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常发生不同程度的术后炎症反应,多数经治疗后在1周内逐渐消退和消失。但也有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的炎症反应消退一段时间后又突然复发,甚至表现为较严重的全葡萄膜炎即为迟发性葡萄膜炎反应。这是一种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对患术后视力构成严重威胁。作在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发现了3例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56岁。因"右眼胀痛畏光流泪伴同侧头痛20余天"于2011年12月8日急诊入院。患者2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胀痛畏光流泪症状。入院前曾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10余天,当地医院起初怀疑"真菌性角膜溃疡",但由于角膜涂片未找到真菌,细菌培养为铜绿假单孢菌,而给予抗  相似文献   

3.
女,62岁。因晨僵2a,眼痛、畏光、流泪3d来诊。患者于2a前始出现晨僵、伴腕、掌指关节对称性肿胀,未出现关节畸形。曾去烟台山医院诊治过,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间断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改变病情抗风湿药和糖皮质激素,病情稳定。于3d前始出现右眼疼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查体:VOD:0.1OS:1.0右眼结膜混合充血(+++),前房闪辉(+)。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前葡萄膜炎早期漏诊的分析,提出早期诊断的建议。方法:对5例前葡萄膜炎的症状、体征的分析,找出早期前葡萄膜炎漏诊的主要原因。结论:前葡萄膜炎是常见的疾病,延误治疗会影响视力,应对其早期诊断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5.
1病历要 女,73岁。右眼红痛、视力下降5a,左眼雾视1a。左眼多在右眼发病时出现症状。右眼50a前曾患角膜炎,双手食指拇指变形、脱皮、瘙痒不适37a。曾在多家医院行抗炎对症治疗,时又复发。入院检查:视力:右:无光感,左:0.6;眼压(双):10mmHg。右眼角膜中下部瘢痕,瞳孔膜闭。左眼角膜后圆形羊脂状KP(++)、色素沉着点3~4个,瞳孔不能散大,呈直立肾形。双眼底未见明显异常改变。左手拇指未节缺失,残端变形,脱屑;右手食指、小指未端残缺;双手皮肤已愈,无溃烂、渗液,色泽红润,白细胞自身抗体(+)。入院诊断:(1)慢性虹睫炎(双);(2)角膜白斑(右);(3)毁损性肢端皮炎(双)。  相似文献   

