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立体定向间质内放射治疗囊性颅咽管瘤的术后护理1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咽管瘤是从胚胎期颅咽管的残余组织发生的良性先天性肿瘤,60%的颅咽管瘤发生在15岁以下的小儿,约占颅内肿瘤的12%~13%.颅咽管瘤因为肿瘤部位的特殊性,有许多特异性的症状体征,而且开颅手术根治困难,术后并发症多,预后较差,容易复发.目前对囊性或囊实性颅咽管瘤的立体定向手术穿刺内放疗效果良好,但围手术期护理对病人安全渡过手术关、术后康复十分重要.2002年1月~2003年5月,我科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囊性或囊实性颅咽管瘤121例,效果明显,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颅咽管瘤的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评价MRI对颅咽管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颅咽管瘤患者的MRI表现,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颅咽管瘤典型表现为鞍上肿物,结节状或分叶状,边界清楚,呈囊性或囊实性,肿瘤信号多不均匀,表现复杂。结论:MRI对颅咽管瘤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I导向立体定向术治疗囊性颅咽管瘤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6例囊性颅咽管瘤患者行MRI导向肿瘤囊腔穿刺冲洗术及囊腔侧脑室分流术,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26例患者中,7例因各种原因仅行MRI导向肿瘤囊腔穿刺冲洗术,19例同时行囊腔侧脑室分流术;20例分别于术后6~24个月复查颅脑CT,显示肿瘤囊腔缩小为原来的1/4~1/2,6例失去随访。结论:MRI导向立体定向术治疗囊性颅咽管瘤可迅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对脑组织损伤小,术后并发症较少且较轻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 MRI导向立体定向术治疗囊性颅咽管瘤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6例囊性颅咽管瘤患者行MRI导向肿瘤囊腔穿刺冲洗术及囊腔侧脑室分流术,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26例患者中,7例因各种原因仅行MRI导向肿瘤囊腔穿刺冲洗术,19例同时行囊腔侧脑室分流术;20例分别于术后6~24个月复查颅脑CT,显示肿瘤囊腔缩小为原来的1/4~1/2,6例失去随访.结论:MRI导向立体定向术治疗囊性颅咽管瘤可迅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对脑组织损伤小,术后并发症较少且较轻微.  相似文献   

5.
立体定向间质放疗治疗囊性颅咽管瘤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我院 1982年~ 1998年 12月用立体定向间质放疗治疗囊性颅咽管瘤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 3例囊性颅咽管瘤进行CT引导立体定向囊腔内胶体磷酸铬内放疗。结果通过对 2 3例囊性颅咽管瘤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的全身心护理 ,使患者病情得到控制 ,术后并发症少、轻、恢复快 ,临床症状迅速改善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立体定向间质放疗是一种治疗囊性颅咽管瘤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必须重视术前宣教 ,术中配合 ,术后严密观察与护理 ,以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在颅咽管瘤肿瘤囊液及脑脊液、血清中的含量及意义。方法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测定22例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和6例鳞状乳头型颅咽管瘤肿瘤囊液及脑脊液、血清中hs‐CRP含量,并对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囊液及脑脊液、血清hs‐CRP含量分别为(42.81±8.96)×105 pg/mL、(0.35±0.06)×105 pg/mL、(17.23±5.45)×105 pg/mL ,鳞状乳头型颅咽管瘤囊液及脑脊液、血清hs‐CRP含量分别为(34.25±9.88)×105 pg/mL、(0.34±0.06)×105 pg/mL、(16.07±9.47)×105 pg/mL。颅咽管瘤囊液中hs‐CRP含量显著性高于脑脊液及血清中hs‐CRP含量( P<0.01),两种病理类型颅咽管瘤囊液及脑脊液、血清中hs‐CRP含量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颅咽管瘤肿瘤囊液中hs‐CRP含量相对脑脊液和血清显著增高,提示囊液中炎性物质刺激可能与肿瘤组织炎症有关;不同病理类型颅咽管瘤肿瘤囊液中hs‐CRP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不能以肿瘤囊液炎性程度解释不同病理类型颅咽管瘤组织炎症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颅咽管瘤为颅内最常见的先天性肿瘤,它在鞍区肿瘤中占第二位,略低于垂体瘤的发病率,好发于鞍上,占整个颅内肿瘤的5-7%。由于颅咽管位于脑的深部中央,邻近都是重要的神经结构,手术有很大风险。手术会造成下丘脑损害引起尿崩症、高热和昏迷等合并症。