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20~30°、35~45°、50~60°三种不同留置针进针角度对患者疼痛及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旨在找出最适宜的进针角度,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及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方法本研究将力学原理运用在静脉留置针进针角度的临床实践中,确定三种留置针进针角度分别为20~30°、35~45°、50~60°,对300例肝胆胰中心输液的患者分别采取这三种不同进针角度留置针静脉穿刺各100例次,观察患者的疼痛反应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 3组穿刺角度患者的疼痛反应、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置针静脉穿刺以35~45°进针较20~30°、50~60°进针具有穿刺成功率高、疼痛轻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不同角度静脉穿刺患者疼痛及穿刺成功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求一种既能减轻患者疼痛又能提高穿刺成功率且能减少血管损伤的静脉穿刺角度与方法.方法 对200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在血管上方以20~30°、31~40°、41~50°、51~60°、>60°的角度,分别采取针尖斜面与血管纵轴平行方向(即针尖斜面向左或向右)直刺血管与传统的针尖斜面向上的穿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疼痛程度和穿刺成功率比较.结果 2组比较存在差异性,观察组优于对照组(除外>60°穿刺成功率2组无差异).结论 采用针尖斜面与血管纵轴平行方向直刺血管,既能显著减轻患者疼痛又能提高穿刺成功率且能减少血管损伤,各方面均优于传统的针尖斜面向上的进针方法,且无论采用哪种进针方法,51~60°为最佳进针角度.  相似文献   

3.
肢体浅静脉穿刺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傅月珍 《护理与康复》2008,7(12):930-931
目的提高肢体浅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穿刺时的疼痛感。方法将200例静脉输液患者按输液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双扎止血带、针头与皮肤呈45°角进针;对照组扎1根止血带、针头与皮肤呈20°角进针。比较两组一针见血成功率及穿刺时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一针见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肢体浅静脉穿刺时用双扎止血带、针头与皮肤呈45°角进针,能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感。  相似文献   

