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骶管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骶管阻滞麻醉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80个成人干燥骶骨和30具成人尸体标本的骶管及骶骨背面邻近区域的有关结构进行形态学观察,并测量骶管裂孔及有关结构的径线。结果在干燥标本上,骶管后壁完整的有106例,占58.89%,骶管后壁有裂或孔约为39.44%,骶管裂孔形态以三角形多见,为41.11%,其次是长方形。不规则形或马蹄形;骶管裂孔高为(24.52±2.74)mm,底宽为(14.91±1.07)mm,孔尖矢径为(5.71±1.01)mm,孔尖至S2下缘距离为(32.41±0.59)mm;在成人尸体标本上,尾骨尖至两骶角连线中点的距离为(44.38±0.95)mm,裂孔尖至两髂后上棘连线中点的距离为(48.58±1.25)mm。结论根据解剖特点,骶管裂孔穿刺法明显优于骶管上端穿刺法和骶管后壁裂孔穿刺法。由于年龄。性别和个体差异等因素不相同,故临床上综合各种因素灵活运用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采用骶管阻滞行腹部、会阴部手术的麻醉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全麻喉罩通气下,左侧卧位,用7号针头行骶管穿刺,局麻药0.5%利多卡因+0.75%罗哌卡因混合液,给试验量,观察无全脊髓麻醉后将余药注1ml/kg,改平卧住,10分钟后可达麻醉效果,开始手术,连续监测ECG、HK、RR、SPO2、BP,并记录其麻醉前、麻醉后10min,术中、术毕的变化,记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与麻醉前相比,HR、RR、SPO2、BP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新生儿在骶管阻滞复合全麻下,镇痛完善,肌肉松驰,对呼吸、循环干扰小,全麻药物用量减少,同时应用喉罩通气可避免全麻插管引起的气道损伤和水肿,满足手术要求,是一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骶管裂孔和骶后孔穿刺点的选择及其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骶管裂孔、骶后孔穿刺术提供解剖学测量数据。方法:取成人骶骨137块,观测骶角、骶管裂孔和骶后孔的形态及位置。结果:左右侧骶角同高占70.8%,不同高考占24.8%,骶角不显占4.4%。骶管裂孔高18.3±8.6mm,宽10.5±2.7mm。在后正中线上,骶角间点至骶2后孔间点为53.0±8.4mm,骶2后孔间点至骶2后孔点为20.5±2.8mm。结论:骶管裂孔穿刺为骶管麻醉常用进针点。对钩形骶管,骶管中部狭窄,骶管麻醉一侧阻滞不全,或只需一侧阻滞麻醉,以及骶后孔穿刺骶管疗法,均可经骶后孔穿刺。  相似文献   

