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腔科是医院交叉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消毒室是口腔科器械回收发放的重要部位,也是口腔科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口腔科器械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接触患者的唾液、血液、污染比较严重,消毒室护士承担着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工作.污染的器械对护士的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消毒灭菌不彻底直接造成院内感染和疾病传播.为了杜绝院内感染和职业感染的危险因素,我们强化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防护措施,最大限度控制院内感染发生,把院内感染控制在零,确保了医疗质量和职业安全工作顺利进行.现对危险因素和防护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手术室职业性危害及护士的自身防护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手术室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 ,直接接触病人开放性伤口、血液、体液等 ,存在着被感染的高度危险 ;另外 ,手术室还存在大量危害手术医生与护士身体健康的因素 ,例如 :挥发性化学消毒剂、挥发性麻醉剂对空气的污染 ;手术间的噪音 ;放射线的危害以及用电的安全性等[1] 。近年来 ,手术室的职业危害性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为了将各种危害降至最低 ,最大限度地保障手术室护士的身体健康 ,手术室护士应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学习 ,接受更多的教育 ,对各种危害有一定的认识 ,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加强自身防护。1 感染的危害及防护1 1 感染的危害目前 ,…  相似文献   

3.
黄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8):1855-1856
职业安全及职业防护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的关注.由于医院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医务人员常常暴露于职业危害中,特别是产科医务人员.如何提高产科医务人员对职业危害防护能力,已成为医学界领域中一个重大的职业性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分析产科的几种危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减少操作护士使用放射性药物时接受射线照射剂量。方法通过规范操作不断的总结经验,改进操作程序及防护措施,缩短操作时间。结果创造良好的工作的环境,优化操作程序,避免无效操作延长受辐射时间。结论保障护士操作顺利进行,减少注射护士的受照计量。  相似文献   

5.
妇产科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旦云  王爱梅 《护理研究》2004,18(7):1293-1294
护理人员长期处在高危人群之中,经常暴露于传染性血液或体液环境里,或直接接触具有传染性的病变部位,职业感染的机会较多,同时,护理人员繁重的工作和工作中紧张的心态使得她们在心理上需要承受着较大的压力,这些使护士成为职业危害中最为危险的群体之一。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对职业危害引起高度重视,充分了解和掌握自己所面临的各种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职业危险因素对护士的造成的伤害,使其充分认识工作中的健康和安全问题.方法 将职业危害分为三类,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了解各种危害因素对护士造成的危害情况.结果 心理社会性危害的伤害最大,其次是物理性伤害及其他伤害.结论 职业危险因素对护士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伤害.加强安全防护,减少职业危害,可提高急诊抢救护理水平,为社会为医院做出最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张海芬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0):2378-2379
目的 探讨精神科护士的职业风险和防护认知.方法 按不同性别、工龄、职称对72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职业风险和防护认知调查.结果 精神科护士100%的遭受过患者辱骂、拒药、藏药、违禁物品等职业风险,50%以上护士遭受患者敌对攻击、突发事件、药不良反应所致风险.对法律知识、心理护理的防护认知(<70%)偏低,不同性别、工龄、职称对防护认知有差异.结论 精神科护士职业风险高,应加强精神科护士对职业防护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核专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从生物、理化、环境和社会心理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综述结核专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性。结果:提出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教育,提高防范意识。结论:合理应用防护措施,规范操作行为,改善工作环境,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可减少结核专科护士的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9.
口腔科护士职业性危害的原因分析及防护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10.
护士职业危害及其防护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随着医学诊断及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里存在着许多威胁护理人员身体健康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的长期作用,给护士在身体上及心理上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严重的影响了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因此,护理人员必须重视这些危险因素,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防护措施,以达到减少危害保护健康的目的。1常见的危害因素1. 1物理性因素1. 1. 1放射线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不断发展,介入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开展各种介入治疗都需要护理人员的配合。护士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射线随着少量多次的积累,会造成机体免疫功能障碍,致畸,致癌及血液系统的…  相似文献   

11.
护士职业危害分析与防护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随着《职业危害防治条例》的出台,护士的职业危害分为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运动功能性危害、心理社会性危害。针对这些危害,护士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自身安全意识的培养;加强应对暴力的培训:医院环境、设施相应改善;礼会支持系统积极配合等。  相似文献   

12.
妇产科护士自身防护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调查妇产科护士的自身防护意识。方法:对4所医院98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妇产科自身防护意识较弱。结论:针对调查结果建议妇产科护士加强自身防护意识的学习,加强呼吸道防护,严格洗手,严格皮肤和粘膜的防护。  相似文献   

13.
采血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后,血站的工作程序不再是先化验后采血,而是经快速初筛HBsAg后就采血,因此所采血液可能含有HBV、HCV、HIV等。目前,乙型肝炎和艾滋病在我国已进入快速增长期,采血护士每天与血液打交道,而人们对职业危害认识不够,相应的防护措施甚少,对采血护士的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相似文献   

14.
WHO[1]对于腰背痛的定义为:以背部疼痛为代表的一组症状群或症状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或坐骨神经痛,可放射性地影响下肢活动。Hoy等[2]研究发现,80%的人一生中曾患过腰背痛,它是所有职业人群丧失工作能力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刘霞等[3]调查发现,一般人群腰背痛的年患  相似文献   

15.
临床护士的职业性损伤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就临床护士常见职业性损伤进行分析:物理性损伤、化学性损伤、生物性损伤和心理性损伤是职业性损伤的主要因素,并针对职业性损伤的主要因素进行探讨和提出防护措施。说明科学地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意识,减少针刺伤,切断传播途径,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资源,加强高危人群防护等措施,能有效地防止或减少职业性损伤的发生,提高临床护士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赵江萍 《当代护士》2009,(10):79-81
回顾性总结了2007~2008年本院1371例住院精神病人发生冲动暴力行为的原因与护士防范职业性伤害的对策,原因包括强制住院、对住院环境陌生、精神症状所致、青壮年男性较暴躁等病人方面的因素,以及护患沟通障碍、自我防护意识淡薄、缺乏责任心、专科知识欠缺等护士方面的因素;防范对策有加强培训、领导重视、护士不断提高与有攻击行为的精神病病人接触的沟通技巧和病情观察能力等。认为加强预防措施,增强精神科护士的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熟练掌握应急事件的防范预案及处理流程,可减少职业性伤害,降低职业风险,是保证护士职业安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宋方丽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3):5650-5650
手术室作为一个特殊的科室,目前已被列入医院的高危易感染科室,其工作性质决定着手术室护士需面对一定的职业危害。由此可见,做好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是不容忽视的。现就以下几个方面结合我院实际工作谈一谈手术室护士自我防护。  相似文献   

18.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的因素与防护措施,认为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有物理、化学、生物、身心疲劳等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能够施减少或消除职业危害,避免或减少各种有害因素时手术室护士身心造成的危害,提高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确保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模式的转变,传染病格局的巨大变化,感染科护士因其职业性质、特殊的环境氛围、超负荷的工作和社会偏见等因素而面临较其他科室更多、更大的职业危害。现就感染科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护对策。  相似文献   

20.
加强护士职业防护减少职业危害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胡依群  孙玲宝 《天津护理》2004,12(3):181-182
护士是为人们提供服务的特殊职业群体。通过各种有效的护理手段,使患者处于恢复健康的最佳状态.是护理人员的护理目标。在为患者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几乎都是与患者零距离的接触者。目前,医院感染的防护大多只关注了抗生素耐药性及医疗操作不规范问题,往往忽视了在执行医疗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很多不安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护理人员自身的职业防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