4.
静脉输液穿刺角度再探讨中的循证意识   总被引:1,自引:8,他引:1  
目的 以循证的方法探讨静脉输液穿刺角度对疼痛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影响,以探讨适当的静脉输液穿刺角度.方法 将患者分别用2种方法进行自身对照,实验组以30~40°、45°和60°分别进行静脉穿刺,对照组均以20°进行静脉穿刺,比较2组患者的主观感受和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 实验组3种角度进针都可以减轻患者穿刺时的疼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5°穿刺时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最高.结论 静脉穿刺时采用45°进针是最科学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续维莉  程晓梅 《全科护理》2012,10(24):2219-2220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不同进针角度,直接影响留置针粘贴固定的牢固性,从而间接影响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方法]将80例危重病人进行不同角度静脉穿刺置管后固定,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的15°~30°进针角度穿刺置管成功后固定,观察组40例采用5°~15°进针角度穿刺成功后固定,比较两组病人不同进针角度穿刺成功后粘贴固定的牢固性与留置时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后固定牢固性系数为97.5%,平均留置时间为7d~9d,而对照组穿刺成功后固定牢固性系数为77.5%,平均留置时间为3d~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采用减小(5°~15°)进针角度穿刺成功后粘贴牢固,从而延长了留置时间,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静脉留置针持续留置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沈王燕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3):2184-2184
目的提高新生儿桡动脉穿刺成功率。方法将80例需要采集血气分析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大鱼际肌最高点与第一腕横纹垂直处为穿刺点,以15°~30°斜角进针取血法。对照组40例采用桡动脉常规穿刺取血法。结果观察组采血方法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观察组采血方法简便,成功率高,减少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不同角度进针对患者疼痛反应和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13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采取与皮肤45°角穿刺进针,对照组采用与皮肤15°30°角穿刺进针。结果:观察组轻度疼痛有57例,中度疼痛8例,重度疼痛3例,穿刺成功66例。对照组轻度疼痛有45例,中度疼痛11例,重度疼痛12例,穿刺成功57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与皮肤成45°角进针可减轻患者疼痛反应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应用浅静脉小角度直刺法对门诊患儿穿刺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浅静脉穿刺时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门诊输液患儿3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操作者右手持头皮针在血管上方的皮肤呈70°角快速进针穿过皮肤后,改变角度为10~15°角沿血管方向行针,见回血后将针头平行送入少许即可;对照组是操作者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头皮针,呈30°角左右刺入皮肤,见回血后将针头平行送入少许即可.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穿刺成功率的情况.结果 两种穿刺法成功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角度直刺法在浅静脉穿刺时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角度及方位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最佳角度和进针方位,以提高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选择注射室输液患儿6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静脉正方位)和乙组(静脉侧方位)各300例,分别以10°、20°、30°角进针各穿刺输液1次。比较不同角度进针所致的疼痛程度、穿刺成功率、输液外渗情况。结果进针角度为30°角,患儿疼痛感减轻,且从静脉正方进针疼痛程度显著轻于从静脉侧方进针,进针角度越大输液外渗发生率越高。结论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患儿疼痛程度与进针角度和进针方位有关,建议静脉条件较好者宜从血管正方位以30°角进针,可有效减轻患儿疼痛,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聂雷霞  张敏  胡帆  李威 《护理学报》2012,19(11):38-41
目的 进一步提高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为患者提供更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方法 观察组900 例浅静脉输液患者,在静脉输液前,采用浅静脉血管评级法,对其血管进行评估分级,确定穿刺难度系数,根据血管分级情况选择相应的穿刺者及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900 例浅静脉输液患者,按常规静脉输液操作.比较两组静脉穿刺质量及患者对护士的服务和技术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静脉穿刺工具选择合格率、静脉穿刺1 次成功率以及患者对护士静脉输液时服务态度、操作技术的满意度明显提高,静脉炎发生率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 采用浅静脉血管评级与相关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静脉炎的发生,从而提升静脉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手背浅静脉穿刺术中,对采用60°~70°角冲击式进针方法和常规进针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大角度冲击式浅静脉穿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住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100例,分别采用两种不同进针方法对患者左右手进行静脉穿刺,研究患者在接受静脉穿刺时的回血时间、疼痛程度、穿刺成功率、输液过程液体外渗率,血管可重复利用率、拔针后皮下淤血率、患者对穿刺进针方法的满意度7项指标。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回血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穿刺成功率及血管可重复利用率高于对照组(P0.05);液体外渗率、皮下淤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果显示,60°~70°角冲击式浅静脉穿刺法可缩短进针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感,降低液体外渗率、皮下瘀血率,提高血管的可重复利用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传统静脉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角度直刺法静脉留置针留置发生静脉炎的情况.[方法]将120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40°~60°进针,对照组采用15°~30°进针,比较两组病人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取大角度直刺法进行静脉留置输液,能减少并发症,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老年病人两种留置针穿刺方法进行临床比较,寻找老年病人静脉留置针穿刺的适合方法.[方法]将168例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左手拇指按压在穿刺点下方3 cm的穿刺血管上稍向下绷紧皮肤,进针角度30°~40°,从血管上方直刺静脉,留置针穿刺见回血后压低角度以左手固定针芯,右手拇指与示指将外套管全部送入血管.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行留置针穿刺以左手绷紧皮肤,15°~30°进针,直刺静脉,见回血后压低角度,再将穿刺针送入少许,右手固定针芯,左手拇指与示指将外套管全部送入血管.对留置针穿刺成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穿刺成功率观察组为97.6%,对照组为77.9%,经X2检验,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病人采用观察组的留置针穿刺方法,可有效提高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保护血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静脉穿刺疼痛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1~12月接受静脉穿刺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静脉穿刺;观察组在静脉穿刺中实施心理护理并且改进进针、拔针方法.结果 观察组进针VAS评分2.96,±0.34、拔针1.72±0.23低于对照组的3.39±0.45、2.22±0.24;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7.78%高于对照组的84.4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78%高于对照组82.22% (P <0.05).结论 对静脉穿刺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减轻静脉穿刺、拔针时给患者带来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婴幼儿股静脉穿刺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两种采血手法的股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方法 将股静脉采血的9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法即5 ml注射器,垂直进针法,观察组采用负压采血管,负压采血针头沿血管直行30°角进针,针头先进入皮下然后再45°角沿血管走行刺入.结果 股静脉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观察组沿血管走行方向45°角进针是点对线的接触,并且有负压形式从而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两种股静脉穿刺采血方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静脉穿刺不同进针角度对采血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4年8月至2005年3月需采集血标本的足月新生儿20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观察组100例采用与皮肤成45°角进针;对照组100例采用与皮肤成90°角进针;穿刺方法除进针角度不同外其余都相同于《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结果45°角进针一次成功率93%,90°角进针一次成功率84%,相差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皮肤成45°角进针比90°角进针股静脉穿刺采血成功率高,既减少了患儿痛苦,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也确保了血标本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留置针穿刺角度与穿刺成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直径分别为2mm和3mm的模拟血管,选取15°、20°、25°、30°、35°、40°、45°作为穿刺角度,运用数学的方法,计算出针尖在血管内的可用距离,并绘制出对模拟血管进行不同穿刺角度穿刺的图形,计算出的数字用图表的的方式表示。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2月我院耳鼻喉科住院病人100例,术前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留置针穿刺角度选择20°进针,对照组50例,选择30°进针。结果无论选择2mm还是3mm的模拟血管,穿刺角度分别为15°、20°、25°、30°、35°、40°、45°时,所产生的可用距离的数字显示,随着穿刺角度的增加,可用距离逐渐减少。统计100例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观察组成功率为98%,对照组为8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983,P=0.014)。结论留置针穿刺角度越小,可用距离越长,穿刺成功率越高,穿刺角度为15~20°时可用距离最长。临床实践中选择20°作为穿刺角度,不但穿刺的成功率高,而且病人的疼痛也较轻。  相似文献   

18.
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不同进针角度穿刺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不同进针角度穿刺的成功率。方法将240例头皮静脉留置针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中的静脉留置针10~20度进针角度,试验组采用静脉留置针30~40度进针角度。结果两组穿刺一次成功率及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采用30~40度进针角度一次成功率高,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寻求提高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办法.[方法]2006年4月-2008年4月选择住院输液病人1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留置针常规进针方法行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组采用一步到位进针法行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对两组穿刺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一步到位进针法可提高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床边手臂下垂法静脉穿刺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床边手臂下垂法静脉穿刺的效果,以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 将1000例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0例,观察组患者手前臂下垂放于床边下30 s,使静脉充盈显露,在穿刺点上方6~8 cm处扎止血带,前臂置于体侧不握拳,左手拇指绷紧固定被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针尖与皮肤呈35~40°.在静脉正上方沿静脉走向快速进针进入血管,见回血后降低进针角度,再将针头推进0.2 cm,常规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方法.比较两组静脉血管充盈度与穿刺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静脉充盈饱满占81.6%,对照组占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为98.4%,对照组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床边手臂下垂法静脉血管充盈显露,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高,可减轻患者痛苦,使药物快、准、安全地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