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颖  姜洋 《中国实用医药》2011,6(29):213-214
各科手术后,尤其是施用硬膜外麻醉术后,由于麻醉及腹膜刺激等因素的影响,常造成脊髓排尿中枢的功能紊乱,以及膀胱过度膨胀以及疼痛反射性引起尿道括约肌痉挛而导致尿潴留。尿潴留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通过留置导尿可预防  相似文献   

2.
林灵芝  周卫东 《河北医药》2012,34(8):1206-1207
神经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多是由于中枢神经损伤或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自主性神经活动包括膀胱逼尿肌功能丧失而造成尿潴留.做好神经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膀胱管理,减少尿路感染的并发症是提高生存质理的重要环节.1947年,Guttmann提出了无菌性间歇导尿术(SIC)的方法,可以克服长期留导尿管的缺点,使患者形成反射性膀胱,比较好的解决排尿问题[1].1971年Lapides提出用间歇清洁导尿术代替无菌导尿术[1].我科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收治神经性膀胱患者27例,采用改良自家间歇性清洁导尿术,临床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周俐伶  潘熔 《重庆医药》2009,38(13):1615-1615,1617
目的探讨减轻导尿患者在麻醉苏醒时因尿道刺激引起的躁动。方法采集本院2008年1~5月的76例患者,应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后导尿。结果使用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导尿的患者97%无尿道刺激。结论麻醉后导尿前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剂,不但满足了患者无痛治疗的要求,更减少了患者在麻醉恢复期因尿道刺激引起的躁动,提高了复苏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神经源性膀胱排尿障碍的患者应用间歇性导尿术引起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86例神经源性膀胱排尿障碍的患者应用间歇性导尿术,并在实施后第15d、30 d、120d对导尿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进行观察及统计分析.结果 泌尿结石、尿道损伤出血、尿道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0.05);泌尿系感染在间歇性导尿前与导尿后第15d、30 d、120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源性膀胱排尿障碍的患者应用间歇性导尿术,随着导尿时间的增加,泌尿结石、尿道损伤出血、尿道疼痛的发生率增加;护理人员应规范护理操作,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有效指导患者配合排尿意识训练、腹肌、膀胱逼尿肌、盆底肌肉群训练,科学配合饮水计划,提高依从性,促进神经源性膀胱的恢复,尽量缩短间歇性导尿的时间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间歇性导尿术能有效降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是值得推广的一项实用护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导尿是在无菌操作下将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的方法,主要用于危重患者、休克患者的抢救,尿潴留患者减轻痛苦,膀胱肿瘤患者的化疗,手术前的准备,以及临床检查,协助诊断,也就是通过导尿引流膀胱内的液体达到治疗和检查的目的。导尿时是不可能看到尿道内的情况,导尿过程中可能出现无法控制的因素而引起导尿后出血,现导尿出血的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1各种泌尿系导管的正确应用 1.1正确选择使用各种导管 ①普通导尿管。常用于经尿道插入膀胱导尿,如手术后或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潴留。也可用作膀胱尿道造影。如留置导尿可选用硅胶管带气囊的二腔导尿管;②前列腺导尿管。前列腺肥大症病人发生尿潴留时.尿道前列腺膜部及膀胱颈部往往狭窄,普通导尿管不能插进.应选用硅胶管带气囊的二腔前列腺导尿管,其末端弯而细尖,且较硬挺,容易通过狭窄部进入膀胱,给予留置导尿管;③气囊导尿管。  相似文献   

