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过程中的知情权问题。方法将6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人院顺序分为A组316例和B组314例;A组只让家属享受知情同意权,B组先让家属享受知情同意权,如家属同意让患者享受知情权,再让患者享受知情权,如患者拒绝住院,在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强制住院。根据家属的意愿,两组之间可相互调整,调整后的A组为研究组382例,B组为对照组248例。于患者入院24h内采用攻击行为量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自拟问卷统计患者及家属的一般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0.63%家属不同意让患者享受知情权,不同意享受知情权患者的特征是:男性多,年龄低,病程长,受教育年限短,从事体力劳动者,性格外向,家族史阳性者,有攻击行为,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P分和G分,临床总体印象量表严重程度总分,攻击行为量表总分及4个因子分高。结论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知情权可以转移给患者的法定监护人;既不能忽视患者的知情权,也不能盲目地强调患者的知情权,最重要的是保证患者监护人对就诊和住院治疗的知情同意权。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了解发作期躁狂症患者对就诊和住院的知情同意状况,探讨影响患者享受知情同意权的相关因素,寻找既能让患者得到及时就诊和住院治疗,又能避免因患者知情同意问题引起医疗纠纷的方法。方法 采用自编知情同意调查表及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Beck 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的严重程度分量表(SI),对124例患者进行 问 卷 调 查,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 归 分 析。结 果 患者对就诊知情48 例(38.71%),同意就诊40例(32.26%);对住院知情30例(24.19%),同意住院23例(18.55%)。MOAS总分15.19±5.69,其中言语攻击2.11±1.15,财产攻击3.51±2.08,自身攻击3.09±3.26,体力攻击6.48±4.24;BRMS总分22.26±3.09,SI3.48±0.63;患者对就诊和住院的知情状况与性别、职业、BRMS总分、SI、MOAS总分、财产攻击、自身攻击、体力攻击密切相关(P<0.05,P<0.01);患者对就诊和住院的同意状况与BRMS总分、SI、MOAS总分、财产攻击、自身攻击、体力攻击密切相关(P<0.05,P<0.01)。结论 患者对就诊和住院的知情率和同意率仍较低;对就诊和住院知情、同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由家属享受知情权、选择权是可行的;既不能忽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也不能盲目地强调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保证患者监护人对就诊和住院治疗的知情同意权是减少医疗纠纷的关键。关键词:躁狂症; 知情同意; 法定监护人; 数据收集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52(2007)05-0057-03  相似文献   

3.
抑郁症发作期患者就诊与住院知情同意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抑郁症发作期患者就诊与住院知情同意状况,寻找既方便患者就诊和住院,又可避免因患者知情同意问题引起医疗纠纷的方法。方法对符合CCMD-3的抑郁发作期患者进行知情同意状况调查。结果患者对就诊知情者87例(52.41%),不知情者79例(47.59%);同意就诊者70例(42.17%),不同意就诊者96例(57.83%)。患者对住院知情者65例(39.16%),不知情者101例(60.84%);同意住院者53例(31.93%),不同意住院者113例(68.07%)。结论保证监护人对患者就诊和住院治疗的知情同意权是减少医疗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58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及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进行评定;比较有、无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BPRS评分。结果158例患者中,有攻击行为82例(51.89%),无攻击行为76例(48.10%);两组BPRS评分比较,有攻击行为组的总分及敌对猜疑、激惹性、行为紊乱等因子分均明显高于无攻击行为组(P0.01),思维障碍因子分前者高于后者(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精神症状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及时评估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早采取有效护理干预,可降低和控制攻击行为发生,并能有效减少医疗纠纷及意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暴力危险性评估(HCR-20)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危险性的信效度。【方法】分别对30对有/无攻击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组/非攻击组)的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总分和各因子分、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总分和各因子分、Baratt冲动量表(BIS-11)总分进行测量,并对MOAS阳性组与阴性组的HCR-20总分和因子分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攻击组HCR-20总分和各因子分均高于非攻击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HCR-20与BIS-II的相关系数为0.664,与MOAS的相关系数为0.843。MOAS阳性组HCR-20总分,H因子分、C因子分、R因子分都高于阴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BIS-11阳性组HCR-20总分,H因子分、C因子分、R因子分都高于阴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HCR-20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望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危险性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对知情同意权的认知、态度及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实施现状、实施中患者的心理感受。方法:于2006-03/07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临床内科、外科六大科室新入院患者进行知情同意权的认知、态度调查(简称问卷1)以及知情同意后的实施现状调查(简称问卷2),并将两份问卷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结果:问卷1收回有效问卷250份,问卷2收回有效问卷225份,故实际有效问卷225份,有效率90%。①问卷1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2.2%的患者明确认识到自己享有知情同意权,82.7%的患者希望了解自己的疾病情况,如果病情严重,有65.8%患者认为可直接告知自己,而且大部分患者希望由医务人员口头告知,希望非常详细了解疾病信息者有41.3%。②问卷2调查结果显示,在本人参与签署知情同意表格的114人中,仅有34.2%的患者记得表格的相关内容,16.7%的患者在签署之前仔细阅读了表格内容;有84.4%的患者获得了疾病信息,主要通过医务人员口头方式告知,能够较详细地了解疾病信息者占16.8%。