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艳  严同  高峰 《临床内科杂志》2009,26(8):541-544
目的分析库欣综合征患者的病因分类,各种主要临床表现的出现频率以及实验室检查特点,并对各种诊断方法的效率进行评价。方法收集2003~2008年在我院住院经临床和病理确诊为库欣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它们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组病例中,库欣病最多见,肾上腺皮质腺瘤次之。临床表现方面,向心性肥胖和高血压出现的频率最高,均在70%以上。血糖异常和血脂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51.43%和70.59%,其中糖尿病的比例高达37.14%。四成以上的患者存在低血钾,肾上腺皮质腺癌患者100%有低血钾,且是重度低血钾。在库欣综合征诊断试验中,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不被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血皮质醇昼夜节律消失,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增高,清晨血皮质醇增高。在库欣综合征患者的鉴别诊断中,80%以上的库欣病患者能被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而几乎94%的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不能被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有关影像学检查,垂体MRI可以检测出90%以上的库欣病患者存在垂体腺瘤,而肾上腺CT几乎100%可以发现出肾上腺肿瘤。结论本研究中库欣病和肾上腺皮质腺瘤仍然是最常见的病因,但后者的的比例相对较高。而在临床特点方面,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生率较高。对于库欣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目前没有一种检查方法具有100%的敏感性,我们应对各种结果作出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2.
诊断库欣综合征时多种检查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评价诊断库欣综合征时多种临床试验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在173例临床确诊库欣综合征患者中进行血、尿皮质醇测定,血皮质醇昼夜节律观察和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库欣综合征患者血皮质醇节律消失者为92.9%,其中二点法节律消失率为85.1%(8:00,16:00)及91.8%(8:00,24:00),三点法为94.7%(8:00,16:00,24:00)。尿游离皮质醇(UFC)升高者为94.7%。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不能抑制者为79.7%(1mg)和84.3%(2mg)。血皮质醇基础值升高者为75.6%。库欣病患者行8mg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以抑制率50%为标准时,敏感性为50%~70%,特异性高于95%。结论诊断库欣综合征敏感性最强的检测指标为血皮质醇昼夜节律的消失和UFC增高。血皮质醇昼夜节律用三点法评价较二点法敏感性高。8mg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是鉴别库欣病和肾上腺皮质腺瘤最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外周1-脱氨-8-精氨酸血管加压素(DDAVP)兴奋试验,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诊断明确的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外周DDAVP兴奋试验、岩下窦静脉取血、鞍区MRI和手术病理的结果,评价外周DDAVP兴奋试验对诊断垂体ACTH腺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另收集10例文献报告的异位ACTH肿瘤患者资料,纳入统计分析。通过比较岩下窦静脉取血和外周DDAVP兴奋试验结果的差异,分析外周DDAVP兴奋试验中ACTH不升高的原因和此项检查的局限性。结果 (1)共纳入41例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患者,其中28例为垂体ACTH腺瘤(简称库欣病),13例为异位分泌ACTH肿瘤。(2)如以ACTH升高到基础值1.5倍作为阳性反应标准,82%(23/28)库欣病和38%(5/13)的异位ACTH肿瘤患者可达到此反应。如以ACTH升高到基础值3倍为反应标准,50%(14/28)的库欣病患者达此标准,而异位ACTH肿瘤为0(0/13)。(3)有12例库欣病患者同时进行岩下窦静脉取血。其中7例外周DDAVP试验中ACTH水平未达到基础值的3倍,但岩下窦ACTH水平在DDAVP刺激后明显升高。结论 外周DDAVP兴奋试验有助于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的鉴别诊断。ACTH升高幅度越大,越支持库欣病的诊断。如ACTH升高到基础值3倍以上,可确诊为库欣病。  相似文献   


4.
库欣综合征与低血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库欣综合征又称皮质醇增多症 ,是肾上腺皮质分泌过量的糖皮质激素所致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满月脸、向心性肥胖、皮肤紫纹、高血压和低血钾等。其发病原因有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过多 (库欣病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腺瘤或腺癌、异位ACTH综合征以及不依赖ACTH的双侧小结节性增生或小结节性发育不良等。1 库欣综合征伴低血钾的发生率库欣综合征病人经常发生低血钾 ,但明显的低血钾性碱中毒主要见于异位ACTH综合征和肾上腺皮质腺癌病人。尤其是异位ACTH综合征 ,其 90 %可发生低血钾。其它原因所致的库欣综合征则…  相似文献   

