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静脉应用胺碘酮对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急诊SVT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胺碘酮)和对照组(心律平),每组各30例.观察组静脉应用胺碘酮急诊复率,对照组应用心律平急诊复律,观察二组复律成功率,评价安全性.结果 胺碘酮组复律成功率为83.3%,心律平组为46.6%,胺碘酮组明显高于心律平组(P<0.01).胺碘酮治疗前后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静脉注射过程中出现血压偏低,无需特殊处理,无心动过缓出现,无QT间期延长.心律平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静脉注射胺碘酮对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即时疗效好,且较为安全,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病人的药物复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普罗帕酮组的复律时间短于胺碘酮组(P<0.05),首次复律成功率亦高于后者(P<0.05),但两组的总复律成功率、药物副作用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既往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胺碘酮组的总复律成功率高于普罗帕酮组(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PSVT安全有效,可作为室上速治疗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5):1005-1006
探讨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急诊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及安全性;选取急诊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观察记录两组即时复律时间、24h复律情况、72h室上性心动过速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等情况。胺碘酮转复PSVT总有效率为93.33%,普罗帕酮为95.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与普罗帕酮转复PSVT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72h PSVT复发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可作为急诊转复PSVT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室上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为A、B2组,各40例,A组给予胺碘酮注射液治疗,B组给予普罗帕酮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复律成功率、复律时间、不良反应及用药前后心率的变化。结果A组复律成功率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复律时间显著长于B组(P〈0.01);2组治疗后心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但治疗后A组心率显著低于B组(P〈0.01)。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各有利弊。普罗帕酮起效较快,适用于急性心动过速,用药需考虑不良反应;胺碘酮起效慢,但疗效好,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6例SVT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36例)和心律平组(30例)。分别静脉给予胺碘酮和心律平治疗后观察对SVT的转复有效率、显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胺碘酮组转复有效率高于心律平组,心律平转复时间明显短于胺碘酮组,不良反应胺碘酮组低于心律平组。结论胺碘酮虽然起效时间长,但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6.
李颖  温春琪  朱静  胡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3):3206-3207
目的:探讨静脉与口服联合应用胺碘酮行心房颤动复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静脉与口服联合应用碘酮复律的46例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患者中31例恢复为窦律,转复成功率为67.4%;复律失败的患者中,10例心室率减慢至80次/min以内,5例完全无效。随访37例,随访期为2~41(平均12±3.6)个月,其中21例以胺碘酮口服维持,房颤症状控制良好,无室颤、室速及猝死病例。结论:静脉与口服联合应用胺碘酮行心房颤动复律,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并比较静脉注射毛花甙C与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房纤颤/心房扑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62例快速型心房纤颤/心房扑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静脉用毛花甙C和胺碘酮。结果毛花甙C组和胺碘酮组复律及控制室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4.2%和93.5%;两组无明显QT间期延长,校正QT间期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胺碘酮组所有复律成功者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无缓慢性心律失常发生。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房纤颤/心房扑动效果好于静脉注射毛花甙C,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段伟民 《临床医学》2012,32(3):69-70
目的探讨急诊药物(普罗帕酮,胺碘酮)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应用普罗帕酮、胺碘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种药物有效转复、转复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胺碘酮复律时间长于普罗帕酮,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普罗帕酮,有效转复率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组52例中,5例因持续时间过长,并发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收住院。其余皆在急诊复律成功,观查1 h~1 d无明显不适出院。结论早诊断、早治疗是室上性心动过速成功复律的关键之一。普罗帕酮较胺碘酮复律用时短,不良反应少。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可起辅助复律,减少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或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44例PSVT,并与普罗帕酮静脉注射治疗46例PSVT对比观察。结果:胺碘酮组和普罗帕酮组总终止率分别为82%和85%,无显著差异(P>0.05);复律时间:胺碘酮组的20±5min明显慢于普罗帕酮组的8.5±2.5min(P<0.05);副作用发生率二者无显著差异性,但普罗帕酮组的副作用较重。结论:胺碘酮治疗PSVT疗效确切、安全,可作为治疗PSVT的一线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胺碘酮微泵输注与常规静脉推/滴注用于急诊转复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胺碘酮急诊转复室上性心动过速并抢救成功的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应用微泵输注的21例为治疗组,常规静脉推/滴注的2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先给予负荷量胺碘酮150mg静脉推注或微泵输注,若未转复,治疗组给予胺碘酮300mg微泵输注,对照组给予胺碘酮300mg静脉滴注,未能转复或心律控制不满意者再追加静脉注射胺碘酮150mg,比较两组的转复时间,追加用药例数和副反应(静脉炎、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平均转复时间(30.5±2.7)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1.5±4.0)min,P〈0.01;治疗组在追加用药例数和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与常规静脉推/滴注胺碘酮用于急诊转复室上性心动过速相比较.微泵输注的起效快.操作简便.增加用药量少.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11.
