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本文报告手术治疗直肠中下段癌67例的经验体会。方法:2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直肠癌根治超低位吻合术。用吻合器行低位直肠癌对端吻合20例,2例直肠癌患者行局部切除术,2例直肠癌患者行前切除,结肠拖出术,均成功保留了肛门。17例患者行Miles手术.术后配合化疗,放疗,还有中医中药和免疫治疗等。结果:手术并发症,术后肠梗阻4例,均经保守治疗而愈。1例低分化腺癌并伴肺转移患者,术后1mo死亡外,无手术死亡。均经随访,局部复发4例(4/67.59%),3a生存率为(5l/67)76.11%,5a生存率为(46/67)68.65%。结论:近年来,直肠中下段癌肿的手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保肛手术。但我们认为为保证手术的彻底性,应严格掌握适应症,为提高效果,直肠癌的综合治疗是直肠癌治疗的基本模式之一,目前手术配合化疗,放疗,还有中医中药和免疫治疗等均已成为综合治疗手段,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直肠癌的预后因素和治疗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直肠癌治疗失败的模式、预后因素及放疗对复发的影响。[方法]对327例直肠癌手术后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的5年生存率为61.5%,Ⅰ期的5年生存率达87.5%,Ⅲ期降为45.3%。327例手术治疗的直肠癌中,无复发转移190例,复发和/或转移共137例,其中局部区域复发57例,远处转移107例,既有复发又有转移的病人为27例,复发的主要部位是骶前和髂内.转移的主要部位是肺和肝。根治术后放疗和未放疗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4.2%和24.6%.[结论]分期、病理等因素是预后的主要因素,术后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术前口服卡培他滨(希罗达)与放疗联合治疗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局部进展期(T3/T4)低位直肠腺癌(距肛缘≤9Ccm)患者51例,术前给予口服卡培他滨(希罗达)并联合放疗。放疗结束后休息3—4周,按TME原则进行手术。结果3例患者临床完全消退(cCR),占5.88%,未行手术;其余48例患者均行根治性切除术(R0),实际保肛率90.20%(46/51),10例术后病理检查未见肿瘤细胞,为病理消退(pCR),总消退率为25.49%(13/51)。肿瘤降期41例,占80.39%。5年无病生存率为70.59%,总生存率为80.39%。放化疗过程中出现3、4级不良反应5例,无疾病进展、手术死亡者。结论术前口服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吕强  冯国光  恽蓓  杨志强 《实用癌症杂志》2006,21(3):269-270,276
目的探讨局部切除术治疗早期低位直肠癌指征并评估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局部切除术治疗和病理证实的早期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2例早期低位直肠癌均为局部肿瘤完整切除。无手术死亡者。无严重术后并发症。获随访39例(92.86%)。39例早期癌中36例(92.31%)术后生存〉5年,3例术后1.5~4年仍健在。总局部复发率为9.52%(4/42),复发距手术间隔期为1.5-2年;其中再次行Dixon术2例,改良Bacon术1例,局部扩大全层切除术1例。结论对经仔细选择的早期低位直肠癌局部切除术是1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腹壁韧带样瘤8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董锐增  师英强  王春萌  赵广法  傅红 《中国肿瘤》2008,17(12):1079-1081
[目的]探讨腹壁韧带样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88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84例腹壁韧带样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首次治疗69例,外院治疗后复发15例,全组病例均经手术治疗,5例手术后有残留者给予术后放疗。[结果]全组84例病例中.79例患者行广泛切除术,5例姑息性切除,留有肉眼肿瘤残留。行广泛切除术者中,73例病理切缘阴性,6例病理切缘阳性,其中69例首次治疗患者中,64例获得病理切缘阴性.外院治疗后复发病例15例中,5例姑息性切除者皆留有肉眼肿瘤残留;9例病理切缘阴性。切缘阴性局部复发率6.8%.切缘阳性复发率为33%。术后残留病例经放疗后,2例肿瘤消退,1例消退后3年复发再手术,2例稳定。[结论]手术是治疗腹壁韧带样瘤的首要治疗方法,首次治疗的正确性和获得病理切缘阴性对控制局部复发非常重要,放疗是对手术不彻底的有效补充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行术前同步放化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5 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20例在术前接受同步放化疗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总剂量为46~50.4 Gy 三维适形放疗,分为23~28次,同时接受卡培他滨或XELOX 方案或FOLFOX 方案化疗2个周期,再行手术。评估术前放化疗患者的手术切除率、保肛率、病理降级率和缓解率、局部复发率、放化疗毒副作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的总病理降级率为80%(16/20),其中直肠中分化腺癌、术前临床T 分期(cT)、术前临床 N 分期(cN)的病理降级率分别为73.3%(11/15)、80%(16/20)、82.3%(14/17),术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率为20%(4/20)。手术距术前放疗结束时间隔32~112天,中位间隔49天(7周)。所有患者均达到 R0切除,其中 Mile's 术12例, Dixon 术7例,直肠前切除术1 例;保肛率为40%(8/20) ,其中肿瘤下界距肛门>5 cm 的患者保肛率为100%(4/4);肿瘤下界距肛门≤5 cm 的患者行超低位保肛率为25%(4/16)。