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2.
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乙型肝炎血清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HBs Ag、抗 -HBs同时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标志物 (HBV-M)模式及 HBV感染状态。方法  56例 HBs Ag、抗 -HBs均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分别采用 EL ISA法及PCR法进行 HBV-M检测及 HBV DNA检测。结果  56例 HBV-M模式中其他 HBV血清学指标分别为 HBe Ag阳性 40例 (71.4% ) ,抗 -HBe阳性 4例 (7.14 % ) ,抗 -HBc阳性 53例 (94.6% ) ,抗 -HBc Ig M阳性 13例 (2 3 .2 % )。 12例进行血清 HBV DNA检测 ,阳性率 2 5.0 % (3 / 12 )。结论  HB-s Ag、抗 -HBs同时阳性者其他血清 HBV-M模式复杂多样 ,并仍可有 HBV持续复制  相似文献   

3.
用高度纯化的哺乳动物细胞分泌的重组HBsAg和HRP-SPA检测血清抗-HBs,其特异性和敏感性与国产抗-HBs RIA药盒相似。用本法和RIA法平行检测71例血清标本,两者符合率达98.6%。认为用重组HBsAg和HRP-SPA检测抗-HBs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部委机关工作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情况及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免疫情况。方法 对2004年3—8月在我院体检的各部委机关在职人员采集静脉血ELISA法定性检测乙肝五项。结果 受检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3.93%,远低于全国所有人群平均乙肝HBsAg阳性率(9.75%)。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之间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之间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之间抗HBs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乙肝五项全阴人数占体检人数的30.39%。结论 定期做好乙肝预防性检测工作,尤其是HBsAg,抗HBs的检测,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在1660份HBsAg阳性血清中,112份血清检出抗-HBs(6.75%),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的血清中,49.1%HBeAg阳性,46%HBV-DNA阳性,提示此种血清近半数具有传染性。对36例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的慢性HBV感染者进行为期2~30月的随访观察,72%病例抗-HBs仅短暂出现,无一例HBsAg转阴,表明慢性HBV感染患者出现此血清学模式并非预示HBV行将消除。  相似文献   

6.
132例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中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存在的状况及演变.方法回顾分析132例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者的乙肝两对半及HBV-DNA、肝功能检测资料,并随访6~12个月.结果 114例HBV血清学标志及HBV-DNA结果无变化,8例HBsAg转阴,其中6例HBV-DNA转阴;10例抗-HBs转阴,肝功能变化与之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现象客观存在,并可长期保持,乙肝恢复期HBsAg与抗-HBs并非一定序贯出现.  相似文献   

7.
王颖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8):757-758
目的了解武汉市部分出租车司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和免疫水平。方法2005年12月-2006年1月在我院体检的9506名出租车司机人群中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及ALT。结果HBsAg阳性率为9.6%,阳性率以26岁-30岁组最高,达11.16%;20岁-25岁年龄段最低为6.05%。HBsAg阳性人群中,ALT异常检出率为36.5%,异常率以26岁-30岁及31岁-35岁年龄组最高,达48%和47%。抗-HBs阳性率为33.12%,阳性率以20岁-25岁组最高达40.53%;51岁-58岁年龄段最低为28.23%。HBshg及抗-HBs均为阴性检出率为57.28%。其中以51岁-58岁组最高为61.2%。结论武汉市部分出租车司机HBsAg阳性率为9.6%,较我国人群HBsAg阳性率(9.75%)略低;在HBsAg阳性人群中,ALT异常检出率为36.5%,表明部分司机已处于临床急性或慢性肝炎期。调查司机中仅有33.12%对乙肝病毒具有免疫力;而57.28%免疫水平低或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于洪区1-5岁儿童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表面抗体(HBs)水平。方法:用酶联免疫(ELISA)进行检测。结果:1—5岁儿童HBsAg阳性率为0.50%,接种疫苗1年的幼儿抗-HBs阳性率为80.36%,随接种年数的增长抗-HBs阳性率下降趋势明显。在抗-HBs阳性的儿童中有28.93%的儿童的阳转率处于微弱阳性状况。结论:应根据抗-HBs检测结果,及时给予乙肝疫苗补种和加强。  相似文献   

