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7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人为本护理技术操作培训的效果。方法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以人为本护理技术操作技能培训。于训练前后对护理人员操作进行考核,比较护理操作培训效果。结果训练后护理人员的操作成绩明显高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对护理人员操作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人为本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服务技能及护患关系的融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护理人员入职培训中应用护理安全教育融入护理技术操作培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新入职护理人员61人随机分成实验组30人和对照组31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培训考核方法,实验组采用护理安全教育融入护理技术操作的教学培训考核方法.在入职1年后对护理人员的理论能力、实践能力和执业安全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理人员技能考试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执业过程发生安全缺陷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安全教育融入护理技术操作的教学方法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执业的教育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培训、督导等干预措施对护理人员护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依从性及效果影响。方法 医院感染管理科与护理部合作,对2011年6~11月我院神经内科6个病区的护理人员共88名进行培训、考核、督导、落实、追踪检查等,内容包括:多重耐药菌的概念、细菌培养耐药监测报告的意义、隔离措施标识、标准防护措施、手卫生及用后物品处理、废物处理等。结果 干预后护理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规范护理的依从性及效果优于干预前。结论 通过有针对性的干预、督导,护理人员规范护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依从性增强。  相似文献   

4.
护理技术操作是护理人员"三基"基本技能的主要组成部分,必须经过反复训练、不断强化才能掌握并在临床复杂的情景中熟练应用.护理人员技术操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和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鉴于护理工作对护理人员实践操作技能的突出要求,使技术操作的训练在继续教育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我院在认真组织继续教育工作中,重视各级护理人员在技能培训中转变观念,领悟其内涵,逐步摸索并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技能训练培训方法和质量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护理人员入职培训中应用护理安全教育融入护理技术操作培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新入职护理人员61人随机分成实验组30人和对照组31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培训考核方法,实验组采用护理安全教育融入护理技术操作的教学培训考核方法。在入职1年后对护理人员的理论能力、实践能力和执业安全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理人员技能考试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执业过程发生安全缺陷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安全教育融入护理技术操作的教学方法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执业的教育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icrosim医学模拟培训系统在急救护理技能操作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2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操作练习模式,观察组应用Microsim医学模拟培训系统与智能心肺复苏模型相结合的实际操作训练模式.结果:观察组急救护理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Microsim医学模拟培训系统进行急救护理技能操作培训,可有效提高护士急救操作能力、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对西医院校毕业护理人员进行中医传统技术培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对101名西医院校毕业护理人员采用分期、有重点的方法进行培训并结合考核,对全院西医院校毕业护理人员进行中医传统技术培训,比较培训前后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考评分及操作成绩.结果 培训后西医院校毕业护理人员的中医传统技术操作水平有显著提高,中医特色护理质量也较培训前提高(p<0.05).结论 对西医院校毕业护理人员进行分期培训、重点培训骨干,以点带面的方法进行培训并结合考核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有效的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方式,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方法 采用层级培训方式,对外科护理人员进行一对一的培训.结果 培训后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操作技能、对下级护士的培训能力及沟通能力均高于培训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层级培训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9.
口腔科牙体牙髓病学专科临床护理培训模式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在口腔科牙体牙髓病学专科实施临床护理培训,切实有效地提高牙体牙髓病专科护士的专业水平.方法 根据科室护理人员构成及专业水平现状,确定培训目标及方法 ,发挥医生的专业优势,医生参与培训过程及效果评价;发挥护理膏干的核心作用,高年资护士承担培训任务,并与低年资护士配对进行训练和竞赛;搭建医护专业理论知识及操作配合切磋的平台,完善配合流程,促进专科护理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结果 通过医生对护理专科操作水平及工作满意度的调查.评价培训效果.实施培训前调查表平均得分为70分,实施培训后得分逐年提高,2005年为82分,2006年为88分,2007年为92分.结论 联系临床实践对牙体牙髓病学专科岗位的护士进行规范化分层培训是提高专业水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护理人员培训前后的对比研究,探索一套适宜以社区护理为主导的家庭病床服务模式下的护理人员培训计划.方法 制订培训方案,主要针对家庭病床科的15名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分为理论培训和操作培训两方面.观察培训效果.结果 培训后护理人员在理论和操作考核、能力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3方面均优于培训前.结论 以社区护理为主导的家庭病床服务模式下的护理人员培训计划经实践证明有效,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合理的灾害护理技能的培训模式,提高我军护理人员的灾害救护能力和水平。