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自 1 994~ 2 0 0 2年对胆总管远端狭窄的患者应用改良Oddi括约肌成形术 ,以解除狭窄扩大胆道引流口径 ,通畅引流。临床观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5 8例 ,改良方法治疗组 30例 ,其中男 8例 ,女 2 2例 ,年龄 32~ 6 7岁 ,平均 4 9岁。合并肝内胆管结石 1 2例 ,胆囊结石 5例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再复发结石 9例 ,术前有梗阻性黄疸 1 1例。传统方法治疗组 2 8例。其中男 7例 ,女2 1例 ,年龄 35~ 6 9岁 ,平均 5 1岁。合并肝内胆管结石 9例 ,胆囊结石 6例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再复发结石 1 2例 ,术前有梗阻性黄…  相似文献   

2.
正恶性梗阻性黄疸主要是由于恶性肿瘤导致胆管狭窄闭塞,引发胆汁无法排出而在肝内淤积。大部分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在就诊时已经错过了外科手术的机会,目前临床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多采用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胆道内支架置入术等介入疗法[1-4]。但是相关研究发现,介入治疗后常发生并发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后图和防治并发症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3-7]。本文着重分析恶性梗阻性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合并胆汁分泌亢进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一期经皮肝穿刺胆管外引流(BED)术后并发胆汁分泌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二期手术治疗,12例行经皮肝穿胆管内外引流术(BIED),7例行胆道支架置入(PTCS),4例行BED联合经鼻空肠营养管胆汁自体回输.二期术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肝脏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术后胆管狭窄致梗阻性黄疸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6月至2010年3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行肝脏TACE治疗后出现胆管狭窄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7例为原发性肝癌,5例为肝脏血管瘤,3例为转移性肝癌,原发疾病分别为结肠癌2例和胰腺癌1例.肝脏TACE后出现梗阻性黄疸的时间为5~16个月,中位时间为9个月.结果 15例胆管狭窄病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梗阻性黄疸,13例经外科手术或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PTC)+放置胆管支架,2例仅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术后梗阻性黄疸均获得明显缓解.5例肝血管瘤状况良好;2例原发性肝癌TACE后梗阻性黄疸随访2年,无胆管梗阻再发和肿瘤复发;其余8例随访3~18个月,均死于原发病恶化.结论手术或介入手段治疗肝脏TACE术后胆管狭窄致梗阻性黄疸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应根据原发病和胆管梗阻的部位、范围决定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探讨应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联合胃镜行内外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选取2011年10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4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数字奇偶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治疗组23例。对照组采取PTCD外引流术,治疗组采用PTCD联合胃镜内外引流术。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疗效、总胆红素下降水平以及电解质紊乱、局部感染等并发症情况。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9.6%,明显低于治疗组(82.6%,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总胆红素、AST水平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胆红素下降更明显;两组ALT、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9%,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CD联合胃镜内外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能够显著缓解患者黄疸,比PTCD外引流术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肝脏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术后胆管狭窄致梗阻性黄疸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6月至2010年3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行肝脏TACE治疗后出现胆管狭窄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7例为原发性肝癌,5例为肝脏血管瘤,3例为转移性肝癌,原发疾病分别为结肠癌2例和胰腺癌1例.肝脏TACE后出现梗阻性黄疸的时间为5~16个月,中位时间为9个月.结果 15例胆管狭窄病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梗阻性黄疸,13例经外科手术或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PTC)+放置胆管支架,2例仅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术后梗阻性黄疸均获得明显缓解.5例肝血管瘤状况良好;2例原发性肝癌TACE后梗阻性黄疸随访2年,无胆管梗阻再发和肿瘤复发;其余8例随访3~18个月,均死于原发病恶化.结论手术或介入手段治疗肝脏TACE术后胆管狭窄致梗阻性黄疸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应根据原发病和胆管梗阻的部位、范围决定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姑息性方法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1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4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姑息性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胆肠Roux-Y内引流(BED)12例,内镜胆管金属支架植入术(EBMSD)15例,经皮肝穿刺胆管支架植入术(PTBS)19例。比较3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变化,并随访比较3组生存情况。结果 术后1,3,7日胆红素、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三组之间胆红素、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水平下降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PTBS组和EBMSD组住院时间较BED组显著缩短(P0.05)。随访三组间术后生存时间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治疗,PTBS、EBMSD、BED三种手术方式疗效相当,PTBS、EBMSD更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优点。  相似文献   

8.
