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载脂蛋白A5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A5基因-1131T→C多态性位点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及其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10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载脂蛋白A5基因-1131TT、TC及CC基因型出现的频率,并与120例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和15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组等位基因C携带者三酰甘油水平明显高于C非携带者;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C等位基因的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C等位基因的频率高于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等位基因与罹患2型糖尿病有关,可能是湖北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有学认为与蛋白质非酶糖化、细胞因子、黏附分子、氧化应激、血小板活化、血栓形成有关[1],也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和家族聚集性[2].我们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8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周围血中血小板表面活化标志蛋白CD+62P、CD+63、CD+31、CD+41,反映体内血小板活化程度以探讨DM患血小板活化与DR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载脂蛋白 E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择 14 5例 2型糖尿病患者 (合并或不合并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 90例正常对照组 ,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FL P)方法检测 Apo E基因型。比较各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结果 :对照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及糖尿病非视网膜病变组 3组 Apo 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Apo E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发病无关 ,并且与是否并发视网膜病变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146例2型糖尿病患者ACE基因内含子16插入/缺失多态性,其中合并视网膜病变组27例,未发生视网膜病变组119例;同时选择2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合并视网膜病变组的ACE基因DD纯合型频率比未患视网膜病变组显著升高(70%与46%,P=0.042),但两组D等位基因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80%与69%,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ACE基因DD基因型多态性与收缩压均为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CE基因的DD基因型可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视网膜病变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5.
对我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测定总结分析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正常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42~76(平均60)岁,排除糖尿病、心脑血管病、高脂血症、血液系统疾病等;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组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38~68(平均58)岁,无心脑血管病表现,眼底检查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征象,尿蛋白阴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49~68(平均61)岁,均符合1985年全国第三届眼科学术会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标准;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组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血糖均控制在理想水平,所有研究对象采血前均未使用干扰血小板数量及功能检测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及糖尿病未伴发视网膜病变患者ApoE等位基因多态性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伴发眼底病变分为两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和糖尿病未伴发视网膜病变组(NDR组)。应用PCR-荧光探针法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ApoE基因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poE基因型在DR组和ND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组ApoE等位基因频率ε2明显高于NDR组(P0.05)。结论 ApoE基因型与糖尿病患者是否并发视网膜病变无关,ApoE等位基因ε2可能是糖尿病伴发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宁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7):6508-6509
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血小板活化的关系。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T2MD)患者分为2组: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5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30例,以我院健康体检正常者30例为对照(NC)组。分别测定Hey、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CD63水平。结果:T2MD患者CD62p、CD63、Hcy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DR组CD62p、CD63、Hcy明显高于NDR组(P<0.01)。Hcy与CD62p呈正相关(r =0.623,P<0.05),与CD63呈正相关(r=0.542,P<0.05)。结论:T2MD患者血浆Hcy水平升高、血小板活化与DR有密切关系。血浆Hcy升高、血小板活化可能在DR的发病机制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醛糖还原酶(ALR)基因启动子区C(-106)T多态性在甘肃地区回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67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70例健康对照者ALR的基因型,分别以氧化酶法、放免法、比色法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ALR基因C(-106)T多态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对照组和2型糖尿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视网膜病组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明显高于无糖尿病视网膜病组,等位基因相对危险度分析发现,携带T等位基因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2.262倍.结论 在甘肃地区回族人群中存在ALR基因启动子区C(-106)T多态性,且T等位基因可能与糖尿病视网膜病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均为微血管病变,二者常并存。文献报道1型、2型糖尿病继发DN呈现蛋白尿者,伴发眼底病变分别为100%及50%~60%,故分析DR与DN的关系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MCD)是危害糖尿病患者健康的重要因素。MCD主要发生在视网膜、肾、心肌、神经组织及皮肤等,临床上常以DR和DN作为MCD的主要反映场所。2006年2~12月我们对121例糖尿病患者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术(fluorescence fundus angiography,FFA)和24h尿蛋白定量的检查,探讨了DR与DN之间的关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细胞间黏附分子-1469K>E基因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及其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用PCR检测10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细胞间黏附分子-1469KK、KE及EE基因型出现的频率,并检测其空腹血糖、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血浆游离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总胆固醇水平,并与120例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和15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浆游离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浆游离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明显高于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0.01)。KK,KE,EE3种基因型在3组中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15,P<0.0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等位基因E出现的出现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0.05),2型糖尿病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469E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浆游离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明显高于K携带者(P<0.01)。