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孢子丝菌病是我省较为常见的一种深部真菌病。我科从1973~1983年在门诊共发现106例皮肤孢子丝菌病,现将资料分析报道如下。资料分析一般资料本组106例,男48例,女58例;年龄<15岁7例,16~30岁59例,31~60岁29例,>60  相似文献   

2.
孢子丝菌病是由孢子丝菌侵犯皮肤深部、粘膜和体内器官引起的真菌病,临床上并不少见。现将我院临床诊断为癌、经病理诊断为孢子丝菌病的3例分析如下。1病例资料【例1】女,69岁。2月前舌右侧边缘突觉烧灼感,进食时疼痛。检查舌右侧中部有1.5cm×1.0cm菜...  相似文献   

3.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引起的常见的慢性真菌病。病前多有外伤史,病变主要累及皮肤、皮下组织及邻近的淋巴管,少数侵袭呼吸道黏膜及内脏。因本病临床类型较多,易误诊[1]。我院2006—03/2009—03共诊治孢子丝菌病178例,其中35例首诊被误诊为眼科疾病,误诊率19.23%。最后均依据病史特点、临床表现、真菌学和组织学检查而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孢子丝菌病41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引起的常见的慢性真菌病。病前多有外伤史。病变主要累及皮肤、皮下组织及邻近的淋巴管,少数侵袭呼吸道粘膜及内脏。因本病临床类型较多,易误诊。我院1993年3月~1998年3月共诊治孢子丝菌病78例,其中41例首诊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误诊率52.56%。最后均依据病史特点、临床表现、真菌学[1]和(或)组织学检查而明确诊断。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0例,女11例;年龄8~76岁。病程4个月~11年;工人6例,农民及园艺工作人员17例,儿童16例,职员2例。1.2 …  相似文献   

5.
田超群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0):1288-1290
孢子丝菌病又称玫瑰花园丁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引起的皮下组织真菌病,孢子丝菌由Schenck于1898年在美国分离。申克孢子丝菌分布于全球的土壤中,而孢子丝菌病则局限于墨西哥、中南美洲和其他地区,最常见的感染方式是皮肤  相似文献   

6.
孢子丝菌病(Sporotrichosis)是申克氏孢子丝菌引起的慢性肉芽肿,在非流行地区临床少见,发生在眼部极易误诊。为了加深对本病的认识,现将作者近年来遇到的长时间误诊误治的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孢子丝菌病是皮肤型深部真菌,病原菌为孢子丝真菌。临床表现为皮肤损害,多呈化脓性肉芽肿病变。临床诊断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真菌检查,主要是直接镜检,培养和病理组织检查。现就1994年6月份本室连续检出2例孢子丝菌病作如下分析。 资料与方法 一、对象 两例就诊病人的皮肤损害部位从足部起,均为皮肤淋巴型,数个化脓性溃疡沿淋巴结向心性出现,排列成串,触之疼痛且易出血。 二、方法 1、直接镜检:挑取溃疡边缘坏死组织的脓液,10%氢氧化钾制成薄片观察,2例标本均查不到病原菌体。  相似文献   

8.
孢子丝菌病(附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氏孢子丝菌引起的慢性深部真菌病。国内迄今报告达420例,未见我省报道。现将1979年5月初次遇到的一例报告如下,供参考。病例报告患者男性 30岁农民新郑县人于1979年5月25日就诊。主诉右面颊起脓肿  相似文献   

