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促排卵治疗中绝经期促性腺激素及氯米芬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绝经期促性腺激素及氯米芬在促排卵治疗中适宜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4年8月2008年5月对80例不孕患者实施促排卵治疗。测定血雌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阴道B型超声、子宫颈黏液评分及基础体温测定监测排卵,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使用氯米芬及绝经期促性腺激素排卵率分别为77.3%和85.6%;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发生率为15.0%,大多由使用绝经期促性腺激素方案引起,且起始剂量150U;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的发生率为9.0%。结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和氯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有较好的疗效,绝经期促性腺激素和氯米芬促排卵治疗效果与卵巢的状态及激素水平有关。促性腺激素的使用应强调个体化,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并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多囊卵巢综合征克罗米酚耐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是妇科内分泌最常见的无排卵性不育症 ,具有高度异质性。克罗米酚是促排卵药物治疗的第一线药物 ,其排卵率 80 % ,妊娠率 40 % ,但 2 0 %患者对克罗米酚促排卵治疗无效。大多数学者将克罗米酚每天用量 15 0~ 2 5 0 m g,用药 5天 ,连续 3个周期无排卵者即定为克罗米酚耐药。克罗米酚耐药的无排卵性不育治疗较为棘手 ,目前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等方法 ,各有优缺点。本文就此方面研究进展 ,综述如下。1 药物治疗1.1 促性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 L H(黄体生成素 )、FH(卵泡激素 )、HCG(人绒膜促性…  相似文献   

3.
卵巢高度刺激综合征(0HSS)是促性腺激素诱发排卵中难以避免的并发症.随着促排卵治疗及助孕技术的广泛开展,OHSS的发生率正在增加.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28岁,因"垂体微腺瘤、闭经泌乳综合征"致原发不孕4年,口服溴隐亭治疗后月经恢复,因有生育要求,于2007年7月到我院监测排卵示无优势卵泡,使用氯米芬/尿促性腺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CC/HMG/HCG)促排卵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短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曲普瑞林在促排卵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收集接受供精人工授精助孕的不孕患者223例共255周期,当卵泡成熟时,根据不同的触发排卵方案分成两组:采用曲普瑞林触发排卵92周期为观察组;采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触发排卵163周期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结局。【结果】两组的周期排卵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触发排卵后24 h、48 h、72 h 周期排卵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比较两组的周期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多胎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供精人工授精促排卵治疗周期中短效 GnRH-a 能有效的触发排卵,尤其当优势卵泡数大于2个时,在获得与 HCG 相似的排卵效果及妊娠结局的同时,能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风险,但应重视黄体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种不同促排卵治疗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促排卵治疗方案分为三组,氯米芬组40例患者,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组40例患者,联合治疗组40例患者,对比三组患者的hCG注射日血清激素水平、成熟卵泡个数、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妊娠、排卵、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流产发生率。结果: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组黄体生成素水平明显高于氯米芬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氯米芬组和联合治疗组雌二醇水平明显高于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患者睾酮水平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成熟卵泡个数明显多于氯米芬组和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组和联合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大于氯米芬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组与联合治疗组妊娠和排卵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组与联合治疗组妊娠和排卵发生率明显高于氯米芬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联合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患者流产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米芬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效果显著,能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促进妊娠率提高。  相似文献   

7.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简称之为OHSS)是近年来辅助生育技术控制性超促排卵中的常见并发症,国内外报道其发生率为8.4~23%.重度发生率为0.8~3%。我院自2000年12月~2002年12月对不孕夫妇采用人类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行宫腔内授精(IUI)180周期及对不孕夫妇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诱导排卵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卵功能障碍是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占 2 5 %~ 30 % ,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 临床研究文献报道有中药与西药并用、针刺与西药并用、中药及中医其他疗法与西药并用等多种方案。常用促排卵西药有克罗米芬 (CC)、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等 ,其中CC与中药合用诱导排卵临床应用最为广泛。1 1 中药与西药并用1 1 1 中药 +CC 袁惠霞[1] 将无排卵不孕症患者 68例辨证分属肾阴虚型及肾阳虚型 ,经潮后阴虚者连服六味地黄丸或知柏地黄丸 1…  相似文献   