③两份问卷相关内容的比较结果显示,在是否知道病情与首先由谁来知道的问题上,患者的态度与实际实施状况是一致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家属是否知情、患者如何得知病情、以什么方式知道、知道哪些疾病信息等问题上患者的态度与实际实施状况不一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从患者对知情的期望水平来讲,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期望或有能力了解非常详细的疾病信息,应根据患者及家属的需求来提供相应的疾病信息;从知情同意的实施现状来看,其实施现状并不理想,与患者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仍需医院及医务人员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期创伤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攻击行为的影响。方法以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部11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前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临床症状、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估患者攻击行为,使用儿童创伤问卷(CTQ)评估儿童期创伤情况。根据CTQ将研究对象分为创伤组(31例)和非创伤组(83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两组PANSS和MOAS得分,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CTQ总分与MOAS及PANSS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创伤组PANSS总评分[(87.58±5.30)分vs.(84.67±8.96)分]、阳性症状分[(34.03±5.62)分vs.(31.08±9.30)分]高于非创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组MOAS加权总分[(13.23±5.55)分vs.(9.47±6.06)分]及财产攻击评分[(2.58±1.88)分vs.(1.66±1.73)分]高于非创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Q总分与阳性症状分(r=0.333)、一般病理分(r=0.248)、PANSS总分(r=0.480)、言语攻击评分(r=0.275)、财产攻击评分(r=0.327)及MOAS总分(r=0.281)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儿童期创伤可以在一定程度预测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和攻击行为的严重程度,临床工作中需关注儿童期创伤。  相似文献   

8.
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对照研究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71例有攻击行为和85例没有攻击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住院资料、BPRS、入院态度和治疗态度进行对照研究。结果2组患者在BPRS、住院态度、治疗态度、既往攻击行为史、诊断亚型和EEG结果等因子上差异存在显著性,其中既往攻击行为史、诊断亚型、BPRS的敌对猜疑因子和治疗态度能够预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有精神病理学和生物学基础,及早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可以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71例有攻击行为和85例没有攻击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住院资料、BPRS、入院态度和治疗态度进行对照研究。结果2组患者在BPRS、住院态度、治疗态度、既往攻击行为史、诊断亚型和EEG结果等因子上差异存在显著性,其中既往攻击行为史、诊断亚型、BPPS的敌对猜疑因子和治疗态度能够预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有精神病理学和生物学基础,及早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可以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5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分为A组(评分≥4分,伴攻击行为)80例和B组(评分<4分,不伴攻击行为)73例。采用简明精神症状量表(BPRS)和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30)对其攻击行为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护理。结果:两组患者的既往攻击史、BPRS量表总分、思维障碍、敌对猜疑、激惹性及NOSIE-30两个因子分(激惹、精神症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攻击行为与精神症状关系密切,护理人员应及时收集患者资料,认真评估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尽早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癌症患者疾病知情权需求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了解癌症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知情权的需求,为临床协助患者有效行使知情权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书面问卷调查的形式,对56例癌症住院患者及39例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 79%的患者希望知道病情详情,82%患者想知道预后;而只有28%的家属愿意将真实病情告诉患者。结论 癌症患者对疾病知情需求与家属意愿相矛盾,如何保障患者行使知情权又顾及家属的意愿是目前医疗改革中肿瘤专科医护人员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胃癌患者家属生活质量。方法采用癌症患者家属生活质量调查表2006年8月-2007年7月对81例胃癌患者家属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患者不同知情状况其家属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81例癌症患者中,30例为完全知情,占37.0%,32例为部分知情,占39.5%,19例为不知情,占23.5%。3组不同知情程度患者的家属,其总体生活质量及躯体状况、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知情程度较高的患者,其家属总体生活质量及生活质量的躯体状况、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维度得分较高。结论胃癌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受患者疾病知情程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可采用合适的方式感知患者其病情情况,让患者行使疾病知情权的同时提高其家属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岳淑英 《天津护理》1998,6(6):234-235
为了防止初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遗留社会功能缺陷,我们将60例初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实验组,从入院一周后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并与60例进行对照观察。出院之前两组均用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评定,结果有显著意义(P<0.001或0.01)。提示:初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以进行早期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采用出院随访的方式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家庭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随机将62例患者家属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入院时就对两组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出院后对观察组进行为期9个月的家庭随访,而对照组则常规门诊随访。