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SMA)血栓栓塞(SMAT)的MS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28例急性SMAT患者临床资料及MSCT表现,所有患者均行MSCT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增强扫描,所得图像进行三维重组。结果28例患者中单纯SMAT20例,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继发血栓栓塞5例,主动脉夹层累及肠系膜上动脉假腔继发血栓栓塞3例。MSCT平扫SMA内密度增高22例,等密度6例。增强扫描及CTA显示SMA中度狭窄6例、重度狭窄4例、闭塞18例。14例肠壁增厚伴强化异常,8例肠管扩张、肠壁变薄且不强化,6例肠壁厚度及强化程度无变化。另外,肠系膜缆绳征(5例),肠壁积气、门静脉一肠系膜上静脉积气(2例),麻痹性肠梗阻(5例),腹腔各液(5例),Riolan动脉弓扩张(5例)。结论MSCT增强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快速准确诊断SMAT并判断肠缺血程度,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急性肠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例经临床、手术证实的急性肠缺血患者的多排螺旋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患者均显示"缆绳征"、"肠腔积气积液"、"肠壁增厚",5例显示"腹主动脉壁钙化斑",1例显示"漩涡征",4例显示腹部积液,1例显示肠壁内积气。结论对于急性肠缺血,多排螺旋CT检查是无创、快速、准确的检查方法,并且一定情况下可查出缺血原因。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55例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新生儿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新生儿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病例的图文资料。结果:55例患儿均出现典型或非典型漩涡征血彩,41例出现肠系膜上静脉扩张,6例伴有肠壁增厚、肠间积液,2例合并腹腔囊性肿块。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根据SMV与SMA的位置关系及有无漩涡征判断是否存在肠扭转,对患儿的早期诊断及选择正确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肠系膜脂膜炎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影像特征及MSCT的诊断价值。方法经腹腔镜或组织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证实的肠系膜脂膜炎患者30例,术前均行腹部MSCT扫描,其中12例行平扫+增强扫描,总结其MSCT影像特征,并与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计算MSCT诊断准确率。结果术前MSCT诊断肠系膜脂膜炎30例;30例肠系膜脂膜炎起自肠系膜根部,由肠系膜根部向两侧腹部生长,达小肠肠袢,且与周围腹腔和腹膜后正常脂肪组织界限较清晰;MSCT平扫见30例病灶呈不均匀脂肪密度增高影,12例增强扫描后未见明显强化;25例可见"假肿瘤包膜征";23例病变呈脂肪密度不均匀增高肿块样改变,可见纤维索条影及软组织密度小结节影,病灶血管周边脂肪密度正常,形成"脂肪晕环征";2例呈软组织密度肿块样病变,血管结构均被软组织病变包埋,未见明显"脂肪晕环征";1例周围肠袢回缩聚集,16例周围肠袢有被推移改变。结论肠系膜脂膜炎MSCT特征性表现为假肿瘤包膜征、脂肪晕环征,MSCT诊断肠系膜脂膜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成人肠套叠的多层螺旋CT(MSCT)征象与临床价值,以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35例成人肠套叠的MSCT影像学表现及相关病理改变。结果:35例肠套叠患者的CT表现为:靶征17例、彗星尾征或肾形征10例、肿块样改变8例。35例成人肠套叠的病因分别为:胃肠原发癌19例,转移瘤5例,淋巴瘤4例,息肉3例,阑尾炎4例。按套入部类型分为结-结套17例,回-结套9例,回-回套5例,空-回套4例。结论:MS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能很好地显示肠套叠的套入部,尤其增强对成人肠套叠的诊断、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食管裂孔疝的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或消化道钡餐证实的食管裂孔疝患者的MSCT资料,18例行MSCT平扫,2例行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滑动性食管裂孔疝14例,短食管型裂孔疝4例,食管旁型裂孔疝2例。CT表现为膈上疝囊20例,纵隔脂肪增多11例,膈脚分离移位20例,"8"字征15例;2例增强扫描疝囊囊壁强化与膈下胃壁强化一致。结论各型食管裂孔疝MSCT表现有一定的特点,MSCT在其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茧症的MS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腹茧症的MSCT表现及临床资料,CT平扫14例,其中增强8例。结果腹茧症的MSCT主要表现为:小肠聚集折叠成团14例,折叠肠管可呈菜花状、拧麻花状、手风琴状、字母"U"形、蜂窝状及假肿瘤样改变;"小肠隔离征"12例,其中局限性小肠隔离征10例,弥漫性小肠隔离征4例;肠周"包膜征"12例,均表现为不完整包膜,CT增强有7例可见包膜呈轻度强化;小肠不全性梗阻13例,主要表现为小肠局限性或节段性扩张、积液、积气13例,小肠肠粪征6例,膜内小肠壁间粘连6例、小肠壁增厚强化2例。肠周包裹性积液6例;结肠挤压改变3例;脏层腹膜增厚粘连8例,肠系膜血管聚集9例。结论肠周"包膜征"、小肠聚集折叠呈特异固定形态、"小肠隔离征"、不全性小肠梗阻是腹茧症四大主要MSCT征象。