9.
促排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所致不孕的首选治疗是克罗米酚(CC)。然而有 2 0 %~ 30 %的患者对 CC无反应 [1 ] ,为此 ,对PCOS不孕症患者 ,需要找一种更为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本文研究采用 CC与尿促性腺激素 (HMG)低剂量缓增促排卵方案治疗 PCOS所致不孕症患者 ,观察疗效。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 1997- 0 1~ 2 0 0 2 - 0 1在我院不孕症专科门诊诊治的 PCOS6 2例 ,年龄 2 3~ 38岁 ,平均 2 8.8岁。不孕年限 2~12 a,平均 3.6 a。在我院或外院 B超未见排卵。 PCOS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 (闭经、月经稀少或功血 ) ,多毛…  相似文献   

10.
人绝经后尿促性腺素 (HMG)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在治疗垂体促性腺功能低下或垂体性腺功能轴紊乱造成的排卵障碍之妇女有诱导卵泡成熟和排卵的功效 ,本文用国产HMG和HCG诱发排卵 30例共 45个周期 ,临床观察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治疗对象  30例长期无排卵 ,且切盼生育者 ,输卵管通畅 ,丈夫精液正常 ,年龄 2 5~ 36岁 ,其中下丘脑垂体功能下性闭经 2例 ,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 8例 ,继发性I°闭经 6例 ,无排卵月经稀发或月经不规则 14例 ,后三者病例均经克罗米酚促排卵无效。1 2 用药方法 对于下丘脑垂体功能低…  相似文献   

11.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孕症是妇科的常见疾病 ,近来资料显示 ,不孕症约占已婚夫妻的8 %[1]。虽然生育技术的迅速发展 ,宫腔内人工受精 (IUI)和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 (IVF—ET)的应用广泛 ,人工合成促性腺激素诱发排卵的应用为普遍。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hyper-stimulationsyndrome,OHSS)是药物促排卵治疗中出现的最严重的并发症 ,其发生率为20 %[2]。引起OHSS的药物有 :枸橼酸克罗米芬 (CC)、绒毛膜促性腺素 (HCG)、绝经妇女尿促性腺激素 (HMG)、尿促卵泡成熟激素 (UFSH)和促性腺激素 (GnRH)等。它多见于年轻瘦弱妇女 (年龄<35岁 )、多囊卵巢…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医学生殖技术的发展,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CF)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促性腺激素诱发排卵中较常见的并发症.我院于1999年4月对1患者进行促排卵助孕治疗时出现重度OHSS,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廖湘玲  陈洋  聂岚  王冬莲 《医学临床研究》2012,29(12):2352-2355
[目的]比较药物促排卵治疗和腹腔镜下卵巢表面电凝打孔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症患者的疗效.[方法]60例PCOS不孕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0例联合使用克罗米芬(CC)、补佳乐、达英-35、二甲双胍、尿促性腺激素等药物促排卵治疗 (A组),另30例激素治疗无效者行腹腔镜下卵巢表面电凝打孔术治疗 (B组).停药或术后追踪随访2~6个月.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前后血清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水平变化,卵巢体积及月经的变化,排卵情况及6月内妊娠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月经周期缩短,卵巢体积缩小,血清T、LH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A组较B组血清T降低效果显著(P<0.05).A组排卵率、妊娠率分别为57.1%(32/56)和16.7%(5/30);B组则分别为49.1%(28/57)和23.3%(7/30).两种方法治疗后排卵率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PCOS不孕症患者均可获得较高的排卵率和妊娠率.针对高血清水平T的PCOS患者,选择药物促排卵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多毛、痤疮等高雄表现.对于耐CC的PCOS不孕者,腹腔镜手术方法简单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易接受,是一条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结局的影响,以提高IUI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384个IUI治疗周期,分别采用自然周期、氯米芬、氯米芬+尿促性腺激素、来曲唑、来曲唑+尿促性腺激素、尿促性腺激素治疗,比较自然周期组与促排卵组、不同促排卵方案组之间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自然周期组妊娠率为9.33%,促排卵周期组妊娠率为13.27%,促排卵组的妊娠率高于自然周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促排卵组之间的妊娠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促排卵药物的使用是影响人工受精妊娠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促排卵方案之间IUI治疗结局无差异。  相似文献   