胺碘酮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胺碘酮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收入 CCU符合入选条件的 6 7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 2组治疗。治疗组 32例 :部分病例采用胺碘酮转复 ;其余采用电转复 ,成功后用胺碘酮维持窦性心律 (窦律 )。对照组 35例 :应用利多卡因转复及维持窦律 ;利多卡因无效者改用胺碘酮治疗。结果 :治疗组转复成功率 83.33% (10 /12 ) ,维持窦律成功率 81.2 5 % (13/16 ) ,总有效率 78.12 % (2 5 /32 )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 5 7.14 % (8/14 )、6 2 .2 5 % (10 /16 )和 5 4 .2 9% (18/35 )〕,且对照组中应用利多卡因转复及维持窦律失败的部分病例使用胺碘酮仍有效。结论 :胺碘酮是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最有效的药物之一 ,特别是应用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例 ,应用胺碘酮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乌头碱中毒所致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30例患者分为胺碘酮治疗组68例,利多卡因治疗组62例,回顾比较两种药物对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病死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在急性乌头碱中毒所致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中,胺碘酮组有效率97.05%(66/68),利多卡因组有效率75.81%(47/62),胺碘酮组优于利多卡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胺碘酮组发生不良反应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0.29%;利多卡因组发生不良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61%;利多卡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胺碘酮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是治疗急性乌头碱中毒所致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效果较好的药物,虽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能通过合理使用预防,可以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氯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方法:124例阵发性房颤随机分为Ⅰ组(胺碘酮)、Ⅰ组(胺碘酮+氯沙坦),观察房颤转复率、窦性心律维持率及左心房内径.结果:治疗后7 d房颤转复率Ⅰ组为84.48%,Ⅱ组为94.44%.随访1 a时窦性心律维持率Ⅰ组为70.24%,Ⅱ组为86.48%(P<0.05);左心房内径Ⅰ组为(38.25±1.52)mm,Ⅱ组为(35.12±1.46)mm(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的复律及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均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抑制左心房扩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室速的短期疗效。方法 9例中3例始用利多卡因300mg,10分钟内静脉注射无效,即改用胺碘酮200mg加生理盐水20ml,10分钟内静脉注射。6例首次给予胺碘酮200mg于10分钟内静脉注射。结果9例均转复为窦性心律。结论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室速短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5.
静脉胺碘酮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并有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器质性心脏病伴室性心动过速 (VT)和 (或 )心室颤动 (VF)患者 (室颤患者先给予电除颤 ) ,给予静脉注射胺碘酮。首剂 15 0mg后以 0 5~ 1 0mg/min静脉维持注射 ,同时口服 6 0 0mg/d ,并逐渐减至 2 0 0mg/d维持。结果 :第一个 2 4h 2 2例心律失常获控制 ,静脉用胺碘酮 92 0~ 2 14 0 ( 112 4± 2 13)mg ,72h心律失常全部被控制。结论 :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CHF伴VT和 (或 )VF对控制心律失常是快速、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2004—05/2007—05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急诊内科观察收治的30例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研究,从而了解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并评价其减慢心室率的作用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分别静脉用胺碘酮(胺碘酮组,20例),普罗帕酮(普罗帕酮组,20例),观察各组房颤的转复情况、复律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其中对用普罗帕酮无效者再次予胺碘酮治疗,3例房颤转复,但未计入胺碘酮治疗有效组。结果胺碘酮组转复有效率优于普罗帕酮组(84.6%vs50.0%,P<0.05),普罗帕酮组转复时间短于胺碘酮组〔(103±67)vs(172±51)min,P<0.01〕。结论对于阵发性房颤,胺碘酮转复疗效优于普罗帕酮,安全性相似,但转复时间明显短于胺碘酮。  相似文献   

18.
对1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并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VT)患者在复发时应用利多卡因和(或)电复律无效的情况下大剂量静脉用胺碘酮,首剂3 5 mg/kg,继以0.5~1.5 mg/min泵入维持,若控制不满意,可每隔30 min再追加75~150 mg负荷量,共2次,终止后逐渐减少静脉维持量到停用.观察室性心律失常得到控制的临床疗效、心电改变和副作用.结果7例在2 h内、10例在24 h内、12例在72 h内室性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2例在减量或停用后复发,经追加胺碘酮用量后控制发作,2例死亡.静脉用量2 h内380~520(462±65) mg,24 h内用量1 010~2 150(1 416 ±276) mg,静脉维持2~8(4.43±1.50) d.2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其中1例心率<50次/min,经减量后恢复正常.认为大剂量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AMI并顽固性室性VT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胺碘酮和毛花甙C治疗阵发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法。方法阵发性房颤,随机分为胺碘酮组(30例)和毛花甙C组(29例),胺碘酮组静脉注射胺碘酮150~300mg,随后以1mg/min的滴速予以静滴;毛花甙C组静脉注射0.4—0.8mg,观察其复律情况、心室率的变化、QT间期及药物副作用。结果毛花甙C组阵发房颤29例,复律成功14例;胺碘酮组30例,复律成功23例,两组未复律者心室率均有明显控制,QT间期及副作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胺碘酮组复律平均时间为5.1h,毛花甙C组复律平均时间为3.5h。结论阵发性房颤的复律疗效胺碘酮高于毛花甙C。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或电复律成功后及心电监护下,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1例患者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好转,总有效率为95.5%;用药期间死亡1例。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