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含有血运神经片段的外膜管桥接兔坐骨神经缺损4cm,术后6个月神经纤维沿着外膜管生长良好,神经纤维排列规则,其复合运动电位、传导速度、波幅、横径平均值;与自体神经移植对比无差异。临床应用48例获得较好效果。表明有血运雪旺氏细胞与外膜管结合起来,对神经再生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肩外展功能的神经移位修复术式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有副神经移位修复肩胛上神经、肋间神经移位修复腋神经以及桡神经肱三头肌肌支移位修复腋神经等[1],其中副神经移位修复肩胛上神经已经证实具有比较理想的效果并成为臂丛神经损伤修复中的肩外展功能修复经典术式.本文总结2008年之前在本院行肋间神经移位修复腋神经的患者4例,获得一些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3.
上肢神经非创伤性神经束扭转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讨论上肢神经非创伤性神经束扭转的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结果。方法对5例上肢神经非创伤性神经束扭转进行神经松解术1例,神经切断直接缝合4例。分析其病史并对该病的发病、病程、检查发现及术中发现进行探讨。结果5例上肢神经非创伤性神经束扭转患者与上肢神经非创伤性神经卡压患者在临床表现、诊断上均有差异,手术治疗有效率为80%。结论上肢神经非创伤性神经束扭转是区别于上肢神经非创伤性神经卡压的另一类疾病。  相似文献   

4.
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传出通路神经追踪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研究大鼠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传出神经元胞体及其纤维末梢的分布。方法:将建立了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的11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组(n=4、4、3),分别用荧光金(FG)结合快蓝(FB)、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麦芽凝集素-辣根过氧化物酶(WGA-HRP)逆行顺行神经追踪。结果:左侧盆神经节(MPG)注射FG,尿道外括约肌(EUS)左侧注射FB后,可见FG、FB单标神经元及FG和FB双标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脊髓L3尾部至L5头侧左侧前角。膀胱肌层注射HRP后,在左侧MPG可见HRP阳性神经元,WGA-HRP注射入脊髓L4左侧前角顺行追踪显示,左侧MPG4和EUS内有HRP阳性神经末梢。结论:躯体运动神经(L4VR)可以再生替代内脏传出和躯体运动混合神经,再生的神经纤维部分直接支配EUS,部分终止于MPG,在MPG内换元,由节后神经元支配膀胱,躯体运动神经元同时支配MPG和EUS可能是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控制排尿的主要神经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神经丛与外周神经阻滞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阻滞可分为四类:①中轴神经阻滞(如腰麻、硬膜外麻醉);②神经丛阻滞(如臂丛、腰丛神经阻滞);③外周神经阻滞(如正中神经、尺神经阻滞);④椎旁阻滞(属于一种中轴神经阻滞,但可单侧阻滞)。本文重点介绍近年来神经丛及外周神经阻滞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腕及手部功能的神经支配主要依靠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神经损伤后应尽力做神经的修复,以恢复其功能。神经损伤后功能不恢复或神经无法修复时,需行功能重建。当三大神经均在高位损伤时,功能重建很困难,如其中两条神经损伤或有的神经为低位损伤时,尚可通过手术恢复手的部分  相似文献   

7.
骨骼肌包埋神经片段桥接与神经移植修复神经缺损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报道1993年1月-1997年10月应用自体神经移植及骨骼肌包埋本神经片段修复48例60条神经缺损,并根据不同神经,不同缺损长度、修复时间、缺损部位,比较二者间的疗效。方法 其中30例38条神经行神经移植,18例22条神经行骨骼肌包埋自体神经片段桥接。结果 术后随访12-28个月,按MCRR标准对肢体神经感觉功能评定疗效,优良率神经移植组2-5cm占83.3%,6-10cm上76.9%,11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移植神经长度对膈神经移位肌皮神经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2007年至2010年于我院行膈神经移位肌皮神经治疗臂丛损伤的患者进行临床随访,其中17例需要做神经移植.通过检测肱二头肌肌力与体重指数(BMI)评定手术疗效.结果 17例患者的总体有效率82.4%,移植神经长度以及BMI与屈肘功能恢复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臂丛损伤患者尤其是全臂丛损伤患者中,膈神经移位肌皮神经的临床疗效不受移植神经长度以及BMI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尺神经手背支作为神经移植供体在修复尺神经主干缺损的应用.方法 :对24例腕部创伤造成的尺神经缺损,应用尺神经手背支作为供体神经进行移植手术,术后6-24个月观察效果.结果 :术后运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应用尺神经手背支作为供体神经修复腕部尺神经主干缺损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及运动功能恢复良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神经调节治疗神经源性排便功能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神经调节技术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排便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4月,我们应用神经调节技术治疗脊髓损伤后便秘9例,其中应用S3骶神经调节治疗1例,阴茎或阴蒂背神经调节治疗8例,通过Wexner便秘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1例患者接受骶神经调节治疗后,便秘症状明显改善,Wexner便秘评分从术前平均22分降低到术后平均9分.4例患者接受阴茎或阴蒂背神经调节治疗后有效,调节前Weber便秘评分平均19分,接受12周的阴茎或阴蒂背神经调节后Weber评分降低到平均11分.随访期问患者便秘症状及生活质量持续改善.结论 神经调节技术可以改善部分神经源性排便障碍患者的便秘症状,但目前尚无有效指标能够预测神经调节治疗神经源性排便障碍的效果,此项技术仍需要高质量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来确证其治疗神经源性排便障碍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静脉套接式神经吻合修复神经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应用静脉套接神经吻合修复神经缺损18例,取得较好疗效。该术式可避免牺牲另外神经不易粘连,应用膜技术诱导组织再生,促进神经恢复,同时该术式利用“桥梁”样结构。增加静脉壁的支撑力。扩大了静脉移植修复缺损神经的长度。  相似文献   