4.
骶管阻滞麻醉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针对临床骶管阻滞麻醉所提出的问题,对100例成人干燥骶骨和20具成人尸体标本骶管及骶骨背面邻近区域的有关结构进行了观测。S_2棘突中点至两骶角连线中点长度平均为66.2±9.3mm.在干燥骨标本上,用薄乳胶膜囊直接灌水法测量了骶管容积,平均为16.1±3.6ml。骶管容积(Yml)与 S_2棘突中点至两骶角连线中点长度(Xmm)的关系,呈抛物线回归,方程为:y=15.1867-0.3454x+0.0053x~2。因两侧髂后上棘连线过S_2棘突中点,临床可以此定位,测出 X,估算注药量。经临床100例骶管阻滞麻醉应用,效果满意,初步证明了本研究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般包皮环切术多在局麻下完成,但存在术中及术后切口疼痛水肿,阴茎勃起,影响愈合,近几年来我们对一部分病人采用骶管阻滞麻醉,以上症状减轻,病人愈后良好,现将统计资料完整的35例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总数35例,其中包皮过长30例,包茎5例,年龄10~30岁,其中10~13岁5例,18~30岁30例,手术时间10~21分钟。统计35例中,轻微水肿5例,术中无一例疼痛,术后无一例疼痛,有6例当晚阴茎勃起1~3次,其余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罗比卡因骶管阻滞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68例小儿尿道下裂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骶管阻滞组(Ⅰ组,n=34)和氯胺酮全麻组(Ⅱ组,n=34),Ⅰ组应用氯胺酮基础麻醉,安静入睡后进行骶管神经阻滞,成功后注入0.2~0.25%罗比卡因0.5-1ml/kg;Ⅱ组应用氯胺酮全麻。均于麻醉前、切皮时、手术30分钟时、术毕记录其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并比较两组手术满意率及苏醒时间。结果 两组的心率、呼吸频率显著的差异。Ⅱ组明显高于Ⅰ组(P〈0.05),Ⅰ组手术满意率100%,Ⅱ组手术医生满意率67.65%,苏醒时间Ⅱ组明显长于Ⅰ组(P〈0.05)。结论 罗比卡因骶管麻醉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手术,呼吸、循环稳定,肌松效果好,麻醉满意,术后苏醒快,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骶管的应用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观察骨性骶管246个,带软组织骶管100个。结果表明,骶管上宽下窄,高位穿刺操作较易,但上端有硬膜囊,静脉丛较丰富,管径也较大,引起出血可能性也较大。有些骶管腔宽大,常规药液量充盈不足,第1—3骶神经外包有较厚的神经鞘和脂肪,均可导致上位骶神经阻滞不全。硬膜囊与终丝前后方,纤维索及脂肪形成的“中隔”,可能引起单侧阻滞。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骶管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小儿下腹部手术病人全麻药用量和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下腹部手术患儿随机分为骶管阻滞复合全身麻醉(A组)和单纯全身麻醉(B组).记录氯胺酮、丙泊酚总用量和术后苏醒时间.结果 与B组相比,A组氯胺酮、丙泊酚用量降低(P<0.05),术后苏醒时间缩短(P<0.05).结论 与B组相比,A组氯胺酮、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术后清醒迅速.  相似文献   

