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在颈动脉斑块患者冠脉病变程度评估中的应用及对脑梗死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 2021 年 4 月至 2023年 4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 106 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颈动脉超声及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根据CAG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n=38)、双支病变组(n=36)及三支病变组(n=32).比较三组及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Gensini 评分、患者颈动脉硬化等级评分、颈动脉斑块个数、易损斑块、非易损斑块,对比易损斑块患者与非易损斑块患者脑梗死发生率.结果:随病变支数增加、Gensini评分分值升高,CHD患者颈动脉硬化等级评分、颈动脉斑块个数、易损斑块人数占比呈上升趋势,非易损斑块人数占比呈下降趋势(P<0.05);易损斑块患者脑梗死发生率高于非易损斑块患者(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对颈动脉斑块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具有一定评估价值,并对其短期脑梗死发生风险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判断病情、评估预后的有效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9月本院心内科就诊的疑似冠心病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检查方法检查结果,分析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方法检出结果效能,分析冠状动脉造影与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方法检查的一致性.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确诊冠心病75例,发现126支冠状动脉狭窄,其中左主干10支,前降支68支,回旋支28支,右冠状动脉20支;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结果:确诊冠心病71例,发现110支冠状动脉狭窄,其中左主干8支,前降支60支,回旋支23支,右冠状动脉19支.两种检查方法结果相符病变血管109支,且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出软斑块56例.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3.71%、86.51%、99.37%.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的中、重度冠脉狭窄的显示一致性较高(K值=0.877,P<0.05).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确切,且具有一定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成像技术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06月~2012年09月行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的38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的影像资料,对2种方法评价冠状动脉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38例患者经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均获得了较好的三维重建,显示率为95.00%;冠脉成像技术敏感性为93.90%;特异性为95.65%;阳性预测值PPV为96.25%;阴值预测值NPV为92.96%。结论320层螺旋CT冠脉成像简便易行、安全可靠,是风险较小的无创性检查,可作为冠心病高危人群普查筛选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钙化与冠脉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经256层螺旋CT检查并于30 d内行选择性冠脉造影(CAG)检查的疑似冠心病患者51例的相关资料。统计多层螺旋CT扫描的患者冠脉钙化总积分。应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进行冠脉钙化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51例患者钙化积分为0~2645.6分,平均钙化积分为(285.66±420.87)分,其中钙化积分为0分的患者有6例(11.80%)。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钙化积分与反映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变量冠脉狭窄病变≥50%的病变支数、冠脉狭窄病变≥50%的血管节段数、冠脉狭窄病变≥75%的血管节段数呈相关程度较弱的正相关(r=0.291~0.319,P<0.05);钙化积分与Gensini积分无相关性(r=0.264,P>0.05)。钙化积分与年龄无相关性(r=0.253,P>0.05)。结论 冠脉钙化总积分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呈相关较弱的非线性正相关,冠脉钙化程度较难预测冠脉病变的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多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心肌桥的诊断价值及对壁冠状动脉平均长度、埋藏深度、狭窄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至我院接受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疑似冠心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200例患者均统一实施冠脉造影以及64排256层螺旋CT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式下冠心病及冠状动脉心肌桥的检出率,患者壁冠状动脉的平均长度、平均埋藏深度、平均狭窄程度及具体发病位置,并对比不同检查方式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冠脉造影结果显示2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检出率为70.50%(141/200),76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包含122处发病位置,壁冠状动脉平均长度为(5.31±2.12)mm、平均埋藏深度为(2.41±1.15)mm、平均狭窄程度为(43.15±10.58)%.