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创伤休克延迟复苏是指创伤6h以后入院,未能及时有效地进行补液,入院时已出现休克者。创伤延迟复苏可对机体各器官系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实际医疗工作中,严重创伤延迟复苏患者较为常见,延迟复苏的治疗也是临床工作的难点之一。在创伤延迟复苏情况下,临床上怎样纠正休克,避免后期并发症的出现是重要的。我科2002年5月-2006年11月,共收治创伤延迟复苏10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创伤后部分患者因为各种原因人院时间比较晚,失血量大.已经发生了休克,病情凶险、临床死亡率高,临床实践证明休克期护理指标的变化,对抗休克输液量的合理输入,使之平稳渡过休克期.减轻对脏器功能的打击,减少脏器的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005年1月~2006年12月本院共收治创伤后休克复苏患者146例,其中59例创伤后超过6h,需进行创伤后延迟复苏治疗,经积极治疗,快速补液护理.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肖蓉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2001,2(6):499-500
通过对280例大面积烧伤病人补液治疗进行回顾,探讨烧伤病人液体量对病人的影响。方法 将280例特重烧伤病人按休克与未发生休克分开,根据补液公式,计算延迟复苏液体总量。结果 168例休克病人中有166例输液量超载,而112例未发生休克病人仅有23例液体超量。结论 对于特重烧伤病人应尽早、尽快的补液治疗,避免发生休克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治疗之一。 相似文献
4.
5.
王肖蓉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1,4(9):730-730
1 临床资料我科 1994年 9月— 1999年 9月收治的特重烧伤患者2 80例 ,按烧伤后立即复苏未发生休克患者 112例 ,与烧伤休克后延迟接受复苏治疗的患者 168例分组 ,根据烧伤补液公式计算 ,总结二组患者的液体量。其中男 182例 ,女 98例 ;年龄 9个月~ 67岁 ,平均 2 6岁。2 结果①根据烧伤输液公式提示 ,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补足因复苏延迟所亏欠的液量 ,快速补液 1~ 3h内补足第一个 2 4h计划输液量的 1/ 2 ,休克可迅速纠正 ;②延迟快速补液纠正休克并维护循环的稳定 ,所需液体量远远超过公式计算量及未休克输液量 ;③烧伤面积 5 0 %~ 75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快速补液对烧伤延迟复苏血液流变学特性和心肌局部血流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30%TBSA烧伤模型,动态观察烧伤延迟复苏快速补液和均匀补液后,大鼠血液流变学特性和心肌局部血流量及血浆中心肌肌球蛋白轻链一1浓度的改变。结果伤后1h,全血粘度即显著升高,6h达高峰,补液后,全血粘度均降低,快速补液组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均匀补液组,血浆粘度、红细胞比积、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和红细胞膜带电性质等血液流变学参数也发生改变;心肌局部血流量和血浆中心肌肌球蛋白轻链一1的浓度也相应发生改变,其变化趋势与全血粘度改变密切相关。结论烧伤延迟复苏快速补液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提高心肌局部血液灌注量,使心肌损害程度减轻,因此,对烧伤延迟复苏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快速补注对烧作休克延迟复苏病人脏器损害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快速补液对烧伤休克延迟复苏病人脏器损害的防治作用。方法37例TBSA>40%的烧伤病人按复苏方法不同分为A(n=17)和B(n=20)2组进行补液,观察休克期内(烧伤后48h)出入量及伤后当日,3,7,15和30d心肌酶谱、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B组)快速补液2h内补进液体(为第一个24h公式计算量的(38.8±6.1)%)显著超过(A组)传统补液方法(为第一个24h公式计算量的(16.5±2.1)%),B组第1个24h补液总量为公式计算量的(131.4±14.3)%,尿量也显著增加。伤后心肌酶谱、肝肾功能各指标显著升高,两组比较,B组显著低于A组。结论对烧伤休克延迟复苏病人采取快速补液可以减轻脏器损害。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评价改进休克复苏方案对延迟复苏后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预防效果。方法第1个24 h输液,烧伤面积×体重×1.5 ml+5%~10%葡萄糖2000 ml,晶胶体比例2∶1或1∶1,保持尿量成人80 ml/h,小儿每小时1 ml/kg;第2个24 h按实际输入减半。结果经2路或3路快速输入后血压1~4 h恢复,休克纠正894例。结论快速有效足量的液体复苏治疗可减轻组织缺血,降低脓毒症等并发症,尽快纠正烧伤休克,保证复苏的成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治疗。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不同烧伤程度并发生休克的522例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给患者按照补液公式进行补液:第一个24h,烧伤面积×体重X1.5mL+5%-10%葡萄糖2000mL,晶胶体比例2:1或1:1,保持尿量80mL/h,小儿1mL.kg-1.h-1;第二个24h按实际输液量减半。观察其预后效果。结果:烧伤面积小、送诊及时、延迟复苏时间短、补液得当的患者经治疗后所引发的感染几率越小,患者生命质量越高。