7.
李磊  刘建霞  陈杰  赵建军  于永岗 《河北医药》2010,32(15):2024-2025
目的观察手术前不同时间段留置导尿对患者的心理承受和尿道刺激的程度,从而选择最佳的导尿时机。方法对2007年3月至2009年6月对75例需术前留置导尿的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为术晨在病房导尿;试验组A组为手术前日,进行心理护理后,麻醉前在手术室导尿;试验组B组为全麻后由巡回护士导尿。对患者不同时机进行导尿所引起的不舒适感、麻醉苏醒时的躁动情况及术后第1天对尿管适应性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B组患者麻醉苏醒躁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患者尿管适应度,试验组A组术后留置尿管的适应度较好。试验组B组患者较差。结论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麻醉前进行留置导尿对患者的心理压力比较小,生理不适比较轻,操作方便,且术后导尿管引起的尿道刺激症状较轻。  相似文献   

8.
蔡蔚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6):927-928
尿潴留是指膀胱涨满充盈而不能自行排尿,腰麻术后尿潴留主要是由于术后支配膀胱的骶神经被麻醉后恢复较晚.又因为术前使用阿托品致使膀胱逼尿肌松弛、括约肌收缩,以及手术后切口疼痛、不习惯卧床排尿、情绪紧张等因素也会引起。临床上经常使用暗示疗法、按摩、热敷、新斯的明肌内注射等方法,效果往往不明显,而导尿又容易对尿道黏膜造成损伤,导致尿道感染等并发症。我科应用开塞露治疗术后尿潴留83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导尿术中尿管插入困难的处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患有老年性前列腺增生及有尿道损伤的患者,导尿管插入往往比较困难。为此,常因导尿术的失败而被迫中转为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或行膀胱造瘘术,这样势必加剧病人痛苦,本人通过近几年来在导尿术中难以插入导尿管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若在导尿操作中注意以下几点,则往往...  相似文献   

10.
李小东  李华玉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5):2047-2048
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是因神经病变或损害引起的膀胱和(或)尿道功能障碍,以排尿困难或尿潴留为主要表现。本症常为继发性,多伴有较严重的原发疾病,治疗恢复期长,疗效不确定。除积极治疗原发病外,临床对排尿困难或尿潴留病人常使用间歇性导尿即间断导尿,它可以使病人相对处于不带导管状态,以免膀胱同期性扩张刺激膀胱功能的恢复,目前认为是最有效的尿液引流方法[1]。间断导尿分无菌导尿法和清洁导尿法,对自理能力强者可自行清洁导尿,或由家属协助完成。因为自行清洁导尿可能伴随病人终身,为此,护理健康教育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尤为重要。1健…  相似文献   