螺旋CT结果显示2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检出率为86.50%(173/200),102例出现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包含215处发病位置,壁冠状动脉平均长度为(6.75±2.28)mm、平均埋藏深度为(3.17±1.45)mm、平均狭窄程度为(48.26±10.35)%;冠脉造影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3.00%(46/200)高于多排螺旋CT10.50%(21/2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排螺旋CT可准确诊断冠状动脉心肌桥并明确其具体发病位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根据1979年WHO诊断标准诊断为冠心病118例,男76例,女42例,年龄39~72岁,平均年龄(56.67±10.48)岁.所有患者均行心电图及冠脉造影检查.常规12导联心电图和运动平板试验中有一项符合心肌缺血者可判断为心电图阳性.冠脉造影采用Judkins法,冠脉直径减少≥50%者,判断为阳性.结果 冠脉造影阳性74例,阴性44例.与冠脉造影为对照,心电图的敏感性为73.0%,特异性为79.5%.心电图及冠脉造影两种检查方法 在冠心病检出阳性率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 心电图及冠脉造影均为冠心病的诊断方法,但冠心病的诊断要结合临床综合分析,不能仅凭心电图或冠脉造影确诊或排除冠心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在本院行64排SCT冠状动脉成像,临床确诊为冠心病患者78例,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和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两组,对检出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管重构及ACS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78例患者共检测到斑块256个,其中软斑块65个,中间斑块81个,钙化斑块110个;有软斑的冠状动脉正向重构率明显高于钙化斑块的冠状动脉正向重构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ACS以软斑和中间斑块为主,SAP组以钙化为主,ACS组冠状动脉正向重构率明显高于SAP组,且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血管重构及ACS有明显相关性,64排螺旋CT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评价冠心病危险度的一种无创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目前运用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对冠脉斑块的定量评估多采用自动分析软件,进行由于CTA影像存在斑块伪影极易导致测量不准确,且多数研究只分析冠脉局部病变部位的即时斑块情况,本文将采用手动测量方法,追踪研究整支右侧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的斑块发展。方法选择RCA无支架植入、随访时间约12个月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2例,获取患者基线和随访时的CTA影像数据,然后利用Osiri X影像处理软件进行整支RCA的弯曲多平面重建,随后按照每隔3mm进行RCA分割和横断面重建,并在一定窗宽和窗口水平条件下进行横断面测量,最后采用类似IVUS分析方法测量获取斑块形态学评价参数,即最小管腔面积、斑块负荷、斑块体积及冠脉重构等,并通过观察这些参数的变化研究整支RCA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展。结果对于纳入研究的365段冠脉血管段,在12个月的随访过程中,RCA最小管腔面积减小了0.16 mm2,斑块负荷轻微增加了0.38%,但斑块体积几乎无变化。发生冠脉正性重构占39.2%,负性重构占43.3%,没有重构占17.5%。结论当合理设置窗宽和窗口水平时,运用CTA影像定量评价技术可以纵向评估冠脉斑块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齐晨晖  孙志国  赵庆  侯艳军 《医学信息》2010,23(16):2565-2567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在本院行64排SCT冠状动脉成像,临床确诊为冠心病患者78例,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和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两组,对检出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管重构及ACS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78例患者共检测到斑块256个,其中软斑块65个,中间斑块81个,钙化斑块110个;有软斑的冠状动脉正向重构率明显高于钙化斑块的冠状动脉正向重构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ACS以软斑和中间斑块为主,SAP组以钙化为主,ACS组冠状动脉正向重构率明显高于SAP组,且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血管重构及ACS有明显相关性,64排螺旋CT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评价冠心病危险度的一种无创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冠状动脉节段为基础,对照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IVUS)结果,评价64排螺旋CT(64-MSCT)检查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能力及准确性。方法选择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50例怀疑或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12例;年龄42~74岁,平均年龄55岁。行64-MSCT成像,2周内行冠状动脉IVUS,对186个冠状动脉斑块的64-MSCT及IVUS图像行对照研究。IVUS根据斑块回声特点将斑块分为钙化斑块、纤维斑块、软斑块(包括纤维脂质和坏死核心),64-MSCT则测量斑块密度,以CT值表示。结果对照IVUS结果,MSCT对出现任何粥样硬化斑块节段的诊断灵敏度为93.2%,特异度为91.6%。非钙化斑块组斑块含有较多的纤维和纤维脂质成分,与钙化斑块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非钙化斑块组相比,混合斑块组和钙化斑块组含有较多的坏死核心成分。结论 64-MSCT具有良好的检查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能力,64-MSCT与IVUS结果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ST段、QTc间期对冠心病(CHD)患者心肌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高度怀疑CHD心肌缺血患者250例,完善24 h动态心电图及冠脉造影检查.分析ST段、QTc间期的诊断效能,同时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估上述参数的预测价值.