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2年 1月~ 2 0 0 3年 6月行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3 3例 ,成功 3 2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胆总管结石病人 3 3例 ,其中伴胆囊结石 12例。男 2 0例 ,女 13例 ,年龄 3 2~ 73岁 ,平均 48岁。巩膜黄染10例 ,均无急性胆道感染症状和体征。术前B超和  相似文献   

2.
胆管结石的诊治是肝胆外科医生的一项重要任务,20世纪90年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微创外科技术首先在肝胆外科领域运用推广,并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外科技术与理念的发展。现在,已无人否认微创手术较之传统的开腹手术的优越性了。探索利用微创技术治疗胆管结石的方法正是在这一潮流下应运而生的,本文总结我院2001~2003年6月的62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TD),对LCTD术中术后的处理体会报告如下,与同道们探讨。  相似文献   

3.
胆总管结石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占全国胆石患者的5%~29%,平均18%[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开展初期,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其禁忌证,一般均采用开腹治疗的方法。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许多学者开始尝试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并且越来越广泛地为微创外科医师及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4.
胆道手术后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1998年5月我们对2例胆道开腹手术后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病人,行腹腔镜手术取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女,75岁,因上腹痛伴间歇性黄疸3月入院,病人40年前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开取石术,查体:T37.6℃,Bp:15/8kPa,全身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可见长约12cm手术疤痕,Murphy征(+),化验ALT108~u,总胆红素42.9mmol/L,直接胆红素19.5mmol/L,血糖10.7mmol/L,尿糖(?),ECG示穿性心动过缓,慢冠,B超及CT示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总结运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的治疗经验。方法1993年10月至2005年3月运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包括胆总管切开,胆管镜取石,经胆囊管残端输尿管导管胆管引流、T管引流、胆总管切口即时缝合等)有选择地对87例胆总管内径≤0.8 cm的胆总管结石病人进行治疗。结果87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及术后残余结石。术后5例出现胆漏,均经术中常规放置的胆管引流和腹腔引流管引流治愈。术后经输尿管导管胆管造影见胆总管切口缝合区狭窄2例(未处理),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结论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的手术要点及术后处理。方法分析69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的手术技巧。结果 67例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2例因粘连严重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30min,平均出血100ml。平均住院9d,3例患者出现轻微胆漏。2例患者术后少量出血,均保守治疗3~4d痊愈,其余患者恢复良好。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是理想的胆总管结石微创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的学习曲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不同阶段手术情况和疗效的回顾性分析研究,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手术的学习曲线。方法将我院1998年5月至2008年6月间590例腹腔镜胆总管手术按时间顺序分为两个阶段5组,前一阶段200例分为A、B、C、D4组,每组50例,后一阶段390例作为一组,研究各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等。结果A组无论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等方面与其他组皆有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在住院时间上与其他各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小组在术后并发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有丰富开腹手术经验、胆道镜下取石技术和腹腔镜手术技术的医生来说,50例左右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手术操作是该手术的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8.
随着上世纪80年代的世界上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成功开展,将外科手术带入了微创时代,近年来随着外科微创理念的逐渐深入人心[1-2],LC目前已经是胆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治疗方式,同时随着胆道镜的普及以及发展,延伸出对于胆总管结石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  相似文献   