由于颅咽管瘤来自上皮组织,对射线比较敏感,但体外照射会造成邻近肿瘤的脑组织损害,引起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失调,视觉及其他脑功能障碍,体外照射还可引起颅内压增加,而胶体^32P磷酸铬注入肿瘤囊腔内治疗可避免以上不良后果。我们对2例颅咽管瘤患者采用胶体^32P磷酸铬注入肿瘤囊腔内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治疗中的技术操作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伽玛刀结合囊内放射治疗囊实性颅咽管瘤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伽玛刀结合立体定向放射性同位素囊内置入放射治疗囊实性颅咽管瘤的全程护理体会。方法对33例囊实性颅咽管瘤的病人进行伽玛刀结合立体定向放射性同位素32P囊内置入放射治疗的全程治疗配合及护理。结果通过33例囊实性颅咽管瘤的治疗配合及护理,病人均安全、顺利地完成治疗,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临床症状迅速改善,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结论伽玛刀结合立体定向放射性同位素囊内置入放射治疗是一种治疗囊实性颅咽管瘤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完善治疗前、中、后的护理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及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立体定向^32P间质内放疗治疗囊性颅咽管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治疗囊性颅咽管瘤的最佳方法,研究立体定向^32P间质内放疗治疗囊性颅咽管瘤的有效性。方法:对31例囊性颅咽瘤进行CT立体定向^32P腔内注入间质内放疗,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全部病例临床症状迅速改善,术后28例随访150d-4.5a,CT扫描显示20例(71.3%)瘤腔消失,6例(16.1%),显著缩小,症状持续改善,2例(7.1%)分别于27个月、33个月因肿瘤实质部分增大,症状恶化而死亡。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立体定向^32P间质内放疗可作为治疗囊性颅咽管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囊内放射治疗囊性和囊实性颅咽管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2例囊性和囊实性颅咽管瘤的囊性部分行CT、MRI引导立体定向吸除囊液、注入胶体磷酸铬,待瘤囊缩小远离视神经等重要结构后,施行伽玛刀治疗。结果:全部病例经手术排出囊液后临床症状迅速改善。经囊内放疗后236个月随访12例患者,CT、MRI扫描显示5例患者瘤囊持续消失,临床症状消失,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5例患者肿瘤显著缩小,症状持续改善;2例肿瘤无明显改变;无死亡病例。结论:CT、MRI引导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囊性颅咽管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颅咽管瘤的临床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enker于1857年首先发现位于垂体远侧部和结节部类似鳞状上皮细胞的占位病变,后来这一病变被忽视许多年。1909年,芝加哥的Halsteadt医生采用经蝶窦入路对一例患者进行手术,成为开展颅咽管瘤手术的第一人。Frazier和Alpers在1931年首先使用颅咽管瘤这一名称。Cushing在1932年出版的《颅脑肿瘤》一书中,对颅咽管瘤进行了描述,认为这一囊性病变在部分切除和抽吸囊液后将很快复发。20世纪后期颅咽管瘤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步,肿瘤全切除率及患者生存期都有了很大提高,国内近些年在颅咽管瘤治疗方面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颅咽管瘤组织微血管超微结构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并从超微定位水平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在颅咽管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意义.方法: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30例颅咽管瘤组织微血管超微结构,采用免疫电镜技术检测22例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和8例鳞状乳头型颅咽管瘤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颅咽管瘤组织微血管内皮形态不规则,结构不完整,内皮细胞出现囊泡化和“开窗”现象,微血管基底膜不完整.VEGF免疫电镜显示颅咽管瘤金标VEGF颗粒位于肿瘤细胞胞浆.经定量分析发现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VEGF蛋白表达(23.18±6.84)高于鳞状乳头型颅咽管瘤(12.75±5.31),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颅咽管瘤微血管通透性增高可能是颅咽管瘤炎症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肿瘤细胞可分泌VEGF参与血管通透性增加,两种病理类型颅咽管瘤VEGF蛋白表达差异性可能与其不同的肿瘤细胞增殖性和组织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13.