方法以教育学教学设计的原理为基础,以模块化制作的护理操作训练箱为培训用具,结合双人互练与单人训练两种培训方式,以简化的标准化操作流程作为培训规范,用配套的技能评分标准进行考核。结果技能培训模式经试用后阶段性评价的结果显示。受训者护理救护技能得到提高,训练效率明显提高。结论建立的灾害救护技能培训模式适应现时部队护理人员技能培训需求,培训效果良好,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实用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护理技术操作光盘应用于临床教学的可行性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护理操作光盘中的5项操作,作为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应用于临床教学.抽取实习护士10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0人和对照组50人,观察组观看护理技术操作光盘后进行操作训练、考核,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老师示范、带教后进行操作训练、考核.观察不同教学方法考核成绩、所用时间、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2组实习护士培训后的成绩均高于培训前,而观察组培训后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示范教学所用时间明显高于观察组观看录像教学所用的时间.结论 观看操作录像的教学培训方法,能明显提高护理人员技能训练的积极性、有效性,减少老师示范带教的差异性及教学人员和用物的浪费,是一种省时、高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提高产科护理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方法根据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要求,对4个普通产科病区和1个高危产科病区45名护理人员进行各种护理操作时手卫生执行情况的实地观察.结果护理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操作后的依从性均高于操作前.结论加强对产科护理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其对手卫生规范的依从性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罗静  陈庆  王淼  杨霞 《护理研究》2015,(10):1249-1251
[目的]探讨双因素理论在护理教学培训督导中的应用效果,以促进教学督导的顺利开展,提高护士的积极性。[方法]应用双因素理论对某医院耳鼻喉科护士进行教学培训督导,通过了解护士需求和建立奖惩制度来消除不满意因素和激发护士内在动力。[结果]实施前后护士在护理操作规程及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处理、危重病人护理理论技术、法律法规方面的督导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双因素理论进行教学培训督导,激发了各级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优化了教学管理效果,有利于教学督导工作深入持久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我院护理技术操作培训的方法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方法与效果。方法以患儿评估培训为重点,采用集中培训、骨干培训和按层次培训的方法 ,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技术操作培训。结果培训后护理人员技术操作主要环节(除用物准备、核对)及考核总成绩提高(P0.01),患儿家长对护理技术服务的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以患儿评估为重点进行培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 。  相似文献   

16.
护理技术操作是护理人员“三基”基本技能的主要组成部分,必须经过反复训练、不断强化才能掌握并在临床复杂的情景中熟练应用。护理人员技术操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和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鉴于护理工作对护理人员实践操作技能的突出要求,使技术操作的训练在继续教育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我院在认真组织继续教育工作中,重视各级护理人员在技能培训中转变观念,领悟其内涵,逐步摸索并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技能训练培训方法和质量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柔性化督导"质量控制方法在临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更新护理质量检查理念,将柔性化理念渗透至护理质量检查标准、护士长轮转培训、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反馈方面,对存在的问题按照"PDCA"的程序实施护理质量持续督导.结果 "柔性化督导"质量控制方法提高了护理质量,分级护理合格率、仪器设备操作得分、查对流程得分较前有了明显提高;提高了护士对护理质量检查工作认同度.结论 "柔性化督导"质量控制方法,加强了对一线护理工作的管理,提高了护士对质量检查的认同度,是一种全面提升护理质量的有效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军队医院普通外科专科护士培训教学模式的探讨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寻适合军队普通外科专科护士的最佳培训方式。方法应用自编、实用系列理论和操作培训教材,对46名学员全脱产培训3个月,采用入学测试→理论授课→临床实践→"一对一"导师督导→操作训练→教学查房→结业考核→结业答辩→定期反馈的培训模式进行培训。结果学员培训前后理论成绩分别为(69.90±8.96)分和(83.00±7.55)分,操作成绩分别为(70.60±7.06)分和(95.33±1.5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月结束时46名学员全部完成毕业答辩。结论军队普通外科专科护士培训教学模式可使学员得到思维、操作、表述、科研等全方位训练,有助于军队医院护理队伍和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养老机构中护工对分级护理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16名护工进行有关分级护理及内容方面的调查.结果 护工对分级护理的认知较低,角色认知、操作和培训情况、工资待遇及护理工作量对分级护理认知有差异,工作年限、文化程度对分级护理认知无差异.结论 护工对分级护理认知不足,应加强对护工的角色认知教育,加大操作和培训力度,提高福利待遇及合理配备护工,从而提高护工对分级护理的认知,保证分级护理质量及老年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标准化技术培训在社区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11月社区护理人员70名,采用技术培训和标准化考核的方法提升护理人员业务能力,比较护理培训前后护理人员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及满意度。结果培训后护理人员的理论与操作成绩高于培训前(P 0. 05),且培训后护士对临床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培训前(P 0. 05)。结论标准化技术培训在社区临床护理实践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明显提高社区护士的综合业务水平,从而为社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保障居民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