中位随访34个月,所有患者未见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率为30%(6/20),其中肺转移4例,肝转移2例;4例死亡,2例带瘤生存。3例病理完全缓解(pCR)的患者术后均未接受辅助化疗,随访5年无复发和远处转移。术前放化疗后骨髓造血功能抑制(1~2级)达90%(18/20)。术后并发症中肠粘连35%(7/20)、伤口延迟愈合10%(2/20)、小肠梗阻5%(1/20)、肠瘘5%(1/20)。结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能使病理降期,提高肿瘤根治率和保肛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并不增加近期毒副反应和手术并发症,在临床上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对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腹部外科1999年1月~2007年12月间收治38例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治疗方式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5.9±18.3个月,局部复发治疗后的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8.7%、32.8%、21.5%,行根治性手术组的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1.7%、71.3%、53.5%,姑息性治疗组的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6.0%、11.4%、0。[结论]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患者应争取再次行根治性切除术,能否行根治性手术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8.
嗅神经母细胞瘤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Kadish分期:A期6例,B期12例,C期18例。治疗方法:单纯手术4例;单纯放疗10例;综合治疗22例;其中12例手术治疗+放疗;4例放疗+化疗;6例手术+放疗+化疗。结果5年生存率为33.3%(12/36),A期5年生存率为50.0%(3/6),B期5年生存率为58.3%(7/12),C期5年生存率为11.1%(2/18),单纯手术5年生存率为50.0%(2/4),单纯放疗5年生存率为40.0%(4/10);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为27.3%(6/22);局部控制率为58.3%(19/36),远处转移率为44.4%(16/36),12例死于远处转移,5例死于局部复发。早期(A,B期)患者的生存率高于晚期患者(C期)(χ^2=4.08,0.025〈P〈0.05)。结论早期治疗及综合治疗可改善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生存率。手术加放疗有助于提高嗅神经母细胞瘤的局部控制率。远处转移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小剂量紫杉醇每周给药同步放疗对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88例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分为单纯放疗(对照组)43例,紫杉醇同步放疗(研究组)45例。[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鼻咽全消率分别为95.6%、83.7%(/%0.05),颈淋巴结残留率分别为6.7%、23_3%(/9〈0.05);2年生存率分别为80.0%、60.5%(/9〈0.05),3、5年生存率分别为60.O%、51.2%和31.1%、2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8.9%、3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和Ⅲ度口腔黏膜反应。[结论]小剂量紫杉醇每周化疗同步放疗可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颈淋巴消除率,但未能明显提高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朱亮  何翰 《实用癌症杂志》2010,25(2):181-184
目的 探讨术前口服卡培他滨与放疗联合治疗直肠癌的疗效。方法对临床分期属T3/T4、肿块距肛缘3~9cm、无远处转移或侵犯肛管的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患者,给予口服卡培他滨1250mg/m^2,2次/日,3周为1个疗程,重复2个疗程;同时给予盆腔常规放疗,总剂量为46~50Gy,2Gy/天。放疗结束后休息3~4周,按TME原则行根治性切除术。结果入组共84例,其中5例患者肿瘤临床完全消退,未手术予于随访。79例患者行根治性手术(RO),实际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者80例(95.24%)。13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肿瘤完全消退,加上肿瘤临床完全消退,肿瘤完全消退率(CR)达21.43%,未见疾病进展者(PD)。按DWORAK’S肿瘤消退分级(TRG),TRGO3例,TRG112例,TRG28例,TRG343例,TRG418例,病理有效率或降期(TRG2+3+4)为82.14%。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2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4个月。局部复发1例(1.19%),肺转移1例,肝转移2例,远处转移率为3.57%,总复发率为4.76%,1年无病生存率(DFS)为86.74%,1年总生存率(OS)为98.51%。3级不良反应有手足综合症2例(2.40%),3度骨髓抑制1例。结论采用口服卡培他滨辅助放、化疗是高度安全有效的。术前口服卡培他滨与放疗联合治疗,绝大多数患者肿瘤完全消退(TRG4)和中度消退(TRG2+3),明显提高了切除率和保肛手术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