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DM)患者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QTd)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冠心病患者252例,其中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CHD+DM组)150例和未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组(CHD组)102例,12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QTd)及校正的QT间期离散度(QTcd)变化。结果 CHD+DM组的QTd值及QTcd值较健康对照组及CHD组明显延长(P0.01);CHD+DM组中同时合并肾病、眼病等微血管并发症者QTcd及QTd值较健康对照组和CHD组明显延长(P0.01);QTcd与血糖(r=0.290,P0.01)及血脂(r=0.167,P0.05)明显正相关。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者加重心室肌复极化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sVCAM-1与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关系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清中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1(sVCAM 1)与 2型糖尿病 (T2DM)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 86例T2DM患者和 4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sVCAM 1的水平。  结果 所有T2DM患者血清中sVCAM 1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 ;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组sVCAM 1水平明显高于无血管病变组 (P <0 0 5 ) ;T2DM患者大血管病变组sVCAM 1水平明显高于微血管病变组 (P <0 0 5 )。  结论 sVCAM 1参与了T2DM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64层双源CT(64-DS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结合外周血管超声和炎性标志物分析老年糖尿病(DM)合并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颈动脉、足背动脉病变特征及血清炎性标志物的变化特点和冠脉斑块的稳定性。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0月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老年科和心内科住院,诊断明确为CHD患者129例,根据有无2型糖尿病(T2DM)病史分为老年CHD组(n=69)和老年T2DM合并CHD组(n=60)。经64-DSCT检查、颈动脉和足背动脉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颈动脉、足背动脉病变性质和血清炎性标志物的差异。结果 64-DSCT显示老年T2DM合并CHD组冠脉病变以多支病变为主,与老年CH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T2DM合并CHD与老年组比较斑块构成有差别,老年T2DM合并CHD组软斑所占比例比老年CHD组高(P0.05)。老年T2DM合并CHD组颈动脉和足背动脉超声斑块检出率均高于老年CHD组(P0.05)。老年T2DM合并CHD组颈动脉和足背动脉易损斑块的检出率高于老年CHD组(P0.05)。老年T2DM合并CHD组白细胞介素(IL)-6、血浆黏附分子(V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同型半胱氨酸(Hcy)表达均高于老年CHD组(P0.05)。冠脉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外周血管斑块数较单支病变组多(P0.05)。结论老年DM合并CHD患者冠脉病变以多支血管病变为主,冠状动脉、颈动脉、足背动脉病变以易损斑块为主。颈动脉和足背动脉超声可以预测冠脉病变,外周血管斑块数越多,冠脉病变的支数越多。血清学标志物IL-6、VCAM1、MMP-9、Hcy可作为预测斑块稳定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导与QT离散度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 (T2DM )合并冠心病 (CHD)的心率变异 (HRV)与QT离散度 (QTd)的关系。方法 选择 2 0 0 1- 0 2~ 2 0 0 4 - 0 2东莞市人民医院 2型糖尿病 33例 (B组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30例 (A组 )患者 ,同时选择正常人 2 1例做对照 (C组 ) ,分别做 2 4h动态心电图 ,经电脑系统分析得出HRV时域和频域分析参数 ,做常规 12导联同步心电图 ,测定QT间期及QTd。结果  (1)A组的HRV各项参数均低于B组和C组 (P<0 0 1) ,QTd均大于B组和C组 (P <0 0 5 ,P <0 0 1) ;B组的HRV各项参数亦均低于C组 (P <0 0 5 ) ,QTd亦均大于C组 (P <0 0 5 )。 (2 )A组和B组的QTd与SDNN、SDANN、SDNN index均存在着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T2DM合并冠心病者心脏自主神经损害较单纯T2DM者重 ,前者迷走神经受损较后者更重。对T2DM及T2DM合并CHD患者常规 2 4h动态心电图检查 ,测量QTd是有益的 ,以便早期发现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T2DM患者不同部位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644例T2DM患者行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检测结果分为单纯T2DM组(T2DM组)463例、单纯颈部血管病变组226例、单纯下肢血管病变组372例及颈部+下肢血管病变组583例,比较各组临床指标和糖尿病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1)单纯颈部血管病变组年龄、LDL-C、TC、病程≥5年的比例、肥胖、高血压病、冠心病(CHD)、脑梗死(CI)的患病率均高于T2DM组,而男性比例、FPG、HbA1c低于T2DM组(P0.05);(2)单纯下肢血管病变组年龄、HLD-C、病程≥5年的比例、高血压病、CHD、CI、DR、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患病率均高于T2DM组(P0.05),而FPG、HbA1c低于T2DM组(P0.05);(3)颈部+下肢血管病变组年龄、病程≥5年的比例、LDL-C、高血压病、CHD、CI、DPN、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CKD)及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率均高于T2DM组(P0.05),FPG、HbA1c低于T2DM组(P0.05);(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LDL-C与糖尿病合并颈部血管病变相关(P0.05);年龄、DR与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相关(P0.05);年龄、病程、LDL-C、CKD、DPN与糖尿病合并颈部+下肢血管病变相关(P0.05)。结论 T2DM患者不同部位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5'-侧翼区T-786→C突变与2型糖尿病(T2DM)并发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选择T2DM患者186例,其中65例并发CHD;选择正常人63例作为对照.采用PCR/ASO杂交技术检测T-786→C突变.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2DM伴CHD组T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增高(P<0.05).与T2DM不伴CHD组相比,T2DM伴CHD组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增高(P<0.05).