何江明 《护理研究》2009,23(3):703-704
颅咽管瘤足从胚胎期管的残余组织发生的良性先天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4%,儿童发病率高于成人,治疗以手术为主。由于颅咽管瘤对垂体柄和丘脑下部的压迫和侵及,手术切除肿瘤后易并发尿崩症和水电解质紊乱,  相似文献   

14.
颅咽管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颅咽管瘤是胚胎期颅咽管的残留组织发生的良性先天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但在儿童是最常见的先天性肿瘤,占鞍区肿瘤的第1位,70%发生在15岁以下儿童。男童多于女童,成人无性别差异。近年,随着影像学与显微外科的发展,在手术方法上取得许多进展,但仍有一些患长期治疗效果不满意。此类  相似文献   

15.
垂体瘤与颅咽管瘤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鞍区肿瘤包括垂体瘤、颅咽管瘤、脑膜瘤等,其中以垂体瘤最常见,占鞍区肿瘤的77.08%,其次为颅咽管瘤,占15.20%。此二类肿瘤在发病部位及手术方法上均类似,但二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不同(见表1)。为了提高对垂体瘤与颅咽管瘤鉴别诊断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颅咽管瘤为来源于咽颊囊的良性先天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5%左右。体积较小且离视神经较远的肿瘤可直接行伽玛刀治疗,而对于体积较大的肿瘤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案。但颅咽管瘤由于肿瘤部位的特殊性,手术时只要轻轻摆动肿瘤,便可造成下丘脑或垂体的损伤,术后并症较多,如不及时发现将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术后的护理对于患者安全渡过危险期,顺利康复十分重要。2000年2月至2005年2月我院共行颅咽管瘤开颅手术48例,效果明显,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颅咽管瘤22例磁共振成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颅咽管瘤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评价其对颅咽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的MRI表现。结果:22例颅咽管瘤发生于鞍上11例,鞍旁1例,鞍内3例,鞍内鞍上7例。囊性4例,囊实性15例(其中有壁结节5例),实性3例。囊性部分T1WI信号表现多样,可呈低、中、高信号,T2WI均为高信号,实性部分多表现为等T1与长T2信号,Gd-DTPA增强扫描示囊壁呈弧形或环形强化。结论:MRI可清楚显示肿瘤信号特点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具有较好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颅咽管瘤占脑瘤总数的4%,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儿童、青年,男性略多于女性。它是从胚胎期颅咽管的残余组织发生的良性先天性肿瘤,按发生的部位与鞍膈的关系,可分为鞍内、鞍上、鞍内鞍上和脑室内肿瘤。常见有颅内压升高,视力视野障碍,垂体功能低下,下丘脑损害等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9.
31例颅咽管瘤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咽管瘤是鞍区的一种先天性良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2%~3.0%,好发于儿童。由于肿瘤与下视丘等重要神经核团关系密切,手术风险大,文献报道颅咽管瘤的手术全切除率为60%~90%,手术病死率为4%~16%,保护好下丘脑的功能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术后并发症多而复杂,如何预防和降低并发症也是围手术期治疗和护理一个富有挑战性课题。石祥恩教授报道颅咽管瘤的手术全切除率达90%以上.达世界先进水平。现将2004年3-11月我院对31例颅咽管瘤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细胞周期相关核抗原Ki-67的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of cell proliferation associated nuclear antigen,MIB-1)表达,研究不同病理类型颅咽管瘤细胞增殖性的差异及意义。方法:收集30例经手术治疗的颅咽管瘤病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IB-1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并计算MIB-1标记指数(MIB-1 LI)。结果:MIB-1主要在颅咽管瘤基底细胞层表达,在指突样瘤组织及肿瘤组织内孤立的瘤细胞团中也有较多的MIB-1阳性染色细胞,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组织MIB-1 LI显著高于鳞状乳头型颅咽管瘤(P〈0.05)。结论:不同病理类型颅咽管瘤细胞增殖性存在明显差畀,不同病理类型颅咽管瘤细胞增殖性的差畀可能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