熟悉腹茧症的典型CT表现和临床特征,有利于该病的准确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肠扭转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肠扭转的各种CT征象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1例经手术证实肠扭转的CT表现,其中平扫8例。平扫加增强扫描3例。结果11例中“漩涡征”6例,“靶征”4例,肠腔扩张积气积液9例,腹水征6例,肠壁积气征1例,“花瓣状”1例,大跨度肠曲1例。结论“漩涡征”是诊断肠扭转的特异性征象。“靶征”、肠壁积气征,是诊断肠缺血的可靠征象。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靶扫描定性诊断孤立性肺结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靶扫描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SPNs)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或随访证实的57例肺内孤立性结节,先行常规平扫后即时对结节进行靶扫描,对结节的形态、密度、内部结构、边缘及周围征象进行分析,获得定性诊断,其中7例结合增强扫描.结果恶性肺结节42例(73.7%),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缘分叶或/和毛刺征,密度不均,有空泡征或空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中征等,4例增强扫描病例明显强化.良性肺结节15例(26.3%),表现结节边缘光滑锐利,密度较高而均匀,部分结节内可见钙化,增强扫描病例无或轻度强化.结论 MSCT靶扫描技术能够显示常规扫描不能显示的更多的肺结节的影像信息,是提高肺内孤立性结节定性诊断准确性的有效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层MSCT在肺硬化性血管瘤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病例的64层MS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男2例,女5例;年龄17~66岁,平均43.4岁。所有病例均行平扫与增强容积扫描。结果本组5例病灶显示位于肺外周近胸膜处,6例见贴边血管征,1例见空气新月征,所有病例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结论 64层MSCT在显示肺硬化性血管瘤病变的位置、边缘、周围关系及强化形式方面有较大价值,对诊断有重要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等密度胰腺癌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探讨MSCT曲面重组(CPR)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62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胰腺癌患者的MSCT表现,肉眼观察在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肿瘤与正常胰实质的密度对比,并用CPR显示胰腺、胰管和胆总管的全貌。结果:62例中5例(8.1%)肿瘤在平扫和增强扫描肉眼看均呈等密度,肿瘤全部位于胰头部,间接征象有“胰管中断征”(5例)、“双管征”(4例)、胰腺头形态异常(4例)和远侧胰实质的萎缩(1例)。其余57例肿瘤在增强扫描肉眼可见明显低密度肿块。结论:少数胰腺癌肉眼看呈等密度,“胰管中断征”、“双管征”和胰腺轮廓的异常是诊断的重要间接征象,CPR有利于显示胰腺、胰管和胆管的全貌,对诊断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12.
肠梗阻的多排螺旋CT诊断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肠梗阻在多层螺旋CT(MSCT,Multi-slice spiral CT)中的表现和MSCT诊断肠梗阻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总结28例临床怀疑为肠梗阻病例的MSCT检查结果,并将其中MSCT确诊为肠梗阻的病例与临床手术结果对照.扫描采用MSCT平扫或平扫后增强扫描,成像方法为薄层横断面、多方位重建成像。结果 有23例MSCT诊断为不同程度肠梗阻,其中18例经手术治疗,CT报告梗阻部位正确的为17例,病因诊断正确的为17例。与手术结果对照,符合率均为94%。临床怀疑肠梗阻而MSCT检查后排除的另5例中有3例发现其他病变,MSCT检查结果与手术完全符合。结论 MSCT对肠梗阻的程度、部位和梗阻原因的诊断及病变区血供情况的了解有重大意义.可作为肠梗阻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脓肿的CT征象及其特征性表现,提高肝脓肿诊断的正确率。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细菌性肝脓肿32例的CT表现;所收集病例均行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结果:32例CT平扫病灶均表现为低密度,增强扫描脓肿壁表现为双环强化征18例,三环强化征3例,表现为分隔强化8例;表现边缘强化征19例。结论:CT扫描尤其是动态增强扫描对肝脓肿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CT扫描能准确显示肝脓肿的部位,且其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有助于肝脓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CT、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CT、MRI及MRV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头颅CT、MRI及MRV表现。结果: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T和MRI平扫,其中5例行CT增强扫描,3例行MRI增强扫描,11例行MRV检查。CT平扫显示静脉窦密度增高,急性7例(7/9),亚急性3例(3/6);MRI平扫显示13例静脉窦内有异常信号,CT及MRI增强扫描均见"空三角征"或"充盈缺损征",11例MRV均表现为受累静脉窦不显影或充盈缺损。结论:头颅CT是诊断急性CVST的重要方法;MRI对亚急性CVST具有更高敏感度与特异性;MRV可快速、无创地评价CVST。  相似文献   

15.