5.
研究表明,血管加压素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一种有效促泌剂,去氨加压素作为血管加压素的一种长效类似物,可用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排除假性库欣综合征与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此外,去氨加压素兴奋试验还可作为库欣病患者(术前去氨加压素兴奋试验为阳性反应者)术后随访的一个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经病理证实的117例库欣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探讨异位ACTH综合征(EAS)糖代谢异常的特点.117例患者分为3组:EAS组9例,库欣病组(CD)67例,肾上腺皮质腺瘤组(AA)41例.与CD组和AA组相比,EAS组继发性糖尿病发生率高,血糖水平高,HbAlc水平低,原发病灶根治术后,血糖降至正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库欣综合征患者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中血清皮质醇水平抑制程度与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可受抑制(血清皮质醇水平被抑制50%以上)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库欣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990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91例库欣综合征患者,观察过夜小剂量(1 mg)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中血清皮质醇水平被抑制20%、30%、40%和50%以上与过夜大剂量(8 mg)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可受抑制之间的关系,并比较上述各切点对库欣病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 在过夜1 mg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中血清皮质醇水平被抑制的程度(较基础08:00血清皮质醇水平下降的百分比)与在过夜8 mg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中血清皮质醇水平被抑制的程度相关(r=0.649,P<0.001);在过夜1 mg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中血清皮质醇水平被抑制20%、30%、40%和50%以上的例数分别为30、22、13和9例.在这些患者中,过夜8 mg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可受抑制的例数分别为23例(76.7%)、20例(90.9%)、12例(92.3%)和9例(100.0%).血清皮质醇水平被1 mg地塞米松抑制20%、30%、40%和50%以上对库欣病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52.8%、32.7%、22.6%和15.7%,特异性分别为94.7%、94.7%、97.4%和97.4%.结论 对于库欣综合征患者,若血清皮质醇水平可被过夜1 mg地塞米松抑制20%以上者,大多数也可被过夜8 mg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所抑制,并且其大多数为库欣病患者.  相似文献   

8.
肾上腺意外瘤中的亚临床库欣综合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比较肾上腺意外瘤中亚临床库欣综合征与肾上腺无功能瘤的临床及生化特征。方法在18例亚临床库欣综合征与24例肾上腺无功能瘤患者中进行血尿皮质醇、血皮质醇昼夜节律、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与30例健康对照者比较,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结果(1)亚临床库欣综合征组均匀性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患病率均高于肾上腺无功能瘤组;(2)亚临床库欣综合征患者8:00血皮质醇、日平均血皮质醇、24:00血皮质醇/8:00血皮醇及24h尿游离皮质醇均高于其余两组,而8:00血ACTH则低,2mg地塞米松抑制试验血尿皮质醇抑制情况也较差;(3)亚临床库欣综合征组中有1例(5.56%)发展为临床显性库欣综合征,其余患者随访中生化指标与入组时测定结果比较无明显变化,2例肾上腺无功能瘤患者随访过程中肿瘤增大。结论部分肾上腺意外瘤患者伴有代谢综合征的表现,尤其在亚临床库欣综合征患者中更为多见;亚临床库欣综合征患者的生化改变较肾上腺无功能瘤患者及对照组明显,后两组生化测值比较无差别;亚临床库欣综合征患者有部分可发展成为临床显性库欣综合征。  相似文献   

9.
库欣综合征可疑患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库欣综合征(CS)疑似患者的临床诊断十分复杂;因其大多数临床特点和一些常见疾病重叠,有些患者则表现不典型,仅有一些孤寺症状:因而至今仍是最难诊断的内分泌疾病之一.近期有研究提出CS的发病率比过去估计的要高;因而需要建立有效的筛选试验,从可能与皮质醇分泌过多有关的门诊患者中寻找并确定未获诊断的CS患者.目前推荐的诊断试验包括24 h尿游离皮质醇、1 mg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和午夜唾液皮质醇.如果确诊为CS,下一步则应测定血浆ACTH.动态试验与影像检查是最有用的无创性鉴别诊断方法.库欣病患者对CRH试验和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反馈通常呈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早在1971年,即有学者通过气脑造影术发现库欣病患者存在弥漫性脑萎缩[1],此后,国外陆续有相关文献报道,无论是外源性还是内源性高皮质醇血症的患者脑萎缩发病率均较对照人群高,尤其是负责学习与记忆的海马区体积明显减小[2,3],但国内尚未见报道.现报道本院一例合并脑萎缩的年轻库欣综合征患者.  相似文献   

11.
09212例儿童和少年库欣综合征的检查、处理及疗效[英]WeberA…//ClinEndocrinol.-1995,43-19~28库欣综合征在儿童和少年中少见,本文报道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7.6岁~17.8岁。其病因分别为库欣病9例,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垂体及。肾上腺均有病变的库欣综合征患者的病因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垂体及肾上腺均病变的患者,行大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查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并行鞍区MRI及肾上腺CT。结果(1)血ACTH值在4例库欣病患者中3例高于正常上限,1例正常。5例非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患者ACTH均〈20ng/L。(2)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服药第2日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在ACTH依赖组均可被抑制到对照值的20%以下,ACTH非依赖组5例患者均未被抑制到对照的50%以下。(3)术后病理支持临床诊断。结论对于兼有肾上腺及垂体两处病变的库欣综合征患者需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鉴别,最后的判定是术后病理及疗效。  相似文献   