9.
Fogarty取栓导管在腹腔镜胆总管取石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闳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残石率及死亡率低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术中因胆管过细,胆道镜置人困难而中转开腹取石的情况难免发生。我院2005年10月~2008年8月对术中由于胆总管过细胆道镜置管失败的6例患者行Fogarty取栓导管(美国Edwards公司)取石,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除1例胆总管下端结石嵌顿,胆道镜取石失败中转手术外,余24例全部手术成功,术后6~8周造影正常拔管,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安全,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置牵引线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于腹腔镜下外置胆总管牵引线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50例。结果:手术均获成功,该方法术中操作方便,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平均住院时间短。结论:外置牵引线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微创、安全、可靠、有效的新技术,操作方便,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腹腔镜与开腹手术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同一时期124例胆总管结石病人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探查+T 管引流术组(laparoscopic choledocholithotomy T-tube drainage,LCHTD,n=78)和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 管引流术组(open choledocholithotomy T-tube drainage,OCHTD,n=46)。分析对比两组病人的术前、术中和术后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术前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LCHTD 和 OCHTD 两组在术中失血量[(35.2±17.1)ml 和(190.3±37.5)ml]、术后胃肠蠕动恢复时间[(34.8±6.3)h 和(61.5±17.6)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7±1.7)d 和(10.0±2.3)d]、术后镇痛率(8.97%和58.70%)和切口感染发生率(2.56%和28.26%)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后 T 管造影均未发现残余结石和胆漏的发生。结论腹腔镜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 管引流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安全,临床效果好,能够取代部分 OCHTD。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21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体会,评估“两镜”联合治疗胆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2月至2006年6月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纤维胆道镜取石、胆道扩张及T管引流术(laparo-scop ic choledochotomy T-tube drainage,LCT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中4例术前行ERCP+EST,手术成功20例,手术时间70-180min,平均120min,1例因术中病理示胆囊粘液腺癌,中转开腹行胆囊癌根治术。18例留置T管。患者术后第1天均可下床活动和进食,术后12d行T管造影夹闭T管。术后30-40d(平均34d)拔除T管,2例发生胆漏,其余病例无胆道狭窄、胆道出血和残余结石等手术并发症。1例术后2个月胆管结石复发经T管窦道取石。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具有创伤轻、患者痛苦小、康复快、腹腔脏器干扰少等优点,同时能取得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是目前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并复杂性胆管结石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应用体会(附3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石症的技术关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6例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患者中34例成功实施了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其中胆总管Ⅰ期缝合8例,T管引流26例;中转开腹2例。术后发生胆漏2例。手术时间1~3h,术中出血30~100ml,住院时间5~14d。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石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2008年对176例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与同期192例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Open choledocholithotomy Ttube drainage OCHTD)。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手术病人均治愈出院。在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胆瘘,腹腔脓肿及结石清除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然而,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腹痛次数,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伤口感染以及术后肠梗阻,LCBDE组明显优于OCHTD组(P〈0.05)。结论LCBDE术式微创,临床效果好,能取代大部分开腹胆总管探查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Ⅰ期缝合术的手术方法与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8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Ⅰ期缝合术(观察组),69例行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开腹T管组),52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腹腔镜T管组)。对比分析3组手术结果。结果:观察组4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90~200 min,平均(150±8.7)min;术中出血量30~50 ml,平均(25±4.1)ml。术后1~2 d排气并下床活动,4~6 d出院,平均(5±0.3)d。无胆漏、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与其他两组相比,患者术后康复快、切口疼痛轻、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Ⅰ期缝合术具有微创、康复快、切口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具有一定的操作难度,术者与助手需默契配合及较长的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胆道再次手术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再次手术的可行性及方法。方法:应用腹腔镜治疗有胆道手术史的胆道结石患13例。结果:腹腔镜下完成胆总管切开取石术12例,中转开腹1例,成功率92.3%(12/13)。手术时间(101--300)min,平均155min。所有病例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道再次手术可行,但对手术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后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对2003年2月至2010年11月实施的50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并一期缝合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0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5ml,其中胆瘘1例,腹腔内出血1例,平均住院时间5d,术后随访6个月~4年,未见胆道残余及胆管狭窄。结论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用腹腔镜行此手术更具有微创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两种手术术式应用于结石患者治疗时应激反应差异。方法选取胆总管结石患者80名,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40例,均接受胆囊切除术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应用SPSS 20.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Cor、C-P、FT3水平等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采用t检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开腹组(t=12.019,t=6.757,t=10.343,P0.01)。腹腔镜组患者术后3 d内血清皮质醇(Cor)、C-肽(C-P)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显著优于开腹组(t=6.296,t=11.030,t=7.408,P0.01)。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χ2=15.313,P0.01)。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术中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应激反应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孔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可行性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为35例患者行三孔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3例成功完成手术,2例因皮下广泛气肿而直接中转开腹。手术时间85~198 min,平均(125±21.4)min;术中出血量平均(86±7.5)ml;术后均无结石残留、胆漏及死亡病例。结论:在熟练掌握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基础上,开展三孔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是安全、可行、有效的,更符合微创理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