在T2DM患者中,与TT组比较,TC组HbA1 c明显增高.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压、病程、LDL-C、脂蛋白(a)、HbA1c、C等位基因与CHD呈正相关(P<0.01).结论eNOS基因5'-侧翼区T-786→C突变增高T2DM患者并发CHD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内脂素(visfatin)和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单纯T2DM(T2DM组)患者61例、T2DM合并CHD(T2DM+CHD组)患者58例、单纯CHD(CHD组)患者6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60例,检测各组血清内脂素、RBP4水平、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HbA1c和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重指数(BMI)及腰臀比(WHR),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T2DM+CHD组血清内脂素和RBP4水平均明显高于T2DM组、CHD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2.56~3.13,均P<0.05)。T2DM+CHD组内脂素水平与WHR、RBP4、TG和HOMA-IR呈正相关(r=0.27~0.52,均P<0.05);T2DM与RBP4和HbA1c密切相关(OR=2.09~3.67,P=0.05),T2DM合并CHD与内脂素、RBP4和TG密切相关(OR=2.13~3.81,P=0.05)。结论血清内脂素和RBP4与T2DM合并CHD的发病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合并T2DM患者临床特征及非靶血管斑块快速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唐山市工人医院老年病科治疗的180例CHD患者,分为合并T2DM组(T2DM,n=76)与单纯CHD组(CHD,n=104),分析CHD合并T2DM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再根据T2DM组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时非靶血管斑块进展程度,分为快速进展亚组(RP,n=13)和正常进展亚组(NP,n=63),分析非靶血管斑块快速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与CHD组比较,T2DM组FPG、HbA1c及TG水平升高(t=9.563、4.863、0.154,P0.01),冠状动脉多支病变、重度狭窄的患者比例升高(χ~2=22.468、11.651,P0.01),最狭窄血管管腔面积、最大直径、最小直径降低(χ~2=3.506、6.183、3.834,P0.05)。两组斑块类型构成不同,T2DM组以硬斑块为主,CHD组以软斑块为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发现,FPG预测最狭窄血管管腔面积及最小直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2、0.693,最佳预测值分别为4.70、5.58 mmol/L。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非靶血管直径是其斑块快速进展的保护因素(OR1,P0.05),注射Ins、HbA1c、FPG、低HDL-C、SYNTAX评分是其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老年CHD合并T2DM患者脂代谢紊乱明显,冠状动脉病变复杂,行PCI后有较髙的非靶血管斑块快速进展率。非靶血管参考直径是其斑块快速进展的保护因素,注射Ins、HbA1c、FPG、低HDL-C、SYNTAX评分是非靶血管斑块快速进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陕西地区汉族T2DM患者中Calpain-10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宝鸡市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T2DM患者669例,根据造影结果分为T2DM合并CHD组(CHD)415例和无CHD组(T2DM)254例。同期选取300名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排除CHD的非T2DM患者作为对照组(Con),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Calpain-10基因SNP43位点基因型。结果 Con、T2DM组SNP43位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Con、CHD组SNP43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CHD、T2DM组SNP43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二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alpain-10基因SNP43位点G等位基因是T2DM患者发生CHD的影响因素(OR 1. 725,95%CI 1. 027~2. 899,P=0. 007)。结论陕西地区汉族T2DM患者Calpain-10基因SNP43位点多态性可能与CHD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T2DM患者血清抗血管紧张素II 1受体(AT1受体)和β1受体自身抗体(β1受体)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择T2DM患者371例(T2DM组)和健康对照者40名(NC组),以合成的AT1和β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ELISA法检测被试血清中抗G-蛋白偶联型AT1和β1受体自身抗体。使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心脏结构和功能。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CHD的影响因素。结果 (1)T2DM组抗AT1和β1受体抗体阳性率高于NC组(P<0.01)。(2)T2DM患者中,AT1受体抗体阳性组CHD发生率高于受体抗体阴性组(P<0.01);β1受体抗体阳性组CHD发生率高于受体抗体阴性组(P<0.01);(3)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SBP、β1和AT1受体抗体4个危险因素与T2DM合并CHD相关(P<0.05)。结论 T2DM合并CHD可能与血清β1和AT1受体自身抗体参与有关,该抗体阳性预测T2DM合并CHD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的病情及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方法:以2010年5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CHD的2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合并T2DM分为T2DM合并CHD组(108例)和CHD组(138例),询问患者病史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床边心电图检查.结果:与CHD组比较,T2DM合并CHD组患者血压,血脂异常发生率,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浓度,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而胸痛(87.7%比59.3%)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T2DM合并CHD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20.3%比32.4%)及传导阻滞(5.8%比14.8%)发生率显著升高(P均<0.05),三支病变率(19.6%比50.0%)、弥漫性病变率(37.0%比59.3%)也明显升高(P均<0.0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具有冠状动脉病变更广泛、严重,代谢异常及心律失常更严重,而胸痛较少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降糖速率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降糖速率对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 对132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35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强化降糖治疗,分析不同降糖速率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早、晚期充盈速度比(E/A)变化.