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正>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指女性在16~40岁之间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卵巢功能障碍,造成卵泡耗竭或质量减退的一种卵巢功能减退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闭经、生育能力降低、不孕或伴焦躁、性欲减退等~([1])。数据显示该病的发病率约为1%~3. 8%,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升高且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妇女生殖健康及身心健康~([2-3])。目前,现代医学治疗方法主要有促排卵、激素  相似文献   

2.
<正>卵巢早衰是指女性在40岁以前,由于卵巢功能衰退而引起月经失调、闭经、不孕、性欲减退、更年期综合征等一系列症状的疾病。患者的卵巢内无卵母细胞或虽有原始卵泡,但对促性腺激素无反应或反应低,而促性腺激素浓度升高(FSH40IU/L)、黄体生成素降低(LH30 IU/L)、雌二醇降低(E225 ng/L),即可诊断卵巢早衰[1]。卵巢早衰严重影响了妇女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王必勤教授从事临床、科研教育二十余年,  相似文献   

3.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指育龄期女性40岁之前出现闭经、月经紊乱、促性腺激素升高和雌激素水平降低,伴或不伴有围绝经期症状的内分泌疾病。吴教授认为,卵巢早衰以肾虚为主要病机,与肝脾密切相关,其主要治法为补益肾精,养血活血,佐以疏肝健脾理气、调养冲任,使残留卵泡复苏和发育,以恢复卵巢功能,助孕保胎。  相似文献   

4.
正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是指女性40岁之前出现卵巢功能衰退,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闭经、促性腺激素异常升高、生育力降低甚至丧失,亦曾称为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卵巢储备功能不足等~([1])。POI严重困扰着不同年龄段的女性患者。虽然中医学并无"卵巢功能不全"的诊断,但根据  相似文献   

5.
周燕  盛梅笑 《四川中医》2013,(1):150-152
雷公藤作为一种临床应用广泛的免疫抑制剂,对女性生殖系统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或闭经、卵巢早衰、性功能减退等,西医可采用雌孕激素替代治疗,中医药多以补肾养血活血为防治的切入点进行研究。本文主要从雷公藤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及相关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浅析阴阳平衡理论在卵巢早衰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早衰是一种多病因所致的卵巢内卵泡耗竭或被破坏而发生的卵巢功能衰竭,是指月经初潮年龄正常或青春期延迟,第二性征发育正常的女性在40岁以前出现持续性闭经和性器官萎缩,并伴有垂体促性腺激素升高,而雌激素降低的综合征[1]。在中医古代文献中尚无"卵巢早衰"这一病名,和其相应的证候、病名散见于调经门,如经闭、血枯等。  相似文献   

7.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POF)是指女性40岁前由于卵巢内卵泡耗竭或医源性损伤导致的卵巢功能衰竭,以低雌激素及高促性腺激素为特征,表现为继发性闭经,常伴随围绝经期症状[1]。近年来卵巢早衰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并呈年轻化倾向,而卵巢早衰发病机理尚不明确,临床上治疗困难且病情易反复。分享吴克明教授治疗卵巢早衰的临证经验,以飨大众。  相似文献   

8.
刘思诗  赵颖 《新中医》2014,46(6):230-231
<正>卵巢功能减退(DOS)是卵巢产生卵子的能力减弱,卵母细胞质量下降,导致女性生育能力下降及性激素缺乏,同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紊乱,表现为经量减少、月经稀发、闭经、不孕等疾患。西医常用激素替代疗法(HRT)、诱导排卵、辅助赠卵技术等治疗方法。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月经过少、月经后期、经期延长、闭经、不孕等范畴。张玉珍教授创立的滋癸活血益经汤,临床治疗卵巢功能减退效果佳。现将其治疗验案1则分述如下,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9.
卵巢早衰(PDF)是女性在16~40岁之间由于各冲因素导致卵巢功能障碍,而造成卵巢存留卵泡的牧量减少或质量减退,血雌激素水平低下,促性腺素浓度过高为特征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不孕或伴潮热汗多、焦躁等症状。卵巢早衰在一般人群中患病率为1%-3%,在继发性闭经患者中患病率为4%-18%,原发性闭经患者中患病率为10%~28%,30岁之前为1/1000,40岁之前发病率为1/100。近年来卵巢早衰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呈年轻化倾向。  相似文献   

10.
卵巢早衰是指因卵巢功能过早衰竭致使女性40岁之前出现闭经,并伴有低雌激素、高促性腺激素水平的一种疾病。卵巢早衰的病因包括卵巢先天性卵泡不足、遗传因素、免疫因素、酶缺乏以及环境因素等[1]。临床表现为月经后期、月经量少、闭经、不孕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等。本院赵瑞华主任医师擅长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失调等疾病。笔者  相似文献   