季文祥  张继 《华西医学》2010,(5):960-96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肠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2009年11月经临床和手术证实为肠扭转15例的CT平扫、增强及多平面重建影像表现。结果 15例中,CT表现为肠系膜血管漩涡征9例,鸟嘴征1例,C型肠袢征呈5例,肠壁水肿征8例,腹水征3例,肠腔扩张、积气积液征14例。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检查,对肠扭转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颈动脉体瘤与颈动脉三角区神经鞘瘤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征,为两者的鉴别诊断提供经验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颈动脉体瘤与颈动脉三角区神经鞘瘤各4例,总结各自的DSA、MSA、MSCT增强扫描影像学特征,分析误诊原因。结果:颈动脉体瘤区别于神经鞘瘤的DSA特征为:瘤体染色早,旦迅速浓染;增强MSCT特征为:瘤体迅速显著强化。神经鞘瘤区别于颈动脉体瘤的DSA特征为:瘤体染色晚,在静脉期,且染色淡,或几乎不染色;增强MSCT特征为:瘤体强化不明显,且呈“斑驳”样改变。本组1例来源于颈交感干的神经鞘瘤,术前DSA误诊为颈动脉体瘤,误诊的原因为:仅注意瘤体的部位、颈内、外动脉移位特征,而忽视了瘤体的血供、染色、强化等主要特征。结论:颈动脉体瘤与颈动脉三角区神经鞘瘤的DSA、MSCT增强扫描影像学特征明显不同,对两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瘤(SFr)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以提高对其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FT患者的MSCT表现,所有病例均接受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结果SFT的MSCT表现为孤立、边界清楚的单发肿块。瘤体较小时,CT平扫常表现为均匀的低密度肿块,增强扫描多表现为均匀显著性强化;瘤体较大时,CT平扫常因内部囊变、坏死呈不均匀低密度,增强扫描多表现为显著不均匀强化,呈地图样或分层样强化。结论MSCT可清晰显示SFT病灶的形态、大小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SF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MSCT在无典型临床表现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SCT扫描在临床表现不典型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特殊类型阑尾炎的临床表现、CT扫描特征和手术资料。结果 6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中,CT诊断与手术相符者57例,诊断符合率89.0%。CT扫描诊断为解剖异常阑尾23例(36.0%)(盆腔阑尾7例,腹膜后位阑尾10例,肝下阑尾6例);小儿急性阑尾炎15例(23.0%);老年人急性阑尾炎26例(41.0%)。结论 MSCT扫描对临床表现不典型阑尾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张MSCT增强扫描在胆总管壶腹部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经低张CT增强扫描的胆总管壶腹部梗阻患者的CT表现。结果所有病例经手术或临床治疗得以证实。胆总管轻度扩张17例,其中3例为炎症性狭窄,14例为结石;中度扩张18例,15例为结石,3例为壶腹癌;重度扩张12例,均为壶腹癌。肝内胆管软藤状扩张15例,均为壶腹癌;残根状扩张19例,均为胆总管结石;不典型肝内胆管扩张13例,其中3例为炎症性,10例为结石。壶腹癌中9例可见“双管征”,5例可见“双环征”,3例可见“半月征”,8例可见乳头状软组织结节影。29例结石在梗阻部位可见点状略高密度影。3例炎症性狭窄显示梗阻端胆管逐渐变细。结论低张MSCT增强扫描在胆总管壶腹部梗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CT诊断(附35例病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CT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5例股骨头进行CT扫描,分析47个股骨头缺血坏死的CT表现。结果 星状征变形,骨质增生、硬化、囊变、碎裂、塌陷、变形,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主要CT表现,CT可显示X线平片股骨头阴性的缺血坏死。结论 CT良好显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变形态和程度,诊断正确率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