13.
亚临床库欣综合征较库欣综合征更常见, 指生化检查皮质醇增多而无特异性的典型库欣综合征临床表现, 可以导致多种代谢异常, 临床上易忽视而相关研究较少, 需要重视和规范诊治。亚临床库欣综合征常见于肾上腺意外瘤患者。对于肾上腺或垂体意外瘤以及与年龄、体重不匹配的骨代谢异常或经规范治疗后糖尿病、高血压和脂代谢控制不佳的患者, 应进行亚临床库欣综合征筛查。初筛首选1 mg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确诊试验为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诊断后再根据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 结合影像学和其他功能试验进一步明确病变部位及病因。符合手术指征的肾上腺瘤亚临床库欣综合征患者, 手术后获得最佳代谢改善。围手术期需进行糖皮质激素补充, 术后糖皮质激素替代应个体化。所有患者均应进行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14.
内源性库欣综合征经典地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产生过多而致的ACTH依赖型(占80%~85%),常见于垂体的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库欣病),偶见于垂体外的肿瘤(异位ACTH综合征)和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的分泌。另一类是非ACTH依赖的肾上腺性库欣综合征(占15%~20%),多继发于单侧肾上腺皮质肿瘤,较少继发于双侧肾上腺增生。对于肾上腺性库欣综合征,在ACTH缺乏情况下,其皮质醇的合成机制尚不太清楚。有研究发现,那些过去认为自发产生皮质醇的肾上腺肿瘤很可能受控于异常的或异位的激素受体…  相似文献   

15.
由垂体瘤分泌过多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导致的库欣综合征,又称为库欣病,首选治疗为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为其辅助治疗,但疗效均有限.近年来关于库欣病发病机制的研究集中于调控细胞增殖的异常蛋白表达和调控激素分泌的异常信号转导,靶点主要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细胞周期蛋白E(CDK2/Cyclin E)和热休克蛋白90(HSP90),相应的靶向药物吉非替尼、roscovitine和水飞蓟素均能有效减小肿瘤体积,降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双侧岩下窦静脉采血(BIPSS)测定ACTH、垂体MRI动态增强和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在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BIPSS并经病理明确诊断的ACTH 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患者87例,行BIPSS、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和垂体影像学评估.结果 78例病理明确诊断为垂体ACTH瘤,9例为胸腺类癌所致异位ACTH综合征.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垂体MRI动态增强和BIPSS诊断敏感性分别为82.1%、79.5%和92.3%,特异性分别为100%、44.4%和100%,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3.9%、77.0%和93.1%.库欣病患者BIPSS分侧定位符合率为83.9%,而垂体MRI分侧定位符合率为64.5%.结论 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中,BIPSS比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垂体MRI 动态增强诊断符合率更高.与垂体MRI检查相比,BIPSS分侧定位更为可信.  相似文献   

17.
妊娠期女性发生库欣综合征时,对母体与胎儿均有严重危害。与非妊娠人群相比,妊娠期女性由于妊娠本身的影响,其库欣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有明显不同,为正确诊断、治疗带来很大挑战。本文主要探讨妊娠合并库欣综合征患者在诊断和治疗中的相关问题,旨在为妊娠合并库欣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管理提供参考。女性妊娠期合并库欣综合征在临床中非常少见,但可对母体与胎儿产生严重危害。在诊断方面,妊娠期女性由于妊娠本身可导致的肾上腺皮质醇生理分泌的增加,其库欣综合征的症状可被掩盖,生化诊断也存在困难,需要结合症状及血尿皮质醇等升高的幅度以及影像等进行综合诊断;在治疗方面,需要对不同病因的库欣综合征的处理方式和流程进行优化,或对终止妊娠的时机作出判断,以最大限度减少对母体和胎儿的影响。本文主要综述妊娠合并库欣综合征患者在诊断和治疗中的相关问题,旨在为这类患者的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岩下窦取血在诊断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库欣病和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生化特征相似,临床鉴别有时十分困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兴奋试验常作为无创性检查手段对二者进行鉴别,但岩下窦取血仍是区分二者的有效办法之一。取血时联合应用CRH刺激可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插管成功与否对于诊断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近年来,新的插管方法,如海绵窦或颈内静脉取血也开始在临床上应用,为鉴别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检测48例亚临床库欣综合征(手术治疗组11例,非手术治疗组37例)血、尿皮质醇、血ACTH及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腰围、血压、血脂及空腹血糖)并随访比较.亚临床库欣综合征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升高,手术去除病因后代谢综合征各项症状得以改善,反之则持续存在,甚至有部分患者还可发展为临床典型的库欣综合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双侧岩下窦静脉取血(BIPSS)过程中联合去氨加压素(DDAVP)刺激试验在库欣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16例垂体MRI未见明确肿瘤的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患者行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BIPSS联合DDAVP刺激试验等检查.DDAVP刺激前及刺激后5 min、10 min测定岩下窦静脉与外周静脉血ACTH的比值.比值>2者考虑库欣病.比较DDAVP刺激的BIPSS及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和术后诊断的一致性.结果 16例库欣病患者中9例(56.3%)大剂量地塞米松试验可抑制,BIPSS联合DDAVP试验中DDAVP刺激前12例(75.0%)岩下窦静脉与外周静脉血ACTH的比值>2;刺激后14例(87.5%)患者比值>2.介入手术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BIPSS联合DDAVP刺激试验可用于指导影像学检查无明确结果的库欣病患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