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脂代...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EACKMAN COULTER 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TOSOH HLC-723G8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85例糖尿病患者[单纯糖尿病者4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者40例]的血小板计数(PLT)、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HbA1c并与4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DR组HbA1c、MPV、PDW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及对照组(P〈0.05,P〈0.01),而PLT低于单纯糖尿病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 HbA1c与MPV的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及预后判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早期发现DR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CYP2C19、GPIa、ABCB1基因检测在伴发糖尿病的卒中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作用。方法 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8例伴发糖尿病的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CYP2C19基因型分为慢代谢型、中代谢型及快代谢型;依据GPIa基因型分为TC型与CC型;依据ABCB1基因型分为野生型与突变型。依据CYP2C19、GPIa、ABCB1基因的突变数量分为A组、B组与C组。所有患者给予脑卒中及糖尿病常规治疗,通过血栓弹力图仪(TEG)检测患者在通过氯吡格雷治疗1周后的血小板功能、血小板药物抑制率、神经功能。结果 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按照CYP2C19基因型对108例患者进行分组,其中慢代谢型、中代谢型及快代谢型患者分别有18、48、42例;按照GPIa基因型分组,其中TC型48例、CC型60例;按照ABCB1基因型分组,其中野生型39例、突变型69例。不同CYP2C19、GPIa、ABCB1基因型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抑制率、MAADP、神经功能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患者检测的基因突变数量将其分为A、B、C组,其中A组19例、B...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小板CD62p、CD63的表达及聚集功能的变化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对3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和多功能血液聚集仪测定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的表达及聚集功能,并与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8.74±3.01)、CD63(9.38±3.25)的表达及聚集功能(58.9±9.7)均分别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2.89±1.72(P<0.001)、3.06±2.11(P<0.001)、33.7±12.4(P<0.001)和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组的6.02±2.78(P<0.001)、6.89±2.97(P<0.005)、4.51±8.90(P<0.001);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组又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结论血小板活化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和聚集功能的检测,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及早期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内皮素的关系。方法:应用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法、放封免疫计数法、微柱层析法等观察90例糖尿病患者(DM组、DM Ⅰ~Ⅲ组)及40例正常对照者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内皮素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DM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正常组比较显著减少(P〉0.05),且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加重而降低。DM Ⅰ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Ⅲ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各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内皮素呈负相关关系。糖尿病各组内皮素水平均比对照组增高(P〈0.05)。结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降低可能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致病作用因素之一,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显著减少、内皮素明显增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解偶联蛋白2基因(UCP-2)8号外显子3’-末端(3’-UTR)45bp插入/缺失多态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方法:201例糖尿病患者(其中45例伴有冠心病,156例不伴冠心病),检测所有患者的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UCP-2基因进行扩增,记录各组UCP-2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并进行比较。结果:UCP-2基因8号外显子3’-末端(3’-UTR)45bp插入/缺失多态在伴有冠心病组和不伴冠心病组中基因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亦无显著性(χ2=0.08,P>0.05)。结论:UCP-2基因8号外显子3’-末端(3’-UTR)45bp插入/缺失多态与中国人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类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chain reaction technique,PCR)技术分别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86例(单纯T2DM组40例、DR组46例)以及对照组30例外周血中的HCMV-DNA,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结果:DR组HCMV-DNA检测阳性率(65%)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35%)和对照组(13%,P<0.01),DR组ET含量与单纯T2DM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HCMV感染与DR的发生发展有关,HCMV感染可能加重DR。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和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肾病早期的关系。方法:将193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视网膜病变组和无视网膜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观察其尿蛋白与肌酐比值、B超下肾脏大小及β2-微球蛋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视网膜病变组中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变化,较无视网膜病变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肾病早期有密切关系,且后者早于前者,随着尿蛋白与肌酐比值、β2-微球蛋白的升高然后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18.
19.
梁怡 《医学临床研究》2013,30(1):108-109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生化指标的特点,分析其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比较单纯糖尿病与合并DR患者的病程、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尿蛋白水平.[结果]DR的发生、发展与病程、血糖、HbA1C、血脂水平有关,且可通过尿蛋白的发生与否及严重程度预示DR的存在.[结论]严格控制血糖、血脂、监测及控制尿蛋白,定期检查眼底,可预防DR的发生及延缓DR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浆脂联素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的关系。方法:将7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35例)和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40例);以本院健康体检正常者5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脂联素、血浆内皮素、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CD63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CD62p、CD6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脂联素明显低于对照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血浆内皮素、CD62p、CD63明显高于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脂联素明显低于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脂联素与血浆内皮素浓度、CD62p、CD63呈负相关(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脂联素降低,血浆内皮素、CD62p、CD63水平升高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密切关系,血浆脂联素降低,血管内皮损伤与血小板活化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