15.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 syndrome,PCOS)占无排卵性不孕症的50%~70%[1].临床采用口服避孕药调节内分泌,继用氯米酚或绝经期尿促性腺激素促排卵可使部分PCOS患者成功妊娠.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3月~2007年1月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24例PCOS的临床资料,探讨PCOS患者在超促排卵治疗时的反应情况及IVF-ET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3种促排卵方案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促使卵泡发育的经济有效的方法。方法:选择在我中心就诊查因后诊断为排卵障碍的不孕症患者180人,随机分为3组:A组于月经来潮第5天口服克罗米酚(CC)50mg/d,共5d;B组于月经周期第4天开始,每日肌注尿促性腺激素(HMG)75U,据情况调整用量;C组于月经周期第3天每日口服克罗米酚50mg,连用5d,月经周期第5天始每日肌注HMG75U,据情况调整用量;观察比较HMG的用量、卵泡发育情况、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妊娠率、流产率等。结果:克罗米酚联合尿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治疗具有HMG用药量小、LUFS率低、排卵率及妊娠率高的特点。结论:克罗米酚联合尿促性腺激素是促排卵方案中既经济又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朱慧 《护士进修杂志》2001,16(4):319-320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 (OHSS)是诱发排卵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引起本病的促性腺激素类药物主要有 :克罗米芬、HMG、HCG、GnRH等。在诱发排卵治疗时 ,由于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刺激产生过度反应 ,从而生成多个卵泡 ,发育并分泌过多雌激素 ,引起卵巢增大。在临床上轻者表现为月经失调、月经稀少 ,继而闭经 ,引起腹痛腹胀、体重增加 ,严重者导致胸水、腹水、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损害 ,甚至危及生命。我院于 1999年 10月收治了一例应用HMG、HCG导致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患者 ,经严密监测 ,精心治疗和护理 ,痊愈出院 ,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生理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跌重性闭经后排卵恢复的影响因素及促性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收集2008年7月—2014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的36例跌重性闭经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闭经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基础BMI(发生闭经时)、促黄体生成素(LH)和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激发试验数据;雌激素治疗每个周期结束的临床检查资料以及治疗后每隔6个月的LHRH激发试验数据。测量患者基础体温和血清孕酮了解排卵情况。结果:36例患者中,20例恢复正常排卵,平均治疗时间为(24.1±13.6)个月;16例未恢复排卵,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的时间为(6.65±3.36)个月。患者恢复正常排卵的时间与闭经前BMI(P<0.01)和基础BMI(P=0.04)负相关。闭经前BMI每增加1kg/m~2,治疗时间缩短3.6个月;基础BMI每增加1kg/m~2,排卵恢复时间缩短3.1个月。20例恢复排卵患者中,17例患者BMI平均增加(1.92±2.11)kg/m~2,2例未变,1例下降0.4kg/m~2;排卵未恢复患者的BMI未改变。恢复正常排卵患者的LH水平显著增加[(5.6±1.6)mIU/mL vs(1.2±0.4)mIU/mL,P=0.005;LHRH激发试验中释放水平曲线下面积(AUC)增加(44.6±10.1 vs 17.1±6.3,P=0.027)。结论:跌重性闭经患者可通过补充生理量雌激素恢复排卵。LH分泌水平及其对LHRH的反应恢复是患者跌重性闭经排卵功能重建的重要机制。闭经前BMI或基础BMI越低,患者需要雌激素替代治疗的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19.
卵巢功能早衰是指40岁前绝经者,表现为继发闭经,常伴更年期症状,雌激素水平低下而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卵巢内无卵母细胞或虽有原始卵泡,但对促性腺激素无反应.卵巢功能早衰的发病率在1%~2%, 在闭经患者占2%~9%[1].近年来,临床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本病可致患者不孕,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极大痛苦.为使卵巢功能早衰患者及时恢复排卵,尽可能妊娠,使卵巢功能早衰患者的症状得到及时的改善,现对本院2006年6月~2009年6月间的36例卵巢功能早衰患者治疗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分析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导致不孕不育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导致不孕不育的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予以综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成功妊娠率为84.44%,激素水平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导致不孕不育患者使用人绒膜促性腺激素+尿促性素+人工周期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激素水平,进一步提高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