9.
王颖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5):757-758
目的了解武汉市部分出租车司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和免疫水平。方法2005年12月 ̄2006年1月在我院体检的9506名出租车司机人群中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及ALT。结果HBsAg阳性率为9.6%,阳性率以26岁 ̄30岁组最高,达11.16%;20岁 ̄25岁年龄段最低为6.05%。HBsAg阳性人群中,ALT异常检出率为36.5%,异常率以26岁 ̄30岁及31岁 ̄35岁年龄组最高,达48%和47%。抗-HBs阳性率为33.12%,阳性率以20岁 ̄25岁组最高达40.53%;51岁 ̄58岁年龄段最低为28.23%。HBsAg及抗-HBs均为阴性检出率为57.28%,其中以51岁 ̄58岁组最高为61.2%。结论武汉市部分出租车司机HBsAg阳性率为9.6%,较我国人群HBsAg阳性率(9.75%)略低;在HBsAg阳性人群中,ALT异常检出率为36.5%,表明部分司机已处于临床急性或慢性肝炎期。调查司机中仅有33.12%对乙肝病毒具有免疫力;而57.28%免疫水平低或无。  相似文献   

10.
血清反复冻融对HBsAg和抗HBs抗体检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引言  EL ISA技术已在乙肝标志物的检测中已普遍应用 ,一般认为收集的血清应及时检测 .而在基层单位或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 ,由于血标本收集不集中 ,或者有些标本常需检测多个指标而持续时间较长 ,因此 ,血清必须低温贮存一定时间或反复冻融后检测 ,而血清冻融对 EL ISA检测结果是否有影响尚不清楚 .为此 ,我们对 183份血清标本冻融前、冻融 3次、冻融 6次后的 HBs Ag和抗 - HBs进行了检测和分析比较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1999- 0 5收集西京医院门诊乙肝 5项检测血清183份 ,年龄、性别、诊断不限 .1.2 方法 于初次检测 …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20-23
目的观察隐匿性HBV感染(OBI)S基因突变对HBsAg检测产生的影响。方法挑选9种典型的S基因突变株,从1例OBI患者及3例献血人员的血清进行分离。依次使用突变及野生型S基因重组质粒传染仓鼠的卵巢系统,深入分析入选的突变株HBsAg表达及突变蛋白对抗体和所用检测试剂反应性的影响。结果利用HBsAg试剂对不同突变株胞内HBsAg水平进行检测,与野生株相比,其水平显著降低。同一种样品采用抗-His抗体检测结果表明,与野生株对比,只有M1、M2、M5、M6、M7的HBsAg-His融合蛋白表达显著下降。与野生株比较,不同突变株与6种抗-HBs反应性显著下降,M1、M4、M7、M9和抗体4及M9出现的HBsAg和抗体6反应性水平最差。不同突变株和6种HBsAg试剂反应性与野生株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试剂内D、E、F漏检率依次为11.2%、22.3%、55.7%。结论突变HBsAg和抗-HBs结合力下降成为引起OBI表现的关键原因之一,通常使用HBsAg试剂对于突变HBsAg检测能力有一定不足之处,急需进行改进提升检测水平。  相似文献   

12.
陈辉  周迎春 《广西医学》2003,25(7):1122-1123
目的:探讨HBsAg与抗-HBs双阳性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复制情况,以及更好地向临床医生解释两对半结果。方法:将50例HBsAg与抗-HBs双阳性标本按血清HBV抗原-抗体标志物出现模式不同分为三组(第1组 HBsAg、抗-HBs、抗-HBc阳性组,n=23;第2组HBsAg、抗-HBs、抗-HBe、抗-HBc阳性组,n=11;第3组HBsAg、抗-HBs、HBeAg、抗-HBc阳性组,n=16),应用地高辛斑点杂交法测定HBVDNA。三组病人总检出阳性为22例,阳性率为44%。第1组血清标本HBVDNA检出阳性5例;第2组HBVDNA检出阳性2例,第3组HBVDNA检出阳性15例。结论:当临床检验测定HBV抗原-抗体标志物出现HBsAg与抗-HBs双阳性时,在不同的两对半模式时都存在HBVDNA的复制;HBsAg与抗-HBs双阳性时并不能认为此时抗-HBs抗体有中和保护作用。必要时一定要进行HBVDNA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HBsAg免疫层析法与ELISA法之间的差异性。分析两种方法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2004年就业前人员同时进行免疫层析法和ELISA法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3000例样本中免疫层析法HBsAg阳性339人,阳性率为11.30%,ELISA法HBsAg阳性351人,阳性率为11.7%。经统计分析x^2=0.236,P〉0.05,两种方法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两种方法均适用于临床检测,免疫层析法较快速,特异性强。ELISA灵敏度高。但操作繁锁,检测时间长。  相似文献   

