为是判断肿瘤进展和转移潜力的指标.因为新生血管给肿瘤细胞提供了到达血液循环的途径而促进转移.另外,血管新生也可导致对原发肿瘤进行成功治疗多年以后的肿瘤复发.近年来针对肿瘤血管新生的调控机制而设计的一系列抗血管新生治疗的实验研究表明,抗血管新生治疗可以降低实体肿瘤的复发率和转移能力,部分研究已进入临床阶段,为实体瘤的治疗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同位素标记的抗表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EQ75对胶质瘤细胞的亲和力及杀伤力。方法体外实验:采用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荧光强度定量分析进行EQ75对人胶质瘤细胞株BT325表面抗原特异性鉴定。体内试验:建立裸小鼠移植性胶质瘤模型,随机分组,经尾静脉分别注入111In┐EQ75和111In┐IgG,48h后测定各脏器组织T/NT放射性比值,连续2周观测肿瘤移植物的大小,比较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结果体外试验:EQ75对BT325有高度的亲和性。体内试验:EQ75组T/NT、肿瘤移植物的抑制率以及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111In┐EQ75对胶质瘤细胞有良好的亲和力及杀伤力。 相似文献
9.
抗人肝癌单克隆抗体对荷瘤裸鼠的放射免疫定位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31-碘标记抗人肝癌单克隆抗体Hepama-1(以下简称131-Hep)进行裸鼠人原发性肝癌(PHC)的体内肿瘤定位(RII)及杀伤作用(RIT)的研究。单抗系小鼠IgG_1,选用高效液相法纯化,Iodogen法标记131-NaI。行RII时,每鼠从尾静脉注射131-Hep1.11×10 ̄7Bq;行RIT时,从腹腔注入131-Hep1.85×10 ̄10Bq。结果:Hep能选择性地积聚于肿瘤组织,对肿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显著延长荷瘤鼠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鉴定抗人肝癌血管内皮功能性单抗,为治疗肝癌提供靶向治疗剂,并为分离获得肝癌相关的分子靶标打下基础。方法:采用活细胞荧光、MTT细胞增殖实验、成管实验和动物体内治疗实验,筛选鉴定抑制肝癌内皮细胞的功能性单抗。结果:从能与肝癌内皮细胞膜反应的119株克隆中,筛选出16株单抗显著地抑制肝癌内皮增殖其抑制率达21%~46%,46株能显著抑制肝癌内皮细胞的成管,3株单抗1F9、12B5和1B11能显著抑制肝癌移植瘤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50.8%、48.7%和47.0%。选择1株体内抑瘤效果最好的1B11单抗,通过抗体抗原亲和层析法进行纯化,并对纯化的单抗的相关抗原蛋白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鉴定,结果显示1B11抗原在肝癌血管组织较高的表达而在正常肝血管组织极少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显示其抗原相对分子质量约46×103。结论:采用大容量功能性抗体库技术成功获得了多株具有抑制肝癌内皮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功能性单抗,体内外抑制肺癌的生长,具有成为肺癌靶向治疗剂的潜力。其中1株可能是一个靶向治疗肝癌的新靶位。 相似文献
11.