在出院前和出院后9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家属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进行评定。结果:62例患者家属家庭功能的总分与生活质量各维度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出院前两组的FAD、(GQOLI-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9个月后观察组FAD、GQOLI-74(除外物质生活维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改善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家庭功能,提高了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引起患者体质量增加的相关因素。方法对67例首次住院单用抗精神病药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自编定式表格、简明精神病量表、阴性症状量表、阳性症状量表,进行住院及出院后4个月的体质量随访评估。结果各时点体质量增加与GI评分无相关性,体质量增加在出院时与简明精神量表、阳性症状量表减分值有相关性,而随访期与阴性症状量表减分值有相关意义。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在α=0.05水平上,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依次为抗精神病药品种、最大服药剂:量与服药时间的积、阴性症状、病前1年最佳功能水平。结论抗精神病药治疗中的体质量增加,是与疗效无关的药物不良反应,其形成受药物、精神症状及综合社会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影响,而饮食与活动的中介作用不应低估。控制体质量增加有重要的医学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家庭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与家庭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采用家庭护理方法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10月~12月在浙江省金华市第二医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住院期间对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健康教育方法,出院后实验组患者进行为期9个月的家庭护理,对照组则无家庭护理措施。分别对两组患者在出院前和出院后9个月采用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量表(SQLS)、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和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进行评定。结果在出院前两组患者SQLS、FAD、BPRS和SDSS得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院9个月后实验组患者SQLS、FAD、BPRS、SDSS评定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护理改善了家庭功能,减轻精神病残留症状,提高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Despite increasing survival for adult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little is known about hospitalization for young adult patients with this disease and for their families.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the disease and its management during the life span, young adults are often hospitalized on both pediatric and adult units during a stay in the hospital. OBJECTIVES: To explore the experience of hospitalization of young adult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the experience of their families, and the views of the nurses who cared for these patients and to generate substantive theory on interactions between patients, patients' families, and nurses. METHODS: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naturalistic observations were conducted with young adult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mean age, 28.6 years), their family members, and nurses who cared for the patients during hospitalization (N=34). Dimensional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interviews and field notes from observations. RESULTS: A grounded theory was derived, explaining how the hospital context 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tients, patients' families, and nurses affect patients' hospital experiences. Expectations differed among the groups, leading to dissonance in care, as exemplified by role confusion and power struggles over control of care. This dissonance resulted in interpersonal conflict, distrust, anxiety, and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care and caring experiences. CONCLUSIONS: Changes in hospital unit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healthcare needs of young adult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and acknowledgment of the expertise of patients and patients' families are needed to improve nursing care for these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服务的不满意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分析法,对50名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深度访谈,访谈提纲包括"您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有何不满意?"、"您在医院住院最不满意的是什么?"、"住院治疗期间,您对医疗费用是否清楚,对所花费的医疗费用的合理性满意吗?"等。结果共提炼出9个主题,分别为医疗费用高、服务态度差、医院环境差、医疗技术不高、就医时间长和手续繁琐、治疗效果不理想、满足患者要求不及时、医院管理欠佳、缺乏信任等。结论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服务的不满意因素包含多个层面,应从政府部门、医院管理机构和医护人员自身的角度进行针对性的改进,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提高冠心病患者对就医急迫性的认识,设置教育模式,评价实施效果。方法:采用住院教育和出院后教育。结果:就医急迫性知识测试评分,教育后比教育前显著提高(P<0.001)。结论:住院教育为冠心病患者及家属提供了学习的课堂,掌握了就医的最佳时机;电话咨询为出院患者继续治疗或发生急症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