6.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迟发型急性前葡萄膜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迟发型急性前葡萄膜炎(DAAU)的发病率、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我科在1999年1月至2003年3月进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EI)组及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PI)组发生59例迟发型急性前葡萄膜炎的发病情况及治疗方法。结果:PI组的DAAU发生率明显低于EI组(χ2=20.9,P<0.005);发病时间一般在术后3周左右;女性患者发病率明显低于男性;糖尿病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或二期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发生率较高;眼前部检查发现晶体赤道皮质残留检出率在PI组明显低于EI组(χ2=7.92,P<0.005);治疗以局部及全身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为主,部分患者辅助中药火把化根片治疗,甚至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多数患者1~2周内炎症完全消失,视力恢复良好,极少数患者病情迁延数月,甚至需行手术治疗。结论:白内障术后DAAU可能由自身晶体蛋白抗原介导的变态反应引起,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可显著降低DAAU发生率。早期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冲击疗法结合局部激素治疗可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对于顽固性、迁延性DAAU患者辅助中药火把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工晶体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和人工晶体质量的提高,白内障术后并发症越来越少,特别是术后早期继发性葡萄膜炎反应发生率逐渐下降,但迟发性葡萄膜炎反应却有较多发生,已引起眼科医生的重视。2004年3月~2005年10月,我院人工晶体术后发生较重继发性葡萄膜炎共26例(26眼),经过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对我院2005-10~2005-11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葡萄膜炎32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16~73岁.老年性白内障术后15例,糖尿病并发白内障6例,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术后5例,陈旧性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术后3例,外伤性白内障术后3例. 本组均由同一医师在手术显微镜下,按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式完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伴发葡萄膜炎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6年1月至2008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As伴发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结果:AS伴发葡萄膜炎患者16例(17只眼),男14例,女2例;AS发病年龄14~47岁,平均(32±12)岁;葡萄膜炎发病年龄15~52岁,平均(33±14)岁,病史7 d~4年,持续时间为10~42 d,平均(28±8)d,有反复发作;15例为单眼受累,双眼受累者1例(6.25%),为单眼交替发病;所有患眼均表现为急性非肉芽肿性前葡萄膜炎;16例(100%)患者均有腰痛史,X线影像学检查显示均为骶髂关节炎,15例(93.75%)HLA-B27检查为阳性;经糖皮质激素和睫状肌麻痹剂眼液治疗后,15例好转,1例效果不佳,使用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治疗后好转.结论:AS伴发葡萄膜炎多发生于男性,多呈急性、非肉芽肿性前葡萄膜炎表现;与HLA-B27和病情活动有关;根据典型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改变可确诊:主要治疗方法为滴用睫状肌麻痹剂和糖皮质激素眼液,并要积极控制AS,对治疗效果不佳者可使用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慢性复发性葡萄膜炎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分析诱导葡萄膜炎患者炎症复发的相关因素, 为更好的疾病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从2011年7月至9月间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葡萄膜炎专科门诊的葡萄膜炎患者中筛选符合葡萄膜炎复发条件的患者99例, 填写复发原因调查表, 内容包括复发前2周内用药、全身疾病、工作学习强度、精神状况、饮食等情况。  结果  99例葡萄膜炎复发患者中, 92.9%可找到诱发原因, 70.7%的复发与同时存在2个及以上诱发因素相关。复发与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减停或更换相关者占53.5%, 尤其在Behcet病患者中占71.9%, 在Vogt-小柳-原田病患者中占77.8%;与劳累相关者占37.4%;与生物钟紊乱相关者占24.2%;与全身疾病诱发相关者占22.2%;与情绪波动相关者占22.2%;其他诱因还包括便秘(12.1%)、气候和地域变化(8.1%)、饮食不适(7.1%)、烟酒过度(6.1%)。7.1%的复发患者无可查原因。  结论  在葡萄膜炎治疗过程中, 用药减停或更换、疲乏劳累、生物钟紊乱、其他疾病诱发、情绪波动等均是诱导复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杨静  肖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6):3902-3902
对慢性葡萄膜炎并发网脱误诊1例分析如下。女,72岁。4个月前主因左眼视物模糊,无眼胀、头痛症状伴随,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左眼虹膜炎”,病历记载:2008-05左眼结膜混合充血,角膜清,前房深浅可,房闪(++)瞳孔圆,品状体核及皮质轻混,眼底:网膜在位,未见出血及渗出,黄斑区光反射无。  相似文献   