11.
黄三秀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4):114-115
卵巢早衰是一种多病因所致的卵巢内卵泡耗竭或医源性损伤导致卵巢功能衰竭,病因可由自身免疫疾病、遗传因素、医源性损伤(化疗,放疗对性腺的破坏或手术所致卵巢血供受影响)或特发性原因引起。月经初潮正常,或青春期延迟,第一性征发育正常的女性在40岁以前出现闭经和性器官萎缩,以低雌激素及高促性腺激素为特征,表现为继发性闭经,常伴围绝经期症状。对本病一直无确切和毒副作用小的疗法。如何有效防治,降低卵巢早衰的发生率,正确评价卵巢储备能力,中医有多系统,多环节的调节作用,特别是能提高卵巢对促性腺激素和卵巢中性激素受体的含量,促使卵巢功能恢复和改善,安全有效,有其优越性,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卵巢储备是卵巢功能的间接体现,反映了女性的生育潜能。它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现象,易受年龄、遗传、免疫、感染、医源性以及生活环境因素等影响[1]。女性卵巢储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呈现生理性下降,个体差异性大,但部分女性会在40岁以下出现月经不调、闭经、不孕等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提示体内性激素分泌的异常,这种改变称之为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严重者称为卵巢早衰(POF)。  相似文献   

13.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导致女性生育能力减弱及性激素缺乏,表现为月经初潮后到40岁前出现月经稀发,经量减少,渐至闭经以及生育能力减退。进一步可发展为卵巢早衰(POF)。目前西医治疗以激素替代及辅助生殖方法为主,而中医凭借其传统的辨证优势,在临床治疗中获取了一定的疗效。韩冰教授临床经验丰富,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补肾调冲法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治疗疗效独到。  相似文献   

14.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imary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是指女性在40岁以前出现卵巢功能衰退,并以月经紊乱、高促性腺激素和低雌激素为临床特征[1]的一类疾病.POI病因多数不明,常见病因包括遗传因素、医源性因素、免疫因素、环境因素等[2].有研究表明,POI除可导致生育力下降外,与自然绝经女性相比,其更易发生骨质疏松、血脂异常及心血管等疾病[3],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身健康.中医学无POI对应的病名,依据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将其归属于"月经过少""月经后期""血枯""闭经""不孕"等范畴.西医主要通过激素替代疗法治疗,但较难恢复患者卵巢功能,且长期使用雌激素会增加血栓、乳腺癌及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预后良好.李灵芝主任医师从事临床近四十载,学验颇著,擅长治疗各种妇科疑难杂症.现将其运用中药调轴疗法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验案1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天癸汤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天癸汤治疗,对照组给予人工周期激素治疗。治疗三个月后,观察临床总体疗效及血清内分泌(FSH、LH、E2)的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29%,两组有效率经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FSH、LH、E2都有较好的改善(P〈0.01),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天癸汤治疗卵巢早衰临床疗效肯定,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借鉴。卵巢早衰是指女性在40岁前由于卵巢内卵泡耗竭或医源性损伤导致卵巢功能衰竭。它可以表现为卵巢功能衰退而引起的月经失调、甚至闭经、性功能下降、不孕症、围绝经期综合症等一系列症状。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自创天癸汤治疗卵巢早衰,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具有卵巢功能障碍(双侧卵巢呈多囊性改变)致月经紊乱或闭经、无排卵性不孕、高雄激素血症(多毛、痤疮)、肥胖、类黑棘皮症等特征的内分泌紊乱的症候群。西医治疗主要用克罗米芬诱发排卵,但受孕率不是很理想。本病属中医学"闭经"、"不孕"等范畴,  相似文献   

17.
任小梅  杨丹丹  桑海莉 《光明中医》2016,(19):2871-2872
卵巢早衰(Prematureovarian failure Po F),是指女性40岁前由于卵巢内卵泡耗竭或因医源性损伤而发生的卵巢功能衰竭,以低雌激素及高促性腺激素(FSH、LH)为特征,主要表现为继发性闭经,可伴有围绝经期症状,傅山所论的"年未老经水断"即为现代医学所说的卵巢早衰。引起卵巢早衰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因素可能是现代女性精神压力过大。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调节卵巢功能失调机制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功能 ,即排卵和内分泌功能 ,对女性的生殖功能、性特征和心态变化均具有重要意义。卵巢功能失调是导致许多妇科内分泌疾病的原因 ,如卵巢早衰、月经紊乱、不孕症、闭经、经前综合征等。此类疾病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对卵巢功能失调尚缺乏有效的调节手段 ,主要以激素替代、诱导排卵为主 ,旨在缓解低雌激素水平引起的症状。长期应用激素有明显的副作用 ,且疗效不确定 ,而中医药具有整体调控和多靶点、多方式调节的特点 ,因而对女性卵巢功能失调类疾病的防治显示出优势。中医理论认为“肾主生殖” ,其中“肾 天癸 冲任 胞…  相似文献   

19.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是导致育龄女性生育障碍的重要原因,随着我国高龄女性生育需求增加,DOR的诊治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提高卵巢储备功能、保护女性生育能力已成为生殖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DOR属中医学“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过少”“闭经”“不孕症”等范畴,其主要病机为肾精亏虚、冲任失调。中医药治疗DOR具有一定优势,尤其在不孕患者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中西医结合诊疗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卵巢功能和IVF-ET结局。本方案旨在进一步规范DOR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充分发挥中医药的治疗优势,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女性生育健康。  相似文献   

20.
正卵巢早衰是一种由多病因所致的卵巢功能衰竭,指月经初潮年龄正常或延迟的妇女在40岁以前,出现闭经、卵巢萎缩、体内雌激素水平低下、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达到绝经期水平的现象[1]。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闭经、潮热多汗、阴道干涩、外阴萎缩、性欲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