9.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复合体感染皮肤、黏膜、局部淋巴系统的慢性感染性的人畜共患疾病,可表现为结节、溃疡、浸润斑块等慢性皮炎。孢子丝菌病的组织病理主要表现为混合炎细胞浸润的慢性肉芽肿性改变,深入学习其临床表现与组织病理学特点,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孢子丝菌病,同时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0.
易启康(伊曲康唑胶囊)治疗孢子丝菌病有良好疗效,笔者6年来应用易肩康治疗孢子丝菌病1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肺孢子菌肺炎(PCP)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非HIV感染患者PCP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X线特点、治疗及转归.结果 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及咳嗽,12例有发热,为中~高热.血气分析:所有患者均有低氧血症(PaO2<70 mm Hg),12例有呼吸衰竭(35.2~57.7 mm Hg);胸部X线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影及网状结节影等肺间质改变.8例患者合并其他细菌感染,4例为多种菌混合感染,4例合并一种细菌感染.4例患者在确诊PCP前2~4 d使用抗肺孢子菌药物,9例确诊后使用,其中6例确诊较早(病后5 d内),3例确诊晚(病后10~20 d).2例死亡后才确诊,未用抗肺孢子菌药物.死亡7例,3例为吸毒患者(其中2例有多种细菌混合感染),3例为确诊晚的老年患者(其中2例亦有多种细菌混合感染),1例为未能用抗肺孢子菌药物、死亡后确诊的无基础病患者.结论 非HIV感染PCP患者病死率高,对有干咳、呼吸困难和发热,且X线检查有肺间质病变的患者,尤其是免疫功能受损患者应注意PCP的可能,及早进行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病原学检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预防其他感染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严璟 《临床荟萃》1999,14(17):792-793
我院1998年以来在肺结核化疗期间,共发生类赫反应14例,现报道并结合文献复习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初治患者,男11例,女3例,年龄20~68岁,Ⅱ型2例(14.3%),Ⅲ型11例(78.4%),Ⅴ型1例(7.1%),痰菌阳性12例(85.8%),阴性2例(14.2%),化疗方案:HR1例,HRS4例,HRSZ6例,HRSE3例。类赫反应表现为:除高热1例,胸痛、胸闷2例外,其余症状均较轻,反应发生时间:在化疗1个月内4例,2个月内8例,3个月内2例,胸片情况:病灶暂时性增多、增大8例;胸膜炎3例,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增大3例;痰菌:12例阴性,2例阳性。  相似文献   

13.
孢子丝菌病     
孢子丝菌病是由一种致病性真菌——申克氏孢子丝菌引起的疾病,常造成皮肤、皮下组织及附近淋巴管的感染,发生结节、化脓、溃烂、渗出、结疤等改变,少数情况下波及内脏。由于孢子丝菌常常寄生在自然界的腐木、腐草上,可以存在于土壤中,并常通过皮肤外伤感染给人,因此,这种病在农村和矿区比较多见。如果不注意,很容易误诊为皮肤溃疡、疖肿、皮肤结核、肿瘤等,长期误诊误治,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和经济上的损失。临床表现孢子丝菌病主要侵犯皮肤。皮肤型孢子丝菌病又  相似文献   

14.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是由糠秕孢子菌引起的毛囊性皮肤真菌病 ,临床表现为在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出现圆顶状毛囊红色小丘疹 ,间有毛囊性小脓疱 ,周边可有红晕 ,极易与寻常性痤疮、细菌性毛囊炎混淆。我院门诊2 0 0 2年 7~ 8月共收治糠秕孢子菌毛囊炎 32例 ,其中2 0例误诊 ,误诊率 6 2 .5 %。现就其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3例 ,女 9例。年龄最小 18岁 ,最大 4 2岁 ,平均 30岁。在 32例中 ,有 12例长期在潮湿环境中工作 (如在浴室工作 ) ,有 4例因其他疾病间断口服泼尼松。1 2 临床表现 ①好发部位 :2 2例位于前…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一例由流产布鲁氏菌引起的慢性骨髓炎,仅用缓冲炭末酵母浸液(BCYE)培养基分离出布鲁氏菌才得以确诊。患者35岁,男,左大腿进行性疼痛4年就医。x 线透视表明,左股骨远端髓腔有一扩张性溶骨病损区。活检病理报告为坏死性肉芽肿,抗酸杆菌和真菌染色及培养均阴性。PPD 试验;组织胞浆菌病、隐球菌病,芽生菌病与孢子丝菌病等的血清学反应;  相似文献   