结果:250例患者中,冠脉造影显示182例存在心肌缺血,68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冠脉CT与冠脉造影诊断心肌桥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20年7月苏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07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依次进行冠脉CT和冠脉造影检查,计算壁冠状动脉(MCA)狭窄程度,观察前降支、对角支、钝缘支、后降支和回旋支冠脉分布走行以及与心肌的关系,测量心肌桥长度和厚度。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图像质量优良率、心肌桥检出率以及心肌桥测量指标。分析两种检查方法显示MCA狭窄程度和诊断心肌桥的一致性。以冠脉造影为金标准,计算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评估冠脉CT判断MCA中重度狭窄和诊断心肌桥的价值。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图像质量优良率均较好,冠脉CT心肌桥检出率显著高于冠脉造影(25.23% vs 14.02%, P<0.05);冠脉CT测得心肌桥长度大于冠脉造影,MCA狭窄程度低于冠脉造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CT和冠脉造影显示MCA狭窄程度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32, P<0.05);与冠脉造影比较,冠脉CT判断MCA中重度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63%、86.67%、74.36%、95.59%、87.85%;冠脉CT和冠脉造影诊断心肌桥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15, P<0.05);与冠脉造影比较,冠脉CT诊断心肌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4.29%、73.33%、69.23%、68.75%、68.97%。结论:冠脉CT与冠脉造影对心肌桥诊断均具有一定价值,而冠脉CT具有无创性、图像质量优良率高,且对心肌桥位置及分布显示佳,并对MCA狭窄具有较高敏感度和特异度,更具临床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DSA血管造影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4例冠心病患者均接受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DSA血管造影检查,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在冠脉不同级别狭窄程度的检出率、节段狭窄冠脉分支的检出率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DSA血管造影在冠心病疾病诊断中的结果相近,两种检查方式具有各自的应用价值,其数据可作为临床疾病鉴别和治疗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中影响图像质量的各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以及评估冠脉狭窄的效果.方法 通过838例临床疑似冠心病患者的6_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并以其中218例在1周内进行的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分析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评估冠脉狭窄的灵敏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心率、心率变化幅度、延迟时间设定、β受体阻滞剂、呼吸频率、屏气合作与否、造影剂注射总量与速度、图像重建时相、冠状动脉钙化、扫描参数、患者年龄性别、机器软硬件性能等是影响64排螺旋CT成像质量的因素.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评估冠脉狭窄的准确率为95.9%,阳性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3%、90.0%.结论 得到了影响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的各种因素,分析了减少和消除这些因素影响的方法.在评估冠脉狭窄方面,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基本能满足临床要求.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rious factors that influence image quality of 64-slice spiral CT coronary artery imaging, their impact extent and the assessment effect of coronary artery stonnsis. Methods Through examination of 838 clinical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uspect patients, by 64-slice spiral CT coronary artery imaging, in which, 218 patients were also examined by conventional coronary angiagraphy in a week, we took the conventional coronary angiography as the standard, analyzed the 64-slice spiral CT coronary artery imaging in the assessment of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by sensitivity, accuracy,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Results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image quality of 64-slice spiral CT coronary artery imaging include heart rate, heart rate change range, delay time setting, β-blocker, respiratory rate, breath-holding or not, total amount of contrast medium and the speed of injection, image reconstruction phase, 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the scan parameters, age and sex of patients, machine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冠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畸形(CA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57例经DSCT冠脉成像检出的冠状动脉畸形患者的MPR、VR、MIP及CPR图像,其中31例患者的图像与常规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进行对照。