Thedevelopmentofnewbloodvesselsisimportantintumorgrowthandmetastasis.Targetingvascularendothelialcellstoinhibitangiogenesisoroccludethebloodvessels,blockthepassageofbloodelementstotumorcells,resultinginirreversibletumorcellsdeath,maybeanovelstrategyoftumortherapy.BurrowsFJ,etal.wasthefirstwhoproposedtheapproachofantibodyderivestargetingvascularendothelialcellsinsolidtumors.HedevelopedananimalmodelexpressingtumorvascularendotheliumbytransfectionofthetumorcellwithIFN-ygene.Whenanti-MHC-IIimm…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单克隆抗体(CXCR4 mAb)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并初步探讨CXCR4 mAb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8周龄Balb/c雌性裸鼠,建立乳腺癌MCF-7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运用CXCR4 mAb进行干预,从整体水平观察CXCR4 mAb对肿瘤生长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3(Caspase-3)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CXCR4 mAb可明显抑制移植瘤的生长,瘤体抑制率达到71.4%;CXCR4 mAb治疗后的肿瘤组织中PCNA和VEGF表达明显下降,而Caspase-3表达上升。结论:CXCR4 mAb可能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及抑制肿瘤血管形成而发挥抗肿瘤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单克隆抗体(CXCR4 mAb)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并初步探讨CXCR4 mAb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8周龄Balb/c雌性裸鼠,建立乳腺癌MCF-7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运用CXCR4 mAb进行干预,从整体水平观察CXCR4 mAb对肿瘤生长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3(Caspase-3)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CXCR4 mAb可明显抑制移植瘤的生长,瘤体抑制率达到71.4%;CXCR4 mAb治疗后的肿瘤组织中PCNA和VEGF表达明显下降,而Caspase-3表达上升.结论 CXCR4 mAb可能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及抑制肿瘤血管形成而发挥抗肿瘤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罗非昔布对胰腺癌 BXPC-3细胞裸鼠移植瘤血管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背景与目的:肿瘤血管形成在肿瘤细胞浸润性生长中起了重要作用,增加表达的环氧合酶-2与快速生长肿瘤中的血管形成有关.本研究目的是观察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罗非昔布抑制胰腺癌生长的体内效应,以及对胰腺癌移植瘤相关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将表达有环氧合酶-2的人胰腺癌细胞 BXPC-3种植入裸鼠皮下,形成移植瘤.经口灌入罗非昔布 30 mg· (kg· d)- 1,共 8周,记录肿瘤大小,采用Ⅷ因子免疫组化显示血管密度, BXPC-3细胞上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检测亦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采用 RT-PCR和明胶酶法检测胰腺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RNA的表达及酶活性的变化.结果:罗非昔布对裸鼠胰腺癌移植瘤的肿瘤重量抑瘤率为 73.64%,肿瘤体积抑瘤率为 87.74%.实验组胰腺癌组织微血管密度 [(1.5± 0.2)个 /200倍放大视野 ]明显低于对照组 [(4.7± 1.5)个 /200倍放大视野 ].与对照组比较,罗非昔布显著降低了胰腺癌 BXPC-3细胞中 VEGF、 MMP-2 mRNA的表达以及酶活性.结论:减少胰腺癌相关的血管形成是罗非昔布阻止胰腺癌生长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NK4不仅是肝细胞生长因子的拮抗剂,而且是血管形成的抑制剂。研究已经证实NK4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但有关其在胰腺癌中的作用,目前少见文献报道。为此,本研究旨在探讨NK4基因在裸鼠体内的抗胰腺癌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建立裸鼠胰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构建NK4基因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并转染入瘤体内,转染前后称其体重、瘤重和测肿瘤体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技术对裸鼠胰腺癌组织中的凋亡细胞、增殖抗原和微血管密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4周后,NK4转染组裸鼠移植瘤体积为(1.39±0.33)cm3,明显小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2.06±0.55)cm3和(1.90±0.36)cm3,P<0.01];其瘤重为(1.30±0.81)g,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3.45±1.88)g和(3.14±1.51)g,P<0.01],抑瘤率为62.29%。