重症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肝胆管炎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提高对重症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肝胆管炎 (单纯肝内胆管梗阻的重症胆管炎称肝内型ACST)的诊断治疗水平 ,减少其死亡率。方法 回顾 1991~ 2 0 0 0年本院收治的 186例重症胆管炎 (ACST)中 2 8例肝内型ACST的临床资料 ,对其临床表现和治疗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2 8例肝内型ACST出现明显腹痛 8例 ,黄疸 12例 ;15 8例胆总管型ACST出现Charcot三联症 14 9例。将两组的腹痛和黄疸发生率行 χ2 检验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肝内胆管梗阻的重症胆管炎临床表现和治疗有一定的特殊性 ,早期诊断、及时手术能减少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我科近年来收治梗阻性黄疽患者153例,男61例,女92例,年龄6~82岁,均因上腹疼痛伴黄疽人院。发现黄疽至人院时间5~32天,平均12天。其中因胆管炎及结石所致者103例。肝包虫破入胆管所致者24例,胆囊、胆管及胰头肿瘤所致者26例。本组患者所施行的术式包括有: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引流、肝包虫内囊摘除引流、胰十二指肠切除、胆肠吻合等。结果:术后黄疽明显减退者140例,其中因胆管炎和结石所致者中治愈98例,死亡5例;因肝包虫破人胆管者均治愈;而恶性梗阻性黄疸者中,近期死亡4例,1年内死亡9例。体会肝包虫病是西北农牧区多发地方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经皮肝穿刺载125 I粒子胆管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对15例接受载125I粒子胆管支架植入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观察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碱性磷酸酶(ALP)的变化,以及治疗后的生存时间和生存率.结果 术后2周,TBIL和ALP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术后4周,TBIL和ALP恢复正常者7例.15例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半年、1年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73.3%(11/15)、40.0%(6/15)及13.3%(2/15).结论 无法外科手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刺载125I粒子胆管支架植入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多学科诊疗模式讨论1例"梗阻性黄疸伴肝门胆管占位"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法采用多学科诊疗模式对四川省肿瘤医院于2017年5月收治的1例"梗阻性黄疸伴肝门胆管占位"患者进行诊断、围手术期处理以及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实现肝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结果患者因"梗阻性黄疸伴肝门胆管占位"就诊,门诊误诊为"肝门胆管癌"并收治入院,通过多学科诊疗模式修正诊断为"肝细胞癌伴胆总管癌栓"。多学科诊疗模式讨论认为,肝癌伴胆管癌栓虽是肝癌的晚期表现,但结合目前的研究进展建议积极采取手术切除治疗。治疗计划及方案包括:首先对患者进行经皮肝穿刺右侧胆道引流;待胆道引流1个月、肝功能恢复后进行肝癌切除联合胆总管及癌栓切除。该患者成功实施胆道引流以及手术切除,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可,随访半年后复查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多学科诊疗模式不但可减少"梗阻性黄疸伴肝门胆管占位"的误诊,同时可使患者获得最佳治疗和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阻塞性黄疽术后易发生多种并发症 ,有较高的死亡率。近年 ,多位学者证实高胆红素血症可直接损害多种脏器 ,尤其是心脏。笔者通过对阻塞性黄疸患者一些临床指标的观察 ,对中西医结合和传统的治疗方案疗效作了比较 ,以期寻求较佳的治疗方案。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8年 7月— 2 0 0 0年 1月随机选取梗阻性黄疽病人 5 8例 ,男 2 8例 ,女 30例 ,年龄为37~ 8 2岁 ,对照组为传统治疗组 36例 (术后西医对症治疗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2 2例 (要求术后中药治疗 )。两组在性别、年龄上差异无显著性。1.2 治疗方案 胆总管结石并化脓性胆管…  相似文献   

13.