结果:DSCT冠脉成像检出的357例冠状动脉畸形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37例,包括冠状动脉高位起源15例,冠状动脉起源于对侧冠状窦13例,回旋支起自左冠状窦7例,回旋支起自右冠状窦1例,单一冠状动脉1例;本组冠状动脉走行异常均表现为心肌桥(MB),其发现MB319例326处;冠状动脉终止异常中冠状动脉瘘1例。其中31例于DSCT冠脉造影后行CAG检查,DSCT冠脉成像检出27例29处MB者CAG仅检出21例22处,但3例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及1例冠状动脉瘘行CAG全部检出。结论:DSCT冠脉成像能清晰地显示各种冠状动脉畸形,为术前评估及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信息,亦可作为随诊复查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危险因素聚集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聚集对冠状动脉狭窄的影响。方法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对2993例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的冠心病危险因素(高龄、男性、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以及吸烟)进行调查。结果随着伴发危险因素数目的增加,冠脉造影阳性率随着伴发危险因素数目的增加而明显上升,冠脉多支病变比例显著增加,重度和闭塞病变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结论冠状动脉病变水平与伴随冠心病危险因素数量有关,危险因素越多,冠心病发生机率越高,累及支数越广,狭窄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CTA特征与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大血管并发症将其分为并发症组(n=32)和常规组(n=28).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冠脉CTA指标.采用ROC曲线获取上述指标的敏感性、特异性及截断值以分析诊断价值,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评估血糖水平和冠脉病变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CAT指标与大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并发症组患者的血管狭窄程度、血管受累数目及管壁钙化程度均显著大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管狭窄程度、血管受累数目、管壁钙化程度均与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大血管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由ROC曲线得知,血管狭窄程度AUC为0.873,敏感性可达87.50%,特异性可达75.57%,P值<0.001,截断值为>33.40%;血管受累数目AUC为0.660,敏感性为40.63%,特异性可达82.14%,P值为0.019,截断值为>2,管壁钙化程度AUC可达0.876,敏感性可达65.62%,特异性高达100%,P值<0.001,截断值为>171.60分.结论:冠脉CTA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在临床诊治工作中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赵静  蔡永兰 《医学信息》2008,21(3):368-371
目的 探讨八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 25例患者均行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心率均在60-75次/分进行多层面螺旋CT扫描在心动周期R-R间期的75%的心电相位上进行横断面重建.然后采集的 数据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客积重建技术VR、多平面重建MPR、内窥镜、曲面重建,观察其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显示.结果 25例患者显示左冠状动脉主干100%,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近段均清楚显示,其中11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手术后:前降支5例、回旋支3例、前降支回旋支各一例、右冠状动脉2例,在MIP、VR、MPR上均能显示支架的位置和形态:8例显示冠状动脉狭窄:其中左前降支呈阶段性狭窄4例、回旋支狭窄2例、右冠状动脉2例、对8例冠状动脉CT成像提示有狭窄的患者进行了有创冠状动脉造影DSA检查,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三维成像均相对应;2例搭桥手术后吻合口通常:3例冠脉平扫显示钙化而造影后三维成像均未引起狭窄;1例扫描失败,由于心率不齐无法扫描.结论 25例冠状动脉造影经三维重建技术不仅显示冠状动脉的钙化、狭窄、斑块,而且还能观查桥血管是否通常,支架位置形态,远端血管的情况.与有创冠状动脉相比较.安全、快捷且经济,X射线少,是进行手术后评价的一种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也是一种重要无创筛查手段.越来越多的被患者和临床医生接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合并II型糖尿病(T2DM)的冠心病(CHD)患者的临床、心电图及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方法86例经冠脉造影证实为CHD的患者,按有无合并T2DM分为CHD合并T2DM组(DM组,40例)及单纯CHD组(NDM组,46例),分析两组的临床,心电图及冠脉病变特点,并加以比较。结果DM组临床上高血压、血脂异常、无痛性心肌缺血、左心衰竭及住院病人病死率显著高于NDM组(P<0.01或P<0.05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率变异性(HRV)及Q-T间期离散度(Q-Tcd)与NDM组有显著差异;(P<0.01)DM组冠脉左主干、三支病变及弥漫性病变多见,侧支循环开放率低于NDM组(P<0.01或P<0.05)。结论糖尿病与冠心病的关系密切。糖尿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重视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对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冠心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冠心痛合并糖尿病患者和72例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冠脉造影资料。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脉病变多数是多支病变。且数目多,糖尿病病程越长越易发生多支血管病变。结论2型糖尿病的及早预防、合理治疗对冠心病的防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