9.
骶后孔(八髎穴)的临床应用解剖学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为八穴的针灸推拿以及骶后神经和骶管麻醉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我们测量了 30例骶骨标本 ,将骶后中线定为Y轴 ,将通过两骶角的连线定为X轴 ,测定骶后孔中点至两轴的距离 ;并测量骶后孔的口径 ,骶后孔中点至相应骶前孔中点的间距以及每侧 1~ 2 ,3~ 4骶后孔中点间距。结果 :根据统计分析 ,我们确定了两种骶后孔定位方法 ,取得了 1~ 2 ,3~ 4骶后孔中点间距的数值 ;4对骶后孔口径的大小顺序是 :1孔 >2孔 >4孔 >3孔。结论 :两种定位方法可帮助医生对骶后孔进行更为准确的定位 ,避免一些给患者带来的损伤 ,可使一些医疗麻醉等措施得以成功实施 ,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11.
骶后孔解剖学定位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精确、简易的骶后孔定位方法,为临床八髎穴针灸、骶后孔阻滞麻醉形态学基础。方法:解剖剔除28例成人尸体的骶骨周围软组织,清楚显露骶、尾骨及其骶后孔,对各个解剖结构进行仔细观察并用游标卡尺测量记录。结果:①以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为X轴,以骶后正中嵴线为Y轴,各骶后孔的中点在X轴上的坐标分别为:(23.41±2.49)、(19.90±2.21)、(18.39±2.55)、(17.93±1.98)mm,在Y轴上的坐标分别为:男(49.71±6.15)、(68.45±5.78)、(86.91±6.14)、(104.91±7.00)mm,女(44.17±5.71)、(60.44±6.30)、(78.60±7.23)、(96.48±7.87)mm。②骶前、后孔深距:S(124.2±3.2)、S(218.6±2.8)、S3(12.7±2.6)、S4(6.8±1.9)mm。③骶后孔穿刺针尖水平偏离矢状轴角度:S1(6.3°±2.5°)、S2(4.8°±1.6°)、S3(4.0°±2.0°)、S4(3.6°±1.7°)。结论:提出可供临床应用骶后孔简易和精确的两种定位方法及针灸、穿刺适宜进针角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2.
国人骶孔形态学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骶孔形态特征,为骶骨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取60例骶骨标本男女性各30例,测量骶孔深度,骶后孔下缘和内侧缘分别到同侧骶角和后正中线的距离,骶后孔的横径和纵径,骶前孔和骶后孔的外侧缘及下缘的相对关系,骶角到同侧耳状面下缘的距离。结果 得出了各骶孔深度,各骶后孔横纵径,骶角到耳状面下缘的距离,改进了一种定位骶后孔的方法,初步得出骶前孔外侧缘和下缘相对骶后孔的位置。结论 本实验研究可以帮助医生对骶后孔进行更为准确的定位并初步了解骶后孔与骶前孔之间的关系,为临床麻醉、疼痛治疗、针灸以及骶骨手术的后入路设计提供解剖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经第1-3骶后孔上、下缘水平切除骶骨对骶髂关节面面积的影响。方法 观测50例成人干燥骶骨标本(男28例,女22例)及其骶髂关节面,并测量关节面面积以及经第1~3骶后孔上、下缘水平切除骶骨时所切除的骶髂关节面的面积,并计算出该切除面积占骶髂关节面面积的百分比。结果 男性经第1骶后孔上、下缘,第2骶后孔上、下缘切除的骶髂关节面所占的平均面积百分比为:72.6%、47.5%、22.4%、12.3%。1例(3.57%)经第3骶后孔上缘可切除约5.0%的关节面。女性各百分比为:76.1%、53.8%、26.4%、17.0%。2例(9.09%)经第3骶后孔上缘可切除约9%的关节面。结论 经第3骶后孔上缘水平切除骶骨对骶髂关节的稳定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骶骨前孔区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为后路骶神经管扩大减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对 2 6具 (5 2侧 )成人尸体进行骶前孔区血管、神经走行特点的观察 ,对具有临床意义的数据进行解剖学测量。结果 :①骶外侧动脉的分支进入骶前孔 ,S1多在骶前孔外上缘 (5 6.3 %) ,S2 多在骶前孔内上缘 (73 .1%) ;②臀上动脉与骶丛相交点水平线上距S1AB线 (横线与骶前孔内侧缘交点的垂线 ) (3 0 .0± 7.3 )mm ,S1水平线下方 (-11.3± 9.9)mm ;③骶外侧静脉与臀上静脉及出骶前孔的静脉存在吻合支 ,骶前静脉丛与椎体静脉有广泛吻合 ;④S1、S2 、S3 、S4神经与AB线的夹角分别为 (63 .1± 11.7)° ,(71.2± 11.8)° ,(70 .2± 11.3 )° ,(79.7± 16.2 )° ;⑤梨状肌多起自S2~ 4椎体侧方 ,梨状肌上缘与S1、S2 的垂直距离为 (-11.5± 11.0 )mm ,(12 .7± 10 .0 )mm。S1神经与梨状肌上缘相交点与S1的距离为 (2 2 .9± 9.8)mm。结论 :后路骶神经管扩大减压术是相对安全的 ,但应避免损伤骶前孔区的血管 ;后路骶神经管扩大减压术最好沿骶神经走行方向进行 ,到达梨状肌上缘即可。  相似文献   

15.
骶外侧静脉的应用解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通过骶外侧静脉的解剖研究,为临床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 选用50具新鲜尸体,经乳胶灌注后,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骶外侧静脉多为2支型,占51.9%,其中以直接注入髂内静脉的最多见 骶外侧静脉管径左侧为(1.03±0.33)mm,右侧为(1.04±0.28)mm。骶外侧静脉脊支在第1骶前孔多为2支型,在第2~4骶前孔以1支型为多见。在第1骶前孔内脊支多位于外上象限,占52.11% 在第2~4骶前孔内多位于内上象限,各占63.33%,64.71%和80%。结论 骶前出血是多源性出血,骶外侧静脉出血时要依据其解剖学特点进行有效地止血  相似文献   

16.
对15具成人尸体 T_(12)~L_3间的椎间孔进行了观测。观测了椎间管内毗邻结构,特别是血管神经在孔内外的分布规律。提出了各椎间孔最佳进针部位并分析了穿行径路.  相似文献   

17.
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36例新鲜下肢标本进行了解剖观察,X 线造影、染料灌注试验及胫后静脉逆向加压灌注试验.结果表明:胫后动脉显露部发出皮支较多,是皮瓣形成的最佳部位;静脉瓣节段性失效是逆行岛状皮瓣静脉回流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