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肠外营养支持对食管癌手术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52例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于手术前2天及术后1~6d采用全营养混合液进行肠外营养治疗。结果 无吻合口瘘、脓胸等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均治愈出院;与肠外营养支持有关的并发症有血胆红素升高4例。高血糖4例。无导管并发症及感染发生。结论 对食管癌手术患者,适当的围手术期肠外营养支持有助于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快速疗法治疗肠外瘘的护理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肠外瘘的快速治疗即营养支持联合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促进肠外瘘快速自愈新疗法,可大大缩短肠外瘘的治疗时间,提高肠外瘘的治愈率。这项新技术同时对护理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十二指肠瘘的治疗及护理.方法 对2010年10月~2011年10月间收治的5例十二指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早期均接受全肠外营养(TPN).2例患者进行了肠液回输,5例予以谷氨酰胺强化;5例肠瘘初期均加用了生长抑素.5例十二指肠外瘘患者经非手术、手术治疗及精心护理后治愈,治愈率为100%;死亡0例.结论 十二指肠瘘经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结合肠液回输、强化谷氨酰胺、生长抑素等治疗和先进的影像学辅助设备处理以及精心护理,可促进十二指肠外瘘愈合.  相似文献   

4.
序贯性营养支持方式结合了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的优点,是危重病人理想的营养支持途径。介绍在ICU实施序贯性营养支持的方法的实施及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护理。  相似文献   

5.
危重病救治中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病人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效果。方法对我院ICU中56例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肠内营养支持组32例,肠外营养支持组24例。结果本组病人52例康复,4例死于原发病。经肠内营养支持后,血清前蛋白明显升高(P<0.01),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亦有升高(P<0.05);而肠外营养支持后,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对比,肠内营养支持组病人血清前蛋白和白蛋白均高于肠外营养支持组(P<0.05),上臂肌围和肱三头肌皮皱厚度无显著差异。结论ICU危重病人救治中,应根据疾病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方式,肠内营养有更好的代谢效应及营养效果。  相似文献   

6.
郭建英  康秀华  邱云 《家庭护士》2008,6(2):491-492
序贯性营养支持方式结合了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的优点,是危重病人理想的营养支持途径.介绍在ICU实施序贯性营养支持的方法的实施及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护理.  相似文献   

7.
肝移植病人的营养支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制定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以提高肝移植病人的手术耐受力和促进术后的恢复。方法:对3例肝移植病人手术前后的营养状况和营养支持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各自代谢特点,选择合理的营养支持方式。在术后早期1~3d采用全肠外营养(TPN),并辅以人血白蛋白以维持血浆白蛋白水平;在术后3~4d开始肠内营养(EN)结合肠外营养(PN),并逐渐过渡为完全经口饮食。结果:3例病人随访10个月,一般情况良好。结论:术前选择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法,可提高手术耐受力。术后视肝功能恢复程度,进行肠外营养(PN),适当控制营养供给量,当肝功能恢复后,应尽早开始EN,可辅以PN,并尽快过渡到完全经口饮食。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1):2073-2074
比较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两种营养支持方法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在医院中随机选取收治的100例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情况。观察组在体重指标及平均体重方面、营养指标回复方面、并发症及护理时间方面、治疗有效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支持较肠外营养支持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中应用效果较好,更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肠内营养支持及肠外营养支持对接受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4例COPD伴呼吸衰竭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按人院先后随机分为肠外营养支持(PN)组和肠内营养支持(EN)组,分别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前及治疗后两周分别测定前臂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MAMC)、血清白蛋白(ALB)水平等营养参数。结果:经两周治疗后,EN组患者营养状态比PN组较差。结论:PN是接受呼吸机治疗患者较好的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肠外营养支持对肠瘘患者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肠外营养在肠瘘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因腹部手术后发生肠瘘患者74例,其中高位肠瘘31例,低位肠瘘43例,均于发现肠瘘48-72 h开始给予肠外营养支持1-210 d,平均38 d.结果:74例患者瘘口自然闭合57例(77.0%),手术闭合13例(17.6%),死亡4例(5.4%).结论:肠外营养对于促进肠瘘自然闭合,以及为肠瘘赢得手术闭合时机,都具有不可取代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临床营养支持根据输入途径的分为肠内营养和场外营养。其中肠内营养液输注是危重病患者营养支持中的重要途径。选择恰当的输入途径和输注方式是保证肠内营养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肠内营养分口服和管饲两种途径,后者包括鼻胃管、双腔胃-空肠管、空肠造瘘管、胃造瘘管、鼻十二指肠及鼻空肠管。由于鼻胃管的适用范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不适于鼻胃管的患者在术中可置空肠造瘘管,以利于术后进行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现将空肠造瘘用于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国内外护理进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肠外瘘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方法分析我院近10年收治的43例结肠一期或二期吻合术病员的诊治情况、结肠吻合术后肠外瘘的原因及其防治。结果肠外瘘原因包括:1例是术前、术中诊断不明确,盲目行肠肿块切除、肠吻合术;1例在腹腔感染未得到有效的控制、肠管损伤严重水肿明显时强行做一期吻合,吻合的肠管无法愈合而致肠瘘;1例术前肠道准备不充分,肠道内有大量粪便、肠管水肿情况下强行做一期吻合。治疗或预防则根据以上原因进行。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及术中的正确操作,术后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恰当的营养,是结肠吻合口瘘的有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改善情况及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选择行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胸内吻合术后的患者20例,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结果: 20例患者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均未发生吻合口瘘,未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较重的消化道功能紊乱情况.伤口愈合良好.术后第14天,总淋巴细胞数、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术前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食管癌患者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安全、可行、有效,是值得推广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4.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discuss the care of patients with enterocutaneous fistula (ECF) requiring long-term support in the community. The discussion of what ECF are and aspects of nutrition will support the knowledge required to care for this group of patients effectively in their home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management of ECF appliances and gives a basic guide of skin care and how to reduce the prevalence of appliance leak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乳糜瘘患者在实施肠内营养期间安全管理的方法.方法 分析5例普通外科ICU内重症急性胰腺炎合 并乳糜瘘患者实施肠内营养过程的安全管理方法,包括:在合适的时间进行合适的肠内营养,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严密监测腹腔引流液量及其甘油三酯浓度和乳糜试验的变化.结果 5例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后,腹...  相似文献   