结果 2型糖尿病组降糖速率≤6 mmol·L-1·-1及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降糖速率≤4 mmol·L-1·d-1时LVEF较降糖前显著升高(P<0.05);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降糖速率>4 mmol·L-1·d-1时LVEF较降糖前显著降低(P<0.05),但随访时LVEF升高,亚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亚组内比较降糖后E/A均升高(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降糖速率过快会导致左心功能受损;血糖长期良好控制会修复降糖速率过快对左心功能的损伤.不论有无冠心病,降糖速率如何,强化降糖后最终左心舒张功能均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右心室心肌功能指数(RVM P1)评价冠心病(CHD)合并糖尿病(DM)患者的右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CHD患者51例、DM患者30例、CHD合并DM患者46例作为3个试验组,同时选取门诊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对照组。行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房内径(LA)、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右心房上下径(RA1)、有心房左右径(RA2)、二尖瓣血流E/A比值(MV E/A)。应用组织多普勒测量三尖瓣环的运动速度,并计算Tei指数及RVMPI。结果 3个试验组的Tei指数及右心室心肌舒张期功能指数(RVDMPI,CHD组:0.24±0.10,DM组:0.26±0.09,CHD+DM组:0.27±0.08)均较对照组(0.16±0.07)升高(P<0.01),而右心室心肌收缩期功能指数(RVSMPI,CHD组:0.22±0.06,DM组:0.22±0.06,CHD+DM组:0.23±0.07)与对照组(0.21±0.0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D和DM患者右心室舒张功能下降,RVMPI较Tei指数能更准确地评价右心室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对冠心病并发Ⅱ型糖尿病(DM)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经冠脉造影诊断的冠心病患者61例,按有无并发糖尿病分为并发糖尿病组(30例),单纯冠心病组(31例),所有研究对象测定空腹静脉血、CR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等指标,并结合冠脉造影结果计算Gensini评分,将各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并发糖尿病组血CRP、FBG、HbA1c均显著高于单纯冠心病组(P<0.01);并发糖尿病组患者的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和三支病变者明显多于单纯冠心病组患者(P<0.05);经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CR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质量指数(BMI)显著相关(均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并发Ⅱ型糖尿病将加重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糖尿病患者血清CRP水平升高不仅是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子,也是反映糖尿病冠状动脉广泛弥漫和严重病变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电图QT离散度(QTd)及校正QT离散度(QTcd)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观察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电图QTd及QTcd变化,并与112例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及105例健康者对照比较。结果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与非糖尿病冠心病相比,QTd及QTcd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患者与健康者相比,QTd及QTcd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QTd及QTcd大小顺序为:T2DM合并冠心病组〉非糖尿病冠心病组〉健康对照组。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肌复极不均一性增强,动态观察QTd和QTcd可作为提示糖尿病心脏病变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象为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266例,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者96例,无糖尿病者170例。计算冠脉病变支数和进行Gensini冠脉病变评分。结果: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和三支病变者明显多于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P<0.05);简单直线相关分析表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重指数等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显著相关(P均<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将加重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与QT离散度(QTd)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随机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按标准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试验(下简称神功试验)结果分为阳性(异常)组35例和阴性组25例,另取3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QTd和经心率校正的QTd(QTcd),同时记录24小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0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神功试验的阳性率为58.3%,阳性组的QTd、QTcd较阴性组明显延长,室性心律失常及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均<0.01)。认为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与QTd与QTcd明显增加,其可能是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与冠心病、Ⅱ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关系。方法: 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AMI组、Ⅱ型糖尿病并发AMI(AD)组,经冠脉造影证实冠脉正常者为对照组。入院后抽取静脉血,测定PPARγ、血脂、空腹血糖(FPG)等。结果: 各组间比较PPARγ水平,SAP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UAP组、AMI组、DA组与对照组比较,PPARγ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 与单纯AMI组相比,AD组PPARγ降低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