NK4转染组肿瘤细胞的凋亡指数为9.34±0.91,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4.13±0.79和3.94±1.03,P<0.001);而NK4转染组肿瘤细胞的增殖指数为53.88±4.30,与对照组间和空载体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56.24±4.03和54.33±5.41,P>0.05);NK4转染组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为(12.24±4.63),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20.13±7.00和19.70±6.15,P<0.05)。结论:转染NK4基因可显著抑制裸鼠胰腺癌移植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单克隆抗体PD4诱导人胃癌细胞系MGC-803的凋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凋亡(Apoptosis)是一种区别于坏死的细胞生理性死亡方式。肿瘤发生与凋亡的异常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单克隆抗体PD4能识别胃癌细胞表面的分子量为40000的分子(P40)。本研究是为了观察单抗PD4是否具有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我们应用流式细胞术和末端脱氧核苷酸标记及DNA电泳法观察单抗PD4对胃癌细胞MGC-803增殖周期的影响以及对细胞杀伤作用的方式,并检测了MGC-803细胞表面Fas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PD4有阻滞细胞周期、通过诱发凋亡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且MGC-803细胞Fas抗原表达为阴性。结论P40是一个与细胞凋亡或增殖有关、且不同于Fas的肿瘤相关抗原,他的分子克隆有助于抗体诱导细胞凋亡机制的阐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肿瘤抑素慢病毒载体对裸鼠肝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探讨其在肝癌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建立人肝癌细胞株SMCC-7721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当肿瘤直径达到0.3~0.5cm时分别在瘤周及瘤体内多点注射100μl磷酸盐缓冲液(PBS组)、5×109 TU慢病毒绿色荧光蛋白(Lenti-GFP组)和5×109 TU 肿瘤抑素重组慢病毒(Lenti-Tum组)。观察3组的肿瘤体积变化,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3组肿瘤组织中肿瘤抑素的mRNA和蛋白水平,并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注射21天后,Lenti-Tum组的肿瘤体积为(702.1±143.7)mm3,小于PBS组的(1622.2±253.8)mm3和Lenti-GFP组的(1538.5±284.9)mm3(P<0.05);Lenti-Tum组的抑瘤率为56.7%,显著高于Lenti-GFP组的5.2%(P<0.05);Lenti-Tum组中肿瘤抑素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高于其他两组。Lenti-Tum组小鼠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00天,明显高于PBS组的58天和Lenti-GFP组的59天(P<0.05)。结论 肿瘤抑素经慢病毒转染能够明显抑制肝癌移植瘤的生长,延长荷瘤裸鼠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31I-anti-CD20 McAb经瘤内注射后在荷人Burkitts淋巴瘤细胞系Raji细胞移植瘤裸鼠体内的动态分布。方法:131I标记物的标记采用IODO-GEN碘化标记;注射标记物后第1、3、7、15天将荷瘤裸鼠活杀,定标器测量并计算瘤组织、血液等12种器官或组织的瘤/非瘤(T/NT)比值以及%ID/g值(每克组织摄入注入量的百分数)。结果:131I-anti-CD20 McAb瘤内注射组血液及其他组织器官T/NT比值在给药后第1、3和7天均显著高于腹腔注射组和131I-IgG瘤内注射组(P<0.05);该组肿瘤%ID/g值在给药后第1、3和7天分别为后两组的1.4~17倍和1.7~3.7倍;各非瘤组织和器官的%ID/g值低于后两组。结论:131I-anti-CD20 McAb经瘤内途径给药可以使肿瘤获得最高的放射性药物摄取率和最高的瘤/非瘤组织放射性药物摄取比,为下一步运用该途径进行放射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YH-16)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人乳腺癌裸鼠模型,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接种人乳腺癌细胞悬液,瘤体达1.0 cm3时,于种植部位皮下注射药物: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0.2 mg/kg体重,阳性对照组顺铂(DDP)1 ms/ks体重,YH-16组YH-16 20 ms/kg体重,DDP联合YH-16组为DDP1 mg/kg体重和YH-16 20 ms/ks体重,隔日一次,20 d后颈椎脱位处死裸鼠,检测裸鼠体重、肿瘤体积、抑瘤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细胞凋亡率、肺转移率.结果 DDP联合YH-16组、阳性对照组、YH-16单药组、阴性对照组肿瘤体积分别为(0.686±0.229)、(1.258±0.101)、(1.888±0.215)、(3.366±0.284)cm3;抑瘤率分别为92.1%、57.3%、36.5%、0;肺转移率分别为0、10%、20%、90%;癌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1.6%±2.7%、28.1%±2.7%、19.4%±2.9%、15.7%±3.2%;RT-PCR检测VEGF表达,吸光度(A)比值均数分别为0.530±0.164、0.759±0.210、1.063±0.295、1.268±0.14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为0.260±0.0820、0.348±0.085、0.461±0.099、0.556±0.113,以上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YH-16对人乳腺癌裸鼠肿瘤生长及远处转移均有抑制作用,不良反应小;YH-16联合DDP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