14.
303例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HBsAg携带情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熊剑  陈钰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5):502-503
目的:了解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HBsAg的携带情况。方法:使用酶联免疫法对2003年8月至2007年5月303名送入我院住院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及一般住院精神病患者612例进行HBsAg检测,对它们的携带率进行比较,并对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携带率从性别、疾病分类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03例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HBsAg阳性率为24.75%,其中男性26.70%,女性22.53%。按疾病分类HBsAg阳性率,精神分裂症为29.41%,精神发育迟滞为19.78%,其他为23.66%;一般住院精神病患者HBsAg阳性率为8.91%。结论: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HBsAg携带率明显高于一般住院精神病患者的8.91%,高于一般人群的8.53%,需加强对此类患者的传染源管理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了解中小学生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做好中小学校的卫生保健工作。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AS)对4900名中小学生进行HBsAg检测。结果 海钢公司中小学生HBsAg阳性率为7.59%,低于卫生部1995年在全国抽样检测结果(9.25%),男性HBsAg阳性率高于女性,各年龄段学生的HBsAg阳性率也差异有显性。结论 应加强卫生宣教,切实做好中小学生人群的筛选和乙肝疫苗接种,加强HBsAg阳性学生的管理,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近年来HBsAg在食品从业人员中的感染状况,提供必要的卫生学依据.方法采用反向间接血凝(RPHA)法,对菏泽市牡丹区、开发区2000年1~12月食品从业人员进行HBsAg检测,共检测人员8863名.结果检出阳性246名,阳性率2.78%.其中男性108名,阳性率3.20%;女性138名,阳性率2 .51%.市区食品行业检测5047名,HBsAg阳性112名,阳性率2.22%;农村集镇食品从业人员3816名,HBsAg阳性134名,阳性率3.70%.结论食品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低于正常人群水平,农村集镇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7.
刘灵辉  姚为民  甘露  彭光祥 《中国热带医学》2005,5(6):1314-1315,1367
目的探讨HBsAg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二次利用的可行性。方法利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使用后的反应板进行二次利用。结果对363份HBsAg阳性标本和159份HBsAg阴性标本,用首次使用的反应板和二次利用的反应板进行了对比检测,阳性符合率为100%,阴性符合率为98.7%(x^2=0.019,P〉0.05)。二次利用前、后的实验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对乙肝表面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可以进行二次利用,是一项保质保量的开源节流的方法。并可推广到HBsAb、HBeAg等双抗体夹心法的检测中。  相似文献   

18.
5329例应征青年HBsA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徐州市区应征青年HBsAg的携带率情况.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用两种不同的试剂分别进行检测.结果 四年罩共有5329人参加体检,阳性率为2.12%~3.16%,各年度之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阳性率为2.55%.结论 徐州市区应征青年的HBsAg携带率大大低于一般人群.  相似文献   

19.
宁振英  宋铁军 《医学综述》2009,15(12):1905-1905
目的分析HBsAg检查时出现假阳性结果的原因。方法用酶联法检测HBsAg。结果试剂盒质量、标本的处理、血样是否出现溶血、洗板等因素都会影响HBsAg的检测结果。结论酶联法检测HBsAg需要合格的试剂盒,检验者的操作应得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率及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GDM孕妇100例为研究组,分为研究A组(GDM+HBsAg阳性)和研究B组(GDM+HBsAg阴性),随机选取孕周匹配的正常孕妇100例为对照组。了解各组孕妇发生胎膜早破、早产、胎儿窘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围生儿结局。探讨GDM与HBsAg携带的关系。结果:研究组中A、B组的胎膜早破、早产、胎儿窘迫、PIH、ICP、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A、B组的新生儿窒息、胎儿畸形、死胎、围生儿死亡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B组巨大儿发生率较研究A组及对照组发生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sAg携带为GDM的高危因素,两者叠加会加重妊娠并发症及影响围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