11.
由于手术需要,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常需留置导尿,而术后拔尿管由于患者依赖心理、体位、活动差等原因易引起第一次排尿困难和尿潴留.同时,留置尿管也是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它会刺激尿道及膀胱黏膜,削弱了膀胱及尿道对细菌的防御作用,也影响了膀胱对细菌的冲刷作用,致使细菌逆行至泌尿系生长繁殖而引起感染[1].在我国医院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约95%与导尿或尿路器械操作密切相关[2].为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感染发生,促进患者第1次排尿顺利,避免再次导尿,针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留置导尿管的不同拔管方法进行比较,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卢瑞彩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9):2998-2999
导尿术是临床上常见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男病人由于其生理特点,尿道长且有两个生理弯曲,三个狭窄,在导尿时因精神紧张及尿管刺激可能诱使尿道肌肉痉挛导致插管困难,甚至插管失败。经过临床应用比较,我科采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既减轻了病人疼痛,又提高了导尿成功率,现将临床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剖宫产患者术前在病房和硬膜外麻醉平面固定后在手术室导尿的效果,探讨留置导尿的最佳时机。方法将240例需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入手术室0.5h前导尿,实验组在进入手术室于硬膜外麻醉且麻醉平面固定后导尿。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导尿时心率、血压、焦虑恐惧感、疼痛不适感、重复插管次数、并监测导尿后尿液中非肾小球性红细胞的阳性检出率。结果对照组焦虑恐惧感、疼痛不适感、重复插管次数、尿液中非肾小球性红细胞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实验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减少术前导尿引起的不适和尿道黏膜损伤,导尿宜选择在蛛网膜下腔麻醉且麻醉平面固定后进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Crede法排尿(间歇人工辅助排尿)与持续导尿对继发尿路感染和远期尿道功能的影响.方法76例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者分别采用Crede法排尿和留置导尿,定期尿液培养进行尿路感染率比较;导尿时间达4~6个月后配合膀胱尿路造影(VCUG)及尿流动力学检查观测尿液返流情况、膀胱颈形态变化和尿道功能指标.结果Crede法排尿组和持续导尿组其尿路感染、尿液返流率分别为16.6%、17.9%和35.1%、4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VCUG及尿流动力学检查提示持续导尿较C rede法排尿明显损害膀胱颈形态和远期尿道功能.结论对丧失自主排尿功能但无严重意识障碍者宜尽可能减少留置导尿的应用范围和时间,采用Crede法排尿对控制尿路感染、维护和促进排尿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Crede法排尿、间隙导尿与持续导尿对继发尿路感染和远期尿道功能的影响。方法113例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者分别采用Crede法排尿、间隙导尿和留置导尿,定期尿液培养进行尿路感染率比较:导尿时间达4~6个月后配合膀胱尿路造影(VCUG)及尿流动力学检查观测尿液返流情况、膀胱颈形态变化和尿道功能指标。结果Crede法排尿组、间隙导尿组和留置导尿组其尿路感染率分别为16.6%、29.7%、和35.1%,尿液返流率分剐为17.9%、32.4%和4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VCUG及尿流动力学检查提示持续导尿较Crede法排尿及间隙自家导尿明显损害膀胱颈形态和远期尿道功能。结论对丧失自主排尿功能但无严重意识障碍者尽可能减少留置导尿的应用范围和时间,间隙导尿尚不能有效防止尿液返流,采用Crede法排尿对控制尿路感染、维护和促进排尿功能恢复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彦芬 《河北医药》2014,(8):1275-1276
尿潴留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患者膀胱内充满尿液不能排出,胀痛难忍,辗转不安,有时从尿道溢出部分尿液,但不能减轻下腹疼痛,不仅增加感染几率,且加重患者心理负担,甚至导致原发病病情加重。临床出现此症状后,医嘱多采用导尿法来应急处理,这种方法虽见效快,但如果操作不当会造成膀胱、尿道黏膜损伤,严重的还会因消毒不严而引起导管伴随性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17.
浅谈预防和减少导尿引起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尿是临床一种常见的操作,但导尿又是医院内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留置导尿管引起的尿路感染占医院感染的第2位。由此可见,由导尿引起医院尿路感染的严重性应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足够重视。导尿致尿路感染相关因素:细菌进入尿道、导管因素。预防的护理措施:导尿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的适应证,掌握好留置尿管的时间,保持导尿管引流通畅,避免不必要的膀胱冲洗,导尿管应选用硅胶尿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择期手术患者导尿时机的选择。方法 50例择期手术患者自行选择导尿时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于麻醉后10min内留置导尿管;对照组于麻醉清醒后按常规操作流程留置导尿管。对2组留置导尿后尿道刺激症状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留置导尿后Ⅲ级不适7例(35.0)低于对照组的20例(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择期手术患者于麻醉后10min内留置导尿管可降低尿道刺激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应用利多卡因在尿道黏膜表面麻醉下行导尿术的效果。方法尿道内注入利多卡因后置入尿管。结果除两例尿道损伤患者置管失败外,其余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成功率98%。结论该技术能明显提高导尿术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导尿术引起的尿道损伤的处理、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49例导尿术引起的尿道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急性尿道损伤的患者均顺利止血,其中3例后期发生尿道狭窄,定期尿道扩张而痊愈.24例早期发现的尿道狭窄患者,经定期尿道扩张后痊愈,2例重度尿道狭窄患者,病情好转.结论 我们医务人员真正重视导尿术基本操作技术,预防措施得当,尿道损伤大部分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