12.
神经刺激器在外周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外周神经阻滞是常用的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方法,利用周围神经刺激器可使神经阻滞定位更加准确,提高阻滞的成功率。本文介绍神经刺激器的工作原理、临床应用及评价。  相似文献   

13.
神经刺激器在外周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周神经阻滞是常用的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方法,利用周围神经刺激器可使神经阻滞定位更加准确,提高阻滞 的成功率。本文介绍神经刺激器的工作原理、临床应用及评价。  相似文献   

14.
<正>病人,女性,67岁。因胸部CT检查发现上纵隔肿物3天于2022年12月14日入院。无声音嘶哑,无饮水呛咳,无手脚麻木。体格检查:头后仰,吞咽时左侧颈部靠近左侧锁骨头处可扪及一约3 cm×4 cm大小肿物,质硬、边界欠清、活动度一般、无压痛。辅助检查:甲状腺功能FT3、FT4、TSH、TPOAb、TGAb正常,PTH正常,肿瘤标志物全套(女性)正常。B超检查:提示甲状腺左叶下极后方低回声团,不排除来源于甲状旁腺(图1)。  相似文献   

15.
我院在学习国内经验基础上,自1976年以来开展了神经束膜吻合和束间神经移植术共18例,现将随诊2年以上的10例作一报告和初步讨论。一、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3例,均为青壮年病人。其中正中神经损伤5例,尺神经损伤3例,腓总及指总神经损伤各1例。10例中,6例损伤神经缺损在2cm以内者仅行单纯神经束膜吻合术,另4例行腓肠神经游  相似文献   

16.
神经松解术治疗腕部尺神经卡压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28例尺神经腕部卡压综合征,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25例为腕部尺神经管卡压,3例为单一的豆钩裂隙处尺神经深支卡压。讨论了卡压的病因病理变化特点,局部解剖特点、诊断及治疗等。  相似文献   

17.
何爱忠 《中国科学美容》2011,(6):117-117,119
目的观察神经刺激器定位神经阻滞的手术实用范围及麻醉效果。方法先据解剖用探笔模式测到体表相应位置,再用刺激针模式直至要探寻的神经所支配的肌肉群发生有节律的颤搐,调小电流至接近神经。定位准确后,回抽注射器无回血、液体和气泡即注入局麻药。结果 109例使用神经刺激器定位神经阻滞,无痛率(95/109)为88%,轻微疼痛率(11/109)为10%,无痛与轻微疼痛两者达98%。结论神经刺激器引导的神经阻滞,神经定位指标明确、客观,绝大多数患者效果确实。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2例尺神经神经束膜瘤患者的诊治过程,并对该病进行相关的文献复习.方法 例1为女性患者,发现右上臂肿块3年,术前患肢感觉正常,手部运动功能略减退.术中见肘上尺神经呈梭形增粗膨大约4cm×2cm,将肿瘤切除1周后行腓肠神经移植修复.例2为男性患者,发现右肘部肿块3个月,术前右小指刺痛觉减退,手内在肌肌力下降.术中见尺神经于肘部呈梭形增粗膨大约9 cm×4 cm,切取部分尺神经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 术后2例病理报告均为尺神经神经束膜瘤.例1术后随访3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尺神经支配区手功能无恢复.例2术后随访9个月,肿瘤无增大,手功能与术前相同.结论 神经内神经束膜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病变过程,对于病理诊断明确的患者,可手术切除并行神经修复,也可取神经活组织检查,定期随访肿瘤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19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前臂远端掌侧包块伴右手掌胀痛,指尖麻木1年余。参加重体力活动、训练或局部受凉刺激后右手症状明显,经休息后症状稍缓解。入院前3月右前臂远端包块明显渐增,并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诊断为“右前臂远端正中神经纤维瘤”收入院。  相似文献   

20.
神经刺激器在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神经刺激器可准确定位臂丛神经,提高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率和安全性.神经刺激器于1912年首次用于实施经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1962年,Greenblatt首次将便携式神经刺激器应用于临床.神经刺激器根据用途可分为两类:一类专为周围神经刺激定位而设计的周围神经刺激器(peripheralnerve stimulator,PNS),如Stimuplex(B.Braun);另一类兼用于神经刺激定位和评价神经肌肉功能,如Digistim 3(NeuroTechnology),Digistim 3 plus(NeuroTechnology),Innerva-tor(Fisher&Paykel),Sparkie(Dupaco)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