16.
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效果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对胃癌患者术后临床恢复的影响。方法PN组术后每日行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直到经口进食。EN组术后第1d以静脉支持为主,第2d开始经空肠造瘘管滴入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逐步加大支持强度并减少静脉支持。观察两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体质量、血红蛋白(HGB)、血清前白蛋白(PALB)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LY)。结果EN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PN组。术后第7dEN组各项指标的恢复速度均优于PN组。EN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5/20),明显低于PN组45.00%(9/20)。结论胃癌术后早期EN支持可促进小肠运动功能恢复,加快免疫和营养状态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87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免疫营养组、普通营养组、对照组,各29例。免疫营养组术前5d开始连续口服瑞能,1000mL/d;术后第1~7天,空肠造瘘管滴注瑞能。普通营养组术前5d开始连续口服瑞素;术后第1~7天,空肠造瘘管滴注瑞素。对照组围术期不进行营养支持。各组患者术前5d、术后8d检测免疫指标、炎症指标、术后并发症、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免疫营养组和普通营养组术后IgA、IgG、IgM水平明显升高(P〈0.01或P〈0.05)。免疫营养组手术后CD4、CD4/CD8、NK、淋巴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比例升高明显,和普通营养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手术后CRP均明显升高(P〈0.叭),与普通营养组和对照组比较,免疫营养组CRP升高的最不明显(P〈0.01)。免疫营养组感染性并发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营养组和对照组(P〈0.05)。免疫营养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普通营养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围术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总结5例卵巢癌术后患者并发肠瘘的原因和护理措施。发生肠瘘的原因主要有手术因素、肿瘤因素、营养不良及联合应用多种治疗手段。故完善术前准备及术后病情观察,以预防肠瘘的发生;加强营养支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积极保护消化道黏膜,减少放化疗对肠道的损伤;做好瘘口、管道和用药的护理,及时引流肠瘘液,避免瘘口增大,发生腹腔内严重感染。本组患者1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出院,3例经保守治疗加修补手术后治愈出院,1例因短肠综合征转院至专科医院行营养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使食管癌颈部吻合口瘘早期愈合,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方法对行食管癌根治术的75例中发生颈部吻合口瘘的8例患者,进行及早干预、加强心理护理、瘘口护理、营养支持等。结果本组8例患者颈部吻合口瘘均愈合良好。结论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瘘,是常见的并发症。护理人员及早发现吻合口瘘的发生,是促进吻合口瘘早期愈合的前提。加强患者心理护理、营养支持、颈部瘘口护理等是吻合口瘘愈合的重要保证,并可以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