内镜下胆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民  沈世强 《腹部外科》2007,20(5):282-283
目的探讨内镜下胆管引流术对梗阻性黄疸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0月~2007年5月行内镜下胆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119例的临床资料。本组良性梗阻性黄疸66例中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58例,失败的8例改行手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53例中行内镜下塑料支架引流术(ERBD)23例,行内镜下金属支架引流术(EMBE)18例,ENBD减黄后实施手术6例,穿刺置管失败转经皮经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术6例。结果良、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经内镜下胆管引流术治疗术后1周内血清胆红素明显下降(P<0.05、P<0.01)。结论内镜下胆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具有疗效好、微创、并发症少等优点,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护理体会。方法 17例梗阻性黄疸的患者接受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其中肝门胆管癌3例,胰头癌8,壶腹部周围癌2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4例。结果 B超引导下PTCD成功率为100%。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术后1周较术前明显下降(P〈0.001),术后2周较术后1周明显下降(P〈0.001)。逆行性胆道感染3例(不包括AOSC患者),胆漏2例,无胆道大出血和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B超引导下PTCD术治疗梗阻性黄疸,技术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减黄效果满意,重视术后护理可减少患者痛苦和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胃癌手术后梗阻性黄疸的原因及治疗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8例胃癌术后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中发现5例肝门、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转移,1例胰头部肿物,2例肝内转移瘤压迫肝内胆管。8例均经再次手术治疗,术后死亡3例,另5例的生存期为5~14个月。资料显示胃癌术后肝门、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转移是胃癌术后复发导致梗阻性黄疸的主要原因。再次手术治疗应该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有望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外科处理的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分析5例非外科处理或外科处理无效的梗阻性黄疸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梗阻性黄疸病人占我科同期收治梗阻性黄疸病例(532例)的0.9%,5例病人入院时碱性磷酸酶(ALP)平均值为(242.1±80.1)U/L,谷氨酰转肽酶(GGT)平均值为(520.5±259.4)U/L,总胆红素(TBIL)平均值为(216.1±97.9)μmol/L,结合胆红素平均值为(120.5±64.7)μmol/L,均符合胆汁淤积的诊断。其中,1例病人肝门部胆管癌合并肝内胆道淤积,左半肝切除胆肠吻合术后黄疸不退;1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梗阻做了胆道探查手术黄疸不退,其余3例病人经过药物治疗缓解。结论肝外胆道梗阻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的病人外科手术效果不佳;肝内胆汁淤积引起的梗阻性黄疸首选非手术药物治疗,多学科治疗可能是一种适宜的诊疗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抑制剂氨基胍(AG)对梗阻性黄疸大鼠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黄疸组、氨基胍治疗组4组,每组10只.通过测定治疗前后肝功、血胆红素、内毒素、乳酸、肝组织丙二醛水平,以及通过对肝脏、小肠的形态学分析来探讨氨基胍对梗阻性黄疽大鼠的治疗作用.结果 血浆内毒素和血清乳酸、肝组织丙二醛随着胆道梗阻时间的延长逐步升高,并伴随着肝脏小肠病理形态学的改变.氨基胍治疗组各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能改善肝组织及小肠病理形态.结论 氨基胍(AG)可通过减轻脂质过氧化与内毒素血症发挥保护肝脏及小肠的作用,为治疗梗阻性黄疸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黏胆症是指大量黏液聚集在肝内外胆管,从而引起胆管梗阻性扩张、梗阻性黄疸和胆管炎[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0年3月我科收治的11例黏胆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与治疗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Roux-en-Y胆肠吻合术治疗高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21例70岁以上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传统手术组和改良手术组。比较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减黄疗效、返流性胆管等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采用改良Roux-en-Y胆肠吻合术治疗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肠功能恢复时间较传统治疗明显缩短,返流性胆管炎发生率亦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种术式的减黄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改良Roux-en-Y胆肠吻合术治疗高龄恶性梗阻性黄疸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有利于患者术后器官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20.
黏胆症是指大量黏液聚集在肝内外胆管,从而引起胆管梗阻性扩张、梗阻性黄疸和胆管炎[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0年3月我科收治的11例黏胆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与治疗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