13.
托吡卡胺对葡萄膜炎虹膜后粘连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托吡卡胺滴眼剂对葡萄膜炎虹膜后粘连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对87例有新鲜虹膜后粘连的葡萄膜炎患者使用睫状肌麻痹药治疗,其中47例66只眼用托吡卡胺滴眼剂进行散瞳治疗,每只眼每日滴6次,每次1滴;40例58只眼使用1%阿托品眼膏,每只眼每日涂1次;两组均用药至前葡萄膜炎症完全消退。结果:托吡卡胺组95%(63/66)虹膜后粘连全部拉开,3只眼未全部拉开;阿托品组97%(56/58)虹膜后粘连全部拉开,2只眼未全部拉开;但有4只眼出现不同程度的新的虹膜后粘连。托吡卡胺组和阿托品组新的虹膜后粘连发生率(0、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2)。结论:托吡卡胺滴眼剂能有效地消除葡萄膜炎虹膜后粘连,且无阿托品所致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后葡萄膜炎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4 5例后葡萄膜炎(67只眼)的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后葡萄膜炎的超声表现包括玻璃体后部有细小弱点状同声(40只眼,59.70%)、玻璃体内有絮状夹杂不均匀颗粒状回声(18只眼,26.87%)、视盘隆起(26只眼,38.81%)及眼环增厚(22只眼,32.84%).结论 超声检查可为诊断后葡萄膜炎提供重要依据,特别是对于屈光间质不清患者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结核性葡萄膜炎二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例1] 女,65岁.因间断性右眼发红、视物不清1年就诊.1年间反复多次在当地医院按右眼虹膜睫状体炎予抗感染、糖皮质激素口服,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治疗,症状有所好转,但停药后症状反复发作,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TPA阳性患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葡萄膜炎的成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3例TPA阳性的白内障患者的发病时间、诱因、前房渗出物和治疗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患者年龄偏大,均&gt;50岁,多数在70岁以上;女性多于男性;发病时间均在术后第1天发病,病程7~30 d;青霉素及皮质类固醇治疗有效。结论:TPA阳性患者白内障术后的葡萄膜炎可能是有免疫复合物介导的变态反应,是由于晶状体蛋白与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及反应素结合诱发的葡萄膜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7.
前葡萄膜炎是眼科常见疾病,如不及时诊治,可引起严重并发症。我院1992年1月~2 0 0 2年12月共收治前葡萄膜炎5 8例,其中2 1例因基层医院误诊而延误治疗,误诊率36 %。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2 1例中,男14例15眼,女7例7眼;年龄17~4 8岁,平均2 9 5  相似文献   

18.
唐健  陈俊  张明 《华西医学》2023,(1):154-156
<正>病例介绍患者,女,16岁。2013年6月,患者因“左眼葡萄膜炎”于当地医院就诊,并局部使用消炎散瞳等药物治疗,无好转。2周后患者于上级医院就诊时发现左眼视盘视网膜水肿,2013年6月25日行眼眶MRI提示左眼视网膜脱离(图1),并于当地接受了“左眼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治疗。术后3 d,患者出现左眼胀痛,于2013年7月2日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就诊。患者既往有肺结核病史。专科体格检查示:左眼视力无光感,眼压30.1 mm Hg(1 mm Hg=0.133 kPa),眼睑肿胀,球结膜高度充血水肿,角膜雾状混浊,前房内见大量白色絮状渗出物,下方少量积血,虹膜纹理不清,瞳孔不圆,部分后粘连,对光反射迟钝,晶状体混浊,眼后段窥不清。右眼未见明显异常(图2)。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增高(14.21×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84.5%)。初步诊断为:左眼全葡萄膜炎,左眼硅油眼,左眼继发性青光眼,左眼并发性白内障。住院期间治疗情况见表1及图3、4。  相似文献   

19.
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容  刘杏 《实用医学杂志》1998,14(10):784-784
葡萄膜炎是常见的致盲眼病,其继发的青光眼属难治性青光眼之一,治疗较困难。本文对收治的42例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0年1月~1997年11月住院的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42例,男16例,女26例,年龄4~71岁,平均44.1岁,其中40~60岁17例,60岁以上10例。左眼发病12例,右眼6例,双眼24例。表现为前段葡萄膜炎38例,前、后段葡萄膜炎4例。Behect病2例,Fuch's综合征4例。1.2;临床表现:在原有葡萄膜炎基础上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症状,但前房不浅,房水混浊,部分患者瞳孔散大,角膜水肿,见角膜后沉着物。1.3眼部检…  相似文献   

20.
葡萄膜炎又称色素膜炎,包括葡萄膜、视网膜、视网膜血管、玻璃体等炎症,好发于20~50岁人群,按其发病部位及病症特点,分别属于中医"瞳神紧小"、"瞳神干缺"、"云雾移睛"、"视瞻昏渺"、"狐惑病"等范畴。近年来通过中医辨证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葡萄膜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相关文献综述如下:1辨证治疗1.1辨证分型治疗祁国英[1]将78例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及治疗组45例,对照组给予散瞳及皮质类固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