16.
孢子丝菌病误诊1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所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及其附近淋巴管的慢性真菌性皮肤感染。临床上常表现为无痛性的结节、脓肿及溃疡 ,偶可侵犯内脏。此病常易误诊 ,现笔者所遇到的 11例误诊情况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7例 ,女 4例。年龄 8~ 34岁。 10例居住农村 ,1例居住市效区 ,病程 3个月~ 1.5 a。 11例皮损均发生于暴露部位。淋巴管型 8例 ,固定型 3例。淋巴管型均发生于四肢 ,皮损为紫红色或暗红色结节、脓肿及溃疡 ,结痂破溃流稀薄脓液 ,按淋巴管呈现串珠样线状排列 ,淋巴管增粗索状感 ,无压痛 ,淋巴结不大。固定型 2例发生于…  相似文献   

17.
申克氏孢子丝菌(Sporothrix schenckii )是双相型病原真菌,在自然条件下表现为菌丝相,而在体内和37℃为酵母相。申克氏孢子丝菌引起人和动物的皮肤、皮下组织及其附近淋巴系统的慢性感染,称之为孢子丝菌病(Sporotrichosis)[1]。该病常常与皮肤的轻微外伤后接触被病原菌污染的物质有关。临床上孢子丝菌病分为淋巴管型、固定型及播散型。其中最常见的是淋巴管型,引起皮肤渗出、化脓,甚至溃烂。其次是固定型,常引起面部皮疹,多见于儿童。虽然播散型孢子丝菌病发生率不高,但该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死亡[2]。近年来,随着抗肿瘤药物、抗生素等的广泛应用,以及恶性血液病和艾滋病等免疫受损人群的不断扩大,播散型孢子丝菌病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3]。  相似文献   

18.
克降氏病目前已并非罕见,但却常因误诊而失去早期治疗时机。现将我院1958年~1986年收治30例克隆氏病例中,27例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27例中男性14例,男性13例。年龄最小者为2.5岁,最大者为72岁,平均年龄为38岁,误诊为肠梗阻7例(26%),阑尾炎5例(18.5%),肠结核4例(15%),肿瘤3例(11%),消化道出血3例(11%),腹膜炎2例(7.4%),急性胆囊炎、胃溃疡穿孔、肠炎各1例(3.7%),轻度贫血(Hb9~11)11例(40.7%),中度贫血(Hb5~8.9)7例(26%)。尿素氮20~40mg12例(44%),尿素氮60mg以上者2例(8.3%) 在有记载的尿常规中尿蛋白(+~)者13例(48%),阴性者3例(10.1%),其尿沉渣无明显改变,在有记载的粪隐血检查7例中均为阳性,  相似文献   

19.
应用特异性引物鉴定人申克孢子丝菌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人申克孢子丝菌感染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为建立检测人申克孢子丝菌感染的快速、敏感、特异方法提供参考资料。方法从疑似申克孢子丝菌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表面刮取物、腐烂组织或活检组织中提取DNA,应用合成的申克孢子丝菌特异性引物ITS3-SSP进行核糖体DNA内1332靶序列PCR扩增,将检测结果与真菌培养鉴定结果或组织病理学检查对比,观察种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结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在17例经形态学检查和/或真菌培养检查证实的组织标本中,有12例扩增出191bp的片段,其中7例组织中发现染成紫红色的圆形或卵圆形的孢子;而在11例经真菌培养证实为申克孢子丝菌的标本中,有4例样品巢式PCR结果为阴性。结论应用所设计的特异性引物ITS3-SSP结合巢式PCR方法鉴定申克孢子丝菌特异、敏感,是一种非常有发展潜力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0.
<正>阿萨希毛孢子菌(Trichosporona sahii)隶属于真菌纲,担子菌门,担孢目,丝孢酵母菌属,传播较为罕见,但是可在恶性肿瘤,免疫缺陷病的患者中引发感染。如今抗生素使用日渐频繁,使得真菌的继发感染逐渐得到了重视~([1])。文献相继有从痰液,尿液分离出阿萨希毛孢子菌的报道,但至今没有因阿萨希毛孢子菌引发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报道,今将我院发现一例由阿萨希毛孢子菌引发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