结论:该实验表明,烧伤延迟复苏距烧伤后时间越短,患者的生命质量越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建秀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19):2938-2939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烧伤休克延迟复苏的特征、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3年2月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76例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息儿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后,76例患儿中,抢救成功7l例,成功率为93.42%,死亡5例,死亡率为6.58%。结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无微不至的护理措施能够大大增加小儿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成功的几率。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烧伤后延迟复苏情况下,快速补液对血液粘度的影响。方法:利用犬40%TBSAⅢ度烫伤模型,32只狗被随机分为烫伤对照组、血定安延迟均匀补液组、血定安延迟快速补液组和血浆延迟快速补液组进行补液,观察伤前、伤后2、6、8、12、24、36和48h股动脉血压、血液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血液粘度伤后2h即显著高于伤前,补液后血液粘度等流变学指标均开始下降,快速被液2h后,快速补液组各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均匀补液组,而血定安组的血液粘度和红细胞聚焦性显著低于血浆组。结论:在烫伤后延迟复苏情况下,快速补液可以迅速降低血液高粘滞状态,可能对改善微循环纠正休克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烧伤休克延迟复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是指烧伤休克已经发生并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才开始的液体复苏治疗,往往得不到预想的疗效,在后续病程中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和病死率都很高。本文通过大量查阅近年来与烧伤休克延迟复苏相关的文献,总结了烧伤休克延迟复苏的定义和临床特点,阐述了其引起重要脏器细胞损伤的三大主要机制——细胞内钙超载、氧化应激和蛋白酶异常活化,并在此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针对上述三大损伤机制的新的措施理念和新研发药物的相关进展。 相似文献
16.
<正>小儿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损伤,一般占住院患者的30%-40%,死亡率约3%[1]。其中部分患者因为各种原因,入院时间比较晚,烧伤面积比较大,已经发生了休克,病情凶险,临床死亡率极高。自2002年1月-2003年12月,本院共收治小儿烧伤患者141例,其中46例患者入院时间超过烧 相似文献
17.
补液是烧伤休克的主要治疗措施。体质量和烧伤面积是决定补液量的主要因素,但同时应考虑致伤原因、地点等其他影响因素。现行的补液公式源于50%总体表面积烧伤犬的实验,补液的安全值范围小,易产生并发症,故应个体化补液,并持续监测尿量、体温、心率、血压等。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对严重烧伤休克期补液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烫伤犬延迟快速复苏对心肌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烫伤后延迟复苏情况下,快速补液对伤后早期心肌损害的影响。方法:利用犬40%TBSAⅢ度烫伤模型,24只狗被随机分为烫伤对照组,延迟快速补液组和延迟均匀补液组进行补液,观察伤前、伤后2、6、8、12、24、36和48h血浆肌球蛋白轻链1(MLC1)、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烫伤后各组血浆MLC1、LDH、CK和TNF都逐渐升高,2~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快速补液对烧伤延迟复苏大鼠的红细胞膜力学特性和心肌局部血流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30% TBSA Ⅲ度烧伤延迟复苏快速补液和均匀补液的动物模型,用微管吸吮法测定其伤前和伤后1、3、6、12、24、48h红细胞膜的弹性模量和粘性系数等力学参数;同时,用氢清除法测定心肌局部血流量。结果 伤后1h,红细胞膜的弹性模量和粘性系数显著升高,伤后6h达高峰。补液后,两组均逐渐下降,RI组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AI组,至伤后24h,两组恢复到相互接近,但仍高于伤前。同时,伤后1h,心肌局部血流量即显著降低,至伤后6h,达到最低点,补液后,两组均逐渐增高,RI组的增高幅度明显大于AI组,至伤后48h恢复接近正常。二者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烧伤后红细胞膜变形能力下降,导致心肌局部血流量减少,是烧伤后心肌缺血性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快速补液能够改善红细胞膜的力学特性和心肌微循环血液灌注,从而减轻心肌的缺血缺氧性损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小儿烧伤休克的复苏护理,探讨总结护士在实施液体复苏过程中的护理经验和体会。方法:在14例重度烧伤患儿的休克期补液中,均采取两路静脉补液,加快3h内的液体输入速度,并根据临床观察指标,合理安排输液的种类,灵活掌握液体速度,确保输液计划按时完成。结果:本组患儿全部平稳度过休克期,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小儿烧伤休克期,采取积极有效的补液护理措施,就可尽早解除休克,使烧伤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顺利,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